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实际工期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 B.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计划深度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 C.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计划功能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 D.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项目参与方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 E.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计划周期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 A.工具、器具定额
- B.预算定额
- C.概算指标
- D.措施费定额
- E.间接费定额
- A.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高于成本
- B.按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填报价格
- C.报价计算方法要科学严谨,简明适用
- D.投标报价要以招标文件中设定的承发包双方责任划分,作为设定投标报价费用项目和费用计算的基础
- E.应该以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作为投标报价计算的基本条件
- A.整个工程实施的部署
- B.项目采用的合同结构
- C.项目的目标控制
- D.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
- E.项目实施任务
- A.设备技术说明书
- B.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
- C.设计变更通知书
- D.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工程竣工验收的文件和规定
- E.工程建设惯例
- A.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
- B.分析各种风险的损失量
- C.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
- D.收集与施工风险有关的信息
- E.确定风险因素
- A.竣工成本分析
- B.工程工期进度分析
- C.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 D.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 E.主要机械租赁费用分析
- A.施工安装
- B.施工准备
- C.施工验收
- D.决策
- E.施工设计
- A.负责与发包人、监理、设计及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现场工作关系
- B.向劳务分包人交付具备本合同项下劳务作业开工条件的施工场地
- C.满足劳务作业所需的能源供应、通讯及施工道路畅通
- D.向劳务分包人提供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 E.按合同约定,向劳务分包人支付劳动报酬
- A.项目的进度目标
- B.总承包方的成本目标
- C.项目的经济目标
- D.项目的总投资目标
- E.项目的质量目标
- A.测定法
- B.经验法
- C.统计法
- D.理论计算法
- E.图纸计算法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 B.岗位责任制
- C.群防群治制度
- D.项目经理负责制
- E.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
- A.工作1—2和工作1—3均为关键工作
- B.工作1—4的自由时差为2
- C.工作2—6和工作3—6均为关键工作
- D.工作4—5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相等
- E.工作5—7的总时差为1
- A.预检记录
- B.施工日志
- C.质量检查记录
- D.材料设备进场记录
- E.主体结构验收记录
- A.管理工作流程组织
- B.工作任务流程组织
- C.物质流程组织
- D.信息交流工作流程组织
- E.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
- A.现场观察法
- B.技术测定法
- C.比较类推法
- D.统计分析法
- E.经验估计法
- A.负责与发包人、监理、设计及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现场工作关系
- B.负责工程测量定位、沉降观测、技术交底,组织图纸会审
- C.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D.严格按照设让图纸、施工验收规范、有关技术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
- E.向劳务分包人提供相应的工程资料
- A.真实性
- B.全面性
- C.准确性
- D.可靠性
- E.完整性
- A.主、客观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B.设计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C.管理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D.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E.技术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A.环境污染预防
- B.自我调整
- C.以人为本
- D.持续改进
- E.基于事实
- A.工作2—5为关键工作
- B.工作5—7为关键工作
- C.工作1—6的自由时差为0
- D.工作4—7的自由时差为1
- E.工作2—3的自由时差为1<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1/45adc9868bf441d545054360d9e881.jpg" alt="" border="0" />
- A.设计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
- B.施工前准备工作进度
- C.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工作进度
- D.施工前可行性研究工作进度
- E.项目动用前的准备工作进度
- A.施工安全管理
- B.工程合同管理
- C.施工成本控制
- D.工程信息管理
- E.施工队伍选择
- A.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 B.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控制资料的完成情况
- C.审查参与建设各方的工程经营资质证书和相关人员的资格证书
- D.检查的结果记录保存
- E.检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各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情况
- A.计划平面编码
- B.工作项编码
- C.工作类别编码
- D.成本项编码
- E.项目结构编码
- A.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
- B.监督机构按照监督方案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施工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 C.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
- D.监督工程质量验收
- A.统计分析法
- B.经验估计法
- C.技术测定法
- D.比较类推法
- A.项目技术负责人
- B.项目经理
- C.施工项目技术人员
- D.业主单位
- A.业务核算的目的是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 B.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窄
- C.业务核算既可以对已经发生的,又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
- D.业务核算是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
- A.比较法
- B.因素分析法
- C.比率法
- D.差额计算法
- A.企业管理费
- B.直接工程费
- C.规费
- D.措施费
- 32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 )。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企业管理费
