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每层建筑面积80m2,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4人的赤磷制备厂房
- B.每房建筑面枳160m2时间的作业人数为8人的木工厂房
- C.每层建统面积240m2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12人的空分厂房
- D.每层建筑而枳400m2,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32人的制砖年间
- E.每层建钪面要320m2,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为16人的热处现广房
- A.游艺厅设置埝烧性能为B2级的座梯
- B.端面粘贴燃烧性能为B1级的布质壁纸
- C.交装燃烧性能为B1级的琰棚
- D.室內装饰选用纯麻装饰
- E.地面铺设燃烧性能为B2级的塑料地板
- A.检测结果中有严重缺陷1项
- B.检测结果中有严重缺陷2项
- C.检测结果中有轻缺陷1项
- D.该项目整体质量不合格
- E.该项目整体质量合格
- A.建筑高度为26m的病房楼
- B.建筑高度为32m的员工宿舍楼
- C.建筑高度为54m的办公楼
- D.建筑高度为26m、藏书量为120万册的图书馆建筑
- E.建筑高度为33m的住宅楼
- A.建筑高度为27m的住宅,各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为700㎡,每层设1个安全出口
- B.建筑高度为36m的住宅,采用封闭楼梯间
- C.建筑高度为18m的住宅,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 D.建筑高度为30m的住宅,采用敞开楼梯间,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 E.建筑高度为56m的住宅,每个单元设置1个安全出口,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 A.溢流水管经排水沟与建筑排水管网连接
- B.溢流水管上安装用于检修的闸阀
- C.溢流管采用DN150的钢管
- D.溢流管的喇叭口直径为250mm
- E.溢流水位低于进水管口的最低点100mm
- A.使用发烟器对任一感烟探测器发烟,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 B.在火灾报警控制处于故障报警状态下,对任一非故障部位的探测器发岀火灾报警信号后55s,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 C.消防联动控制器接收到任意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后,联动启动消防泵
- D.断开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入/输岀模块的连线后80s,控制发出故障信号
- E.消防联动控制接收到两只独立的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后,火警信号防火分区的火灾声光报警器启动
- A.润滑油泵房的门外2m范围内
- B.轻柴油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
- C.重柴油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
- D.石脑油装卸码头的上下船出入口处
- E.100号重油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处
- A.室外楼梯平台耐火极限0.5h
- B.建筑二、三、四层通向该室外疏散楼梯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 C.楼梯栏杆扶手高度1.10米
- D.楼梯倾斜角度45°
- E.楼梯周围2米内墙面上不设门窗洞
- A.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办公建筑,将建筑面积为 300 ㎡的会议厅布置在地下一层
- B.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办公建筑,将建筑面积为 600 ㎡的会议厅布置在地上四层
- C.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办公建筑,将建筑面积为 200 ㎡的会议厅布置在地下二层
- D.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办公建筑,将建筑面积为 500 ㎡的会议厅布置在地上三层
- E.耐火等级为三级的办公建筑,将建筑面积为 200 ㎡的会议厅布置在地上三层
- A.在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应设置气体灭火装置的手动启动和停止按钮
- B.防护区外的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时,应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气体灭火装置的启动
- C.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
- D.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状态应在防护区内外的显示装置上显示
- E.同一防护区内多合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同时启动的动作响应时差不应大于2s
- A.半固定液下喷射
- B.半固定液上喷射
- C.固定半液下喷射
- D.固定液上喷射
- E.固定液下喷射
- A.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选择阻燃铜芯电缆
- B.消防专用电话传输线路应选择耐高温铜芯导线
- C.供电线路应选择耐火铜芯电缆
- D.火灾探测器报警总线应选择阻燃铜芯导线
- E.消防应急广播传输线路应选择耐火铜芯导线
- A.办公楼附建的地下汽车库,选用直立型西水喷头
- B.装有非通透性吊项的商场;选用下垂型酒水喷头
- C.总建筑面积为 5000 ㎡的地下商场;选用隐蔽式酒水喷头
- D.多层旅馆客房;选用边墙型酒水喷头
- E.工业园区员工集体宿舍;选用家用喷头
- A.在储油间与发电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
- B.柴油发电机房与营业厅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为2.00h的
- C.将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在地下二层
- D.柴油发电机房与营业厅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为1.50h的
- E.储油间的柴油总储存星为1m3
- A.车间地面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 B.漫出车间与工厂总控制军贴邻设置
- C.车间管、沟釆取保护措施后与相邻厂房的管、沟相通
- D.浸出工段内的封闭楼梯间没置门斗
- E.世压设施采用安全玻璃
- A.炭瘤
- B.氮氧化物
- C.腐蚀性气体
- D.熔滴
- E.水蒸气
- A.建筑高度为 32m 住宅建筑与建筑高度 25m 办公楼,相邻侧外墙均设有普通门窗,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3m
- B.建筑高度为 22m 的商场建筑与 10KV 的预装式变电站,相邻侧商场建筑外墙设有普通门窗, 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3m
- C.建筑高度为 22m 的商场建筑与建筑高度为 120m 酒店,相邻外墙为防火墙,建筑之间间距不限
- D.建筑高度为 32m 住宅建筑与木结构体育馆,相邻侧外墙均设有普通门窗,建筑之间间距不限
- E.建筑高度为 32m 住宅建筑与建筑高度 22m 的二级耐火等级商场建筑,相邻侧外墙均设有普通门窗,建筑之间间距为 6m
- A.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按工级耐火等级确定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 B.隧道的消防用房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 C.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将隧道内设重的10Kv高压电缆与其它区域分隔
- D.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将隧道内设置的可燃气体管道与其他区域分隔
- A.建筑高度 27m 住宅,各单元每层建筑面积 700 ㎡,每层设 1 个安全出口
- B.建筑高度 18m 住宅,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 C.建筑高度 36m 住宅,采用封闭楼梯间
