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施工成本预测
- B.施工成本计划
- C.施工成本记录
- D.施工成本控制
- E.施工成本考核
- A.保险费
- B.人工费
- C.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
- D.材料费
- E.施工机械使用费
- A.此项工作实际测量的工程量比工程量表中规定的工程量变动大于5%
- B.此项工作实际测量的工程量比工程量表中规定的工程量变动大于10%
- C.工程量的变化与该项工作规定的费率的乘积超过了中标的合同金额的0.01%
- D.由此工程量的变化直接造成该项工作单位成本的变动超过1%
- E.此项工作不是合同中规定的“固定费率项目”
- A.国家法律、法规
- B.技术规范标准
- C.设计文件
- D.合同
- E.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
- A.整体性
- B.自由性
- C.可控性
- D.预见性
- E.协调性
- A.新工艺信息
- B.交通运输条件信息
- C.机械设备价格信息
- D.新管理方法信息
- E.设备供应商信息
- A.论证施工总进度目标
- B.对施工总进度目标进行分解,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进度目标
- C.是编制实施性进度计划的依据
- D.是编制与该项目相关的其他各种进度计划的唯一依据
- E.是施工进度动态控制的依据
- A.专项工程
- B.专项制度
- C.专项技术
- D.专项管理
- E.专项治理
- A.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
- B.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
- C.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 D.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
- E.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 A.组织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 B.跟踪检查,收集实际进度数据
- C.分析计划执行的情况
- D.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 E.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相关的资源需求计划
- A.施工流程
- B.地基基础
- C.主体结构
- D.环境质量
- E.工艺技术
- A.人力资源
- B.物质资源
- C.精神资源
- D.设计
- E.知识
- A.使工序有序地进行,使工期、成本、资源等通过优化调整达到既定目标
- B.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点、建设期限、分批交付使用的条件、合同条件
- C.根据工程情况,结合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施工方法等条件,全面部署施工任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 D.采用计划的形式,使工期、成本、资源等方面通过计算和调整达到优化配置,符合项目目标的要求
- E.对拟建工程可能采用的几个施工方案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评价,选择最佳方案
- A.施工机械使用费
- B.现场管理费
- C.保险费
- D.差旅费
- E.咨询费
- A.效益
- B.质量
- C.安全
- D.工期
- E.资金
- A.节点编号有误
- B.工作代号重复
- C.有多个起点节点
- D.有多个终点节点
- E.存在循环回路
- A.工资性补贴
- B.失业保险费
- C.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 D.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E.职工福利费
- A.施工定额
- B.劳动定额
- C.预算定额和概算定额
- D.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
- E.补充定额
- A.程序文件
- B.质量手册
- C.质量计划
- D.质检人员
- E.质量记录
- A.安全措施
- B.经济措施
- C.组织措施
- D.技术措施
- E.管理措施
- A.概算定额
- B.预算定额
- C.人工定额
- D.材料消耗定额
- E.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 A.技术洽商
- B.经济洽商
- C.质量洽商
- D.管理洽商
- E.合同洽商
- A.组织分工
- B.组织方式
- C.组织结构模式
- D.工作流程组织
- E.工作人员组织
- A.相互制约
- B.大环套小环
- C.互相衔接
- D.互相促进
- E.螺旋式上升
- A.施工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
- A.承包商管理人员和一般技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 B.人身安全控制计划
- C.工程资金供应条件
- D.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 E.信息安全控制计划
- A.3
- B.5
- C.6
- D.8
- A.项目负责人
- B.项目总工程师
- C.监理人
- D.发包人代表
- A.研究期
- B.准备期
- C.实施期
- D.验收期
- A.1~5
- B.1~50
- C.1~85
- D.1~105
- A.单项工程
- B.单位工程
- C.扩大分项工程
- D.分项工程
- A.7
- B.14
- C.21
- D.28
- A.单位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分项工程
- D.子分部工程
- A.建设项目都是一次性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
- B.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一般由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保修期组成
- C.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不同,其参与或涉及的单位也不相同,它的全寿命周期持续时间短
- D.一个建设项目的任务往往由多个,甚至许多个单位共同完成,它们的合作关系多数是固定的,并且一些参与单位的利益不尽相同,甚至相对立
- A.项目经理部
- B.项目监理部
- C.计划管理部
- D.合同管理部
- A.设计单位
- B.业主
- C.施工单位
- D.监理单位
- A.经济组织
- B.中介组织
- C.政治组织
- D.社会组织
- A.承包人
- B.发包人
- C.监理人
- D.设计人
- A.既占时间,又消耗资源
- B.既不占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 C.只占时间,不消耗资源
- D.不占时间,只消耗资源
- A.较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一般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3%~5%
- B.4%~7%
- C.5%~8%
- D.8%~10%
- A.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
- B.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 C.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D.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 A.缺乏静态控制的观念
- B.缺乏动态控制的观念
- C.缺乏进度计划系统的观念
- D.缺乏进度计划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的观念
- A.8
- B.12
- C.20
- D.28
- A.人
- B.材料
- C.方法
- D.机械
- A.人的因素控制
- B.材料的质量控制
- C.机械的质量控制
- D.环境因素的控制
- A.技术措施
- B.管理措施
- C.组织措施
- D.经济措施
- A.单代号网络图中只应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 B.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 C.单代号网络图中,允许出现循环回路
- D.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绘制
- A.工期
- B.用途
- C.质量目标
- D.内容
- A.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
- C.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D.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A.业主的风险较大,承包人承担的风险较少
- B.评标时易于迅速确定最低报价的投标人
- C.发包单位能更容易、更有把握地对项目进行控制
