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防烟楼梯间
- B.防烟楼梯间前室
- C.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 D.避难走道的前室
- A.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 B.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 级
- C.通向避难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避难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之和
- D.避难走道应设置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 A.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 B.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25m
- C.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至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最大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它工程应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应为上述相应距离的1/2。
- D.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至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最大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它工程应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应为上述相应距离的1/3。
- A.厅内的疏散走道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0.8m 计算,且不宜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0.80m
- B.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0.65m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0.80m 计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均不应小于1.40m
- C.观众厅座位的布置,横走道之间的排数不宜大于20 排,纵走道之间每排座位不宜大于22个;当前后排座位的排距不小于0.9m 时,每排座位可为44 个;只一侧有纵走道时,其座位数应减半
- D.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疏散人数平均不应大于250 人
- A.水泵房、污水泵房、水库、厕所、盥洗间等无可燃物的房间其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面积之内
- B.柴油发电机房、直燃机房、锅炉房以及各自配套的储油间水泵间、风机房等,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
- C.避难走道不应划分防火分区
- D.防火分区的划分宜与防护单元相结合
- A.易燃
- B.可燃
- C.难燃
- D.不燃
- A.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 的房间,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时,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 B.建筑面积大于50m2 的厅、室,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 个
- C.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 D.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 m2
- A.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 B.营业厅不宜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 C.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 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得开设门、窗洞口
- D.总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0m2
- A.不得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
- B.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0m
- C.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只要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
- D.只要安全出口数量符合要求,可以设置在地下二层以下
- A.1只。
- B.3只。
- C.4只。
- D.5只。
- 11
-
人防工程内不应设置()。
- A.哺乳室
- B.幼儿园
- C.托儿所
- D.残疾人员工作的场所
- A.1.00Mpa。
- B.1.10 Mpa。
- C.1.20MPa。
- D.1.40Mpa。
- A.二者之和中的平均值。
- B.二者之和中的最小值。
- C.二者之和中的最大值。
- D.二者之中的最大值。
- A.6只。
- B.8只。
- C.10只。
- D.12只。
- A.不应小于100mm,不应大于150 mm。
- B.不应小于75 mm,不应大于150 mm。
- C.不应小于100 mm,不应大于300 mm。
- D.不应小于75 mm,不应大于300 mm。
- A.1.0m
- B.1.2m。
- C.1.4m。
- D.1.5m。
- A.1.5m
- B.1.6m。
- C.1.7m。
- D.1.8m。
- A.0.01Mpa。
- B.0.02 Mpa。
- C.0.05 Mpa。
- D.0.1 Mpa。
- A.8只。
- B.10只。
- C.12只。
- D.15只。
- A.40m。
- B.50m。
- C.55m。
- D.60m。
- A.15℃。
- B.20℃。
- C.25℃。
- D.30℃。
- A.30%。
- B.50%。
- C.60%。
- D.70%。
- A.0.5 L/s*m。
- B.0.6 L/s*m。
- C.0.7 L/s*m。
- D.1.0 L/s*m。
- A.0.01Mpa。
- B.0.02 Mpa。
- C.0.05 Mpa。
- D.0.1 Mpa。
- A.1.1倍。
- B.1.2倍。
- C.1.3倍。
- D.1.5倍。
- A.低于4℃,或高于70℃。
- B.不低于4℃且不高于70℃。
- C.不低于0℃且不高于70℃。
- D.低于0℃,或高于70℃。
- A.喷水强度4L/min*m2, 作用面积160 m2
- B.喷水强度6L/min*m2, 作用面积160 m2
- C.喷水强度8L/min*m2, 作用面积160 m2
- D.喷水强度8L/min*m2, 作用面积260 m2
- A.湿式系统。
- B.干式系统。
- C.预作用系统。
- D.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
- A.低于4℃,或高于70℃。
- B.不低于4℃且不高于70℃。
- C.不低于0℃且不高于70℃。
- D.低于0℃,或高于70℃。
- A.K=65。
- B.K=80。
- C.K=115。
- D.K=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