- D.建筑高度 56m 住宅,每个单元设置 1 个安全出口,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 E.建筑高度 30m 住宅,采用敞开楼梯间,户门采用乙级门
- A.系统的喷水强度为4L/(min.m2)
- B.共设置1套湿式报警阀组
- C.来用流量系数K=80的洒水喷头
- D.系统的作用面积为160m2
- E.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为0.1MP
- A.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距墙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 B.在2.8m宽的内走道项棚上安装的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不应超过15m
- C.相邻两组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场所15m
- D.管路采样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100m
- A.墙面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装修材料
- B.试验操作台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装修材料
- C.窗帘等装饰织物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装修材料
- D.地面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装修材料
- A.可燃气体探测器少于8只时,可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回路
- B.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后,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启动防护区的火灾声光警报器
- C.人工煤气探测器可安装在保护区的顶部
- D.天然气探测器可安装在保护区的下部
- A.30L/s
- B.20L/s
- C.25L/s
- D.40L/s
- A.建筑面积为1000㎡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应设置排烟系统
- B.自然排烟口的总面积不应小于室内地面面积的1%
- C.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0㎡
- D.用从顶棚下突出0.5m的梁来划分防烟分区
- A.方案1
- B.方案2
- C.方案3
- D.方案4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A.应急照明控制器未向系统内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发出联动控制信号
- B.消防应急灯具电池衰减无法保证灯具转入应急工作
- C.系统内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未转入应急输出
- D.系统内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未转入应急输出
- A.0.10MPa
- B.0.35MPa
- C.0.25MPa
- D.0.50MPa
- A.0.1MPa
- B.1.0MPa
- C.1.2MPa
- D.1.6MPa
- A.纺织车间
- B.白兰地蒸馏车间
- C.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
- D.甲酚车间
- A.过流保护装置
- B.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 C.欠压保护装置
- D.短路保护装置
- A.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混合液流量不应小于200L/min,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30min
- B.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5.0L/(min?㎡),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40min
- C.泡沫混合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输送到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应大于10min
- D.储罐区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1个储罐罐内用量、罐辅助泡沫枪用量之和计算
- A.4L/(min.m3)
- B.8L/(min.m3)
- C.6L/(min.m3)
- D.12L/(min m3)
- A.建筑高度97m的住宅建筑,防排楼梯间及其前室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
- B.采用自然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在最高部位设置1.0m2的固定窗
- C.建筑高度48m的办公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平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
- D.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外墙上开设的可开启外窗最大的布置间隔为3层
- A.汽车库外墙上、下层开囗之间设置宽度为10m的防火挑檐
- B.汽车库与商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隔墙分隔
- C.汽车库与商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1.50h的楼板分隔
- D.汽车库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高度为1.0m的实体墙
- A.由报警阀组压力开关信号直接连锁启动消防喷淋泵
- B.由高位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 C.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信号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 D.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眼里开关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 A.总建筑面积1500m2、停车位45个的汽车库
- B.设有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总建筑面积3000m2、停车位90个的地上汽车库
- C.总建筑面积2500m2、设14个修车为的修车库
- D.设有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总建筑面积3000m2、停车位90个的地下汽车库
- A.贮存6个标准钢瓶的乙块气瓶库
- B.贮存量为1.0t的甲类物品库房
- C.3个车位的封闭喷漆间
- D.总安装流量为6m3/h的炔发生器间
- A.红紫外线符合火灾探测器
- B.红外光束火灾探测器
- C.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 D.管路吸气式火灾探测器
- A.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应能同时接受不少于3个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
- B.监控中心的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应大于5s
- C.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的或早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
- D.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录音文件的保存同期不应少于3个月
- A.救援窗囗下沿距室内地面为1.1m
- B.救援窗口的净争宽度为0.8m
- C.厂房二层沿一个长边设2个救援窗口
- D.利用天窗作为顶层救援窗口
- A.汽车库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宽度为1.0m的防火挑檐
