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甲类生产场所设在半地下室
- B.某旅馆,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3600㎡,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C.占地面积15000㎡的小商品市场,沿宽度为6m的消防车道上搭建长80m、宽3m彩钢夹芯板临时仓库
- D.某公共娱乐场所位于多层建筑的第四层,设置封闭楼梯间
- E.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仓库未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 A.厂房的3部疏散楼梯间靠外墙布置,并具备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设置为封闭楼梯间
- B.厂房的1部疏散楼梯间不能自然通风采光,因厂房的建筑高度小于32m,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前室
- C.厂房的1部疏散楼梯间不能自然通风采光,将其改为防烟楼梯间
- D.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不燃烧材料
- E.其中1部封闭楼梯间开设防火门确有困难,采用防火卷帘代替
- A.消防电梯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为60s
- B.在首层的消防电梯入口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 C.在消防电梯前室的入口处采用防火卷帘分隔
- D.地下层为无人员经常停留的汽车库,消防电梯不停靠
- E.消防电梯前室的建筑面积为6㎡
- A.水流指示器前的信号蝶阀故障
- B.水流指示器的报警信号没有反馈到联动控制设备
- C.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中的控制模块损坏
- D.水泵控制柜的控制模式未设定在“自动”状态
- E.水泵控制柜故障
- A.某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2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3人(100m2,<=5人)
- B.某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0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24人(400m2,<=30人)
- C.某丁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5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20人(400m2,<=30人)
- D.某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8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8人(150m2,<=10人)
- E.某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260㎡,同一时间作业人数18人(250m2,<=20人)
- A.将火灾报警总线金属管直接穿到安装盒中,并在盒外侧加锁母
- B.将不小心弄断的火灾报警总线重新剥线,烫锡后较接,用胶布缠绕好后再穿管
- C.将不小心弄断的火灾报警总线重新剥线、烫锡,并在中断处增加一个接线盒,再将金属管切断后按要求接入接线盒
- D.接线过程中,如只剩下一种颜色的导线,将其中一根导线两端分别打个结,以区分电源极性
- E.施工人员在看起来十分干净、干燥的工作环境施工后,还特意将穿管与接线盒的接口处做了密封处理
- A.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使用发烟器分别对十层的楼梯间前屋及内走道的各一只感烟探测器进行模拟火灾报警测试,两只探测器先后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 B.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试验发烟器对一楼大堂2的一只感烟探测器进行模拟火灾报警测试,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再按下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 C.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按下正压送风机的启动按钮
- D.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使用发烟器分别对八层的两间办公室内的各一只感烟探测器进行模拟火灾报警测试,两只探测器先后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 E.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手动开启设在六层防烟楼梯间的送风口
- A.地下式消火栓应安装的消火栓井内,消火栓井内径不宜小于1.2m
- B.同一建筑物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厂家的栓口及配件
- C.消火栓栓口安装高度允许偏差为±20mm
- D.地下式消火栓顶部出水口应正对井口
- E.地下式消火栓应设置永久性固定标志
- A.采用A级材料将配电箱箱体与墙面装饰布隔离
- B.开关和插座直接安装在墙面的木饰面板上
- C.白炽灯直接安装在木纹人造板吊顶上
- D.敷设在吊顶内的配电线路穿金属管保护
- E.吊灯安装在塑料贴面装饰板下
- A.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年度检查)
- B.火灾报警装置的声光显示功能试验
- C.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的报警功能试验
