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蒸发池
- B.天沟
- C.侧沟
- D.排水沟
- E.渗井
- A.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 B.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 C.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 D.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E.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A.长度不宜大于15m
- B.扶手高度宜为0.9m
- C.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2m
- D.梯宽宜为0.6m-1.1m
- E.长度大于15m的应设梯间平台,并连续设梯
- A.编制临时用电方案
- B.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 C.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 D.采用架空电缆线
- E.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 A.生产管理功能
- B.失误安全功能
- C.事后补偿功能
- D.故障安全功能
- E.故障修复功能
- A.妥善使用安全生产资金
- B.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C.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 D.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 E.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 A.行业主管部门
- B.投资主管部门
- C.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 D.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 E.工商管理部门
- A.隔离开关
- B.分录开关
- C.短路保护器
- D.过载保护器
- E.漏电保护器
- A.军事装备
- B.核设施
- C.航空航天器
- D.铁路
- E.公路
- A.零事故
- B.零伤害
- C.零伤亡
- D.领损失
- E.零污染
-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 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 D.生产、使用国家命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 E.不按时缴纳员工养老保险
- 42
-
刑法的附加刑包括( )。
- A.罚金
- B.剥夺政治权利
- C.记过
- D.没收财产
- E.责令改正
- A.决策
- B.设计
- C.施工
- D.支付费用
- E.投入生产和使用
- A.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 B.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 C.安全生产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
- D.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 E.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 A.公司债务情况
- B.工作内容
- C.工作地点
- D.职业危害
- E.劳动报酬
- A.人民政府
- B.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 C.监察机关
- D.事故发生单位
- E.人民检察院
- A.可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全面化
- B.不太容易掌握,比较复杂
- C.比较直观地反映安全程度
- D.可以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相结合
- E.安全评价结果准确性不高
- A.在建工程
- B.施工机械设备
- C.临时设施
- D.生活用房
- E.办公用房
- A.风险回避
- B.风险分析
- C.损失控制
- D.风险自留
- E.风险转移
- A.分级分路规则
- B.动、照分设规则
- C.压缩配电间距规则
- D.控制线路长度规则
- E.环境安全规则
- A.召开有关会议
- B.安全大检查
- C.听取电话汇报
- D.许可证管理
- E.专项整治
- A.整改
- B.检测
- C.检查
- D.评估
- E.监控
- A.打桩船作业应服从船长指挥
- B.打桩架上的活动物件应放稳、系牢
- C.打桩架上的工作平台应设有防护栏杆和防滑装置
- D.穿越群桩的前缆应选择合适位置,绞缆应快速操作
- E.缆绳两侧5m范围内不得有工程船舶或作业人员进入
- A.地下水渗出
- B.支撑有折断
- C.突发流砂、涌砂
- D.边坡出现裂缝
- E.支撑有走动
- A.隧道坍塌
- B.突水突泥
- C.触电
- D.火灾
- E.爆炸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C.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E.组织制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
- A.爆破作业前应设置警戒区
- B.远边坡部分宜采用哃室爆破
- C.近边坡部分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 D.边坡坡度可按施工方便确定
- E.应及时施做临时排水设施
- A.从下而上的拆除
- B.从上而下的拆除
- C.不得上下双层作业
- D.拆除的脚手杆、板等严禁随意抛掷
- E.上下层联合作业
- A.密闭
- B.通风良好
- C.不得接触高温、明火、强酸等
- D.干燥
- E.加压
- A.应先拆承重模板、后拆非承重模板
- B.应遵循自上面下拆除
- C.应遵循自下面上拆除
