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长进尺
- B.弱支护
- C.晚封闭
- D.勤量测
- E.快衬砌
- A.停止供水
- B.停止供暖
- C.停止供电
- D.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
- E.停止供应原料
- A.石工
- B.水泥工
- C.电工
- D.塔吊工
- E.电焊工
- A.管理人员
- B.技术人员
- C.各岗位的工人
- D.临时聘用的人员
- E.地方官员
- A.各级安全管理人员
- B.生产物资安全制度
- C.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
- D.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E.安全生产管理信息
- A.松开夹轨器
- B.将吊钩升到顶端位置
- C.吊钩上悬挂重物
- D.停止作业
- E.抗台风时加设缆风绳
- A.从事爆破工作的员工应经项目经理部培训教育,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资格
- B.爆破作业单位实施爆破项目前,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 C.审批手续批准后方可实施爆破作业
- D.经审批的爆破作业项目,爆破作业单位应于施工当天发布公告
- E.爆破作业公告应在项目经理部张贴
- A.董事长
- B.副总经理
- C.安全副总监
- D.安全总监
- E.总经理
- A.人的因素
- B.社会因素
- C.物的因素
- D.环境因素
- E.管理因素
- A.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B.专业承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 C.总承包单位与专业承包单位对部分生产安全事故承担连带责任
- D.专业承包单位对该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 E.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 A.放射性
- B.高毒
- C.高危粉尘
- D.道路施工
- E.外墙
-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
- B.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 C.支付现场专职安全人员工资费用
- D.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 E.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 A.高血压患者从事高空作业
- B.无证人员从事需证岗位作业
- C.未成年工从事禁止和不合适的作业
- D.疲劳作业
- E.带病作业
- A.脚踏板宽度必须小于摊铺机宽度
- B.驾驶员不得擅离岗位
- C.换挡必须在摊铺机完全停止时进行
- D.弯道作业时,熨平装置的端头与路缘石的间距不得小于10cm
- E.必须先启动鼓风机后,才允许燃烧器点火
- A.变形
- B.冲击
- C.扭转
- D.震动
- E.应力
- A.应设专人指挥
- B.地面无障碍物
- C.必须由专用挂车调运进场
- D.指挥人员应事先踏勘行驶道路,确认道路平坦,坚实、畅通
- E.沿途的桥涵等构造物有足够的承载力,能满足机械通行安全要求
- A.企业主要负责人
- B.企业专职安全员
- C.项目负责人
- D.技术管理人员
- E.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
- A.从业人员260人的矿山单位
- B.从业人员450人的发电单位
- C.从业人员280人的洗衣机生产单位
- D.从业人员100人的建筑施工单位
- E.从业人员60人的烟花爆竹单位
- A.结构节点和连接件出现开裂、松脱、拔出等损伤和初期破坏情况;
- B.结构、机械、设备的状态急剧改变
- C.部分杆配件、零部件发生未知变化或破坏
- D.出现异常的烟雾、气味和声响
- E.基坑沟槽边坡发现不断发展的渗水、涌沙、裂纹、剥落和塌方
- A.主要负责人
- B.安全管理人员
- C.生产管理人员
- D.项目负责人
- E.生产作业人员
- A.国际标准
- B.国家标准
- C.行业标准
- D.地方标准
- E.企业标准
- A.行政管理
- B.监督检查
- C.设备设施管理
- D.作业环境管理
- E.作业技能管理
- A.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
- B.技术人员的接受能力
- C.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
- D.计划的编制人员
- E.安全生产的隐患问题
- A.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条件的符合情况
- B.从业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鉴核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 C.安全专项费用落实情况
- D.从业单位对各项应急预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 E.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 A.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 B.土方开挖工程
- C.浇灌混凝土工程
- D.起吊工程
- E.脚手架工程
- A.洞口切坡宜保留两隧道间原土体
- B.梁隧道工作面应错开施工
- C.先行洞与后行洞掌子面错开距离应大于1倍隧道开挖宽度
- D.后行隧道应根据围岩情况先加固中岩墙
- E.宜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并应采用高威力,高爆速炸药
- A.隧道内反坡排水方案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确定
- B.抽水机排水能力应大于排水量的10%,并应有备用台数
- C.隧道顺坡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排水需要
- D.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应铺砌水沟或用管槽排水
- E.遇渗漏水面积或水量突然增加,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 A.发生电火警时,必须首先救火,然后及时报警
- B.当检修线路和设备时,应将总闸拉开,并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告牌
- C.在同一供电线路中,不允许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
- D.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工作
- E.尽量避免带电操作,手湿时严禁带电操作
