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 B.工程项目本身的质量
- C.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
- D.质量管理活动体系运行的质量
- E.策划、组织、计划等活动的总和
- A.事前控制有两层含义,一是进行施工质量目标的预控,二是控制施工准备工作状态
- B.事前控制属于预控方式
- C.事中控制的关键包括增强质量意识,强化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等
- D.事中控制的关键是监控和他人控制
- E.事后控制指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 A.资源的合理使用
- B.工作面的合理安排
- C.有利于降低风险
- D.有利于提高质量
- E.合理缩减建设周期
- A.有关质量事故的观测记录、照片等
- B.有关合同及合同文件
- C.施工记录、施工日志等
- D.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
- E.相关的建设法规
- A.虚工作要占用时间
- B.虚工作不消耗资源
- C.实际工作中不存在虚工作
- D.工作用虚箭线表示
- E.虚箭线和实箭线不可以交叉
- A.工程预付款是承包人预先垫支的工程款
- B.工程预付款是施工准备和所需材料、结构件等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
- C.工程预付款又被称作预付备料款
- D.工程预付款预付时间不得迟于约定开工日前7天
- E.工程预付款扣款方式由发包人决定
- A.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影响不大的工作
- B.所需增加费用最少的工作
- C.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 D.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
- E.缩短持续时间对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
- A.项目总进度纲要
- B.指导性施工进度计划
- C.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
- D.年度和季度计划
- E.月度和旬计划
- A.进度提前完成40000元工作量
- B.进度延误完成40000元工作量
- C.费用节支9000元
- D.费用超支9000元
- E.费用节支31000元
- A.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持续时间最长的
- B.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波形线的
- C.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的
- D.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时间间隔为零的
- E.在一个网络计划中只能有唯一一条
- A.控制性进度规划(计划)
- B.实施性(操作性)进度计划
- C.总进度规划(计划)
- D.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
- E.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
- A.加强调度,避免因计划不周和盲目调度造成窝工损失使施工成本增加
- B.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
- C.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落实业主签证
- D.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
- E.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及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 A.建筑工程定额
- B.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 C.地区定额
- 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 E.工具、器具定额
- A.竣工后一次结算
- B.分部结算
- C.分段结算
- D.分项结算
- E.按月结算
- A.工程设计要求
- B.监理规划
- C.施工技术标准
- D.合同约定
- E.监理实施细则
- A.施工成本组成
- B.子项目组成
- C.工程进度
- D.竞争性成本
- E.指导性成本
- A.费用偏差
- B.进度偏差
- C.费用绩效指数
- D.进度绩效指数
- E.项目完工预算
- A.签发限额领料单
- B.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 C.结算计件工资
- D.工程价款的结算
- E.签发施工任务单
- A.投料计量
- B.施工测量
- C.施工机械设备数量计算
- D.监测计量
- E.施工人员数量计算
- A.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 B.对可能的施工方案进行评价并决策
- C.确定主要施工方法
- D.绘制施工平面图
- E.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 A.工作流程组织
- B.组织结构模式
- C.管理职能分工表
- D.工作任务分工表
- E.物资流程组织
- A.水泥
- B.人造板
- C.烧结砖、砌块
- D.商品混凝土
- E.混凝土外加剂
- A.设计的成本目标
- B.设计的进度目标
- C.设计的质量目标
- D.设计的出图方式
- E.项目的投资目标
- A.技术文件
- B.报告
- D.报表
- C.数据
- E.数字组织结构
- A.竣工验收证明书
- B.竣工验收报告书
- C.竣工证明书
- D.验收证明书
- A.管理组织结构图
- B.工作任务分工表
- C.机械工作时间分类图
- D.动态控制原理图
- E.项目结构图
- A.隐蔽工程验收资料
- B.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 C.工程质量保修书
- D.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 A.成本构成
- B.进度状况
- C.安全状况
- D.质量状况
- A.不应向业主提出超过3天的工期索赔
- B.应向业主提出费用索赔
- C.不应向业主提出工期索赔
- D.应向业主提出工期索赔
- A.最低利润
- B.市场价格
- C.成本加利润
- D.最低成本
- A.一年
- B.一年半
- C.两年
- D.两年半
- A.按确认的工程量计算
- B.按固定劳务报酬计算
- C.按确认的工时计算
- D.按确认的完成工作成果计算
- A. 2800 m<SUP>3</SUP>乘以合同单价
- B.2800 m<SUP>3</SUP>乘以调整后的单价
- C.3000 m<SUP>3</SUP>乘以合同单价
- D.3000 m<SUP>3</SUP>乘以调整后的单价
- A. 20%
- B.15%
- C.10%
- D.8%
- A.应由承包人承担
- B.应由发包人承担
- C.应视重新检验结果,确定由哪方承担
- D.因监理人未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应由监理人承担
- A.应由承包人承担修复和查验的费用
- B.应由发包人承担修复和查验的费用
- C.监理人和承包人应共同查清缺陷和损坏的原因,所需费用根据缺陷和损坏原因处理
- D.发包人有权要求承包人相应延长缺陷责任期,但缺陷责任期延长最长不超过1年
- A.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但不承担工期延误
- B.承担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但不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
- C.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工期延误,但不补偿承包人利润损失
- D.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工期延误,并向承包人支付合理利润
- A.无害化
- B.安定化
- C.安全化
- D.减量化
- A.机械性噪声
- B.电磁性噪声
- C.爆炸性噪声
- D.空气动力性噪声
- A.平行承发包
- B.施工总承包
- C.施工总承包管理
- D.分别承发包
- A.辨别组织内部存在的危险源,控制其所带来的危险,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 B.确保工程施工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C.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凋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指导各类组织取得并表现出良好的环境行为
- D.保证施工的质量不受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
- A.所有运输道路
- B.主要运输道路
- C.所有场地
- D.运输和人行道路
- A.国务院
- B.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 C.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
- A.一般轻伤
- B.轻伤
- C.重伤
- D.特大重伤
- A.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
- B.公司技术部或公司总工程师委托技术人员
