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并列推土
- B.下坡推土
- C.循环推土
- D.分层推土
- E.槽形推土
- A.设计文件、制造质量证明书
- B.使用说明书、安装证明
- C.监督检验证书
- D.施工组织设计
- E.施工起重机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 A.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必定为零
- B.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必为零
- C.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总时差
- D.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自由时差
- E.自由时差总是不大于总时差
- A.发包人取消了合同中的部分土方工程,并转包给另一施工单位
- B.提高合同中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 C.改变合同工程的基线位置
- D.改变合同中基础工程的施工时间
- E.根据工程地基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增加钢板桩支护结构
- A.措施项目费
- B.管理费
- C.规费
- D.利润
- E.税金
- A.施工日记、现场记录和工程有关照片录像资料
- B.各种合同文件及法规文件
- C.发包人或者工程师签认的签证、往来函件、备忘录
- D.工程各项会议纪要、技术资料、气象资料
- E.工程核算资料及财务报告、凭证、物价、汇率指数等
- A.工程预付款是承包人预先垫支的工程款
- B.所有招标工程都必须实行工程预付款
- C.重大工程的预付款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
- D.发包人应在签发支付证书后的7天内支付预付款
- E.工程预付款扣款方式由发包人决定
- A.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
- B.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
- C.项目目标动态控制应重视事前的主动控制
- D.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准备工作是将项目目标进行分解
- E.当计划值与实际值产生偏差时调整项目的目标
- A.制定工作流程
- B.项目目标控制
- C.项目任务的实施
- D.绘制组织结构图
- E.项目任务的发包
- A.招标人有特殊要求的
- B.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
- C.项目价值较低的
- D.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
- E.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
- A.产假期间支付的工资
- B.冬期取暖补贴
- C.特殊地区施工津贴
- D.职工退职金
- E.停工学习期间支付的工资
- A.工作程序不同
- B.开工日期较迟,建设周期较长
- C.合同一般实行总价合同
- D.业主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与一个施工总承包单位签约
- E.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
- A.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影响不大的工作
- B.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的工作
- C.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 D.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
- E.缩短持续时间对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
- A.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B.施工过程中的停工时间
-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D.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E.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A.建筑工程定额
- B.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 C.地区定额
- D.设备安装工程定额
- E.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 A.质量目标不涉及影响项目运行或运营的环境质量
- B.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就完全实现了项目的质量目标
- C.质量目标需要满足工期短、质量高、投资最少的要求
- D.质量目标要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 E.质量目标包括对设计、施工、材料、设备及环境质量的要求
- A.工程变更
- B.工程量清单缺项
- C.现场签证
- D.材料涨价
- E.工程内容描述不符
- A.合同价款应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约定
- B.合同价款约定是约定工程价款的计算与结算方式
- C.合同价款应依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约定
- D.招标文件与中标人投标文件不一致的地方应以招标文件为准
- E.招标文件与中标人投标文件不一致的地方应以投标文件为准
- A.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 B.细化施工技术方案
- C.编制施工作业技术指导书
- D.做好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工作
- E.绘制各种施工详图
- A.各项工作任务由谁负责
- B.各项工作任务由谁决策
- C.各项工作任务由谁配合
- D.各项工作任务由谁参与
- E.各项工作任务由谁筹划
- A.进度款的支付周期应与合同约定的工程计量周期一致
- B.进度款的支付比例一般不高于期中结算价款总额的60%
- C.发包人提供的甲供材料金额,应从当期进度款中扣出
- D.发包人应在签发支付证书后的7天内支付预付款
- E.发包人有权修正已签发的进度款支付证书中的错误数额
- A.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 B.编制单位估价表的依据
- C.计算措施费用的基础
- D.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 E.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据
- A.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
- B.工程实施的条件分析
- C.各子系统进度规划
- D.工程实施的策划
- E.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
- A.有效工作时间
- B.偶然工作时间
- C.非施工原因造成的停工时间
- D.违反劳动纪律时间
- E.多余工作时间
- A.项目组级合规性评价每年进行两次
- B.项目组级合规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
- C.公司级合规性评价每年进行两次
- D.公司级合规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
- A.计算措施费用的基础
- B.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
- C.编制投资估算的依据
- D.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
- E.编制预算定额的依据
- A.20000
- B.22000
- C.25000
- D.27500
- A.承包人应立即通知发包人
- B.承包人应立即通知新闻媒体
- C.承包人应立即通知监理人,监理人应立即通知发包人
- D.如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承包人可自行处理
- A.月(季)度成本分析
- B.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 C.年度成本分析
- D.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
- A.确定企业定额
- B.计算工程量
- C.确定综合单价
- D.保持两者形式一致
- A.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
- B.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 C.施工单位更换技术负责人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同意
- D.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进行竣工验收或付工程款
- A.按照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计算
- B.按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算
- C.按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义务中完成的工程量计算
- D.按承包人提交的已完工程量计算
- A.工程咨询单位
- B.城建档案管理部门
- C.总承包单位
- D.政府专项管理部门
- A.监理人
- B.发包人
- C.承包人
- D.设计单位
- A.多余工作时间
- B.偶然工作时间
- C.停工时间
- D.违反劳动纪律时间
- A.18天