- D.应分层分段拆除
- E.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前拆除
- A.张拉端前后左右方均应设立防护挡墙
- B.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张拉
- C.张拉及放张过程中预制台座区域及张拉台座
- D.先插打一边再插打另一边
- A.150m
- B.200m
- C.250m
- D.300m
- A.公司总工程师兼任
- B.项目经理
- C.主管生产安全的副经理
- D.项目总工程师
- A.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 B.初始评审
- C.制定管理方案
- D.应急预案与响应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36小时
- D.48小时
- A.三年以下
- 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 C.七年以上
- D.五年以上
- A.责令限期改正
- B.责令停业整顿
- C.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D.处2万元以下罚款
- A.缓刑
- B.拘役
- C.劳动教养
- D.监外执行
- A.2011
- B.2012
- C.2014
- D.2015
- A.泵送前应检查泵送和布料系统
- B.首次泵送前应进行管道抗拉试验
- C.输送泵出料软管应设专人牵引、移动、布料臂下不得站人
- D.混凝土输送管道接头拆卸前,应释放输送管内剩余压力
- A.雷电、暴雨雪天不得实施爆破作业
- B.强电场区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电雷管
- C.遇能见度不超过100M的雾天等恶劣天气不得露天爆破作业
- D.水下电爆网路的主线和连接线应强度高、电阻小、防水、柔韧、绝缘
- A.氮气瓶
- B.二氧化碳气瓶
- C.氯气瓶
- D.氦气瓶
- A.30m,500m
- B.50m,500m
- C.30m,1000m
- D.50m,1000m
- A.制作沉井应同步挖成直爬梯
- B.沉井纠偏应逐级增加荷载
- C.空气幕辅助下沉的储气罐应放置在通风且有阳光的地方
- D.沉井接高应停止沉井内取土作业
- A.博德
- B.亚当斯
- C.詹巴斗
- D.海音希里
- A.5倍
- B.10倍
- C.15倍
- D.20倍
- A.划分作业活动
- B.危险源辨识
- C.风险评价
- D.判断风险是否容许
- A.三年以下
- 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 C.七年以上
- D.五年以上
- A.报废
- B.出租
- C.转让
- D.改造修理
- A.双方
- B.作业人员
- C.监理工程师
- D.项目负责人
- A.10,5
- B.15,10
- C.20,15
- D.25,20
- A.1500m
- B.2000m
- C.2500m
- D.3000m
- A.质量
- B.标准
- C.安全
- D.计量
- A.特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A.低昂利用吊索上的吊钩、卡环钩挂重物上的起重吊环时,安全权系数不得小于1.5
- B.当利用吊索上的吊钩、卡环钩挂重物上的起重吊环时,安全权系数不得小于3
- C.当用吊索直接捆绑重物,吊索与重物棱角间应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
- D.当用吊索直接捆绑重物,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
- A.时间
- B.证件
- C.产地
- D.尺寸
- A.2001
- B.2002
- C.2009
- D.2015
- A.航空部门
- B.建筑部门
- C.交通部门
- D.国防科研部门
- A.试用期
- B.预定期
- C.有效期
- D.规定期
- A.严禁采用斜拽、斜吊
- B.严禁超载吊装
- C.作业人员严禁在已吊起的构件上或起重臂下旋转范围外作作业
- D.严禁吊装起吊重量不明、埋于地下或黏结在地面上的构件
- A.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
- B.现场监理人员负责随时观察高边坡是否有滑动的可能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 C.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戴安全帽
- D.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险的区域,应设警告标志,下方有道路时,作业时严禁通过
- A.多台并列安装对焊机的间距不得小于1m
- B.钢筋对焊机应安装在室内或防雨棚内
- C.现场应设可靠的接地、接零装置
- D.对焊作业闪光区四周应设置挡板
- A.指的是损失的确定性
- B.指的是不确定的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的概率
- C.指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
- D.指的是确定的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的概率
- A.立杆
- B.栏杆
- C.绳索
- D.扶梯
- A.4
- B.6
- C.8
- D.10
- A.监理单位
- B.建设单位
- C.设计单位
- D.规划部门
- A.民事责任
- B.刑事责任
- C.行政责任
- D.赔偿责任
- A.对所有从业人员都应当进行生产教育和培训
- B.对又过相似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可以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C.从业人员培训不合格的应予以辞退
- D.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C.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 D.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A.工会
- B.职工代表大会
- C.监事会
- D.股东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