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设计文件
- B.技术变更
- C.工程建设合同
- D.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E.设计交底
-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 B.项目管理目标的评价原则
- C.环境经济责任原则
- 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 E.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 A.控制程序
- B.工程概况
- C.控制目标
- D.组织结构
- E.施工程序
- A.观赏性
- B.耐久性
- C.经济性
- D.服务性
- E.可靠性
- A.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前提
- B.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
- C.成本预测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控制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的实现
- D.成本核算是对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对下一个施工项目 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 E.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 A.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 B.作业区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
- C.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施工措施
- D.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
- E.全场性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A.相互制约
- B.大环套小环
- C.互相衔接
- D.互相促进
- E.螺旋式上升
- A.组织的管理制度
- B.建设地区基础资料
- C.项目合同文件
- D.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
- E.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 A.施工准备
- B.设计
- C.决策
- D.施工
- E.竣工验收
- A.项目的投资目标
- B.项目的进度目标
- C.总承包方的成本目标
- D.项目的质量目标
- E.项目的经济目标
- A.控制和杜绝因公负伤、死亡事故的发生(负伤频率在6‰以下,死亡率为零)
- B.一般事故频率控制目标(通常在6‰以内)
- C.无重大设备、火灾、中毒事故及扰民事件
- D.环境污染物控制目标
- E.扬尘、噪声、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不应低于95%)
- A.工作A
- B.工作B
- C.工作C
- D.工作D
- E.工作E<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e/2b033a3c28c16b492a75f2e9b36f1a.jpg" alt="" border="0" />
- A.包装的监测
- B.包装物的回收
- C.包装物的供应
- D.包装的标准
- E.包装物的检查
- A.保修期
- B.设计阶段
- C.动用前准备阶段
- D.设计前的准备阶段
- E.投产阶段
- A.类比分析法
- B.实测法
- C.目测法
- D.试验法
- E.系统分析法
- A.工作方法
- B.工作任务
- C.工作性质
- D.利益
- E.管理模式
- A.保修责任
- B.工程进度款
- C.竣工结算
- D.工程预付款
- E.最终结清
- A.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 B.外协单位和外协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 C.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批制度
- D.安全隐患处理和安全整改工作的备案制度
- E.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 A.表格法
- B.比较法
- C.因素分析法
- D.比率法
- E.差额计算法
- A.施工记录文件
- B.设计变更文件
- C.交接检查记录
- D.施工日志记录文件
- E.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文件
- A.控制性进度规划
- B.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
- C.总进度规划
- D.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
- E.指导性进度规划
- A.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施工措施
- B.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 C.组织与项目经理部之问的责任、权限和利益分配
- D.项目经理解职和项目经理部解体的条件及办法
- E.施工部署及其核心工程的施工方案
- A.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 B.供货方提供的发货单、计量单、装箱单及其他有关凭证
- C.双方当事人封存的样品
- D.图纸、样品和其他技术证明文件
- E.供货合同
- A.商品混凝土
- B.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 C.水泥
- D.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
- E.外墙内保温材料
- A.设计的成本目标
- B.项目的进度目标
- C.设计的进度目标
- D.项目的投资目标
- E.设计的质量目标
- A.发包人
- B.分包人
- C.监理人
- D.承包人
- A.1%~3%
- B.2%~4%
- C.3%~5%
- D.4%~6%
- A.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 B.进行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
- C.协调各层进度计划的关系和编制总进度计划
- D.进行项目结构分析
- A.材料费
- B.措施费
- C.企业管理费
- D.规费
- A.20
- B.30
- C.40
- D.50
- A.固定单价
- B.可调价格
- C.固定总价
- D.成本加酬金
- A.战略性
- B.竞争性
- C.实施性
- D.指导性
- A.分项工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分确定
- B.分部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 C.工程项目应逐级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 D.分项工程必须有若干个检验批组成
- A.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
- B.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进度控制
- C.项目的内容和项目特点
- D.项目的内容和施工质量控制
- A.因素分析法
- B.相关比率法
- C.动态比率法
- D.比较法
- A.比较类推法
- B.经验估计法
- C.技术测定法
- D.统计分析法
- A.网络图法
- B.横道图法
- C.曲线法
- D.表格法
- A.施工方案说明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B.施工质量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
- C.施工的总体部署和施工质量计划
- D.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说明
- A.按实际价格结算法
- B.按主材计算价差法
- C.调值公式法
- D.竣工调价系数法
- A.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之和最小
- B.由关键工作组成
- C.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
- D.各项工作自由时差均为零
- A.施工平面图
- B.施工进度计划
- C.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D.施工方案
- A.经济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管理措施
- D.组织措施
- A.规范物的状态,以消除和减轻其对劳动者的威胁和造成财产损失
- B.约束控制劳动者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或减少主观上的安全隐患
