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事故的简要经过
- B.事故的初步原因
- C.事故发生时的气候条件
- D.事故报告单位
- E.事故发生的时间
- A.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
- B.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C.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 D.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 E.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 A.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 B.严格财务制度,加强财经管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 C.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D.执行项目承包合同中由项目经理负责履行的各项条款
- E.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控制,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确保 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 A.对产生的进度变化,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调整计划
- B.前一次进度计划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 C.进度执行情况对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成本的影响情况
- D.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E.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 A.浇筑混凝土时随意加水
- B.振捣疏漏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
- C.工程负责人片面追求施工进度
- D.降低施工质量标准
- E.放松或不按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检验
- A.按施工人员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 B.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 C.按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 D.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 E.按工程投资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 A.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标准图
- B.设计文件
- C.建设地区基础资料
- D.计划文件
- E.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象资料
- A.工程档案一般不少于两套
- B.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形成的有关工程档案向监理单位归档
- C.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档案时,应编制移交清单,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交接
- D.根据建设程序和工程特点,归档可以分阶段分期进行
- E.施工单位在收齐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要求对档案文件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
- A.方法的因素
- B.材料的因素
- C.机械的因素
- D.人的因素
- E.环境的因素
- A.第一次制造时的材料消耗
- B.每周转使用一次材料的损耗
- C.周转材料最终损耗率
- D.周转使用次数
- E.周转材料的最终回收及其回收折价
- A.服务性
- B.连续性
- C.公开性
- D.科学性
- E.独立性
- A.周转设备内部租赁价格、摊销损耗标准
- B.企业颁布的材料指导价、企业内部机械台班价格、劳动力内部挂牌价格
- C.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标书
- D.有关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历史资料
- E.拟采取的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
- A.测时法
- B.观察法
- C.写实记录法
- D.试验法
- E.工作日写实法
- A.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 B.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在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 C.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 D.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 E.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 A.由于索赔事项材料实际用量超过计划用量而增加的材料费
- B.由于客观原因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 C.由于完成额外工作增加的机械使用费
- D.由于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原因导致机械停工的窝工费
- E.由于非承包商责任工程延期导致的材料价格上涨和超期储存费用
- A.工程的流动性
- B.施工生产的流动性
- C.产品的单件性
- D.生产的预约性
- E.工程体形庞大
- A.灵活、适用性强
- B.能够准确表达出费用的绝对偏差
- C.信息量大
- D.形象、直观
- E.应用于项目较高的管理层
- A.考虑项目进展的总体部署
- B.有利于项目实施任务的发包和有利于项目实施任务的进行,并结合合同结构
- C.结合项目管理的人员结构
- D.考虑项目的组成
- E.有利于项目目标的控制
- A.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 B.促进施工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 C.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 D.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E.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 A.某一部分工程的施工图完成后,由业主单独或与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共同进行该部分工程的施工招标,分包合同的投标报价较有依据
- B.对分包单位的费用控制主要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
- C.每一部分工程的施工,发包人都可以通过招标选择最好的施工单位承包,获得最低的报价,对降低工程造价有利
- D.在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时,只确定总承包管理费,没有合同总造价,是业主承担的风险之一
- E.多数情况下,由业主方与分包人直接签约,加大了业主方的风险
- A.年度、季度、月度和旬计划
- B.5年建设进度计划
- C.指导性进度计划
- D.总进度计划
- E.实施性进度计划
- A.工程概况
- B.建设地区基础资料
- C.施工人员质量
- D.施工平面图
- E.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A.工作1—2和工作1—3同为关键工作
- B.工作2—5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 C.工作3—5与工作4—7的自由时差相等
- D.工作3—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 E.工作5—7和工作6—7同为非关键工作
- A.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
- B.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 C.事故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
- D.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 E.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分析未记录不放过
- A.负责施工资源的供应组织
- B.控制施工的成本
- C.代表施工方与业主方、设计方、工程监理方等外部单位进行必要的联系和协调
- D.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总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的组织
