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预防成本
- B.特殊质量保证措施
- C.证实试验
- D.外部损失成本
- E.评定
- A.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 B.混凝土输水管
- C.电力电缆
- D.建筑用砂
- E.卵石
- A.会议类型
- B.会议时间
- C.参会人数
- D.会议文件
- E.会议主持人
- A.1→2-→4→5→8
- B.1→2→5 →8
- C.1→3→4→5→8
- D.1→3→4→7→8
- E.1→3→6→7→8
- A.档案馆代号
- B.分类号
- C.案卷号
- D.项目号
- E.序号
- A.该计划的计算工期为12天
- B.工作4→6最早开始时间为4天
- C.关键线路为1→3→5→6
- D.工作2→6为非关键工作
- E.工作3→4为虚工作
- A.实行按月结算的工程,竣工后不需竣工结算
- B.实行分段结算的工程.可以按月预支工程款
- C.实行分段结算的工程,是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结算的
- D.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的工程仅为承包合同价在100万元以下的工程
- E.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和分段结算工程,当年结算款应与分年度工作量一致
- A.一项工作应当对应惟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个节点
- B.箭尾节点的编号应小于其箭头节点的编号,即i<j
- C.节点编号可不连续,但不允许重复
- D.无时间坐标的双代号网络图的箭线长度原则上可以任意画
- E.-张双代号网络图中必定有一条以上的虚工作
- A.业主方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
- B.设计进度计划
- C.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计划
- D.采购和供货进度计划
- E.建设方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
- A.防雨排水措施增加费
- B.不可辞退工人窝工费
- C.材料的超期储存费
- D.延期一个月应得利润
- E.增加的现场管理费
- A.揭示成本变动规律,寻找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
- B.以施工成本降低额和施工成本降低率作为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 C.可分别考核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
- D.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 E.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
- A.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
- B.实际指标与预测指标对比
- C.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 D.本期实际指标与本期预测指标对比
- E.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 A.将计算索赔的时段局限于受到外界影响的时间
- B.将计算索赔的时段局限于整个施工期
- C.只计算受影响时段内的某项工作所受影响的损失
- D.与工作无关的费用不列入总费用中
- E.对投标报价费用重新进行核算
- A.拟定施工机械工作的正常施工条件
- B.确定机械的利用系数
- C.确定机械纯工作1小时的正常生产率
- D.对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进行划分
- E.拟定工人小组的定额时间
- A.既方便地表示时间,又能表示出施工成本支出计划
- B.检查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构成是否完整
- C.横向按施工成本构成分解,纵向按项目分解
- D.检查各项具体的施工成本支出对象是否明确或落实
- E.从数字上校核分解的结果有无错误
- A.工具用具使用费
- B.医疗保险费
- C.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
- D.劳动保护费
- E.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交通补贴
- A.工程监理单位
- B.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姓名
- C.监理的内容
- D.监理的期限
- E.监理的权限
- A.施工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可用于工程的施工管理
- B.施工定额是建设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 C.考虑地区工程建设特点和情况制定和发布
- D.施工定额由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 E.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基础
- A.养路费
- B.机械经常修理费
- C.机械操作人员工资
- D.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 E.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
- A.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到位
- B.建立质量、成本、进度管理体系
- C.主持工程竣工验收
- D.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 E.接受审计
- A.风险识别
- B.风险规避
- C.风险控制
- D.风险响应
- E.风险评估
- A.合同条件
- B.业主的资金筹措情况
- C.项目的结构特点
- D.项目建成运营后的经济效果
- E.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
- A.别墅小区
- B.超高层建筑顶层的特大钢结构构件吊装
- C.烟囱维修工程
- D.旧城区拆迁定向爆破工程
- E.某大跨屋面结构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A.管理模式
- B.组织结构模式
- C.组织分工
- D.工作流程组织
- E.管理体系
- A.明确加快进度的多种可能方案
- B.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由谁负责
- C.发现实际成本项目超出了预算
- D.执行进度控制计划
- E.从多种方案中选定一个拟执行的方案
- A.项目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管理水平
- B.施工总承包合同一般实行单价合同
- C.业主需进行多次招标,合同管理量较大
- D.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对业主比较有利
- A.应由承包人承担
- B.应由发包人承担
- C.应视重新检验结果,确定由哪方承担
- D.由承包人和发包人各承担
- A.无害化
- B.减量化
- C.安全化
- D.安定化
- A.当地有关工程材料的市场信息资料
- B.有关项目所在地的风俗习惯资料
- C,有关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资料
- D.其持有的现场地质勘探资料、水文气象资料
- A.5时
- B.6时
- C.7时
- D.8时
- A.轻伤、重伤、死亡
- B.轻伤、重伤、重大伤亡
- C.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
- D.轻伤、重伤、严重伤亡
- A.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B.在开工前合同价格不明确,不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C.投标人投标时,投标报价缺乏依据
- D.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产生索赔的可能性小
- A.项目固定,施工流动性大
- B.项目不固定,施工流动性不大
- C.项目生产涉及的内部专业较少
- D.项目的生产手工作业较少,但湿作业很多
- A.按规定处置后及时运出场外
- B.在现场储存
- C.在工程竣工后再运出场外