- D.必须将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变化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 A.0.1%
- B.0.3%
- C.0.5%
- D.0.7%
- A.486.44
- B.503.54
- C.503.81
- D.505.90
- A.2
- B.7
- C.14
- D.28
- A.单位
- B.部门
- C.子系统
- D.措施
- A.指令关系
- B.管理关系
- C.职责关系
- D.职能分工关系
- A.从事一定范围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依存于顾客
- B.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 C.有效的决策应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 D.各级人员充分参与,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 A.单项工序定额
- B.时间定额
- C.产量定额
- D.多项工序定额
- A.领导作用
- B.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C.持续改进
- D.全员参与
- A.编号顺序应从大到小,需连续,但允许重复
- B.编号顺序应从小到大,可不连续,但允许重复
- C.编号顺序应从大封小,需连续,但不允许重复
- D.编号顺序应从小到大,可不连续,但不允许重复
- A.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
- B.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
- C.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 D.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
- A.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的虚线代表虚工作
- B.双代号网络图中,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包括其最早完成时间和总时差
- C.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总时差最大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 D.单代号网络图不便于计算网络参数
- A.通过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适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的现状
- B.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环境的经济状态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和限定,从而使企业必须根据标准实施管理,才能促进工作环境达到经济标准的要求
- C.推行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需要
- D.实施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促使企业尽快改变安全卫生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调整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机制
- A.固定价格
- B.可调价格
- C.固定总价
- D.成本加酬金
- A.121.41
- B.122.02
- C.122.21
- D.122.85
- A.437.535
- B.426.835
- C.415.900
- D.343.055
- A.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证明文件
- B.施工单位负责人把设计要求的施工措施、安全生产贯彻到基层乃至每个工人的技术管理文件
- C.施工单位承建单位工程施工工期的证明文件
- D.用来指导拟建工程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
- A.一次性
- B.单件性
- C.预约性
- D.固定性
- A.100
- B.200
- C.300
- D.500
- A.工程的维护和照管
- B.组织竣工验收
- C.组织设计交底
- D.提供施工场地
- A.规范物的状态,以消除和减轻其对劳动者的威胁和造成财产损失
- B.约束控制劳动者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或减少主观上的安全隐患
- C.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
- D.防止职业伤害,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A.7
- B.14
- C.28
- D.56
- A.生产工人探亲期间
- B.生产工人调动工作期间
- C.生产工人学习培训期间
- D.生产工人休病假8个月期间
- A.10%~20%
- B.10%~30%
- C.20%~40%
- D.20%~50%
- A.30
- B.50
- C.60
- D.100
- A.工期
- B.成本
- C.投资
- D.安全
- A.施工机械使用费
- B.施工机构迁移费
- C.措施费
- D.间接费
- A.提出目标-组织实施-控制措施-监督检查-改进措施-考核评价-奖励
- B.提出目标-控制措施-改进措施-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奖励
- C.提出目标-控制措施-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改进措施-考核评价-奖励
- D.提出目标-控制措施-改进措施-考核评价-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奖励
- A.400
- B.500
- C.600
- D.700
- A.虚工作2—3是多余的
- B.虚工作4—5是多余的
- C.虚工作5—6是多余的
- D.所有虚工作均为必要的
- A.指导进度规划
- B.拟订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
- C.编制总进度纲要
- D.绘制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 A.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 B.调整项目组织结构
- C.改进施工方法
- D.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资金
- A.建设单位的意图和要求,如工期、质量、预算要求等
- B.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的控制要求
- C.计划、设计以及合同文件
- D.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象资料,如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地形图和测量控制等
- A.工程项目一般都投资巨大,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 B.每一项工程项目都固定在指定地点的土地上
- C.每一工程项目都要和周围环境相结合
- D.施工产品不像一般的工业产品那样先生产后交易,只能是在施工现场根据预定的条件进行生产,即先交易后生产
- A.提供建材备案证明
- B.提供生产许可证
- C.提供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 D.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 A.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 B.劳动保险费
- C.待业保险费
- D.现场管理费
- A.施工方
- B.业主方
- C.设计方
- D.供货方
- A.单位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分项工程
- D.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
- A.持续改进
- B.预防性
- C.动态控制
- D.针对性
- A.2000
- B.4000
- C.6000
- D.8000
- A.交通运输条件
- B.环保要求
- C.年最大风力
- D.材料价格表
- A.10600
- B.10200
- C.11600
- D.12200
- A.正确表达两个工作的间隔时间
- B.正确表达相关工作的持续时间
- C.正确表达相关工作的自由时差
- D.正确表达相关工作的逻辑关系
- A.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 B.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 C.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 D.1亿元以上
- A.组织结构图
- B.项目结构图
- C.工作流程图
- D.合同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