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预防成本
- B.特殊质量保证措施
- C.证实试验
- D.外部损失成本
- E.评定
- A.招标文件
- B.投标报价文件
- C.企业定额
- D.行业定额
- E.拟采取的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
- A.有效工作时间
- B.休息时间
- C.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 D.施工过程中的停工时间
- E.竣工验收后的结算时间
- A.会议类
- B.会议时间
- C.参会人数
- D.会议文件
- E.会议主持人
- A.1→2→4→5→8
- B.1→2→5→8
- C.1→3→4→5→8
- D.1→3→4→7→8
- E.1→3→6→7→8
- A.招标
- B.发盘
- C.询价
- D.招商
- E.经验
- A.基本工作时间
- B.辅助工作时间
-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D.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 E.施工过程中的停工时间
- A.实行按月结算的工程,竣工后不需竣工结算
- B.实行分段结算的工程,可以按月预支工程款
- C.实行分段结算的工程,是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结算的
- D.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的工程仅为承包合同价在100万元以下的工程
- E.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和分段结算工程,当年结算款应与分年度工作量一致
- A.机械台班定额是指施工机械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单位时间完成的产品数量
- B.机械台班定额反映了合理、均衡地组织劳动和使用机械时该机械在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
- C.机械时间定额以“台班”来表示
- D.机械产量定额是指在合理劳动组织与合理使用机械条件下,机械在每个台班时间内,应完成产品的数量
- E.有效工作时间是指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和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A.已批准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 B.建设项目相关的合同文件
- C.相关的专业工程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 D.监理大纲、委托监理合同文件
- E.施工组织设计
- A.防雨排水措施增加费
- B.不可辞退工人窝工费
- C.材料的超期储存费
- D.延期一个月应得利润
- E.增加的现场管理费
- A.揭示成本变动规律,寻找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
- B.以施工成本降低额和施工成本降低率作为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 C.可分别考核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
- D.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 E.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
- A.半年
- B.一个季度
- C.一个月
- D.一旬
- E.一周
- A.人员控制
- B.进度控制
- C.设计管
- D.安全管理
- E.投资控制
- A.拟定施工机械工作的正常施工条件
- B.确定机械的利用系数
- C.确定机械纯工作1小时的正常生产率
- D.对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进行划分
- E.拟定工人小组的定额时间
- A.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 B.项目施工质量计划
- C.程序文件
- D.质量记录
- E.思想、组织和工作保证体系
- A.施工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可用于工程的施工管理
- B.施工定额是建设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 C.考虑地区工程建设特点及情况制定和发布
- D.施工定额由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 E.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基础
- A.劳动力需求计划
- B.物资需求计划
- C.资金需求计划
- D.成本计划
- E.质量计划
- A.对进度目标进行分解
- B.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
- C.确定承包合同目标工期
- D.安排施工图出图计划
- E.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进度目标
- A.养路费
- B.机械经常修理费
- C.机械操作人员工资
- D.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 E.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
- A.风险识别
- B.风险规避
- C.风险控制
- D.风险响应
- E.风险评估
- A.确定调值品种
- B.确定调值幅度
- C.商定调整因素
- D.确定考核地点和时点
- E.确定价格调值系数
- A.别墅小区
- B.超高层建筑顶层的特大钢结构构件吊装
- C.烟囱维修工程
- D.旧城区拆迁定向爆破工程
- E.某大跨屋面结构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A.管理模式
- B.组织结构模式
- C.组织分工
- D.工作流程组织
- E.管理体系
- A.费用偏差
- B.进度偏差
- C.费用绩效指数
- D.进度绩效指数
- E.项目完工预算
- A.决策阶段
- B.招投标阶段
- C.设计阶段
- D.施工阶段
- A.分部工程
- B.单位工程
- C.检验批
- D.分项工程
- A.施工现场外围设置的围挡不得低于1.8m,以便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向外扩散
- B.施工现场的主要运输道路必须硬化处理
- C.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 D.对于土方、渣土的运输,无须采取封盖措施
- A.在晚间通过窗口抛.