- D.全部回填利用
- A.1小时内
- B.3小时内
- C.5小时内
- D.7小时内
- A.7
- B.14
- C.21
- D.28
- A.项目部的技术人员
- B.设计单位代表
- C.监理工程师
- D.项目部的预算人员
- A.无重大设备、火灾和中毒事故
- B.无环境污染和严重扰民事件
- C.控制和杜绝因公负伤、死亡事故的发生(负伤频率在36‰以下、死亡率为零)
- D.一般事故频率控制目标f通常在6%以内)
- A.技术负责人
- B.专职安全员
- C.项目经理
- D.工长
- A.组织
- B.信息
- C.制度
- D.技术
- A.①④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④①③②
- D.④①②③
- A.施工安全管理计划应在项目开工后编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 B.施工平面图设计是施工安全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安全、防火、防爆、防污染等因素,满足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
- C.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分包项目安全计划不纳入总承包项目安全计划,分包人应严格自我管理
- D.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只需制定项目总体安全技术保证计划
- A.社会原因引发的事故
- B.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 C.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 D.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 A.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
- B.监督的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 C.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政府部门
- D.监督的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 A.3000
- B.5000
- C.8000
- D.10000
- A.液压滑模施工时支承杆稳定
- B.混凝土的外加剂掺量
- C.抹灰与刷浆的间歇时间
- D.砌体的砂浆饱满度
- A.人的行为
- B.材料的质量
- C.施工顺序
- D.技术间歇
- A.“人机分离”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的使用管理制度
- B.“人机分离”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性能参数的使用管理制度
- C.“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性能参数的使用管理制度
- D.“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职责的使用管理制度
- A.质量手册
- B.质量计划
- C.工程承包合同
- D.程序文件
- A.统一计量工具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
- B.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
- C.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分离
- D.统一计量工具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分离
- A.人的因素
- B.材料的因素
- C.机械的因素
- D.方法的因素
- A.质量目标
- B.程序文件
- C.质量记录
- D.质量计划
- A.1→2→5→7→8
- B.1→2→4→7→8
- C.1→2→5→8
- D.1→3→6→7→8
- A.是工程监理单位委派的总监理工程师
- B.是发包人指定的履行合同的代表
- C.工程师的具体身份和职权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在专用条款中约定
- D.工程师不得委派他人行使合同中约定的部分权力和职责
- A.运行质量成本
- B.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 C.质量成本
- D.质量工作
- A.10
- C.12
- D.13
- A.2
- B.3
- C.4
- D.6
- A.影响因素多
- B.质量波动大
- C.终检局限性
- D.质量隐蔽性
- A.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B.施工企业年度生产计划
- C.工程项目施工总进度规划
- D.工程项目月度施工计划
- A.节点编号错误
- B.逻辑关系颠倒
- C.有多个起点节点
- D.有多个终点节点
- A.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 B.工程进度的风险分析
- C.进度控制职能分工
- D.选用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施工方案
- A.由于劳务分包人原因造成的返工
- B.通货膨胀导致劳务价格变化
- C.法律政策变化导致劳务价格变化
- D.由于劳务分包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
- A. 498元/m<SUP>3</SUP>
- B.514元//m<SUP>3 </SUP>C.536元/m<SUP>3</SUP>
- D.580元/m<SUP>3</SUP>
- A.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必定为零
- B.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必定为零
- C.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总时差
- D.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自由时差
- A.人工价格上涨
- B.材料超期储存
- C.材料被盗和损坏
- D.材料进货日期变化
- A.两端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一定是关键工作
- B.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有可能相等
- C.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不一定是关键节点
- D.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一定是关键线路
- A.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ij和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ij
- B.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ij和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ij
- C,工作总时差TFij
- D.工作自由时差Fij=ESjk-ESij
- A.新校区工程项目
- B.单项工程,如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
- C.单位工程,如图书馆土建工程
- D.分部工程,如图书馆打桩工程
- A.成本计划的修正
- B.纠偏的主要对象
- C.纠偏的经济措施
- D.纠偏的组织措施
- A.整个企业
- B.分部分项工程
- C.作业班组
- D.一个具体工程项目
- A.统计偏差
- B.平均偏差
- C.绝对偏差
- D.相对偏差
- A.施工方编制的与施工进度有关的计划包括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 B.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以整个施工企业为系统
- C.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以每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为系统
- D.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属于企业计划的范畴
- 73
-
施工预算的作用是( ).
