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风险跟踪要求
- B.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 C.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
- D.风险分类和排序要求
- E.相应的资源预算
- A.项目结构
- B.矩阵组织结构
- C.线性组织结构
- D.项目合同结构
- E.职能组织结构
- A.有关质量事故的观测记录、照片等
- B.有关合同及合同文件
- C.施工记录、施工日志等
- D.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
- E.相关的建设法规
- A.签发限额领料单
- B.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 C.结算计件工资
- D.工程价款的结算
- E.签发施工任务单
- A.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B.施工过程中的停工时间
-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D.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E.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A.费用偏差
- B.进度偏差
- C.费用绩效指数
- D.进度绩效指数
- E.项目完工预算
- A.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
- B.本期实际指标与拟完成指标对比
- C.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 D.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对比
- E.与本行业先进水平对比
- A.夜间施工照明用电
- B.加班加点工资
- C.夜间施工降效
- D.夜班施工照明设备采购
- E.夜间安全施工费
- A.招标文件
- B.投标报价文件
- C.企业定额
- D.预算定额
- E.拟采取的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
- A.采购及保管费
- B.安拆费及场外运费
- C.运杂费
- D.工具用具使用费
- E.燃料动力费
- A.工作A总时差为1天
- B.T作F最迟完成时间为第9天
- C.工作E的自由时差为2天
- D.工作G最早开始时间为第5天
- E.工作F总时差为2天
- A.施工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可用于工程的施工管理
- B.施工定额是建设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 C.施工定额以分部分项工程为研究对象
- D.施工定额以工序为研究对象
- E.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基础
- A.可增强劳动者身心健康,提高劳动效率
- B.以人为本,组织的管理以强制行为为主
- C.适用于各行各业、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 D.着重强调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 E.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
- A.该计划的工期为l2天
- B.工作4—6最早开始时间为4天
- C.关键线路为1—3—5—6
- D.工作2—6为非关键工作
- E.T作3--4为虚工作
- A.工程量偏差在15%以内,采用已标价项目的综合单价
- B.工程量增加l5%以上时,增加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
- C.工程量增加l5%以上时,增加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
- D.工程量减少l5%以上时,减少后剩余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
- E.工程量减少l 5%以上时,减少后剩余部分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
- A.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 B.预防成本
- C.鉴定成本
- D.内部损失成本
- E.外部损失成本
- A.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
- B.工程实施的条件分析
- C.各子系统进度规划
- D.工程实施的策划
- E.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
- A.零污染原则
- B.污染者付费原则
-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 D.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 E.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
- A.法律及行政法规
- B.有关的技术标准
- C.项目建议书
- D.设计文件
- E.建筑工程承包含同
- A.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B.业主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依赖较大
- C.业主要负责所有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工作量较大
- D.一般要等施工图设计全部结束后,才能进行施工总承包的招标
- E.施工总承包模式适用于大型项目和建设周期紧迫的项目
- A.法律法规政策变化
- B.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调整
- C.双方约定的其他因素
- D.工期缩短
- E.一周内非承包商原因停水、电、气造成停工累计超过8小时
- A.操作规程
- B.管理手册
- C.监测准则
- D.作业文件
- E.程序文件
- A.与按施工图图示尺寸计算得到的工程净量相吻合
- B.按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应予计量的工程量确定
- C.为实体工程量
