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设计任务书
- B.施工进度计划
- C.施工组织设计
- D.施工措施计划
- E.项目建议书
- A.劳务分包人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为施工场地内自有人员生命财产和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用
- B.工程承包人必须为租赁或提供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
- C.保险事故发生时,劳务分包人和工程承包人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D.运至施工场地用于劳务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设备,由工程承包人办理或获得保险,由劳务分包人支付保险费用
- D.劳务分包人施工开始前,工程承包人应获得发包人为施工场地内的自有人员及第三人人员生命财产办理的保险,且不需劳务分包人支付保险费用
- A.组织机构和质量职责
- B.内部审核程序
- C.应采用的特定程序
- D.文件控制程序
- E.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 A.概算定额
- B.预算定额
- C.人工定额
- D.材料消耗定额
- E.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 A.印花税
- B.土地使用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教育费附加
- E.房产税
- A.调整工作流程
- B.调整人员安排
- C.增加投入
- D.增加人员投入
- E.采取索赔手段
- A.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
- B.工程文件应采用纯蓝墨水书写材料
- C.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 D.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 E.归档的文件应为复印件
- A.工资性补贴
- B.失业保险费
- C.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 D.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E.职工福利费
- A.事故报告单位名称
- B.事故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
- C.事故调查报告
- D.结案批复
- E.本级建设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 A.直接工程费
- B.措施费
- C.规费
- D.税金
- E.企业管理费
- A.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监督
- B.编制安全生产事故的监理应急预案,并参加业主组织的应急预案的演练
- C.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变更申请
- D.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 E.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自查工作
- A.企业的质量手册
- B.项目费用目标
- C.项目进度目标
- D.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 E.项目质量目标
- A.工作B的总时差为3 d
- B.工作C的总时差为2 d
- C.工作D为关键工作
- D.工作E的总时差为3 d
- E.工作G的自由时差为2 d
- A.多个起点节点
- B.存在循环回路
- C.多个终点节点
- D.节点编号有误
- E.工作代号重复
- A.确定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 B.与其他工作部门协同组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形成各种反映项目进展和项目目标控制的报表和报告
- C.负责协调和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工作部门的信息处理工作
- D.负责信息处理工作平台的建立和运行维护
- E.确定信息的分类
- A.项目工程部
- B.公司技术部
- C.公安消防部
- D.项目管理部
- E.安全监督部
- A.安全施工费
- B.环境保护费
- C.工程排污费
- D.工伤保险费
- E.住房公积金
- A.资源配置情况
- B.提高施工的工业化程度
- C.重视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
- D.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
- E.重视工程的组织对施工的作用
- A.养老保险费
- B.失业保险费
- C.职工福利费
- D.医疗保险费
- E.劳动保险费
- A.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 B.有关合同及合同文件
- C.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鉴定意见
- D.相关的建设法规
- E.相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
- A.施工组织不善
- B.材料供应不及时
- C.工作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好
- D.工作地点组织不良
- E.水源、电源中断
- A.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 B.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
- C.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订防范性对策
- D.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
- E.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 A.完善的
- B.静态的
- C.自我调整
- D.动态的
- E.强制改变
- A.劳务分包人和工程承包人对劳务报酬结算价款发生争议时,由监理人做出处理决定
- B.工程承包人确认结算资料后28 d内向劳务分包人支付劳务报酬尾款
- C.工程承包人收到劳务分包人递交的结算资料后14 d内进行核实,给予确认或者提出修改意见
- D.工程承包人确认结算资料后14 d内向劳务分包人支付劳务报酬尾款
- E.全部工作完成,经工程承包人认可后14 d内,劳务分包人向工程承包人递交完整的结算资料,双方按照本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进行劳务报酬的最终支付
- A.定额控制
- B.计量控制
- C.指标控制
- D.包干控制
- E.分项控制
- A.设计方
- B.施工方
- C.供货方
- D.施工总承包方
- A.工作任务分工表
- B.项目结构图
- C.管理职能分工表
- D.组织结构图
- 28
-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内容中,( )主要由成立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参与施工人员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信息系统等内容构成。
- A.项目施工质量计划
- B.工作保证体系
- C.思想保证体系
- D.组织保证体系
- A.不稳定因素
- B.不确定因素
- C.连续事件
- D.危害因素
- A.材料费
- B.规费
- C.人工费
- D.措施费
- A.墙体皮数杆检测
- B.建筑物定位测量
- C.地下管线施工检测
- D.楼层间高程传递检测
- A.180
- B.Z15
- C.225
- D.230
- A.分包人可以直接致函发包人或工程师,但不得直接接受发包人或工程师的指令
- B.未经承包人允许,分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与发包人或工程师发生直接工作联系
- C.如分包人与发包人或工程师发生直接工作联系,将被视为违约,并承担违约责任
- D.分包人须服从承包人转发的发包人或工程师与分包工程有关的指令
- A.直接工程费、管理费和利润
- B.直接工程费、规费和利润
- C.问接费、措施费和利润
- D.措施费、规费和利润
- A.费用偏差适合于不同项目作偏差分析
- B.费用偏差反映的是绝对偏差,结果很直观,有助于费用管理人员了解项目费
- C.当费用偏差为正值时,即表示项目运行超出预算费用
- D.当费用偏差为负值时,表示项目运行节支,实际费用没有超出预算费用
- A.7
- B.14
- C.21
- D.28
- A.对过程控制的确认
