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信息化
- B. 无害化
- C. 安定化
- D. 减量化
- E. 合理化
- A. 整体性
- B. 连续性
- C. 均衡性
- D. 安全性
- E. 间隔性
- A. 关键线路有2条
- B. 工作2—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 C. 工作4—7与工作5—7的自由时差相等
- D. 工作1—3与工作3—6的总时差不等
- E. 工作3—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不等
- A. 一次使用量
- B. 净用量
- C. 总使用量
- D. 损耗率
- E. 摊销量
- A. 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 d
- B. 工作E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4天
- C. 工作D为关键工作
- D. 工作H的总时差为零
- E. 工作B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天
- A. 社会保险费
- B. 工具用具使用费
- C. 住房公积金
- D. 工会经费
- E. 税金
- A.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费
- B. 安全施工费
- C. 工程排污费
- D. 二次搬运费
- E. 文明施工费
- A. 是施工进度动态控制的依据
- B. 确定一个月度的施工机械的需求
- C. 论证施工总进度目标
- D. 确定施工作业的具体安排
- E. 确定一个月度的资金的需求
- A. 合同措施
- B. 经济措施
- C. 组织措施
- D. 技术措施
- E. 管理措施
- A. 项目结构图
- B. 工作项目结构图
- C. 组织结构图
- D. 管理职能分工表
- E. 工作任务分工表
- A. 检查器具
- B. 原始记录
- C. 试验资料
- D. 质量检查人员
- E. 工程质量报表
- A. 安全管理
- B. 与供货有关的组织与协调
- C. 合同管理
- D. 与设计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
- E. 信息管理
- A. 全面性
- B. 及时性
- C. 有效性
- D. 真实性
- E. 客观性
- A. 材料原价
- B. 运输损耗费
- C. 二次搬运费
- D. 环境保护费
- E. 采购及保管费
- A. 经济发展
- B. 污染预防
- C. 污染检测
- D.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 E. 持续改进
- A. 停工时间
- B. 休息时间
- C. 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 D. 多余和偶然时间
- E. 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
- A. 施工部署及其核心工程的施工方案
- B. 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
- C. 全场性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D. 作业区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
- E. 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
- A. 工程的特点
- B. 工期长短
- C. 市场行情
- D. 施工任务量
- E. 供求规律
- A. 严禁抛物
- B. 当心有电
- C. 佩戴安全帽
- D. 系安全带
- E. 当心落物
- A. 质量检测
- B. 质量方针
- C. 质量策划
- D. 质量目标
- E. 质量改进
- A. 辅助配套的电梯、泵机
- B. 各类生产设备、装置
- C. 通风空调
- D. 计量器具
- E. 测量仪器
- A. 工程设计文件
- B. 合同风险
- C. 信息安全控制计划
- D. 工程施工方案
- E. 工程物资
- A. 施工定额
- B. 人工定额
- C. 预算定额和概算定额
- D. 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
- E. 材料消耗定额
- A. 建设项目都是一次性的
- B. 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相同
- C.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一般由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组成
- D.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持续的时间短
- E. 一个建设项目的任务往往由多个,甚至许多许多个单位共同完成
- A. 10
- B. 20
- C. 30
- D. 40
- A. 现场人文环境因素
- B. 现场自然环境因素
- C. 现场社会环境因素
- D. 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
- E. 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 A. 工艺特点
- B. 劳动条件
- C. 产品数量
- D. 工作任务
- A. 必需消耗的时间
- B. 辅助工作时间
- C. 损失时间
- D. 基本工作时问
- A. 成本目标的逐层分解一对施工成本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一调整施工成本目标
- B. 调整施工成本目标一对施工成本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一成本目标的逐层分解
- C. 对施工成本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一成本目标的逐层分解一调整施工成本目标
- D. 成本目标的逐层分解一调整施工成本目标一对施工成本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 A. 3
- B. 6
- C. 8
- D. 10
- A. 建筑场地控制测量
- B. 墙体皮数杆检测
- C. 建筑物中垂准检测
- D. 桩基施工测量