- C.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
- D.防止职业伤害,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A.协调不佳
- B.图纸提供不及时
- C.建设手续不全
- D.施工方案不当
- A.单位工程
- B.分部工程
- C.分项工程
- D.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
- A.7
- B.14
- C.28
- D.30
- A.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 B.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 C.单代号网络图中只应有一个起点节点且终点节点不超过三个
- D.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绘制
- A.项目的组织设计
- B.项目的行政管理
- C.项目的目标控制
- D.项目的施工管理
- A.600
- B.640
- C.680
- D.700
- A.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 B.单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C.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
- D.项目施工的年度施工计划
- A.强度等级
- B.预留洞孔位置
- C.翻样图
- D.地基承载力
-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 A.预付款保函的担保金额应大于预付款金额
- B.预付款的额度和预付办法在专用合同条款中约定
- C.预付款用于承包人为合同工程施工购置材料、工程设备、施工设备、修建工临时设施以及组织施工队伍
- D.保函的担保金额可根据预付款扣回的金额相应递减
- A.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 B.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C.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 D.安全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制度
- A.施工定额
- B.时间定额
- C.产量定额
- D.概算定额
- A.环境管理体系不必纳入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而应成为独立的管理系统
- B.有效的环境管理需建立并实施结构化的管理体系
- C.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关键是坚持持续改进和环境污染预防
- D.有效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必须有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以及全员的参与
- A.1%
- B.3%
- C.5%
- D.7%
- A.开工报告
- B.安全交底记录
- C.竣工报告
- D.施工日志记录
- A.动用准备前阶段
- B.设计阶段
- C.施工阶段
- D.决策阶段
- A.直线
- B.双向箭线
- C.波形线
- D.单向箭线
- A.施工图设计完成→施工总承包的招标投标→施工→竣工验收
- B.施工图设计完成→施工→施工总承包的招标投标→竣工验收
- C.施工总承包的招标投标→施工图设计完成→施工→竣工验收
- D.施工总承包的招标投标→施工→施工图设计完成→竣工验收
- A.流动性
- B.多次性
- C.单件性
- D.预约性
- A.30%~40%
- B.50%~60%
- C.60%~70%
- D.70%~80%
- A.经济责任
- B.合同责任
- C.法律责任
- D.管理责任
- A.提供《建材备案证明》
- B.提供《生产许可证》
- C.提供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 D.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 A.横道图法
- B.表格法
- C.网络图法
- D.曲线法
- A.一个建设项目参与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
- B.一个建设项目的参与单位
- C.一个组织系统中各组成部门(组成元素)之问的组织关系
- D.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
- A.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1/每工产量
- B.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每工产量/8
- C.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机械台班产量/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
- D.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1/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
- A.提出问题→执行→决策→筹划→检查
- B.提出问题→筹划→决策→执行→检查
- C.提出问题→筹划→检查→决策→执行
- D.提出问题→检查→决策→筹划→执行
- A.风险识别
- B.风险评估
- C.风险控制
- D.风险响应
- A.前期控制和后期控制
- B.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 C.整体控制和重点控制
- D.阶段性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 A.施工成本核算
- B.施工成本预测
- C.施工成本管理
- D.施工成本控制
- A.周期性
- B.完整性
- C.可变更性
- D.可操作性
- A.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 B.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
- C.70万元以上400万元以下
- D.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 A.竞争性
- B.指导性
- C.实施性
- D.战略性
- A.生产工人探亲期间
- B.生产工人调动工作期间
- C.生产工人学习培训期间
- D.生产工人休病假8个月期间
- A.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
- B.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
- C.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
- D.设置质量管理点
- A.8
- B.12
- C.20
- D.28
- A.项目负责人
- B.设计人
- C.监理人
- D.分包人
- A.相关比率
- B.构成比率
- C.动态比率
- D.结构比率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工程接收证书
- B.缺陷责任期证书
- C.竣工付款证书
- D.工程进度付款证书
- A.增加投入
- B.调整工作流程
- C.增加人员投入
- D.采取索赔方案
- A.计划管理
- B.科学管理
- C.监督管理
- D.成本管理
- A.1
- B.2
- C.3
- D.4
- A.4 168.7
- B.4 259.5
- C.4 327.4
- D.4 389.4
- A.1
- B.2
- C.3
- D.4
- A.发包人
- B.设计人
- C.承包人
- D.监理人
- A.业主在每个合同中都会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签订的合同越多,业主的责任和义务就越多
- B.业主要负责所有施工承包合同的招标、合同谈判、签约,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对业主不利
- C.业主要负责对多个施工承包合同的跟踪管理,合同管理工作量较大
- D.业主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与一个施工总承包单位签约,招标及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小,对业主有利
- A.过程管理
- B.质量计划
- C.信息管理
- D.参数选择
- A.跟踪检查,收集实际进度数据
- B.进度计划的变更必须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及时沟通
- C.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 D.分析计划执行的情况
- A.总监理工程师
- B.业主单位
- C.项目经理
- D.施工单位
- A.技术措施
- B.组织措施
- C.经济措施
- D.合同措施
- A.最早完成时间
- B.最迟完成时间
- C.总时差
- D.自由时差
- A.设计准备阶段
- B.决策阶段
- C.设计阶段
- D.动用准备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