- D.1~3次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试验
- E.防火卷帘抽查试验
- A.设有灭火剂备用量的系统,必须进行模拟切换操作试验且合格
- B.柜式气体灭火装置进行模拟喷气试验时,宜采用自动启动方式且合格
- C.使用高压氮气启动选择阀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选择阀必须在容器阀动作之后或同时打开
- D.气体灭火系统功能验收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主、备电源切换试验并合格
- A.按20%的比例对镀锌铜管进行现场外观检查
- B.持有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证书的产品免于现场检查
- C.全数检查阀门的铭牌、安全操作指示标志、产品说明书和水流方向的永久标志
- D.按30%的比例,且不少于1个的规定,对螺纹密封件进行现场外观检查
- A.应急组织机构
- B.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 C.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 D.员工的消防培训计划
- A.商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设防烟前室,商场开向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应为甲级)
- B.避难走道在2个不同疏散方向上分别设置1个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口
- C.避难走道入口处防烟前室的使用面积为6.0㎡
- D.避难走道的吊顶、墙面和地面采用不燃烧材料装修
- A.应急照明配电箱
- B.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
- C.应急照明灯具
- D.应急标志灯具
- A.未按照水力警铃的图样进行组件的安装
- B.水力警铃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损坏
- C.水力警铃的喷嘴堵塞或叶轮、铃锤组件卡阻
- D.水力警铃前的延迟器下部孔板的溢出水孔堵塞
- A.中速
- B.慢速
- C.快速
- D.超快速
- A.由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发设计变更通知、设计变更文件
- B.由建设单位将设计变更文件报法定机构批准
- C.由设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签发设计变更通知、设计变更文件
- D.由设计单位将设计变更文件报法定机构备案
- A.经气体强度试验合格且在试验后未拆卸过的管道可不进行气密性试验
- B.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输送管道的气密性试验压力与气压强度试验压力相差无几,故可只做气密性试验
- C.气压强度试验或气密性试验的加压介质可采用空气、二氧化碳或氮气
- D.同时具备水压强度试验与气压强度试验条件时,可选择任一方式进行试验
- A.从原供货厂家购买2块联动控制主板,由施工单位直接安装调试
- B.由原供货厂家技术人员带2块联动控制主板到现场安装调试
- C.增设符合增容要求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
- D.断开原有已验收部分的控制线路,接入需增容部分
- A.强度试验--冲洗--严密性试验
- B.冲洗--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
- C.冲洗--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
- A.玻璃球色标
- B.响应时间指数
- C.玻璃球公称直径
- D.水流方向
- A.每季度对所有的末端试水阀和报警阀的放水试验进行一次放水试验,并应检查系统的压力是否正常
- B.每季度对所有的末端试水阀和报警阀的放水试验阀进行一次放水试验,并应检查系统的出水情况是否正常
- C.每季度对所有的末端试水阀和报警阀的放水试验阀进行一次放水试验,并应检查系统的严密性是否正常
- D.每季度对所有的末端试水阀和报警阀的放水试验阀进行一次放水试验,并应检查系统的启动,报警功能以及出水情况是否正常
- A.水泵额定流量偏小
- B.管网压力偏低
- C.喷头存在质量问题
- D.管网压力偏高
- A.分割后的购物中心不同区域通向北下沉式广场开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宜为12m,(13m)
- B.南、北下沉式广场各设置1部直通室外地面并满足疏散宽度指标的疏散通道
- C.南下沉式广场上方设雨篷,其开口面积为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0%(25%)
- D.下沉式广场设置商业零售点,但不影响人员疏散(不得布置)
- A.水成膜泡沫液(折射指数低,手持导电度测量仪)
- B.折射仪指数较小的泡沫液(折射指数低,手持导电度测量仪)
- C.氟蛋白泡沫液(,蛋白泡沫液,折射指数高)
- D.抗溶水成膜泡沫液(折射指数低,手持导电度测量仪)
- A.在供配电线路上加装过流保护装置可保证该线路不会引发大火
- B.在供配电线路上加装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可有效降低火灾发生概率
- C.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可保证该线路本身不会着火
- D.供配电线路上加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可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 A.防烟分区的面积
- B.挡烟垂壁
- C.送风口的风速
- D.防烟分区的划分
- A.6
- B.10
- C.12
- D.15