- D.严格遵照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 E.严格根据合同约定确定,不需严格遵照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 A.事故应急预案
- B.现场监测数据
- C.风险管理职责
- D.风险记录
- E.施工合同
- A.业主方编制的
- B.设计方编制的
- C.施工方编制的
- D.控制性
- E.实施性
- A.30
- B.45
- C.60
- D.90
- A.行政处罚
- B.实行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 C.行政审批
- D.实行第三方质量监督机构的强制性监督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②—③—①
- D.③—①—②
- A.环境不利
- B.突发事件
- C.不可抗力
- D.管理不当
- A.项目立项决策时
- B.项目设计阶段
- C.项目施工准备阶段
- D.项目进展过程中
- A.可以变动
- B.可以变动,工程款可以调整
- C.不得变动
- D.不得变动,但工程款予以调整
- A.工作任务分工表
- B.项目组织结构图
- C.项目结构图
- D.管理职能分工表
- A.项目经理
- B.项目总工程师
- C.监理工程师
- D.质量检验员
- A.按子项汇总的工程项目计划总成本指标
- B.施工项目总成本降低率
- C.工程项目成本降低额
- D.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额
- A.1
- B.1~2
- C.2~3
- D.3~4
- A.拟定施工方案
- B.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 C.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 D.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A.施工总承包
- B.设计、施工综合承包
- C.施工总承包管理
- D.施工分包
- A.4
- B.9
- C.11
- D.13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②③
- D.④①③②
- A.负责组织设备的调试
- B.向采购方提供所需的配件
- C.处理设备的质量问题
- D.组织试车和验收试验
- A.固定总价合同
- B.变动总价合同
- C.固定单价合同
- D.变动单价合同
- A.18天
- B.23天
- C.24天
- D.29天
- A.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 B.喷射混凝土7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
- C.竖井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l5
- D.斜井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l5
- A.企业年度生产计划
- B.项目施工的月度施工计划
- C.单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D.施工总进度规划
- A.3日
- B.7日
- C.7个工作日
- D.3个工作日
- A.时间间歇
- B.搭接关系
- C.逻辑关系
- D.自由时差
- A.6.00
- B.7.44
- C.7.50
- D.8.25
- A.视为监理人已同意承包人完成的该部分工作
- B.视为发包人已接受承包人完成的该部分工作
- C.发包人应在收到该证书后28天内,将进度款支付给承包人
- D.不应视为监理人已批准了承包人完成的该部分工作
-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有效
- B.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
- C.对于未经培训考核,即从事特种作业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D.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A.4
- B.9
- C.11
- D.13
- A.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 1
- B.符合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 C.勘察设计对施工提出的要求
- D.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要求
- A.企业管理费
- B.社会保险费
- C.税金
- D.施工机具使用费
- A.项目全寿命周期
- B.整个项目实施阶段
- C.项目施工阶段
- D.整个项目决策阶段
- A.国家对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实行淘汰制度.
- B.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名单由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公布
- C.对于已经公布的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继续使用,但可以转让
- D.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是指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艺、设备和材料
- A.项目全寿命周期
- B.整个项目实施阶段
- C.项目施工阶段
- D.整个项目决策阶段
- A.按颁布的国家标准执行
- B.按设计要求执行
- C.按颁布的国家标准与设计要求折中执行
- D.由承包人视情况而定
- A.施工计划
- B.合同
- C.设计图纸
- D.施工日志
- 58
-
某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计价方式是单价合同,在评标过程中,发现某一个投标者其总价和单价的计算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是投标者在计算时,将混凝土300元/m3误作为30元/m3的结果。为此,业主有权( )。
- A.以单价为准调整总价
- B.以总价为准调整单价
- C.要求投标者重新报混凝土单价
- D.将该标做废标处理
- A.企业质量手册和项目质量目标
- B.企业质量目标和质量记录
- C.PDCA循环
- D.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结论
- A.分级评定
- B.综合评定
- C.检验定级
- D.验收评定
- A.进度计划的编制