- B.23天
- C.24天
- D.29天
- A.指导责任事故
- B.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 C.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 D.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 A.7
- B.14
- C.21
- D.28
- A.工作A完成后、工作B才能开始
- B.A、B两项工作不能同时结束
- C.对A、B两项工作的代号加以区分
- D.A、B两项工作必须同时结束
- A.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 B.劳动质量、工作质量和不合格品的控制
- C.工序质量、技术质量和质量计划的控制
- D.工艺质量、技术质量和质量责任制的落实
- A.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的是项目的寿命期
- B.项目策划的主要任务是项目定义
- C.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就是成本目标
- D.项目实施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目标得以实现
- A.清单工程量
- B.复核工程量
- C.清单工程量与复核工程量的均值
- D.实体工程量
- A.24.5
- B.45.5
- C.24.2
- D.44,9
- A.直接成本
- B.间接成本
- C.施工成本
- D.计划成本
- A.实际施工的项目特征
- B.设计图纸的项目特征
- C.招标工程量清单
- D.暂估价
- 46
-
某项目业主作为采购方与钢材生产厂家签订了物资采购合同,合同中规定供货方负责将钢材送达采购方指定地点,由采购方人员对到达的钢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当场作出记录。本合同中,双方约定的验收方式是( )。
- A.驻厂验收
- B.提运验收
- C.接运验收
- D.入库验收
- A.晚9点至次日早7点
- B.晚l0点至次日早7点
- C.晚9点至次日早6点
- D.晚10点至次日早6点
- A.技术措施不当的风险
- B.立项决策的风险
- C.国家财政政策变化的风险
- D.设计风险
- A.理论计算法
- B.统计法
- C.经验法
- D.测定法
- A.1—2—4—6
- B.1—3—4—6
- C.1—3—5—6
- D.1—2—5—6
- A.风险区A
- B.风险区B
- C.风险区C
- D.风险区D
- A.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之日
- B.工程接收证书中写明的实际竣工日期
- C.发包人签认工程接收证书之日
- D.监理人向承包人出具经发包人签认的工程接收证书之日
- A.会计核算
- B.成本核算
- C.统计核算
- D.业务核算
- A.津贴、补贴
- B.职工福利费
- C.工会经费
- D.失业保险费
- A.施工规划
-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施工组织总设计
- D.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A.设计
- B.总承包
- C.监理
- D.业主
- A.钢筋
- B.断路器
- C.建筑防水卷材
- D.水泥
- A.节点编号不对
- B.逻辑关系不对
- C.有多个起点节点
- D.有多个终点节点
- A.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根据本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编制的
- B.企业定额是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标准
- C.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确定综合单价的依据之一
- D.没有企业定额时,施工企业可参照消耗量定额进行调整
- A.变更价款
- B.计价规范
- C.合同约定
- D.措施项目清单
- 61
-
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w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2天和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5天,工作W有3个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1天,第24天和第28天,则w的自由时差为( )天。
- A.4
- B.7
- C.11
- D.6
- A.3
- B.7
- C.14
- D.21
- A.策划
- B.设计
- C.施工
- D.目标控制
- A.人的因素
- B.材料的因素
- C.机械的因素
- D.方法的因素
- A.编制招标公告和组织资格评审
- B.编制招标公告和组织评标
- C.编制资格审查文件和组织评标
- D.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
- A.环境保护费
- B.安全施工费
- C.工程排污费
- D.临时设施费
- A.10天和18天
- B.18天和32天
- C.18天和24天
- D.24天和32天
- A.提出索赔意向
- B.提出索赔金额
- C.提出索赔时间
- D.提出索赔报告
- A.自我学习
- B.执行控制程序
- C.监测
- D.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 A.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 B.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 C.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 D.以上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 A.18.75%
- B.17.78%
- C.15.00%
- D.4.69%
- A.承包人只需支付误期赔偿费
- B.承包人支付误期赔偿费还应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
- C.承包人只需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
- D.承包人和发包人共同承担损失
- A.项目合同文件
- B.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 C.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 D.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 A.乙设计院
- B.丙建筑公司
- C.甲高级中学
- D.安全质量监督站
- A.钢筋工程
- B.门窗工程
- C.电梯工程
- D.主体工程
- A.开发商
- B.施工承包单位
- C.双方共同承担
- D.其他方式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A.办公费
- B.投标费
- C.财务费
- D.其他项目费
- A.业主
- B.工程师(监理人)
- C.设计方
- D.律师
- A.一般情况下,乙公司的分包合同应与甲公司签订
- B.甲公司负责分包合同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对项目目标控制不承担责任
- C.如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没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但业主不同意更换,则甲公司应认可该分包合同
- D.甲公司只收取总包管理费,不赚总包与分包之间的差价
- A.施工任务发包
- B.施工任务执行
- C.施工任务组织
- D.施工任务承包
- A.调增的和调减的均予以调整
- B.调增的和调减的均不予调整
- C.调增的不予调整,调减的予以调整
- D.调增的予以调整,调减的不予调整
- A.项目组织内的分工
- B.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合同关系
- C.各工作任务之间的组织关系
- D.参与项目的部门之间关系
- A.0.229
- B.0.232
- C.0.237
- D.0.239
- A.直接成本
- B.间接成本
- C.施工成本
- D.经营成本
- A.5%
- B.10%
- C.15%
- D.20%
- A.设计阶段
- B.施工招标阶段
- C.施工准备阶段
- D.工程施工阶段
- A.可缩性金属支架
- B.锚注支护
- C.砌碹支护
- D.现浇混凝土支护
- A.临时工
- B.计日工
- C.钟点工
- D.计件工
- A.承包人
- B.监理人
- C.发包人
- D.有关勘测单位
- A.技术交底书应由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 B.技术交底书应由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 C.技术交底书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 D.技术交底书应由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并经企业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 A.①—②—⑤—④—③
- B.②—①—④—③—⑤
- C.②—①—⑤—④—③
- D.①—⑤—②—④—③
- A.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 B.国务院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A.安全文明施工费
- B.财产保险费
- C.措施项目费
- D.其他项目费
- A.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
- B.从招标到竣工的全过程
- C.从投标到竣工的全过程
- D.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