- B.汽年库与商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隔墙分隔
- C.汽车库与商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1.50h的楼板分隔
- D.汽年库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高度为1.0m的实体墙
- A.应急照明控制器未向系统内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发出联动控制信号
- B.消防应急灯具电话次衰减无法保证灯具转入应急工作
- C.系统内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未转入应急输出
- D.系统内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未转入应急输出
- A.汽油
- B.钠
- C.石蜡
- D.木质家具
- A.一级耐火等级建筑,钢结构楼盖支撑设计耐火极限取2.00h
- B.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钢结构楼面梁设计耐火极限取1.50h
- C.一级耐火等级建筑,钢结构柱间支撑设计耐火极限取2.50h
- D.一级耐火等级建筑,钢结构屋盖支撑设计耐火极限取1.00h
- A.18m
- B.25m
- C.100m
- D.50m
- A.10m
- B.15m
- C.18m
- D.5m
- A.中药材库房
- B.酒精度数小于60 度的白酒库房
- C.工厂分控制室
- D.电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库房
- A.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
- B.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 C.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 D.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
- A.108m3
- B.324m3
- C.216m3
- D.432m3
- A.对穿越生产区的架空线路采用加大防火间距的措施
- B.对穿越厂区的地区输油管道埋地敷设
- C.厂外铁路中心线与与甲类工艺装置外侧设备边缘的距离为 40m
- D.空分站布置在散发粉尘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A.地下一层设置的下沉式广场疏散区域的净面积为 180 ㎡
- B.地下二层设置销售各种啤酒的超市
- C.地下一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为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敞开式甲级防火门
- D.地下一层防火隔间的墙为耐火极限 3.00h 的实体防火隔墙
- A.沿墙面设置的疏散标志灯下边缘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1.2m
- B.沿地面设置的灯光型疏散方向标志的间距为 10m
- C.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的疏散标志灯下边缘距离室内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2.2m
- D.沿地面设置的蓄光型发光标志的间距为 10m
- A.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采用表格方式对潜在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的方法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 B.运用事故树方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之一
- C.运用运筹学原理,对火灾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属于事件树分析方法
- D.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可通过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出评估对象的薄弱环节,将其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
- A.消火栓的用水量不应小于 10L/s
- B.可通行的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 C.消火栓同时使用水枪数不应少于 2 支
- D.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 7m
- A.0.30MPa
- B.0.35MPa
- C.0.65MPa
- D.0.50MPa
- A.市政消火栓最大保护半径应为 120m
- B.当市政道路宽度不超过 65m 时,可在道路的一侧设置市政消火栓
- C.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设有直径为 100 ㎜和 65 ㎜的栓口各 1 个
- D.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 0.5m,不应大于 5m
- A.纺织车间
- B.白兰地蒸馏车间
- C.植物油加工厂精炼车间
- D.甲酚车间
- A.600m2
- B.2000m2
- C.1000 m2
- D.1200m2
- A.20
- B.3
- C.4
- D.19
- A.0.1MPa
- B.1.0MPa
- C.1.6MPa
- D.1.2MPa
- A.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的末端配电柜内
- B.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 10 只时,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可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
- C.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后,应在 3s 内联动电气火灾监控器切断保护对象的供电电源
- D.设有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的报警信息应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显示
- A.在 2.6m 宽的走道顶棚上安装的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不应超过 15m。
- B.相邻两组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15m。
- C.管路采样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 100m。
- D.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距墙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
- A.Ⅰ类
- B.Ⅲ类
- C.Ⅳ类
- D.Ⅱ类
- A.40m
- B.45m
- C.50m
- D.60m
- A.57℃
- B.68℃
- C.93℃
- D.79℃
- A.横式泡沫产生器
- B.高背压泡沫产生器
- C.立式泡沫产生器
- D.高倍数泡沫产生器
- A.0.10MPa
- B.0.35MPa
- C.0.25MPa
- D.0.50MPa
- A.由报警阀组压力开关信号直接连锁启动消防喷淋泵
- B.由高位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 C.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信号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 D.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直接自动启动消防喷淋泵
- A.20L/s
- B.25L/s
- C.30L/s
- D.40L/s
- A.泄压口下沿距顶棚为 1.0m
- B.设计喷放时间为 12s
- C.一套系统保护 5 个防护区
- D.灭火设计浓度为 10%
- A.来自两个不同发电厂的电源
- B.来自同一变电站的两个 6Kv 回路
- C.来自两个 35Kv 的区域变电站的电源
- D.来自一个区域变电站和一台柴油发电机的电源
- A.封闭难层的送风昰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25m3/h确定
- B.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为40Pa
- C.前室与走道之间的压差为25Pa
