-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7
-
支架应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
- 正确
- 错误
- A.燃点
- B.闪点
- C.自燃点
- D.爆炸极限
- E.浓度极限
- A.廉洁高效
- B.科学严谨
- C.依法依规
- D.实事求是
- E.注重实效
- A.高血压患者从事高空作业
- B.无证人员从事需证岗位作业
- C.未成年工从事禁止和不适合的作业
- D.疲劳作业
- E.带病作业
- A.《安全生产法》
- B.《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C.《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D.《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E.《合同法》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安全生产人员
- C.安全生产策划
- D.安全生产档案
- E.安全培训教育
- A.企业
- B.事业单位
- C.个体经济组织
- D.村民小组
- E.街道社区
- A.专项施工方案
- B.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 C.通风设计方案
- D.瓦斯检测方案
- E.应急预案
- A.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
- B.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
- C.生产性辅助设施
- D.环保性辅助设施
- E.安全性辅助设施
- A.风险辨识
- B.风险分析
- C.风险排查
- D.风险控制
- E.风险转移
- A.编制临时用电方案
- B.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 C.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 D.采用架空电缆线
- E.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
- B.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 C.支付现场专职安全人员工资费用
- D.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 E.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 A.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
- B.技术人员的接受能力
- C.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
- D.计划的编制人员
- E.安全生产的隐患问题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 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 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 E.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 F.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A.新建
- B.引进
- C.扩建
- D.改建
- E.装修
- A.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 B.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 C.拟拆除工程地下管线资料
- D.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物的说明
- E.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 A.高血压患者从事高空作业
- B.无证人员从事需证岗位作业
- C.未成年工从事禁止和不合适的作业
- D.疲劳作业
- E.带病作业
- A.批评
- B.教育
- C.检举
- D.使用要领
- E.控告
- A.蒸发池
- B.天沟
- C.侧沟
- D.排水沟
- E.渗井
- A.防护设施
- B.监测设施
- C.警示装置
- D.报警装置
- E.保险限位装置
- A.人的行为会接受周围环境的暗示
- B.发现违章操作就要及时对其制止和进行教育
- C.我们抓安全生产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 D.任何管理商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的祸端
- E.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 A.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所造成的
- B.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 C.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 D.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
- E.危险源识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第二类危险源
- A.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 B.脚手架工程
- C.楼地面工程
- D.土方开挖工程
- E.屋面工程
- A.职工张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
- B.职工宋某因偷窃自行车一辆而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 C.职工李某因他人同居而怀孕
- D.职工王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
- E.职工刘某因工伤住院的
- A.隧道坍塌
- B.突水突泥
- C.触电
- D.火灾
- E.爆炸
- A.各类工具式模板
- B.3m高度支架
- C.13m跨度支架
- D.13m高度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 E.吊篮脚手架
- A.加速
- B.减速
- C.制动
- D.停车
- E.匀速
- A.工程进度
- B.工程质量
- C.同时设计
- D.同时施工
- E.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A.设置临时生产设施
- B.设置围挡
- C.设置生活设施
- D.堆放机具
- E.停放机械
- A.矿山
- B.金属冶炼
- C.建筑施工
- D.道路运输单位
- E.餐饮
- A.盲炮检查应在爆破后立即实施
- B.发现盲炮应立即在爆破点5m范围安全警戒
- C.及时报告并由原爆破人员处理
- D.电力起爆发生盲炮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爆破网络不能置于短路状态
- A.IV级及以上围岩仰拱每循环开挖长度不得大于3m,不得分幅施作
- B.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III级围岩不得超过90m,IV级围岩不得超过50m,V级以上围岩不得超过40m
- C.底板欠挖硬岩应采用人工钻眼松动,弱爆破方式开挖
- D.开挖后应立即施作初期支护
- E.栈桥等架空设施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施工要求
- A.影响
- B.不影响
- C.不一定影响
- D.法律未规定是否影响
- A.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
- B.审批安全生产许可证
- C.检查事故责任追究情况
- D.检查特殊工种的作业
- A.0.5
- B.1.0
- C.1.2
- D.1.5
- A.风险评价
- B.安全预评价
- C.安全评价
- D.重大危险源评价
- A.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B.组织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亲自为职工讲授安全生产培训课程
- 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A.已经进行生产的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施行之日起1年内向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
- B.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完成审查扣发证工作的时限是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0日之内
- C.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企业应当于期满前2个月内向原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 D.安全生产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予以免审延期,不需在有效期满前向原颁发管理机关提出延期申请
- A.由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
- B.由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
- C.由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所引起的刑事责任后果
- D.由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所引起的行政责任后果
- A.《建筑法》
- B.《安全生产法》
- C.《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A.一榀
- B.二榀
- C.三榀
- D.四榀
- A.宽度
- B.高度
- C.平整度
- D.坡度
- A.普通性预告解除
- B.特殊性预告解除
- C.普通性即时解除
- D.特殊性即时解除
- A.先开挖后支护
- B.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
- C.不得掏底开挖
- D.不得上下垂叠开挖
- A.0.4m
- B.0.6m
- C.0.8m
- D.1.0m
- A.警示
- B.安全
- C.防盗
- D.防火
- A.安全鉴定证
- B.生产许可证
- C.检验合格证
- D.产品合格证
- A.必须采用防雷保护系统
- B.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 C.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 D.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 A.2001
- B.2002
- C.2009
- D.2015
- A.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 B.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 C.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A.先排水,后开挖
- B.先开挖,后排水
- C.边排水,边开挖
- D.开挖时不用排水
- A.可以
- B.应当
- C.鼓励
- D.反对
- A.应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指挥作业人员操作
- B.应在钢筋弯曲机低速运转时进行转盘换向
- C.应在钢筋弯曲机停止作业时进行加油或清扫
- D.作业中更换芯轴、梢子、变换角度以及调速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 A.经纬仪
- B.水准仪、电子水平尺
- C.测斜仪
- D.收敛计
-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 A.《职业安全与健康法》
- B.《建筑安全法》
- C.《建筑安全法规》
- D.《联邦OSHA标准》
- A.制定评分办法,便于行业管理
- B.加强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
- C.以最少的安全投入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
- D.建立统一的司法解释,有助于法律程序的执行
- A.2榀
- B.3榀
- C.4榀
- D.5榀
- A.0.1m/min
- B.0.2m/min
- C.0.3m/min
- D.0.4m/min
- A.大型模板应存放在专用模板架内或卧倒平放
- B.大型模板应直靠其他模板或构件
- C.清理模板或刷脱模机时,模板应支撑牢固
- D.两片模板间应留有足够的人行通道
- A.12MPa
- B.13MPa
- C.14MPa
- D.15MPa
- A.5
- B.7
- C.9
- D.11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设计单位
- D.质量监督机构
- A.统一领导、统一负责
-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C.分级领导、分级负责
- D.分级领导、统一负责
- A.管制
- B.剥夺政治权利
- C.罚金
- D.没收财产
- A.“数罪”是指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
- B.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犯罪分子还有“漏罪”
- C.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 D.数罪并罚是指对数罪所判刑罚的代数相加
- A.10min
- B.15min
- C.20min
- D.25min
- A.2011
- B.2012
- C.2014
- D.2015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B.“安全发展”
- C.“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 D.“预防为主”
- A.1Ω
- B.10Ω
- C.20Ω
- D.30Ω
- A.报废
- B.出租
- C.转让
- D.改造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