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应具有自行关闭功能,双扇和多扇防火门还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 B.常开防火门在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
- C.防火门就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 D.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应设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 A.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 ㎡
- B.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 C.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D.幕布和窗帘应采用不燃材料
- A.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 B.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 的防火卷帘分隔
- C.中庭每层回廊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D.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A.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不燃烧体
- B.管道井、电缆井应分别独立设置
- C.每隔2-3 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 D.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 A.设置在裙房部位
- B.设有自动灭火系统
- C.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装修
- D.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A.乙酸
- B.乙醇
- C.乙炔
- D.丙酮
- A.蒸发燃烧
- B.分解燃烧
- C.完全燃烧
- D.预混燃烧
- A.蒸发燃烧
- B.预混燃烧
- C.分解燃烧
- D.均相燃烧
- A.有焰燃烧
- B.无焰烧烧
- C.自燃
- D.闪燃
- A.热辐射
- B.热对流
- C.热传导
- D.热传播
- A.易损
- B.易燃
- C.易分解
- D.易反应
- A.速度
- B.密度
- C.强度
- D.浓度
- A.愈快
- B.愈慢
- C.不变化
- D.停止
- A.对流
- B.传导
- C.辐射
- D.照射
- A.照射
- B.加热
- C.烘烤
- D.辐射
- A.复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聚合反应
- D.分解反应
- A.易燃和不燃
- B.液体和固体
- C.无机和有机
- D.低毒和高毒
- A.化学反应
- B.物理反应
- C.光电反应
- D.分解反应
-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 B.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
- C.火灾隐患突出单位
- D.大型企业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政府
- B.公安机关
- C.消防
- D.单位
- A.搜集掌握火场情况
- B.确定灭火作战方案
- C.征求专家意见
- D.根据火情变化随机指挥
- A.当地政府
- B.上级
- C.有关机关
- D.总队
- A.接班
- B.交班
- C.全体
- D.接班或交班
- A.5
- B.10
- C.15
- D.20
- A.②→④→③→①→⑤
- B.②→④→①→③→⑤
- C.②→④→①→⑤→③
- D.②→④→⑤→①→③
- A.必须
- B.应当
- C.视情况
- D.一定
- A.80 、50
- B.100、65
- C.100、80
- D.100、50
- A.先救人、后灭火
- B.先控制、后消灭
- C.内攻为主,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
- D.外攻为主,先灭火后救人
- A.法律性
- B.条令性
- C.法规性
- D.强制性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A.指导思想
- B.战术原则
- C.战术方法
- D.行动原则
- A.基本情况
- B.周边环境
- C.社会资料
- D.消防水源
- A.重大危险源
- B.高层建筑
- C.人员密集场所
- D.化工企业
- A.执勤备战
- B.作战指挥
- C.基础工作
- D.力量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