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级消防工程师考题《消防技术综合能力》模拟练习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液化石油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无色、无臭、无毒,已造成身体恶心或头痛
  • B.无色、无臭、低毒,已造成身体恶心或头痛
  • C.无色、无臭、微毒,已造成身体恶心或头痛
  • D.无色、特殊臭味、无毒,已造成身体恶心或头痛
2

液氯泄漏事故中需要洗消的人员不包括( )

  • A.中毒的人员
  • B.消防和其他抢险救援人员
  • C.群众互救人员
  • D.围观群众
3

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行动的警戒区域不包括( )。

  • A.特危区
  • B.重危区
  • C.中危区
  • D.轻危区
  • E.安全区
4

关于液化石油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液态比水重,气态比空气轻
  • B.液态比水轻,气态比空气重
  • C.液态比水重,气态比空气重
  • D.液态比水轻,气态比空气轻
5

关于液化石油气的状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由液相变为气相提及扩大25倍,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 B.由液相变为气相提及扩大250倍,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 C.由液相变为气相提及扩大30倍,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 D.由液相变为气相提及扩大300倍,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6

关于沙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性毒剂
  • B.分解缓慢
  • C.用于军事毒剂
  • D.低毒,致人丧失活动能力
7

液氯泄漏事故中现场讯情的重点不包括( )

  • A.询问泄漏罐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量、扩散范围
  • B.有无人员伤亡
  • C.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
  • D.现场是否断电,周边有无火源
8

危险化学品槽车事故侦察检测,主要查明的内容不包括( )

  • A.查明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
  • B.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扩散范围
  • C.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 D.查明周边有无造成二次事故隐患
9

交通事故易引发的次生灾害不包括( )

  • A.火灾事故的发生
  • B.严重污染环境
  • C.造成人员伤亡
  • D.有毒有害物质外泄
10

公路交通事故特点不包括( )。

  • A.易控制性
  • B.人员伤亡大
  • C.易引发次生灾害
  • D.救援难度大
  • E.车辆事故频率高
12

沙林的中毒途径不包括( )

  • A.呼吸道中毒
  • B.眼
  • C.皮肤
  • D.耳
13

出现沙林事故时不可用( )化学消毒剂洗消。

  • A.次氯酸盐类
  • B.氯胺类
  • C.碱性化合物
  • D.氮类化合物
14

液化石油气泄漏点燃准备的前提不包括( )

  • A.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 B.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 C.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 D.点燃后虽有人员全部撤离
15

出现沙林事故时不可用( )物理消毒剂洗消。

  • A.溶剂
  • B.吸附剂
  • C.简易消毒剂
  • D.泡沫
16

公安消防部队参与的事故救援的事故不包括( )

  • A.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 B.建筑物倒塌事故
  • C.交通事故
  • D.爆炸事故
17

液化石油气成分不包括( )

  • A.丙烷、丙烯
  • B.丁烷
  • C.戊烷
  • D.丁二烯、异丁烯
18

自然灾害主要不包括( )

  • A.地震
  • B.风灾
  • C.雷击火灾?D 、水灾
  • D.泥石流
19

突发事件不包括( )

  • A.爆炸
  • B.放火的突发事件
  • C.恐怖袭击
  • D.地震灾害
20

处置地震灾害事故中搜集的信息不包括( )

  • A.地震基本参数
  • B.环境信息
  • C.共救助资源信息
  • D.地质结构信息
21

处置地震灾害事故援侦检搜索,排险救生的方法不包括( )

  • A.搜索定位,确定救助目标。
  • B.摸清生存环境,避免再次伤害
  • C.正确使用救助装备,提高救助效率
  • D.确保自身安全
22

地震灾害事故中搜索的方法主要不包括( )

  • A.人工搜索
  • B.技术搜索
  • C.挖掘搜索
  • D.搜救犬搜索
23

关于苯的事故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 B.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 C.污染环境
  • D.对人的生殖系统造成危害
24

泥石流灾害的事故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爆发突然,来势凶猛
  • B.破坏力大,危害重
  • C.中断交通,损失大
  • D.易造成人员伤亡,救援困难
  • E.易发生二次灾害事故
25

关于液化石油气特性表述正确的是( )

  • A.爆炸极限为1.5—10%
  • B.白色
  • C.恶臭味
  • D.低毒
26

关于苯的特性表述错误的是( )

  • A.无色
  • B.透明
  • C.恶臭味
  • D.芳香烃味
2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爆炸极限为1.2—8%
  • B.是空气重量的2.7倍
  • C.遇明火能发生爆炸
  • D.属于高毒类
29

关于液氯特性表述正确的是( )

  • A.淡黄色
  • B.紫黄色
  • C.绿色
  • D.淡绿色
  • E.黄绿色
30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不包括( )

  • A.援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 B.援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 C.援处置难度大。
  • D.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1

