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生产
- B.使用
- C.储存
- D.销售
- E.运输或者销毁。
- A.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B.单位水电维修工的人员情况;
- C.厨房燃气检测记录资料;
- D.新进员工消防培训记录;
- E.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
- A.组织指挥组
- B.灭火行动组
- C.通讯联络组
- D.疏散引导组
- E.安全防护救护组
- A.起火点隐蔽
- B.烟雾浓,久聚不散
- C.灭火剂选择难
- D.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 E.灭火救援困难
- A.机关
- B.团体
- C.企业
- D.事业
- E.在中国国境以外施工的企业
- A.未按规定设置消防车道,或消防车道被堵塞、占用
- B.擅自改变原有防火分区,造成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定的50%
- C.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 D.擅自改变建筑内的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与其他区域的防火分隔设施,或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被占用、堵塞而无法正常使用
- E.未按规定设置消防水源
- A.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
- B.水泵房
- C.无天然采光的作业场所及疏散通道
- D.高度超过100m 的在建工程的室内疏散通道
- E.库房
- A.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
- B.建筑高度大于32m的在建工程
- C.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 D.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在建工程
- E.建筑高度大于20m的在建工程
- A.居住建筑
- B.公共建筑
- C.高层建筑
- D.既有建筑改造工程
- E.公寓建筑
- A.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
- B.动火作业场所
- C.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
- D.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宿舍等临时 用房
- E.水泥存放场所
- A.靠外墙设置
- B.与建筑内的其他部位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 C.墙面采用不燃材料
- D.顶棚或屋面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 E.墙面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 A.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 B.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 C.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 D.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 E.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 A.不燃型
- B.难燃型
- C.不燃型或难燃型
- D.阻燃型
- A.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B.甲、乙类仓库或丙类厂房与人员密集场所或住宅、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 C.擅自改变原有防火分区,造成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定的50%
- D.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门的损坏率超过20%,其他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门的损坏率超过50%
- A.200
- B.250
- C.300
- D.400
- A.4
- B.5
- C.6
- D.8
- A.A级
- B.不低于B1级
- C.不低于B2级
- D.不低于B3级
- A.18x18
- B.15x15
- C.13x13
- D.12x12
- A.5、30
- B.5、40
- C.10、30
- D.10、40
- A.6
- B.9
- C.10
- D.15
- A.6
- B.9
- C.10
- D.15
- A.1
- B.2
- C.3
- D.4
- A.单位专职消防队
- B.公安消防队
- C.单位义务消防队
- D.自愿消防队。
- A.自愿消防队
- B.专职消防队
- C.义务消防队
- D.企业消防队
- A.12
- B.10
- C.9
- D.6
- A.开展水改、灶改、电改和寨改
- B.加强宣传教育
- C.加强流动人员管理
- D.配备简易消防器材
- A.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 B.公安消防机构
- C.人民政府
- D.规划部门
- A.ASET〉0
- B.RSET〉0
- C.ASET>RSET
- D.RSET>ASET
- A.上风
- B.下风
- C.侧风
- D.风口
- A.0cm
- B.9cm
- C.20cm
- D.29cm
- A.2%
- B.5%
- C.10%
- D.20%
- A.减小火灾规模、减小分隔距离
- B.减小火灾规模、增大分隔距离
- C.增大火灾规模、减小分隔距离
- D.增大火灾规模、增大分隔距离
- 33
-
清晰高度一般为( )m。
- A.1m
- B.1.50m
- C.2m
- D.2.50m
- A.当地公安消防支队会同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B.省级公安消防总队会同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建设单位
- D.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管理组
-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注册资金不少于 100 万
- B.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不少于 5人,其中性能化设计评估专业技术人员、建筑防火、消防给水、防烟排烟、消防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各不少于1人
- C.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不少于5年
- D.具有满足性能化设计评估需要的计算软件及计算设备
- A.0.1876
- B.0.0469
- C.0.01172
- D.0.00293
- A.安全出口
- B.防火卷帘
- C.消火栓
- D.灭火器
- A.600s
- B.300s
- C.150s
- D.75s
- A.每半月
- B.每个月
- C.每半年
- D.每一年
- E.每二年
- A.30
- B.25
- C.20
- D.15
- A.月
- B.季度
- C.年
- D.2年
- A.5
- B.1
- C.0.50
- D.0.25
- A.180
- B.120
- C.90
- D.60
- A.1-3
- B.2-3
- C.2
-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