- D.措施费
- A.氧化还原
- B.烧结
- C.浓缩
- D.厌氧处理
- A.缺陷责任期终止证书
- B.最终结清证书
- C.竣工付款证书
- D.工程接收证书
- A.200
- B.400
- C.600
- D.800
- A.12
- B.24
- C.36
- D.48
- A.1
- B.2
- C.3
- D.4
- A.固定劳务报酬方式
- B.按确定的工时计算劳务报酬
- C.按确定的工程量或工时计算劳务报酬
- D.按确定的工程量计算劳务报酬
- A.10
- B.14
- C.28
- D.30
- A.组织风险
- B.技术风险
- C.经济与管理风险
- D.工程环境风险
- A.定额控制
- B.指标控制
- C.计量控制
- D.包干控制
- A.施工组织总设计
-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A.21.63
- B.30.28
- C.51.91
- D.73.55
- A.质量体系制度
- B.质量体系文件
- C.质量体系规划
- D.质量体系目标
- A.6.71
- B.6.51
- C.6.32
- D.6.70
- A.单项工程和分项工程
- B.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 C.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
- D.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管理措施
- D.经济措施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管理措施
- D.经济措施
- A.1%
- B.2%
- C.3%
- D.4%
- A.与投资控制有关的信息
- B.与合同管理有关的信息
- C.与建设物资的市场有关的信息
- D.与质量控制有关的信息
- A.65
- B.75
- C.70
- D.85
- 53
-
已知某工作A的紧后工作是B和C。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4天,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0天;C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天,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4天;A工作的自由时差为第5天。则A工作的总时差为( )天。
- A.O
- B.5
- C.7
- D.9
- A.二级
- B.三级
- C.四级
- D.五级
- A.设计方
- B.业主方
- C.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
- D.施工方
- A.9
- B.11
- C.13
- D.15
- A.概算指标
- B.投资估算指标
- C.预算定额
- D.施工定额
- A.组织论
- B.工程计价原理
- C.方法论
- D.动态控制原理
- A.目测法
- B.无损检测法
- C.实测法
- D.理化试验法
- A.2
- B.3
- C.4
- D.5
- A.工具、器具定额
- B.设备安装工程定额
- C.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 D.建筑工程定额
- A.决策阶段
- B.设计阶段
- C.实施阶段
- D.使用阶段
- A.竣工付款证书
- B.缺陷责任期终止证书
- C.工程进度款证书
- D.工程接收证书
- A.服务性
- B.科学性
- C.公正性
- D.独立性
- A.职能组织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
- B.在职能组织结构中,每一个职能部门根据它的管理职能对其直接和非直接的下属工作部门下达工作指令
- C.每一个工作部门可能得到其直接和非直接的上级工作部门下达的工作指令,有多个统一的指令源
- D.一个工作部门的指令源会影响企业责任机制的整体运行
- A.机械设备的选型
- B.使用操作要求
- C.机械设备的制造
- D.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
- A.1/3
- B.1/2
- C.2/3
- D.1/4
- A.从短
- B.从长
- C.固定为5年
- D.固定为20年
- A.在通过招标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时,一般都以施工图设计为投标报价的基础,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较有依据
- B.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C.业主直接控制所有工程的发包,可决定所有工程的承包商的选择
- D.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则可能发生索赔
- A.检查垂直度
- B.墙面的平整度
- C.踢脚线的垂直度
- D.确定轴线位置是否偏离
- A.投标者须知
- B.合同条件
- C.工程量清单
- D.施工图设计
- A.3和0
- B.3和2
- C.5和O
- D.5和3
- A.项目的具体情况
- B.企业标准
- C.法律法规
- D.工程承包合同
- A.64.11
- B.68.25
- C.69.08
- D.83.35
- A.1
- B.2
- C.3
- D.4
- A.质量目标
- B.进度目标
- C.投资目标
- D.责任目标
- A.项目经理是企业任命的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班子的负责人,也是一个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 B.项目经理的任务仅限于主持项目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项目目标的控制和组织协调
- C.项目经理是一个技术岗位,而不是一个管理岗位
- D.项目经理是一个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至于是否具有人权、财权和物资采购权等管理权限,则视工作情况确定
- A.工程定位控制
- B.工程测量放线
- C.工程标高基准控制
- D.施工平面布置
- A.战略性施工进度计划
- B.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
- C.竞争性施工进度计划
- D.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
- A.审批阶段
- B.实施阶段
- C.决策阶段
- D.使用阶段
- A.按子项汇总的工程项目计划总成本指标
- B.按分部汇总的各单位工程(或子项目)计划成本指标
- C.工程项目成本降低额
- D.施工项目总成本降低率
- A.合同文件
- B.法律法规
- C.工程建设惯例
- D.工程量清单
- A.3
- B.5
- C.7
- D.10
- A.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 B.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 C.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该工作的持续时间
- D.该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减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 A.20%~60%
- B.30%~70%
- C.40%~80%
- D.50 0,4~90%
- A.质量管理体系
- B.质量控制体系
- C.质量保证体系
- D.质量计划
- A.县级以上
- B.乡级以上
- C.市级以上
- D.省级以上
- A.总时差与自由时差
- B.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
- C.最早完成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
- D.时间间隔与自由时差
- A.7
- B.14
- C.28
- D.56
- A.竞争性成本计划
- B.战略性成本计划
- C.指导性成本计划
- D.实施性成本计划
- A.业主的风险较大,相应承包人承担的风险也较大
- B.评标时易于迅速确定最低报价的投标人
- C.发包单位能更容易、更有把握地对项目进行控制
- D.必须将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变化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 A.岩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 B.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其数量
- C.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 D.事故防范措施和计划
- A.5%
- B.10%
- C.15%
- D.20%
- A.法律责任
- B.社会责任
- C.经济责任
- D.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