- D.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按服务区段高度分段独立设置
- A.某办公楼,计算机室与 5 个办公室为一个配置单元
- B.某酒店建筑,首层门厅与二层相通为一个配置单元
- C.某游戏厅 150 ㎡配置 MF/ABC4 型手提灭火器
- D.某教学楼配置 MF/ABC3 型手提灭火器,最大保护半径 25m
- A.可燃气体探测器少于 8 只时,可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回路
- B.人工煤气探测器可安装在保护区顶部
- C.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后,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启动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
- D.天然气探测器可安装在防护区的下部
- A.水基型灭火器
- B.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 C.泡沫灭火器
- D.装有金属喇叭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 A.采用干式系统,选用公称动作温度为68℃的喷头
- B.采用湿式系统,选用公称动作温为57℃的喷头
- C.采用预作用系统,选用公称动作温度为79℃的喷头
- D.采用雨淋系统,选用水幕喷头
- A.建筑高度54m的住宅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
- B.建筑高度32m的办公楼,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
- C.建筑高度18m的展览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
- D.建筑高度23m的旅馆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
- A.采用耐火完整性为0.50h的外窗
- B.外墙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 C.防火隔离带采用高度为300mm的不燃材料
- D.首层外墙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10mm的不燃材料防护层
- A.网络控制楼
- B.脱硫工艺楼
- C.解冻室
- D.集中控制楼
- A.1.3m
- B.1.1m
- C.1.2m
- D.1.4m
- 84
-
某多层办公建筑,设有自然排烟系统,未设置集中空气调节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该办公建筑内建筑面积为 200m2的房间有 4 中装修方案,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其中正确的方案是( )
- A.方案 1
- B.方案 2
- C.方案 3
- D.方案 4
- A.6min
- B.5min
- C.8min
- D.10min
- A.将满足避难要求的监护室兼作避难间
- B.在二至九层每层设置1个避难间
- C.避难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 D.不靠外墙的避难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烟
- A.建筑高度为30m的物流公司办公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 B.埋深9m、总建筑面枳4000m2的地下室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 C.建筑高度为25m的门诊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 D.建筑高度为32m的住宅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 A.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采用表格方式对潜在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的方法属于安全检查表法
- B.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可通过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找出评估对象的爆弱环节,将其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
- C.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每一个事件的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
- D.运用运筹学原理,对火灾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属于事件树分析方法
- A.市政消防栓最大保护半径应为120m
- B.当市政道路宽度不超过65m时,可在道路的一侧设置市政消防栓
- C.当市政消防栓距路边不宣小于0.5m不应大于5m
- D.室外地下室消火栓应设置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 A.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应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不少于 3 个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
- B.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应大于 5s
- C.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应备份,其保存周期不应小于 6 个月
- D.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录音文件的保存周期不应少于 3 个月
- A类大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选用表 <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85/b995da5b0ea30deb1cd6c6f1535e36.png" width="656" height="190"/>
- A.6具
- B.5具
- C.4具
- D.3具
- A.建筑高度97m的住宅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
- B.建高度48m的办公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
- C.采用自然逼风的防烟楼梯间,楼间外墙上开设的可开启外窗最大布置间隔为3层
- D.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在最高部位设置 1.0 ㎡的固定窗
- A.总建筑面枳3500m2,设14个车位的车修车库
- B.总建筑面枳1500m2,停车位45个的汽车库
- C.有双车汽车敘出口,总建面枳3000m2、停车位90个的地上汽车库
- D.设有双车道汽车散出口,总建面枳:3000m2,停车位90个的地下汽车
- A.A级
- B.B1级
- C.B2级
- D.B3级
- A.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同墙的耐火极限为2.00h
- B.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楼板的耐火极限为1.50h
- C.居住部分疏散走道两侧墙的耐火极限为1.00h
- D.居住部分分户墙的而火极限为2.00h
- A.戊醇
- B.氯乙醇
- C.异丙醇
- D.乙二醇
- A.陶瓷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
- B.玻璃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本
- C.水泥刨花板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
- D.硅酸铝纤维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
- A.氩气灭火系统
- B.IG541灭火系统
- C.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 D.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 A.一氧化碳
- B.丙烷
- C.乙炔
- D.丙烯
- A.分解燃烧
- B.表面燃烧
- C.乘烟燃烧
- D.蒸发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