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安三类人员考试单选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处()的罚款。

  •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B.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C.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D.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9

塔式起重机的主参数是()。

  • A.起重量
  • B.公称起重力矩
  • C.起升高度
  • D.最大起重力矩
10

配电室的门应()开并配锁。

  • A.向内
  • B.向外
  • C.随便
  • D.向上
13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发生重大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负有责任的,处()罚款。

  • A.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B.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 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 D.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16

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

  • A.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 B.可以开挖,否则施工进度跟不上
  • C.可以开挖,也可以不采取加固措施
  • D.开挖后,基础可以悬空
21

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

  • A.全部结构
  • B.承重结构
  • C.部分结构
  • D.重要结构
23

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上。

  • A.脚手架
  • B.建筑物
  • C.钢模板
  • D.施工设备
25

如果被生锈铁钉割伤,可能导致()。

  • A.肠热病
  • B.伤风病
  • C.破伤风病
  • D.败血症
26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在采用()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A.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
  • B.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
  • C.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 D.新能源、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27

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构造规定为()

  • A.可以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的连墙件
  • B.可以采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 C.可采用顶撑顶在建筑物上的连墙件
  • D.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29

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

  • A.独立承担各自的责任
  • B.不承担责任
  • C.承担适当的责任
  • D.承担连带责任
32

工人在分配到施工队之前,首先进行公司级安全教育。下列内容不属于公司级安全教育内容的是()。

  • A.劳动保护的意义和任务的一般教育
  • B.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
  • C.安全生产纪律和文明生产要求
  • D.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37

是否需要编制用电组织设计的依据是()。

  • A.工程规模
  • B.工程地点
  • C.管理部门要求
  • D.用电设备数量或容量
39

洞口防护的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的措施。

  • A.警示标识
  • B.固定其位置
  • C.将洞口全部盖没
  • D.记录表
40

制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安全投入,节约安全成本
  • B.加强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
  • C.制定评分办法,便于行业管理
  • D.建立统一的司法解释,有助于法律程序的执行
41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作业人员,()。

  • A.不得上岗作业
  • B.应在合格人员的带领下工作
  • C.可发给临时操作证,不得超过三个月
  • D.只能在合格人员的监督下工作
43

施工现场悬挂警示标志的目的是()。

  • A.为了装饰美观
  • B.上级要求
  • C.引起人们注意,预防事故发生
  • D.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44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这三级。

  • A.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
  • B.公司、项目、班组
  • C.公司、总包单位、分包单位
  • D.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46

教育和培训按等级、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

  • A.遵章守纪
  • B.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 C.自我保护
  • D.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47

我国刑法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

  • A.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 B.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 C.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D.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