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设计文件
- B.监督检验证书
- C.制造质量证明书
- D.使用情况
- E.使用说明书
- A.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
- B.监督的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 C.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即质量监督机构的强制监督
- D.监督的主要内容是设计方案、主体结构和所选材料的质量
- E.监督的内容涉及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
- A.工作H的总时差为0
- B.工作E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4d
- C.工作D为关键工作
- D.工作B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d
- E.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d
- A.根据建设程序和工程特点,归档只可以在单位或分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进行
- B.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形成的有关工程档案向建设单位归档
- C.工程档案一般不少于两套,一套(原件)由建设单位保管,一套移交当地城建档案馆(室)
- D.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要求对档案文件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
- E.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档案时,应编制移交清单,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交接
- A.安全管理
- B.组织协调
- C.合同管理
- D.信息管理
- E.技术管理
- A.专业工程的特点
- B.监理工作的程序和制度
- C.监理工作的流程
- D.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 E.监理工作的要点
- A.建立计量管理部门和配置计量人员
- B.严格按规定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
- C.建立健全和完善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
- D.监督计量过程的实施,保证计量的准确
- E.严格按规定有效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
- A.指导责任事故
- B.操作责任事故
- C.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 D.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 E.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 A.承包商管理人员知识、经验和能力
- B.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 C.工程机械的稳定性
- D.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
- E.人身安全控制计划
- A.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只收取总包管理费,不赚取总包与分包之间的差价
- B.施工总承包招标和施工总承包管理招标均可以不依赖完整的施工图
- C.业主在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和认可权限是相同的
- D.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总体管理和协调,对项目目标控制不承担责任
- E.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工程实体不得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化整为零,分别进行分包
- A.合同文件
- B.工程施工标准图
- C.资源配置情况
- D.设计文件
- E.建设地区基础资料
- A.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和相关专业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
- B.分析各种风险的损失量
- C.收集与施工风险有关的信息
- D.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其进行监控并提出预警
- E.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量,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
- A.外汇汇率的不稳定
- B.劳务工资以及材料费用的上涨
- C.燃料费、电力等价格的变化
- D.设计变更引起的费用变化
- E.国家或者省、市立法的改变引起的工程费用的上涨
- A.自由时差最小
- B.总时差最小
- C.时间间隔为零
- D.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均为关键节点
- E.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的差值最小
- A.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 B.强调了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 C.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 D.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
- E.强化组织内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
- A.施工总进度规划
- B.施工总进度控制报告
- C.施工总进度计划
- D.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 E.项目各子系统和各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 A.目测法
- B.实测法
- C.试验法
- D.系统分析法
- E.施工检验法
- A.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
- B.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
- C.对质量活动前准备工作的监督控制
- D.对质量计划的调整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 E.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
- A.每卷单独编号,页号从“0”开始
- B.案卷内不应有重份文件,不同载体的文件一般应分别组卷
- C.卷内备考表排列在卷内文件的尾页之后
- D.案卷题名应简明、准确地揭示卷内文件内容
- E.案卷题名应包括工程名称、专业名称、卷内文件的内容
- A.施工进度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
- B.施工方进度控制的目的就是尽量缩短工期
- C.项目各参与方进度控制的目标和时间范畴是相同的
- D.进度控制必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 E.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 A.将废弃的油漆、塑料制品等埋入地下
- B.集中收集装修垃圾以后从电梯运走
- C.将建筑高层废弃物从电梯井道抛至底层
- D.在现场背风处焚烧油毡、熔融沥青
- E.洒水以后再进行现场地面、楼面清扫
- A.工作1—6的自由时差为2
- B.工作2—3的自由时差为1
- C.工作2—4为关键工作
- D.工作2—5的自由时差为0
- E.工作4.7的自由时差为1
- A.施工现场办公费
- B.施工机械大修理费
- C.工程定位复测费
- D.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 E.冬雨期施工增加费
- A.为控制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 B.是建设工程计价的依据
- C.是工程付款和结算的依据
- D.是调整工程价款、处理工程索赔的依据
- E.为投标人的投标竞争提供了一个平等和共同的基础
- A.组织
- B.管理
- C.经济
- D.技术
- A.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B.科学安排作业计划
- C.负责技术交底,组织图样会审
- D.负责工程测量定位、沉降观测
- E.负责与发包人、监理、设计及有关部门联系
- A.总时差
- B.自由时差
- C.关键线路
- D.逻辑关系
- A.一般项目
- B.观感质量
- C.主控项目
- D.资料检查
- A.组织
- B.管理
- C.经济
- D.技术
- A.7
- B.14
- C.28
- D.30
- A.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
- B.在确保工程投资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
- C.在确保投资的前提下,达到进度、成本的平衡
- D.在满足各项目参与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
- A.机械的多余工作时间
- B.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C.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D.与机械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工作时间
- A.10
- B.20
- C.30
- D.40
- A.单价合同
- B.总价合同
- C.固定总价合同
- D.成本加酬金合同
- A.加固处理
- B.不做处理
- C.修补处理
- D.返工处理