- A. 所有分包合同和分供货合同的发包,都通过招标获得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对业主方节约投资有利
- B. 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只赚取总包与分包之间的差价
- C. 可以提前开工,缩短建设周期,有利于进度控制
- D. 合同总价不是一次确定,某一部分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再进行该部分工程的施工招标,确定该部分工程的合同价,因此整个项目的合同总额的确定较有依据
- A. 80%
- B. 100%
- C. 95%
- D. 90%
- A. 计划费用法
- B. 总费用法
- C. 修正的总费用法
- D. 实际费用法
- A. 由业主作出处理决定
- B. 由总监理工程师作出处理决定
- C. 由专业工程师作出处理决定
- D. 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
- A. 矩阵组织
- B. 项目组织
- C. 职能组织
- D. 线性组织
- A. 客观原因
- B. 施工原因
- C. 物价上涨
- D. 业主原因
- A. 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
- B. 成本加固定比例费用合同
- C. 成本加奖金合同
- D. 最大成本加费用合同
- A. 通道口
- B. 电梯井口
- C. 楼梯口
- D. 场地出口
- A. 7
- B. 14
- C. 28
- D. 56
- A. 管理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B. 经济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C. 技术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D. 社会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
- A. 监理人
- B. 承包人
- C. 供货商
- D. 设计单位
- A. 线性组织结构模式可确保工作指令的唯一性
- B. 线性组织结构模式的指令路径短,在组织系统中运行容易
- C. 线性组织结构模式中的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唯一个指令源
- D. 线性组织结构来自于十分严谨的军事组织系统
- A. 虚工作2—3是多余的
- B. 虚工作4—5是多余的
- C. 虚工作5—6是多余的
- D. 所有虚工作均为必要的
- A. 65%~75%,100%~135%
- B. 70%~85%,110%~155%
- C. 60%~75%,110%~135%
- D. 50%~65%,110%~125%
- A. 动载荷试验法
- B. 低应变法
- C. 静载荷试验法
- D. 高应变法
- A. 程序文件
- B. 质量记录
- C. 质量计划
- D. 质量手册
- A. 建筑涂料
- B. 建筑防水卷材
- C. 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材料
- D. 混凝土防冻剂
- A. 验收合格证书
- B. 旁站监理记录
- C. 技术交底记录
- D. 质量问题说明书
- A. 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部位、工序或环节及隐蔽工程
- B. 对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者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 C. 对施工上无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
- D. 对下道工序影响较小的上道工序
- A. 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时间间隔之差
- B. 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
- C. 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 D. 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时间间隔之和
- A. 整个建设工程项目
- B. 单项工程建设项目
- C.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
- D. 单位工程建设项目
- A. 施工机械使用费
- B. 措施费
- C. 人工费
- D. 企业管理费
- A. 不应低于70%
- B. 不应低于85%
- C. 不应低于90%
- D. 不应低于95%
- A. 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管理评审
- B. 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C. 计划、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D. 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调整
- A. 组织措施
- B. 技术措施
- C. 经济措施
- D. 合同措施
- A. 施工安全的组织保证体系
- B. 施工安全的制度保证体系
- C. 施工安全的技术保证体系
- D. 施工安全的投入保证体系
- A. 生产要素内容
- B. 编制程序和用途
- C. 编制单位和适用范围
- D. 投资的费用性质
- A. 项目开工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
- B. 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
- C. 项目开工阶段开始直至主体结构结束
- D. 投标阶段开始直至主体结构结束
- A. 技术管理部门
- B. 计划管理部门
- C. 项目部
- D. 人事管理部门
- A. 10
- B. 20
- C. 30
- D. 40
- A.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 B.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 C.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 D. 质量体系的运行