- A.施工招标的主要依据
- B.建设单位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
- C.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结算的依据
- D.施工企业组织生产、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 A.2.56
- B.256
- C.0. 64
- D.64
- A.7
- B.14
- D.28
- C.21
- 76
-
某施工项目由预算表可知,其直接工程费为500万元,按规定标准计算的措施费为100万元,按直接费计算的间接费费率为15%,按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计算的利润率为2%.则该项目不含税金的造价为( )万元.
- A.676.2
- B.677.5
- C.690.4
- D.703.8
- A.曲线法
- B.表格法
- C.横道图法
- D.圆饼图法
- A.排列图法
- B.表格法
- C.横道图法
- D.曲线法
- A.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 B.工程建设监理实施规划
- C.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
- D.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施工机械修理费
- D.施工措施费
- A.成本控制
- B.成本核算
- C.成本分析
- D.成本考核
- A.承包
- B.管理
- C.服务
- D.控制
- A.质量标准的评定以地方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
- B.投料试车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由发包人负责
- C.承包人在隐蔽或中间验收前24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工程师验收
- D.联动无负荷试车条件由承包人组织试车,并在试车前48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工程师
- A.负责项目的人员配置和物资采购
- B.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 C.代表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行使法律责任
- D.项目目标的控制和组织协调
- A.拟定正常的施工条件以及拟定定额时间
- B.拟定定额数量以及拟定产品质量
- C.拟定施工的正常条件以及拟定定额数量
- D.拟定施工的正常条件以及拟定产品质量
- A.日工资性补贴=(∑年发放标准/全年日历日一法定假日)十(∑月发放标准/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每工作日发放标准
- B.日生产工人辅助工资=全年无效工作日×(G1+G2)/(全年日历日一法定假日)
- C.日职工福利费=(G1+G2+G3)×福利费
- D.日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生产工人年平均支出劳动保护费/(全年日历日一法定假日)
- A.拟定施工方案
- B.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 C.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 D.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A.静态控制
- B.动态控制
- C.主动控制
- D.被动控制
- A.工作任务分工表
- B.管理任务表
- C.管理职能分工表
- D.项目管理工作表
- A.确定目标控制的计划值
- B.针对影响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预控
- C.进行计划值与实际值比较并采取纠偏措施
- D.进行项目目标的调整
- A.项目结构分解没有既定的模式
- B.对同一个项目其项目结构分解的方法是唯一的
- C.单体工程不必进行项目结构分解
- D.工业建设项目通常按照建设时间对项目结构进行分解
- A.工作任务及其责任者
- B.决策职能及其责任者
- C.筹划职能及其责任者
- D.监督职能及其责任者
- A.组织和管理
- B.组织和协调
- C.协调和管理
- D.组织和指挥
- A.总经理可直接向设计单位下达指令
- B.总经理可直接向项目经理下达指
- C.总经理必须通过业主代表下达指令
- D.业主代表可直接向施工单位下达指令 <IMG border=0 alt=""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68/37c371cf7ea345cc3e15087a03c0d8.gif">
- A.甲企业只负责完成自己承担的施工任务
- B.丙企业只听从业主的指令
- C.丙企业可指挥乙企业的施工
- D.甲企业负责组织和指挥乙企业与丙企业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