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和解达成的协议
- B.民间调解达成的协议
- C.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
- D.人民法院制作的生效调解书
- E.仲裁机构制作的生效仲裁调解书
- A.债权人、债务人约定不得让与的债权
- B.以人的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债权
- C.以特定债权人为基础的债权
- D.债务人不同意转让的债权
- E.依照法律不得转让的债权
- A.当事人
- B.诉讼代理人
- C.证人
- D.鉴定人
- E.翻译人员
- A.继续履行
- B.采取补救措施
- C.赔偿损失
- D.支付违约金
- E.赔礼道歉
- A.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 B.显失公平的合同
- C.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 D.乘人之危的合同
- E.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 A.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 B.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
- C.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 D.丧失商业信誉
- E.资不抵债
- A.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
- B.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 C.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 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但尚未为履行合同做准备工作
- E.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淮备工作
- A.追索劳动报酬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 B.追索经济补偿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二十四个月金额的争议
- C.追索工伤医疗费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二十四个月金额的争议
- D.追索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六个月金额的争议
- E.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 A.不得使用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作业
- B.不得使用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 C.对于怀孕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
- D.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 E.对于怀孕的女职工一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A.因勘察单位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
- B.因设计单位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
- C.因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
- D.由第三方造成的质量缺陷
- E.由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缺陷
- A.进城务工的农民
- B.现役军人
- C.家庭保姆
- D.自然人用工
- E.国家公务员
- A.主体结构
- B.电气
- C.装饰
- D.暖通
- E.地基基础
- A.施工现场入口处
- B.电梯井口
- C.脚手架
- D.分岔路口
- E.十字路口
- A.建设单位
- B.施工总承包单位
- C.分包单位
- D.出租单位
- E.安装单位
- A.投标人少于3人的
- B.无单位盖章但有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的
- C.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不全或关键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的
- D.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
- E.联合体投标未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的
-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D.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 E.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A.依法成立
- B.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 C.发起人制定法人章程
- D.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 E.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A.注册资本
- B.专业技术人员
- C.技术装备
- D.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
- E.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 A.工程监理合同
- B.法律、法规
- C.有关的技术标准
- D.设计文件
- E.委托单位的要求
- A.原告是认为抽象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B.有明确的被告
-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A.不按设计图纸施工
- B.同时在两个工作岗位上受聘并执业
- C.超出执业范围和企业业务范围从事执业活动
- D.未变更注册单位,而在另一家企业从事执业活动
- E.所负责工程未办理竣工验收或移交手续前,变更注册到另一企业
- A.甲公司延付或拒付租金之日起1年
- B.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2年
- C.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
- D.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争执时起2年
- A.抵押权人
- B.质权人
- C.留置权人
- D.债权人
-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 B.仲裁事项
- C.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 D.不服仲裁的解决方法
- A.自然终止
- B.协议终止
- C.暂时终止
- D.违约终止
- A.混同
- B.抵销
- C.免除
- D.解除
- A.财产权
- B.劳动权
- C.休息权
- D.获得赔偿权
- A.民事权利能力
- B.民事行为能力
- C.民事责任能力
- D.中国公民资格
- A.法律的效力低于宪法,但高于其他的法
- B.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 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 D.行政规章的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 A.合同债务人
- B.第三人
- C.合同债务人和第三人共同承担
- D.合同债务人和第三人连带承担
- A. 2014年1月
- B.2015年5月
- C.2014年12月
- D.2015年12月
- A.1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生效
- B.成立
- C.无效
- D.效力待定
- A.有关合同履行地点和方式的变更
- B.有关争议解决方法的变更
- C.有关履行期限的变更
- D.对发价表示接受,但添加了并不变更该项发价的条件
- A.公平原则
- B.诚实信用原则
- C.全面履行原则
- D.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 A.书面形式
- B.口头形式
- C.推定形式
- D.其他形式
- A.侵权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则不是
- B.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违约行为违反的是合同约定的义务
- C.侵权行为侵犯的是绝对权,违约行为侵犯的相对权
- D.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违约行为的法律责任仅限于财产 责任
- A.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 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 C.重大责任事故罪
-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 A.千分之三
- B.万分之三
- C.千分之五
- D.万分之五
- A.总包单位
- B.分包单位
- C.工程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
- A.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1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B.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 C.用工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 D.劳务派遣单位可以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 A.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 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平均工资的80%