- C.公司总工程师
- D.项目经理部的技术部门
- A.3.0
- B.4.0
- C.4.5
- D.5.0
- A.岗位管理
- B.措施管理
- C.投入和物资管理
- D.日常管理
- A.总工程师
- B.专职安全员
- C.总经理
- D.法人
- A.按照单位工程建立,经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 B.按照单项工程建立,经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 C.按照单项工程建立,经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 D.按照单位工程建立,经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 A.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主要职责是项目施工质量的验收
- B.在竣工验收之日起7天内提交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 C.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天内提交单项工程量监督报告
- D.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主要是按规定对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进行监督
- A.一般质量事故
- B.严重质量事故
- C.重大质量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分部工程
- B.子分部工程
- C.分项工程
- D.子分项工程
- A.报废处理
- B.修补处理
- C.加固处理
- D.限制使用
- A.关键操作与施工方法
- B.材料的质量
- C.施工技术参数
- D.技术间歇
- A.书面检验
- B.外观检验
- C.理化检验
- D.无损检验
- A.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经项目经理批准实施
- B.主要分项工程开工前做技术交底,次要分项工程开工前可以省略不做
- C.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人员编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 D.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人员向分包人口头讲述
- A.现场自然环境因素
- B.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
- C.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 D.方法的因素
- A.2
- B.3
- C.4
- D.5
- A.人的因素
- B.材料的因素
- C.机械的因素
- D.方法的因素
- A.目测法
- B.实测法
- C.试验法
- D.无损检测
- A.3
- B.4
- C.5
- D.10
- A.质量手册
- B.程序文件
- C.质量记录
- D.质量计划
- A.1天
- B.3天
- C.5天
- D.6天
- A.质量手册
- B.质量计划
- C.工程承包合同
- D.程序文件
- A.一次性
- B.单件性
- C.体积庞大
- D.预约性
- A.重视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
- B.选择合理的承发包模式
- C.选择合理项目管理模式
- D.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
- A.工作A、工作B
- C.工作B、工作C
- C.工作A、工作B
- D.工作D
- A.单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B.企业计划
- C.施工总进度方案
- D.工程项目管理
- A.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
- B.虚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
- C.虚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箭头
- D.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箭头
- A. 87.75万元
- B.99.45万元
- C.101. 25万元
- D.115.42万元
- A.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距之和最大
- B.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全部为零
- C.工怍的持续时间总和最大
- D.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距之和最小
- A.物资的需要量
- B.工作和事件在网络图中的表示方法
- C.工作持续时间的特点
- D.计划平面的个数
- A.4.3160
- B.37440
- C.5720
- D.17005
- A.施工总进度规划
- B.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计划
- C.施工总进度计划
- D.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 A. BCWP>ACWP>BCWS
- B.BCWS>BCWP>ACWP
- C. ACWP>BCWP>BCWS
- D.BCWS>ACWP>BCWP
- A.同一个系统内的同一个层次
- B.两个不同系统,但紧密相关
- C.同一个层次上两种不同系统
- D.两个不同系统,毫不相关
- A.项目立项时建立
- B.项目设计前准备阶段建立
- C.项目施工前准备阶段建立
- D.项目进展过程中逐步完善
- A.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
- B.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控制实际成本
- C.密切注视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以寻求合同索赔的机会
- D.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
- A.应在原单价和价格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新单价
- B.应按照与合同单价水平相一致的原则确定新的费率或价格
- C.应以该费率计算变更工程费用
- D.应提请工程所在地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进行咨询
- A.0.229 m<SUP>3</SUP>
- B.0.232m<SUP>3 </SUP>C.0. 237 m<SUP>3</SUP>
- D.0.239 m<SUP>3</SUP>
- A.64.1142
- B.68. 2506
- C.69. 0779
- D.83. 3485
- A.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 B.施工成本偏差数
- C.项目完工预算
- D.预测的项目完工估算
- A.工程承包合同
- B.施工成本计划
- C.进度报告
- D.施工组织设计
- A.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 B.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 C.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
- D.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
- A.组织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经济措施
- D.合同措施
- A.追究法律责任
- B.追究经济责任
- C.追究社会责任
- D.吊销建造师资格
- A.调整项目目标
- B.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 C.收集工程进度的实际值
- D.比较项目目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
- A.将工程进度目标逐层分解
- B.定期比较工程进度的实际值与计划值
- C.收集工程进度实际值
- D.确定进度控制周期
- A.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总价)
- B.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
- C.施工机械使用费=∑(台班人工费×机械台班总价)
- D.施工机械使用费=∑(台班人工费×机械台班单价)
- A.可能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
- B.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指令源
- C.能促进管理专业化分工
- D.每个工作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直接领导
- A.合同文件
- B.资源配置情况
- C.有关的标准、规范
- D.建设单位的意图和要求
- A.指令关系
- B.项目结构关系
- C.工作任务关系
- D.合同关系
- A.系统整合
- B.详细分解
- D.综合评价
- C.整体归纳
- A.设计准备阶段至保修期
- B.设计阶段至动用前准备阶段
- C.设计准备阶段至动用前准备阶段
- D.设计阶段至保修期
- A.材料供应方的利益
- B.第三建筑公司的利益
- C.项目的整体利益
- D.工程监理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