- A. 业主方
- B. 供货方
- C. 施工方
- D. 设计方
- A. 1/5
- B. 1/6
- C. 1/8
- D. 1/10
- A. 100
- B. 200
- C. 300
- D. 400
- A. 组织结构图
- B. 项目结构图
- C. 工作流程图
- D. 合同结构图
- A. 业主单位
- B. 总包单位
- C. 监理单位
- D. 分包单位
- A. 总承包服务费应根据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列出的分包专业工程内容、供应材料和设备情况,由投标人按照招标人提出的协调、配合与服务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管理需要自主确定
- B. 计日工应按照其他项目清单列出的项目和估算的数量,自主确定各项综合单价并计算费用
- C. 暂估价可以变动和更改
- D. 暂列金额应按照其他项目清单中列出的金额填写,不得变动
- A. 节点编号重复
- B. 虚工作多余
- C. 循环回路
- D. 箭尾节点号大于箭头节点号
- A. 310 mm×220 mm
- B. 310 mm×200 mm
- C. 320 mm×220 mm
- D. 320 mm×200 mm
- A. 486.44
- B. 503.54
- C. 503.81
- D. 505.90
- A. 提出索赔意向
- B. 索赔文件的审核
- C. 收集索赔资料
- D. 索赔文件的提交
- A. 管理
- B. 方法
- C. 组织
- D. 生产
- A. 施工预算的编制以施工定额为主要依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以预算定额为主要依据
- B. 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用的一种文件,与建设单位无直接关系,而施工图预算既适用于建设单位,又适用于施工单位
- C. 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编制施工计划、准备现场材料、签发任务书、考核功效、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而施工图预算则是投标报价的主要依据
- D. 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而施工图预算是降低生产成本和推行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手段
- A. 固定总价合同
- B. 可调单价合同
- C. 固定单价合同
- D. 成本加酬金合同
- A. 监理工程师
- B. 业主
- C. 施工企业
- D. 政府监督部门
- A. 经济措施是分析由于经济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B. 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属于纠偏措施中的技术措施
- C. 改变施工管理和强化合同管理属于纠偏措施中的管理措施
- D. 组织措施是分析由于组织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A. 2
- B. 3
- C. 4
- D. 5
- A. 战略部署
- B. 设计方案
- C. 需求计划
- D. 核心规划
- A. 建筑业的组织信息
- B. 与设计、施工和物资有关的技术信息
- C. 与投资控制有关的信息
- D. 项目融资的信息
- A. 2
- B. 3
- C. 4
- D. 5
- A. 项目实施
- B. 项目完工
- C. 项目批准
- D. 项目验收
- A. 风险识别
- B. 风险响应
- C. 风险评估
- D. 风险控制
- A. 研究试验费
- B. 企业管理费
- C. 材料费
- D. 措施费
- A.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 B. 对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
- C.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和协调
- D. 设计、施工、供货之间的进度计划协调
- A. 成本加奖金合同
- B. 成本加固定比例费用合同
- C. 最大成本加费用合同
- D. 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
- A. 在每天工作前,工长应向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B.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 C. 安全技术交底书要按分部工程归放一起,以备查验
- D. 在工程开工前,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工地负责人、工长及全体职工进行交底
- A. 30
- B. 50
- C. 60
- D. 100
- A. 风险控制
- B. 风险预测
- C. 风险自留
- D. 风险规避
- A. 要控制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消耗定额
- B. 要按照计划成本实际值来控制生产要素的采购价格
- C. 控制影响效率和消耗量的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成本增加
- D. 承包人必须有一套健全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 A. 费用(进度)绩效指数反映的是相对偏差
- B. 费用(进度)偏差仅适合于对同一项目作偏差分析
- C. 费用(进度)绩效指数仅能在不同项目比较中采用
- D. 费用(进度)偏差反映的是绝对偏差
- A. 一般事故
- B. 较大事故
- C. 重大事故
- D. 特别重大事故
- A. 80%
- B. 85%
- C. 90%
- D. 95%
- A. 发包人
- B. 承包人
- C. 监理人
- D. 设计人
- A. 当进度偏差为负值时,表示进度延误
- B. 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一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 C. 当进度偏差为正值时,表示进度提前
- D. 进度偏差一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