-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A.劳动合同签订地
- B.劳动者住所地
- C.用人单位所在地
- D.劳动合同履行地
- A.管理层人员、技术骨干和劳动模范
-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员工
- C.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
- D.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
- A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和工会代表
- B.工会代表和企业代表
- C.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
-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
- 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 B.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 C.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 D.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 A.生产不符合国家和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的产品
- B.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 C.伪造产地生产产品
- D.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 A.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指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B.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是从技术上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
- C.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建设工程,可不受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限制
- D.工程建设中采用国际标准,而现行强制性标准未作规定的,可不受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约束
- A.7日
- B.15日
- C.20日
- D.30日
- A.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 B.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制度
- C.建设工程报建制度
- D.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 A.应由甲承担责任
- B.应由乙承担责任
- C.应由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 D.应由甲、乙和业主承担连带责任
- A.建设单位
- B.设计单位
- C.施工单位
- D.工程监理单位
- A.10
- B.30
- C.20
- D.28
- A. 2010年3月2日
- B.2011年3月2日
- C.2012年3月2日
- D.2013年3月2日
- A.30日
- B.60日
- C.1 5日
- D. 90日
- A.共同承担责任
- B.按份承担责任
- C.对半承担责任
- D.承担连带责任
- A.特别重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A.上级管理部门
- B.企业自身
- C.上级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
- D.上级管理部门或企业自身
- A.群防群治制度
- B.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 C.事故预防制度
- D.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 A.某建设单位
- B.某施工单位
- C.张某
- D.李某
- A.自律遵规的义务
- B.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
- C.危险报告义务
- D.获得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 A.备案的中标合同
- B.另行订立的合同
- C.备案后订立合同
- D.双方选定的合同
- A.5日
- B.10日
- C.20日
- D.30日
- A.投标人挂靠其他施工单位的行为
- B.投标人从其他单位通过转让或租借的方式获取资格或资质证书的行为
- C.由其他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在自己编制的投标文件上加盖印章和签字的行为
- D.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的行为
- A.根据估算指标算出的成本
- B.根据概算定额算出的成本
- C.根据预算定额算出的成本
- D.根据投标人各自的企业定额算出的成本
- A.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
- B.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七人以上单数
- C.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 D.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 A. 一座总投资为2000万元的养老院
- B.一幢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
- C.一座总投资为6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
- D.一片总投资为2500万元的公共停车场
- A.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
- B.监理的内容
- C.监理权限
- D.监理期间
- A.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的
- B.承包人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建设工程竣工前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
- C.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 D.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年
- A.公开招标发包
- B.邀请招标发包
- C.直接发包
- D.议标发包
- A.抵押权、质押权均有效
- B.抵押权、质押权均无效
- C.抵押权有效、质押权无效
- D.质押权有效、抵押权无效
- A.工程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下和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 B.工程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 C.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和建筑面积在500平万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 D.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 A.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均始于自然人的出生,终于自然人的死亡
- B.有民事权利能力者,不一定有民事行为能力
- C.有民事行为能力者,不一定有民事权利能力
- D.无民事行为能力者,一定没有民事权利能力
- A.所有权
- B.用益物权
- C.担保物权
- D.留置权
- A. 20年,自被授予专利权之日起计算
- B.20年,自申请专利之日起计算
- C.10年,自被授予专利权之日起计算
- D.10年,自申请专利之日起计算
- A.公民等同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等同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B.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受保护
- C.对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
- D.任何公民不得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 A.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 B.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或者客体发生了变化
- C.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均发生了变化
- D.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至少有一项发生了变化
- A.国务院主管部门
- B.最高人民法院
- C.国务院
- D.全国人大常委会
- 80
-
注册建造师违法从事相关活动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查处,并将违法事实、处理结果告知注册机关;依法应当撤销注册的,应当将违法事实、处理建议及有关材料报注册机关。
- A.聘用单位住所地
- B.注册建造师执业地
- C.违法行为发生地
- D.注册机关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