- B.进度计划的调整
- C.进度信息的交流
- D.进度计划的检查
- A.服务工作组织体系
- B.会议地点选择
- C.会议成本的分析
- D.各类会议文件的整理、分发和确认
- A.对问题的答复应说明问题来源
- B.会议纪要和答复函件形成招标文件的补充文件
- C.招标文件的法律效力高于会议纪要和答复函件
- D.当补充文件与招标文件内容不一致时,以招标文件为准
- A.2
- B.3
- C.4
- D.5
- A.承包人提交的现场签证报告已被发包人认可
- B.承包人重新提交现场签证报告
- C.承包人修改后重新提交现场签证报告
- D.承包人放弃提交现场签证报告
- A.10%
- B.30%
- C.20%
- D.40%
- A.5
- B.10
- C.15
- D.20
- A.准备时间
- B.结束时间
- C.辅助工作时间
- D.基本工作时间
- A.施工总承包方
- B.设计方
- C.施工方和设计方
- D.业主方
- A.较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特别重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A.材料损耗费
- B.材料超期储存
- C.材料被盗和损坏
- D.材料进货日期变化
- A.逻辑关系
- B.关键线路
- C.总时差
- D.自由时差
- A.限额发料
- B.指标控制
- C.作业包干
- D.计划配料
- A.项目管理规划
- B.系统开发计划
- C.信息管理手册
- D.信息编码表
- A.《竣工验收合格证书》
- B.《竣工验收质量评估证书》
- C.《竣工验收鉴定证书》
- D.《竣工验收结果通知书》
- A.工程承包人租赁或提供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
- B.运至施工场地用于劳务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设备
- C.施工场地内劳务分包人自有人员生命财产和施工机械设备
- D.第三方人员生命财产
- A.承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工期延误,以及第三者的财产损失
- B.承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工期延误,发包人承担第三者的财产损失
- C.发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工期延误,以及第三者的财产损失
- D.发包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工期延误,承包人承担第三者的财产损失
- A.协调性
- B.持续性
- C.复杂性
- D.多样性
- A.5
- B.10
- C.15
- D.28
- A.工程监理机构应尽力进行项目的目标控制并对目标失控负全责
- B.监理工作的公正性要求它在业主方和承包方的利益冲突中保持中立
- C.监理工作的独立性要求它在组织上和经济上不依附于监理工作的对象
- D.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仅指施工监理
- A.等于零
- B.小于零
- C.小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 D.等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 A.工序的质量控制
- B.最终产品质量控制
- C.实体质量控制
- D.质量控制点
- A.液压滑模施工时支承杆稳定控制
- B.混凝土的外加剂掺量控制
- C.抹灰层干燥后才能刷浆
- D.砌体的砂浆饱满度控制
- A.已无权提出在合同工程接收证书颁发前所发生的任何索赔
- B.有权提出在合同工程接收证书颁发前所发生的任何索赔
- C.有权提出在最终结清证书颁发后所发生的任何索赔
- D.已无权提出在最终结清证书颁发前所发生的任何索赔
- A.竞争性成本计划
- B.指导性成本计划
- C.实施性成本计划
- D.按成本分解的成本计划
- A.建设单位接到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和竣工报验单
- B.监理单位接到施工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和竣工报验单
- C.建设单位接到施工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和竣工报验单
- D.建设单位接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质量评估报告和竣工报验单
- A.物质流程组织
- B.管理工作流程组织
- C.信息工作流程组织
- D.一般作业流程组织
- A.填写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资料报送监理单位
- B.填写工程竣工验收单,并将全部资料报送设计单位
- C.填写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资料报送设计单位
- D.填写工程竣工验收单,并将全部资料报送监理单位
- A.工程总承包单位
- B.建设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建设主管部门
- A.年
- B.旬
- C.月
- D.半年
- A.电梯
- B.泵机
- C.消防设备
- D.操作工具
- A.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认可该分包合同
- B.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认可该分包合同,但不承担对该分包人所负责工程的管理责任
- C.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拒绝认可该分包合同,但应承担对该分包人所负责工程的管理责任
- D.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拒绝认可该分包合同,并且不承担对该分包人所负责工程的管理责任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监理单位
- D.总承包单位
- A.施工总承包方
- B.设计方
- C.施工方和设计方
- D.业主方
- A.施工文档资料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 B.施工文档资料包括全部工程档案的内容
- C.施工文档资料是建设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
- D.施工文档资料是全面反映建设工程质量状况的重要文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