- A.防火墙上的防火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 B.办公区走道上的甲级防火门采用常开防火门,在火灾情况下能自行关闭并反馈信号
- C.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设置在六层建筑一侧
- D.因消防电梯前室的门洞尺寸较大,防火门安装和使用不便,采用防火卷帘代替
- A.155°
- B.165°
- C.170°
- D.100°
- A.安装在顶棚上的点型感烟探测器距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为1m
- B.安装在宽度为2m的内走道顶棚上的点型感温探测器的间距为12m(<=10m)
- C.在净高为12m的中庭安装的一对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1m,且在这一高度上没有任何遮挡物
- D.会议室内感言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朝向会议室的门口
- A.每季度应该对消火栓进行一次严密性试验检查,发现有不正确的消火栓应及时更换
- B.每季度应该对消火栓进行一次外观和漏水检查,发现有不正确的消火栓应及时更换
- C.每季度应该对消火栓进行一次出水试验检查,发现有不正常的消火栓应及时更换
- D.每季度应该对消火栓进行一次水压强度试验检查,发现有不正常的消火栓应及时更换
- A.档案室
- B.健身房
- C.自备柴油发电机房
- D.计算机数据中心
- A.每天检查送风机、排烟风机及其控制柜的外观及工作状态
- B.每天检查挡烟垂壁及其控制装置外观及工作状态
- C.每天检查送风阀、排烟阀联动启动送风机、排烟风机的功能(半年查)
- D.每天检查电动排烟窗,自然排烟设施的外观
- A.难燃
- B.可燃
- C.易燃
- D.不燃
- A.采用难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完全覆盖的防护层(应该为不燃材料)
- B.外墙外保温材料采用不燃材料
- C.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该系统与基层歉意、装饰层之间的空腔
- D.屋面外保温材料采用难燃材料
- A.5
- B.10
- C.7
- D.12
- A.气体灭火系统的储存器应定期抽样送国家级消防产品检验中心检验
- B.应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对气体灭火系统使用的钢瓶进行维护保养
- C.每两个季度应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
- D.发现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储存容器内的压力低于额定工作压力时,应立即使用氮气增压
- A.400
- B.500
- C.300
- D.600
- A.报警阀正常
- B.报警阀故障,应拆下报警组进行检修
- C.报警阀故障,应立即堵住排水阀出口
- D.报警阀故障,应影响不大,暂不采取措施
- A.将2根不同线径的单芯铜导线直接压接在同一个端子上
- B.将铜导线和铝导线直接绞结后用胶布缠绕
- C.将铜导线和铝导线烫锡后接到接线端子上
- D.将单芯导线汤锡后绞结,再用放水胶布缠绕
- A.核查灭火器的类型、数量、规格、灭火级别均符合设计要求,而且两种灭火剂的充装量相等,判定灭火器的配置合格
- B.核查灭火器的类型、数量、规格、灭火级别均符合设计要求,而且两种灭火剂的类型不相容,判定灭火器的配置合格
- C.核查灭火器的类型、数量、规格、灭火级别均符合设计要求,而且两种灭火剂的类型相容,判定灭火器的配置合格
- D.核查灭火器的类型、数量、规格、灭火级别均符合设计要求,但两种灭火剂的充装量不相等,判定灭火器的配置不合格
- A.立即停机停水,进行维修
- B.立即停机停水,水温降低后再开机
- C.在10s内切换至备用泵
- D.允许主泵继续运行
- A.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控制状态
- B.消防水池水位略高于正常水位下限
- C.有5只探测器保过故障,但现在处于正常状态
- D.消防水泵控制柜处于手动控制状态
- A.储存容器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为-30℃
- B.地上防护区有固定窗扇时可不设机械排风装置
- C.驱动气体储瓶管理应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 D.自动控制状态下的干粉灭火系统不得延迟喷放
- A.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采用防火墙及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1昼夜用量
- B.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防火隔墙和1.5小时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1昼夜用量
- C.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和1.5h的楼板与生产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1昼夜用量
- D.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采用防火墙及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不然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1昼夜用量
- A.消防设备供电线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穿孔处应做防火封堵
- B.消防供电线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穿孔处所用封堵材料,均应为无机材料
- C.消防设备供电线路应采用阻燃电缆或耐火电缆
- D.消防供电线路进入配电柜、控制器等电器柜的穿孔处应做防火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