- B.对结果控制的确认
- C.抽样检验合格
- D.对工序控制的确认
- A.分析
- B.纠偏
- C.比较
- D.预测
- A.在授权范围内协调与项目有关的内、外部关系
- B.决定授权范围内的项目资金的投入和使用
- C.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
- D.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
- A.4
- B.3
- C.2
- D.1
- A.14.85
- B.17.52
- C.18.7
- D.20.35
- A.5
- B.7
- C.10
- D.14
- A.7
- B.14
- C.28
- D.56
- A.风险减轻
- B.风险转移
- C.风险规避
- D.风险自留
- A.行动计划
- B.分析论证
- C.合理调整
- D.动态控制
- A.10
- B.20
- C.30
- D.5
- A.6
- B.8
- C.11
- D.13
- A.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B.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 C.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 D.致力于制订质量目标并想实现其质量目标
- A.可控性
- B.预见性
- C.协调性
- D.自由性
- A.营业税、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
- B.营业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教育费附加
- C.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 D.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A.决策阶段
- B.设计阶段
- C.施工阶段
- D.竣工阶段
- A.图纸计算法
- B.经验法
- C.测定法
- D.理论计算法
- A.合同关系
- B.协作关系
- C.指令关系
- D.职能关系
- A.350.00
- B.281.67
- C.300.00
- D.291.67
- A.合同文件和工程索赔资料
- B.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
- C.成本计划和工程变更资料
- D.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资料
- 56
-
风险指的是损失的( )。
- A.可变更性
- B.不确定性
- C.危害性
- D.不稳定性
- A.设计单位
- B.总承包单位
- C.建设单位
- D.分包单位
- A.人工费
- B.措施费
- C.企业管理费
- D.规费
- A.安全管理
- B.信息管理
- C.进度控制
- D.质量控制
- A.线性组织
- B.项目组织
- C.职能组织
- D.矩阵组织
- A.编号顺序应从大到小,需连续,但允许重复
- B.编号顺序应从小到大,可不连续,且允许重复
- C.编号顺序应从大到小,需连续,但不允许重复
- D.编号顺序应从小到大,可不连续,但不允许重复
- A.只占用时间,不占用资源
- B.只占用资源,不占用时间
- C.既不占用时间,也不占用资源
- D.占用时间、消耗资源
- A.施工方
- B.业主方
- C.设计方
- D.监理方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项目特征的描述
- B.企业定额
- C.企业管理费费率
- D.材料暂估价
- A.6
- B.9
- C.10
- D.12
- A.工程项目一般都投资巨大,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 B.每一工程项目都固定在指定地点的土地上
- C.每一工程项目都要和周围环境相结合
- D.施工产品不像一般的工业产品那样先生产后交易,只能是在施工现场根据预定的条件进行生产,即先交易后生产
- A.项目结构图及项目结构的编码
- B.项目结构图及工程档案编码
- C.项目合同编码及函件编码
- D.项目合同编码及项目的投资项编码
- A.定期对施工进度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
- B.按照进度控制的要求,收集施工进度实际值
- C.通过施工进度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如发现进度的偏差,则必须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 D.将对项目的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
- 70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规定,由于承包人责任引起的暂停施工,如承包人在收到监理人暂停施工指示后( )d内不认真采取有效的复工措施,造成工期延误,可视为承包人违约。
- A.14
- B.21
- C.28
- D.56
- A.休息和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 B.基本工作对间
- C.辅助工作时间
- D.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 A.人
- B.材料
- C.方法
- D.机械
- A.工程承包合同
- B.工程变更
- C.施工成本计划
- D.进度报告
- A.437.535
- B.426.835
- C.415.900
- D.343.055
- A.风险区C
- B.风险区A
- C.风险区D
- D.风险区B
- A.2
- B.3
- C.4
- D.5
- A.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
- B.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资料
- C.工程索赔资料和工程变更资料
- D.进度报告和工程索赔资料
- A.不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工期延误
- B.只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工期延误,不支付承包人合理利润
- C.应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但不顺延工期
- D.应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工期延误,并支付承包人合理利润
- A.7
- B.14
- C.21
- D.28
- A.安全管理
- B.进度管理
- C.合同管理
- D.费用管理
- A.人
- B.材料
- C.方法
- D.机械
- A.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 B.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 C.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 D.竣工图
- A.41.1
- B.42.6
- C.43.5
- D.45.0
- A.预测
- B.检查
- C.纠偏
- D.分析
- A.3
- B.6
- C.10
- D.12
- A.工程定位、标高基准和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
- B.工序施工条件和施工效果的控制
- C.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和工序施工条件的控制
- D.计量和测量控制
- A.施工总承包方
- B.施工总承包管理方
- C.分包施工方
- D.施工任务执行方
- A.质量手册
- B.施工质量计划
- C.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 D.质量保证体系
- A.工作开展程序
- B.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和服务
- C.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和认可
- D.对分包单位的付款
- A.10
- B.14
- C.15
- D.28
- A.1%~6%
- B.10%~15%
- C.6%~10%
- D.15%~20%
- A.质量问题
- B.质量事故
- C.质量不合格
- D.质量缺陷
- A.单项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单位工程
- D.检验批
- A.全员参与
- B.过程方法
-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D.管理的系统方法
- A.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 B.竣工验收合格
- C.颁发竣工验收合格证书
- D.主体结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