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区域级
- B.公司
- C.项目经理部(或工区、工程队等)
- D.作业队(或班组等)
- E.个人
- A.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 B.特种设备台班消耗费用记录
- C.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 D.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记录
- E.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
- A.红色
- B.橙色
- C.黄色
- D.绿色
- E.蓝色
- A.不安全状态
- B.安全法制
- C.起因物
- D.致害物
- E.伤害方式
- A.强度
- B.刚度
- C.压实度
- D.针入度
- E.稳定性
- A.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职业病危害现场
- B.了解情况
- C.调查取证
- D.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
- E.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 A.架桥机的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 B.架桥机纵向移动应一次到位,不得中途停顿
- C.起吊天车提升与携梁行走不得同时进行
- D.构件横移应一次到位
- E.停止作业的架桥机应临时锚固
- A.事故的通报
- B.事故现场处理
- C.事故图(表)的绘制
- D.事故原因的分析
- E.事故责任人的处理
- A.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的安全工作素质不高
- B.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工作素质不高
- C.安全监管部门人员素质不高
- D.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不高
- E.安全投入不高
- A.工程简介
- B.监测目的
- C.监测项目
- D.监测机构
- E.监测方法
- A.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B.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C.建立、实施、保持和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D.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
- E.推动企业全体员工参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
- A.工程船舶必须持有效的船检证书
- B.船员必须培训考核,持安全生产考核证书上岗
- C.工程船舶应按规定配备有效的消防、就剩、堵漏和油污应急设施
- D.施工船舶应安装船舶定位设备,保证有效的船岸联系
- E.工程船舶甲板、通道和作业场所应根据需要设有防水防冻设施
- A.起重机严禁吊人
- B.吊起的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应临时固定
- C.作业人员在已吊起的构件下或起重臂下旋转范围内做作业或通行时必须听从指挥
- D.吊装作业临时固定工具应在永久固定的连接稳固后拆除
- E.雨、雪后,吊装前应清理积水或积雪,并应采取防滑和防漏电措施
- A.路堤预留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 B.应及时施做边坡临时排水设施
- C.作业区边缘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 D.应进行位移检测
- E.应进行不平整度检测
- A.主要负责人
- B.项目负责人
- 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临时聘用人员
- E.监理人员
- A.顶部和各节平台应满铺防滑面板并牢固固定,四周应设置安全护栏
- B.塔梯连接螺栓应紧固,并应采取防退扣措施
- C.人行塔梯高度超过10m应设连墙件
- D.用电线路宜装设在塔梯上
- E.人行塔梯通往作业面通道的两侧宜用钢丝网封闭
- A.年代
- B.成因
- C.冻土类别
- D.含水率及分布规律
- E.结构特征
- A.船机
- B.设备
- C.机具及防护
- D.消防设施
- E.救生设施
- A.隧道施工通风应纳入工序管理,由专人负责
- B.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风量,风速不得大于6m/s
- C.长及特长的隧道应配备备用通风机和备用电源
- D.通风机应装有保险装置,发生故障时应自动停机
- E.通风管沿线应每150-200m设立警示标志或色灯
- A.生产
- B.经营
- C.进口
- D.使用
- E.销毁
- A.定人
- B.定机
- C.定时
- D.定工
- E.定岗位
- A.特级高处作业
- B.悬空高处作业
- C.异温高处作业
- D.带电高处作业
- E.抢救高处作业
- A.自重荷载
- B.车辆荷载
- C.波浪力
- D.腐蚀
- E.路基土侧压力
- A.力矩限制器
- B.起重量限制器
- C.塔式起重机起升限位
- D.制动器
- E.平衡器
- A.地震波
- B.冲击波
- C.辐射波
- D.电磁波
- E.飞散物
- 56
-
强夯施工应符合( )
- A.吊锤机械驾驶室前应设置防护网
- B.吊锤机械驾驶员应佩戴防护镜
- C.吊锤机械驾驶员应系安全带
- D.夯锤提升0.5m检查整机稳定性
- E.夯锤提升1m检查整机稳定性
- A.基坑内支模时,应先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
- B.模板支撑钉在脚手架上有助于整体稳定
- C.向基坑内运送材料,不得抛掷
- D.机械吊运模板时,人员在下方等待
- E.可使用强度较好的脆性垫块作基础
- A.非定机、定岗人员擅自操作
- B.违反程序规定的作业
- C.无证人员从事需证岗位作业
- D.疲劳作业和带病作业
- E.妇女在孕期从事不合适的作业
- A.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
- B.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C.行政法规规定的
- D.地方标准
- E.企业标准
- A.用人单位
- B.建设单位
- C.事业单位
- D.行政部门
- A.振动波长
- B.振动波速
- C.振动频次
- D.建(构)筑物的沉降
- E.建(构)筑物的位移
- A.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 B.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 A.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 B.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
- C.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 D.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 A.总工程师
- B.企业法人代表
- C.项目经理
- D.专职安全人员
- A.全面
- B.长期
- C.经常性
- D.临时性
- A.20
- B.30
- C.40
- D.50
- A.工程监理企业
- B.施工单位
- C.设计单位
- D.建设单位
- A.可以