- B.采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容器吊运
- C.随时通过窗口抛出
- D.随意任何方法运出
- A.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时开始施工
- B.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单位审核
- C.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设计单位审核
- D.首先进行复核,然后将复测结果报勘察单位审核
- A.现场自然环境因素
- B.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
- C.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 D.方法的因素
- A.轻伤事故
- B.重伤事故
- C.死亡事故
- D.重大伤亡事故
- A.范围、总要求、方针、实施与运行、管理评审
- B.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C.引用文件(标准)、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
- D.术语和定义、方针、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A.同一批水泥,取样点不少于20个点,且总质量不少于15kg
- B.同一牌号的防水涂料,每50t为一批,不是50t者按一批进行抽检
- C.同一批出厂,同一规格标号的沥青以20t为一个取样单位
- D.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SUP>3</SUP>时,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700m<SUP>3</SUP>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A.开始和完成时间
- B.超前或拖后时间
- C.速度和效率
- D.实际进度偏差
- A.项目经理部的技术部门
- B.公司项目管理部
- C.公司项目管理部和安全监督部门
- D.公司技术部、项目管理部和安全监督部门
- A.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一般隐患整改率达到的目标不应低于95%
- B.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一般隐患整改率达到的目标不应低于90%
- C.保证施工现场达到当地省(市)级文明安全工地
- D.扬尘、噪声、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应为100%
- A.钢筋1和钢筋2
- B.钢筋1和模板1
- C.模板1和钢筋2
- D.模板2和混凝土2
- A.18天
- B.23天
- C.24天
- D.29天
- A.监理单位
- B.承包单位
- C.建设单位
- D.项目经理部
- A.起点节点
- B.中间节点
- C.终点节点
- D.所有节点
- A.项目立项时建立
- B.项目设计前准备阶段建立
- C.项目施工前准备阶段建立
- D.项目进展过程中逐步完善
- A.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
- B.行政处分通知单
- C.局部暂停施工指令单
- D.临时收缴资质证书通知单
- A.施工安全投入保证体系
- B.施工安全信息保证体系
- C.施工安全制度保证体系
- D.施工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 A.0
- B.1600
- C.2000
- D.3600
- A.直接经济损失4万元
- B.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 C.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 D.4人重伤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施工单位
- D.设计单位
- A.采购方同意使用,仍按原合同价格计价
- B.采购方同意使用,应当按质论价,且供货方应按合同约定向采购方支付违约金
- C.采购方不同意使用,应由供货方负责更换,采购方承担相关运费
- D.采购方不同意使用,应由供货方负责更换,并承担相关费用
- A.项目运行节支
- B.项目进度延误
- C.费用绩效指数(CPI)>1
- D.进度绩效指数(SPI)>1
- A.选择质量控制点并实施控制
- B.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 C.对施工中各种投入要素质量进行控制
- D.对可能引起工程变更的因素和条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 A.台班单价
- B.台班数量
- C.台班保养费
- D.台班质量
- A.工程承包合同
- B.施工成本计划
- C.进度报告
- D.施工组织设计
- A.外观检验
- B.理化检验
- C.书面检验
- D.无损检验
- A.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同步
- B.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同步
- C.成本核算资料(成本信息)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同步
- D.形象进度、统计施工产值和实际成本归集均应是相同的数值
- A.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 B.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地运行
- C.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 D.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A.5工日
- B.15工日
- C.40工日
- D.120工日
- A.质量管理
- B.质量管理体系
- C.质量控制
- D.施工质量
- A.内在性能
- B.力学性能
- C.化学性能
- D.物理性能
- A.合同的双方都可以向对方提出索赔要求
- B.索赔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