- E.进行施工的总体管理和协调
- A.人工单价和材料价格
- B.台班产量和材料价格
- C.台班数量和人工单价
- D.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
- A.组织措施
- B.管理措施
- C.技术措施
- D.经济措施
- A.材料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 B.材料自到货口岸运至工地仓库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 C.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 D.材料自到货口岸运至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 A.计量控制
- B.测量控制
- C.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 D.技术交底
- A.100
- B.-100
- C.110
- D.-110
- A.业主方可能需要配备较多的人力和精力进行管理,管理成本高
- B.业主要负责对所有承包商的管理及组织协调,承担类似于总承包管理的角色,工作量大,对业主不利
- C.业主直接控制所有工程的发包,可决定所有工程的承包商的选择
- D.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大减小,对业主比较有利
- A.安全隐患处理和安全整改工作的备案制度
- B.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置、分析和备案制度
- C.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批制度
- D.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费用编制、审核、办理及使用管理制度
- A.已批准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 B.相关的专业工程的标准
- C.施工组织设计
- D.合同文件
- A.横道图法
- B.比率法
- C.表格法
- D.曲线法
- A.不稳定性
- B.不可操作性
- C.不确定性
- D.不可避免性
- A.组织措施
- B.经济措施
- C.技术措施
- D.管理措施
- A.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 B.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
- C.项目实施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 D.项目决策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工期
- A.项目审批
- B.项目实施。
- C.项目定义
- D.项目决策
- A.真实性
- B.完整性
- C.准确性
- D.简洁性
- A.300
- B.340
- C.320
- D.360
- A.发包人
- B.承包人
- C.监理人
- D.设计人
- A.辅助工作时间
- B.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 C.停工时间
- D.休息时间
- A.主体工程结束
- B.工程开工
- C.提交竣工验收报告
- D.实际竣工
- A.发包人
- B.监理人
- C.承包人
- D.设计人
- A.2 388.77
- B.2 605.93
- C.2 616.27
- D.2 627.65
- A.施工成本预测
- B.施工成本计划
- C.施工成本分析
- D.施工成本考核
- A.参数法
- B.分包法
- C.综合法
- D.总包法
- A.二氧化碳
- B.泡沫
- C.干冰
- D.干粉
- A.30%~60%
- B.40%~70%
- C.50%~80%
- D.60%~100%
- A.2
- B.3
- C.4
- D.5
- A.工作流程图
- B.合同结构图
- C.组织结构图
- D.项目结构图
- A.计划
- B.预测
- C.实施
- D.检查
- A.人工费
- B.措施费
- C.材料费
- D.间接费
- A.程序文件
- B.质量手册
- C.质量计划
- D.质量记录
- A.承包人对发包人签认的竣工付款证书有异议的,发包人可出具竣工付款申请单中承包人已同意部分的临时付款证书
- B.发包人应在监理人出具竣工付款证书后的28 d内,将应支付款支付给承包人
- C.监理人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竣工付款申请单后的14 d内完成核查,提出发包人到期应支付给承包人的价款送发包人审核并抄送承包人
- D.发包人应在收到后14 d内定审核完毕,由监理人向承包人出具经发包人签认的竣工付款证书
- A.材料、工具、技术
- B.管理、组织、技术
- C.材料、技术、组织
- D.管理、工具、组织
- 57
-
工作自由时差是指( )。
- A.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 B.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 C.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 D.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 A.技术设计
- B.项目建议书
- C.初步设计
- D.设计任务书
- A.均为5d
- B.分别为6d和5d
- C.均为6d
- D.分别为11d和6d
- A.管理人员对现场巡视了解的情况
- B.合同实施中出现的偏差情况
- C.各种实际工程文件
- D.依据合同而编制的各种计划文件
- A.指导进度规划
- B.拟订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
- C.编制总进度纲要
- D.绘制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 A.过程方法
- B.领导作用
- C.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D.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施工总承包管理方
- B.业主方
- C.设计方
- D.监理方
- A.编制各层(各级)进度计划
- B.协调各层进度计划的关系和编制总进度计划
- C.进行项目结构分析
- D.进行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
- A.管理工作分工表
- B.管理职能分工表
- C.项目结构表
- D.工作任务分工表
- A.1
- B.2,
- C.3
- D.4
- A.监理人
- B.承包人
- C.发包人
- D.分包人
- A.经济措施
- B.组织措施
- C.管理措施
- D.技术措施
- A.竣工后一次结算
- B.分段结算
- C.按月结算
- D.按旬结算
- A.规费
- B.措施费
- C.企业管理费
- D.人工费
- A.216.0
- B.219.0
- C.219.3
- D.220.0
- A.55
- B.70
- C.75
- D.85
- A.10
- B.12
- C.16
- D.18
- A.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 B.投资控制流程
- C.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
- D.与生成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
- A.材料
- B.机械
- C.方法
- D.环境
- A.项目技术负责人
- B.监理工程师
- C.施工项目技术人员
- D.项目经理
- A.43.06
- B.43.20
- C.42.88
- D.41.04
- A.1.0
- B.1.5
- C.1.8
- D.2.8
- A.先进性
- B.可能性
- C.合理性
- D.适用性
- A.7
- B.14
- C.28
- D.30
- A.人身安全控制计划
- B.工程设计文件
- C.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
- D.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 A.质量问题
- B.质量缺陷
- C.质量事故
- D.质量不合格
- A.与本行业最低水平
- B.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
- C.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
- D.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
- A.专业监理工程师
- B.总监理工程师
- C.项目负责人
- D.业主代表
- A.PC
- B.施工平行承发包
- C.施工总承包管理
- D.施工总承包
- A.工程的维护和照管
- B.组织竣工验收
- C.组织设计交底
- D.提供施工场地
- A.安全事故类别
- B.安全事故伤害程度
- C.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 D.安全事故受伤性质
- A.综合法
- B.测定法
- C.参数法
- D.分包法
- A.预算定额
- B.概算定额
- C.施工定额
- D.概算指标
- A.确定项目的工期
- B.确定项目的负责人
- C.确定项目的定义
- D.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 A.职能组织
- B.线性组织
- C.矩阵组织
- D.项目组织
- A.比较法
- B.比率法
- C.因素分析法
- D.差额计算法
- A.19.59
- B.155.20
- C.160.00
- D.164.80
- A.材料
- B.机械
- C.方法
- D.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