- B.不必
- C.应当
- D.不得
- A.不得低于
- B.可以低于
- C.必须高于
- D.应当高于
- A.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 B.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 C.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A.40m
- B.50m
- C.60m
- D.80m
- A.由于项目经理失职,建筑公司没收了其资格证书
- B.总包单位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农民工处以罚款
- C.由于质量不合格建设单位扣押了某批建材
- D.由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现场被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暂停施工整改
- A.各种起重机具不得超负荷使用
- B.吊装作业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统一指挥
- C.吊装作业后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D.地锚要牢固,揽风绳绑扎在电杆或其他活动物件上
- A.1.0m
- B.1.5m
- C.2.0m
- D.3.0m
- A.应设专人管理
- B.非施工车辆不得进入
- C.非施工不得进入
- D.船舶不得靠泊
- A.已经进行生产的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施行之日起1年内向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
- B.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完成审查扣发证工作的时限是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0日之内
- C.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企业应当于期满前2个月内向原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 D.安全生产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予以免审延期,不需在有效期满前向原颁发管理机关提出延期申请
- A.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
- B.民事责任以相对特定的权利人或受害人承担责任
- C.民事责任以等价、补偿性质为主
- D.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中包括罚款
- A.生产、销售
- B.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
- C.生产、销售、使用
- D.生产、转移、使用
- A.每15min检测一次
- B.每0.5h检测一次
- C.每1h检测一次
- D.随时检测
- A.本质安全
- B.风险管理
- C.安全文化
- D.安全法制
- A.0.2m
- B.0.3m
- C.0.6m
- D.1.0m
- A.由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
- B.由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
- C.由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所引起的刑事责任后果
- D.由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所引起的行政责任后果
- A.可靠性和密封性
- B.可靠性和绝缘性
- C.密封性和绝缘性
- D.绝缘性和导电性
- A.违章指挥
- B.违章作业
- C.主动性不安全行为
- D.被动性不安全行为
- A.2005
- B.2003
- C.2008
- D.2007
- A.应当立即报告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B.应当首先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 C.应当首先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 D.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 A.安全生产法有广义和狭义上的理解
- B.安全生产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一般的科技性
- C.安全生产法是调整安全生产中的人身关系、安全生产财产关系以及安全管理关系等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
- D.安全生产法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和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法律规定
- A.设溜槽
- B.绳索系放
- C.小弧度抛掷
- D.机械吊送设专人只会
- A.有行为才有责任
- B.谎报事故致使表达一种想法,不是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C.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 D.损害事实是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
- A.独立配电箱
- B.独立开关箱
- C.分路开关箱
- D.独立发电箱
- A.90m
- B.100m
- C.110m
- D.120m
- A.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 B.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意外伤害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费
- C.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 D.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 A.1榀
- B.2榀
- C.3榀
- D.4榀
- A.3人以下死亡
- B.10人以下重伤
- C.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 D.20人以下轻伤事故
- A.经审批的爆破作业项目,爆破作业单位应于施工当天发布公告,并在作业地点张贴
- B.爆破作业单位实施爆破项目前,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批准后方可实施爆破作业
- C.从事爆破工作的爆破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业机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
- D.爆破作业必须设警戒区和警戒人员
- A.4
- B.5
- C.6.5
- D.6
- A.设计单位
- B.监理单位
- C.建设单位
- D.施工单位
- A.相关技术措施
- B.质量保证措施
- C.安全施工措施
- D.进度保证措施
- A.4.5m
- B.3.5m
- C.2.5m
- D.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