- A.工程船舶必须在核定航区和作业水域内作业
- B.工程船舶作业、航行或停泊时,应按规定配置号灯或号型
- C.水上工况条件超过施工船舶作业性能时,才能开始作业
- D.在宽阔水道施工时,白天应安排人员值守通信频道
- E.工程船舶在核定作业水域内施工时应封闭通航
- A.工程建设条件
- B.技术复杂程度
- C.地质与环境条件
- D.施工管理模式
- E.工程建设经验
- A.禁止生产
- B.销毁
- C.淘汰
- D.限制适用
- A.注浆工作面的操作人员应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及专用披套
- B.钻孔作业油换钻杆时,应防止钻杆被高压泥水冲出孔口伤人
- C.钻孔中发生大量突泥涌水时,应集中全力及时注浆封堵
- D.向锚杆孔压注砂浆,压力应不大于0.8Mpa,注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
- A.0-5
- B.5-10
- C.10-15
- D.15-20
- A.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
- B.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
- C.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
- D.生产经营单位定期安全分析会议
- A.安全生产
- B.卫生标准
- C.法律法规
- D.政策文件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C.及时如实报告事故
- D.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不得在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 A.进行调查
- B.制订防范措施
- C.组织抢救
- D.追查当事人责任
- A.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 B.事故调查报告
- C.总结事故教训
- D.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 A.四
- B.五
- C.六
- D.七
- A.防抛
- B.防电
- C.防坠
- D.限高
- A.事故树分析法
- B.工作任务分析法
- C.现场调查分析法
- D.故障树分析法
- A.任何单位和个人
- B.企业安全管理机构
- C.安监部门
- D.个体户
- A.人、环境、材料、机械
- B.法规、工程、教育、经济
- C.构思、设计、制作、使用
- D.发生、预警、预防、善后
- A.有一人以上
- B.有两人以上
- C.半自动控制
- D.全自动控制
- A.1998年
- B.1997年
- C.2000年
- D.2001年
- A.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 B.高压在下、低压在上,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 C.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下、支线在上
- D.高压在下、低压在上,干线在下、支线在上
- A.业主安质部门
- B.施工方安质部门
- C.安全质量监督局
- D.公安部门
- A.定时、定量、定风险
- B.定人、定机、定岗位
- C.定编、定员、定风险
- D.定时、定费、定岗位
- A.模板吊环不得采用热轧钢筋
- B.模板吊环不得采用冷拉钢筋
- C.模板拉杆接头必须焊接,不得绑扎
- D.吊环的计算拉应力不得小于50MPA
- A.0.1m/min
- B.0.2m/min
- C.0.3m/min
- D.0.4m/min
- A.4m
- B.6m
- C.8m
- D.10m
- A.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B.破窗理论
- C.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D.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A.在平整地基上吊装时支腿不应铺设垫木
- B.吊装前支腿应全部打开
- C.吊装前前支腿应打开
- D.吊装前后支腿应打开
- A.卫生行政
- B.建筑行政
- C.劳动保障
- D.安全生产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C.及时如实报告事故
- D.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不得在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 A.可以
- B.应当
- C.鼓励
- D.反对
- A.无期徒刑
- B.剥夺政治权利
- C.罚金
- D.没收财产
- A.一机一档
- B.专人使用
- C.责任到人
- D.定期检验
- A.最低工资标准
- B.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C.行业工资指导线
- D.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
- A.安全法制
- B.安全文化
- C.安全责任
- D.安全科技
- A.谁主管,谁负责
-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 D.遏制重特大火灾
- A.安全技术理论和事故案例
- B.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操作
- C.事故案例和实际操作
- D.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
- A.挂篮安装时,应先安装底模平台,后安装水平限位装置
- B.采用四根斜拉索带的挂篮,应保证斜拉带受力平衡
- C.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挂篮锚固、水平限位、吊带起升等进行全面检查
- D.主梁及其吊梁系统安装后,应进行加载试验
- A.模板的支撑应钉在脚手架上
- B.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应设立临时支撑
- C.拆除模板作业时,应制定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
- D.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
- A.4.5
- B.5.5
- C.6.5
- D.7.5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 A.5
- B.7
- C.9
- D.11
-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 A.教育培训工作
- B.安全工作
- C.管理工作
- D.体制建设
- A.12MPa
- B.13MPa
- C.14MPa
- D.1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