- C.与索赔相对应的活动是反索赔
- D.索赔是以工程建设惯例为首要依据的
- A.24
- B.16
- C.8
- D.6
- A.虚箭线主要用来表达相关工作的逻辑关系
- B.虚箭线所代表的工作不消耗时间
- C.虚箭线代表的可能是虚工作也可能是实工作
- D.虚箭线所代表的工作不消耗资源
- A.要求丙设计院改正
- B.要求乙建设单位改正
- C.报告乙建设单位要求丙设计院改正
- D.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令
- A.工程环境
- B.组织
- C.技术
- D.经济与管理
- A.建设单位项目部
- B.监理公司
- C.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
- D.施工企业董事会
- A.关键线路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
- B.一个网络计划只能有一条关键线路
- C.在网络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关键线路不能转移
- D.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
- A.某市新建机场工程
- B.某城际高速公路(含公路、桥梁和隧道)
- C.某拆除工程定向爆破工程
- D.某发电厂第一车间烟囱维修工程
- A.双代号网络计划
- B.单代号网络计划
-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 D.事件网络计划
- A.工作自由时差
- B.关键线路
- C.前后工作时间间隔
- D.工作紧邻之间的逻辑关系
- A.月度施工进度计划
- B.旬度施工计划
- C.施工总进度规划
- D.项目实施总体部署
- A.施工规划
-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施工组织总设计
- D.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A.执行补救方案
- B.从多个方案中确定一个拟执行方案
- C.制定几个可能的补救方案
- D.检查补救方案的执行情况
- A.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
- B.预测性施工进度计划
- C.指导性施工进度计划
- D.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
- A.21
- B.28
- C.42
- D.56
- A.立项时间目标
- B.投产时间目标
- C.启用时间目标
- D.运营时间目标
- A.线性组织结构
- B.矩阵组织结构
- C.职能组织结构
- D.项目组织结构
- 76
-
某工程项目承包人于2012年5月1日按合同规定向监理人报送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但直到2012年7月中旬,发包人无故一直没有组织竣工验收,则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通用合同条款”的规定应( )。
- A.由承包人继续承担工程保管责任
- B.由承包人自行组织竣工验收
- C.视为验收合格,实际竣工日期以收到承包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的第56天为准
- D.视为验收合格,实际竣工日期以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的日期为准
- A.性质不同而又相关
- B.性质不同又不相关
- C.概念相关时期相同
- D.概念相关时期不同
- A.技术设计时
- B.施工图设计时
- C.施工以后
- D.施工以前
- A.成本节约,工期提前
- B.成本超支,工期拖延
- C.成本节约,工期拖延
- D.成本超支,工期提前
- A.立即自行复工
- B.向监理人提交书面通知后自行复工
- C.取消该工作
- D.向监理人提交书面通知,要求监理人在收到书面通知后28天内准许已暂停施工的工程或其中一部分工程继续施工
- A.监理人
- B.发包人
- C.承包人
- D.设计单位
- A.施工项目成本预测
- B.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 C.施工项目成本计划
- D.施工项目成本分析
- A.工程变更指示的发出只有书面形式
- B.一般情况下要求用口头形式发布变更指示
- C.如果由于情况紧急而来不及发出书面指示,承包人应该根据合同规定要求工程师书面认可
- D.任何时候,承包人都要无条件地执行工程变更的指示
- A.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B.在开工前合同价格不明确,不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C.费用控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施工分包单位的选择
- D.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产生索赔的可能性小
- A.20时
- B.21时
- C.22时
- D.23时
- A.分包单位
- B.建设单位
- C.监理单位
- D.总包单位
- A.利润
- B.风险费
- C.规费
- D.管理费
- A.项目经理
- B.项目部总工程师
- C.总承包公司的总工程师
- D.分包商技术负责人
- A.费用、进度、安全
- B.进度、安全、质量
- C.质量、安全、工期
- D.工期、质量、费用
- A.与建设单位签订环境保护协议
- B.与建设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协议
- C.要求建设单位放弃使用
- D.要求建设单位有偿使用
- A.变动总价合同
- B.固定总价合同
- C.固定单价合同
- D.成本加酬金合同
- A.项目管理的策划
- B.项目管理的检查
- C.项目管理的组织
- D.项目管理的控制
- A.决策阶段
- B.实施阶段
- C.设计阶段
- D.施工阶段
- A.讨论监督方案,安排监督计划
- B.公布监督方案,并进行第一次监督
- C.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监督方案,创造监督条件
- D.审批建设单位编制的监督方案,安排监督检查细则
- A.可予以验收
- B.不能通过验收
- C.由建设单位决定是否通过验收
- D.需要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