液氯险情排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绝对不能使用直流水。
  • B.采用碱性物质化学中和
  • C.采用酸性物质化学中和
  • D.现场泄漏最低采用二级防护等级
32

关于下列防护标准表述正确的是 ( )

  • A.二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B.二级防护:简易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C.二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 D.二级防护:封闭式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33

关于液化石油气特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
  • B.援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
  • C.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300倍。
  • D.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 1.5%—10%。
  • E.援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无毒,但吸入后会造成恶心
34

关于下列防护标准表述正确的是( )

  • A.三级防护:封闭式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B.三级防护: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或面罩、口罩、毛巾等
  • C.三级防护:封闭式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 D.三级防护:简易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滤毒罐
35

关于在微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B.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C.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三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D.重度危险区三级、中度危险区三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36

关于下列防护标准表述正确的是( )

  • A.一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B.一级防护:封闭式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 C.一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 D.一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37

关于在中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B.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 C.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 D.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38

关于在低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B.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C.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三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D.重度危险区三级、中度危险区三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39

关于在高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B.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一级
  • C.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 D.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41

关于在剧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 B.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一级
  • C.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 D.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43

苯为( )、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

  • A.无色透明
  • B.淡黄色
  • C.浅绿色
  • D.淡蓝色
47

主动点燃泄漏火炬,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措施不包括( )。

  • A.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 B.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 C.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 D.根据现场清空适时点火
51

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要在当地( )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 A.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
  • B.检察机关
  • C.环保机关
  • D.路政机关
54

洗消站应该设立在( )交界处。

  • A.危险区与安全区
  • B.轻度污染区与安全区
  • C.警戒区域与安全区
  • D.轻度污染区与危险区
64

重特大灾害事故往往呈现出( )的特点.

  • A.人员伤亡量多
  • B.财产损失严重
  • C.险情重、波及面广、连发性强
  • D.现场形式复杂
67

( )是由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决定的。

  • A.快速行动
  • B.救人第一
  • C.领导指挥
  • D.正确领导
70

自然灾害不包括( )。

  • A.地震
  • B.风灾
  • C.泥石流
  • D.交通事故
71

抢险救援的任务不包括( )。

  • A.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
  • B.各种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
  • C.民事纠纷事件
  • D.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76

临时棚厦搭建应选用( )。

  • A.易燃材料
  • B.无坚韧性材料
  • C.危险材料
  • D.非燃或难燃材料
77

公安消防部门在大型活动中担负着( )任务。

  • A.防火和灭火救援
  • B.后勤保障
  • C.组织指挥
  • D.协调管理
79

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不包括( )。

  • A.场所安全,符合规定
  • B.明确责任,健全机构
  • C.完善制度,强化培训
  • D.组织指挥,后勤保障
81

大型活动的最显著的特点( )。

  • A.场面大
  • B.参加人员多
  • C.影响大
  • D.规格高
82

地震的基本参数信息不包括( )。

  • A.震中位置
  • B.震级
  • C.震源深度
  • D.气象
85

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 )造成.

  • A.建筑物倒塌和地面破坏
  • B.地震余波
  • C.地震引起的火灾
  • D.地震恐慌
87

处置台风灾害事故中,调派力量的原则不包括( )。

  • A.确保重点区域的需要
  • B.确保危急区域的需要
  • C.确保险恶地段的需要
  • D.分散力量全面部署
88

台风灾害事故特点不包括( )。

  • A.破坏力强,危害性大
  • B.波及面广,人员伤亡大
  • C.易于控制,简单处理
  • D.防范困难,救援难度大
92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 ).

  • A.撤离
  • B.恢复交通
  • C.检查车辆器材
  • D.移交事项
94

危险化学品在倒灌时需采取措施不包括( )。

  • A.采用专用的防爆工具和防爆烃泵
  • B.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
  • C.由当地燃气公司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 D.及时洗消
96

毒剂事件的处置必须坚持( )的原则。

  • A.尽早发现,初期控制,快速疏散,及时抢救,消除毒源,全面洗消
  • B.尽早发现,初期控制,快速疏散,及时抢救
  • C.尽早发现,初期控制,快速疏散,及时抢救,消除毒源
  • D.尽早发现,初期控制,消除毒源,全面洗消
97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无法倒灌时可采取( )处置

  • A.导流转移或放空处置
  • B.导流转移
  • C.放空处置
  • D.置之不理
99

苯泄露事故特点( )。

  • A.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 B.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 C.污染环境
  • D.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污染环境
100

苯泄露事故处理程序( )。

  • A.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徇情、侦查检测、排除险情、现场急救、做好灭火准备、清理移交
  • B.接警出动、现场徇情、侦查检测、排除险情、现场急救、做好灭火准备、清理移交
  • C.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徇情、侦查检测、现场急救、做好灭火准备、清理移交
  • D.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徇情、侦查检测、排除险情、清理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