- A.项目经理是企业任命的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班子的负责人
- B.项目经理不但是一个管理岗位,还是一个技术岗位
- C.项目经理是一个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
- D.项目经理是否有人权、财权和物资采购权等管理权限由其上级确定
- A.业主
- B.监理方
- C.指定分包商
- D.施工总承包管理方
- A.固定总价合同
- B.变动总价合同
- C.固定单价合同
- D.变动单价合同
- A.施工
- B.时间
- C.企业
- D.概算
- A.宾馆可以开业
- B.项目竣工结算完成
- C.宾馆开始盈利
- D.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 A.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 B.对项目经理部奖励的依据、标准和办法
- C.项目设计、试运行等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 D.项目经理部应承担的风险
- A.成本
- B.费用
- C.工期
- D.利润
- A.质量纠偏
- B.质量计划
- C.质量检查
- D.质量处理
- A.3d和0d
- B.3d和2d
- C.5d和0d
- D.5d和3d
- A.5
- B.7
- C.10
- D.15
- A.48
- B.80
- C.180
- D.220
- A.预算定额
- B.施工定额
- C.概算定额
- D.概算指标
- A.自由时差为零
- B.持续时间最长
- C.总时差最大
- D.时间间隔为零
- A.该子目的单价
- B.类似子目的单价
- C.成本加利润的原则,由监理人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
- D.成本加利润的原则,由发包人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
- A.350
- B.281.67
- C.300
- D.291.67
- A.固定劳务报酬
- B.确认的工时
- C.约定的合同价格
- D.确认的工程量
- A.专家论证
- B.监理人员复查
- C.检查鉴定和验收
- D.事故处理跟踪记录
- A.工作A和工作B
- B.工作B和工作E
- C.工作B和工作D
- D.工作C和工作E
- A.对建设过程质量情况进行总结,签发竣工验收意见书
- B.对验收的程序及验收的过程进行监督
- C.对影响使用功能的相关分部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 D.对影响结构安全的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 A.2%
- B.3%
- C.4%
- D.5%
- A.风险区A
- B.风险区B
- C.风险区C
- D.风险区D
- A.全员参与
- B.领导作用
- C.过程方法
- D.持续改进
- A.固定单价合同
- B.固定总价合同
- C.变动单价合同
- D.变动总价合同
- A.组织风险
- B.工程环境风险
- C.技术风险
- D.经济与管理风险
- A.目标成本
- B.投标报价
- C.施工成本
- D.合同价款
- A.目测法
- B.试验法
- C.实测法
- D.无损检测法
- A.96
- B.95.6
- C.94.4
- D.86.4
- A.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 B.组织技术交底
- C.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 D.项目目标的控制和组织协调
- A.55
- B.60
- C.70
- D.75
- A.目测法
- B.实测法
- C.试验法
- D.比较法
- A.驻厂验收
- B.接运验收
- C.提运验收
- D.入库验收
- A.承包人
- B.发包人
- C.监理人
- D.建设主管部门
- A.实际的项目特征
- B.监理工程师的意见
- C.设计变更的范围
- D.原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
- A.制订进度控制措施
- B.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
- C.确定调整进度目标的方法
- D.论证进度目标实现的经济性
- A.因混凝土养护引起的停工时间
- B.产品质量不合格返工的工作时间
- C.准备施工工具花费的时间
- D.偶然停工(停水、停电)增加的时间
- A.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落实情况
- B.通过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成本降低水平
- C.针对下一年度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
- D.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 A.1
- B.2
- C.3
- D.4
- A.14
- B.28
- C.48
- D.56
- A.人民检察院
- B.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 C.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 D.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 A.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 B.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隐蔽工程
- C.单位工程→隐蔽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
- D.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
- A.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 B.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
- C.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 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 A.横道图
- B.单代号网络计划
- C.双代号网络计划
- D.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 A.企业管理费
- B.措施费
- C.人工费
- D.规费
- A.提供建材备案证明
- B.提供生产许可证
- C.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 D.备案登记
- A.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总时差必然为零
- B.关键线路是指总持续时间最短的线路
- C.关键线路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不会转移
- D.工程网络计划中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
- A.安全管理
- B.信息管理
- C.质量控制
- D.进度控制
- A.19.40
- B.31.04
- C.50.44
- D.57.00
- A.业主应征求投标人意见后才能进行评标
- B.当总价和单价计算结果不一致时,以总价为准调整单价
- C.当总价和单价计算结果不一致时,以单价为准调整总价
- D.投标人有一次修改报价的机会
- A.施工方案
- B.施工总进度目标
- C.施工总进度计划
- D.施工总进度规划
- A.一般事故
- B.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 B.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 C.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
- D.提高项目建设综合质量
- A.协作
- B.逻辑
- C.组织
- D.指令
- A.1
- B.2
- C.3
- D.4
- A.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 B.虽有质量缺陷,应予以验收
- C.仍按验收不合格处理
- D.先返工处理,重新进行验收
- A.每一部分工程施工任务的发包,都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降低了合同双方的风险
- B.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有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C.多数情况下,由业主方与分包人直接签约,加大了业主方的风险
- D.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则可能发生索赔
- A.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B.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第一负责人
- C.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可以不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 D.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总承包单位不承担责任
- A.暂列金额应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列出的金额填写,不得变动
- B.专业工程暂估价必须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列出的金额填写
- C.计日工应按照招标文件中的数量和单价计算总费用
- D.总承包服务费应按照招标人的要求和现场管理需要自主确定
- A.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 B.勘察报告不准、不细
- C.施工管理混乱
- D.非法承包
- A.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
- B.其紧前工作最早开始
- C.其紧前工作最早结束
- D.其紧后工作最早结束
- A.组织
- B.技术
- C.经济
- D.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