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行政立法行为
- B.行政处罚行为
- C.行政强制措施
- D.行政处分行为
- E.行政调解行为
- A.众所周知的事实
- B.从已知的事实中推出的事实
- C.原告提出的且被告默认的事实
- D.已为有效公正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 E.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 A.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 B.无效合同相对无效
- C.无效合同当然无效
- D.无效合同全部无效
- E.无效合同.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 A.合同的变更
- B.合同的转让
- C.合同的解除
- D.合同标的物的提存
- E.债的混同
-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
-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订立的合同
- C.表见代理订立的合同
- D.代理人事先未取得代理权而订立的合同
- E.无权处分的合同
- A.缔约与否自愿
- B.履约与否自愿
- C.选择对象自愿
- D.约定违约责任自愿
- E.确定解决争议方式自愿
- A.建设单位
- B.勘察单位
- C.设计单位
- D.施工单位
- E.工程监理单位
- A.自愿原则
- B.合议原则
- C.强制原则
- D.一裁终局原则
- E.一次裁决原则
- A.社会保险
- B.劳动合同期限
- C.试用期
- D.工作内容
- E.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 A.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
- B.用人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
- C.用人单位的工会主席
- D.用人单位的打字员
- E.用人单位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 A.是否通过了规划、消防、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
- B.程序是否合法
- C.资料是否齐全
- D.工程质量是否满足合同的要求
- E.实体质量是否存有严重缺陷
- A.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 B.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分包工程
- C.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 D.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旅工
- E.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承包单位应履行保修义务
- A.招标人不得强制要求中标人垫付中标项目建设资金
- B.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均应予以支持
- C.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
- D.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按同期银行存款利息计算
- E.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不予支持
- A.做出标志
- B.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 C.直接移动
- D.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 E.等待处理
- A.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 B.土方开挖工程
- C.模板工程
- D.混凝土工程
- E.脚手架工程
- A.均需要参加统一考试
- B.均需要注册
- C.均有各自的执业范围
- D.均可同时应聘于两家不同的单位
- E.均须接受继续教育
- A.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而不适宜招标的
- B.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的
- C.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
- D.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
- E.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
- A.财
- B.物
- C.行为
- D.智力成果
- E.主观意识
- A.甲、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 B.乙、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 C.甲方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 D.丙方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 E.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 A.商标法
- B.建筑法
- C.招标投标法
- D.税法
- E.消防法
- A.判决撤销
- B.判决维持
- C.判决变更
- D.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 A.10
- B.15
- C.30
- D.60
- A.甲公司可以根据原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
- B.甲公司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C.甲公司既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与乙公司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 D.甲公司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恢复仲裁程序
- A.因双方完全自愿.故可以受理
- B.驳回申请,令双方补充协议后再申请
- C.交由人民法院处理
- D.不予受理
- A.甲住所地
- B.乙住所地
- C.A市
- D.B市
- A.代为承认诉讼请求
- B.请求调解
- C.进行和解
- D.提起反诉
- A.5
- B.10
- C.15
- D. 20
- A.只能作为书证采纳
- B.只能作为物证采纳
- C.可以作为书证和物证采纳
- D.可以作为鉴定结论
- A.证据交换
- B.质证
- C.认证
- D.鉴证
- A.婚姻纠纷
- B.行政争议
- C.劳动争议
- D.财产权益纠纷
- A.担保无效
- B.按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 C.按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 D.保证合同未成立
- A.申诉
- B.调解
- C.仲裁
- D.诉讼
- A. 21000元
- B.25000元
- C.30000元
- D. 46000元
- A.2年
- B.3年
- C.5年
- D.10年
- A.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常标准、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 B.通常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 C.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通常标准
- D.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常标准
- A.中止履行
- B.变更合同
- C.解除合同
- D.拒绝履行
- A.显失公平的合同
- B.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 C.乘人之危的合同
- D.无效合同
- A.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有效
- B.显失公平,可以变更
-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
- D.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无效
- A.甲公司与乙公司口头协商一致时
- B.甲公司签字盖章时
- C.甲公司签字盖章后交付邮寄时
- D.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 A.为新要约
- B.为原要约
- C.为新承诺
- D.既不为新要约,也不为承诺
- A.履行利益损失
- B.间接损失
- C.精神损失
- D.信赖利益损失
- A.违约责任
- B.民事责任
- C.行政责任
- D.刑事责任
- A.采用格式条款
- B.采用非格式条款
- C.由双方重新协商确定
- D.由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
- A.按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
- B.按派遣单位所在地的标准
- C.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 D.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约定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2个月
-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 D.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A.5日
- B.10日
- C.15日
- D.20日
- A.自用工之日起
- B.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
- C.自劳动合同鉴证之日起
- D.自录用通知到达劳动者之日起
- A.房屋买卖合同
- B.质量保修书
- C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 D.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 A. 20周岁
- B.16周岁
- C.18周岁
- D.14周岁
- A. 60天
- B.90天
- C.105天
- D.120天
- A.生产日期
- B.安全使用期和失效日期
- C.生产日期或安全使用期和失效日期
- D.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
- A.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B.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 C.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推荐性标准
- D.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 A.建设单位
- B.工程监理单位
- C.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
- A.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 B.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 C.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及作业场所和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 D.企业负责人学历要求为本科以上
- A.原设计单位
- B.原设计单位以外的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
- C.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
- D.原设计单位和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
- A.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 B.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C.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
- D.施工单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工程预算
- B.工程估算
- C.工程决算
- D.工程概算
- A.有效
- B.无效
- C.可变更
- D.可撤销
- A.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 B.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C.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 A.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应在其资格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 B.乙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只能承担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 C.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工程招标代理业务
- D.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的管理
- A.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 B.公开招标和议标
- C.邀请招标和议标
- D.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议标
- A.5
- B.15
- C.20
- D.30
- A.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
- B.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 C.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3个以上的投标人参加
- D.开标时,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
- A.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 B.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
- C.投标人以高于成本10%的报价竞标
- D.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
- A. 10万元
- B.50万元
- C.80万元
- D.100万元
- A.联合体各成员之间的责任划分根据其共同投标协议确定
- B.联合体各成员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 C.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
- D.负有连带义务的债务人清偿全部债务后,有权就其承担的超出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份额部分向其他任何一个债务人全部予以追偿
- A.工程监理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 B.工程监理单位不得转包监理业务
- C.工程监理单位可以分包监理业务
- D.工程监理单位转让监理业务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 A.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标的物既可以是国有土地,也可以是集体土地
- B.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可以采取出让方式和划拨方式等
- C.建设用地使用权只可以在土地的地表或地上设立,不得在地下设立
- D.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转让
- A.工程总承包
- B.专业分包
- C.专业承包
- D.劳务承包
- A.延期每次不超过3个月
- B.应当由施工企业提出申请
- C.延期没有次数限制
- D.超过延期时限但在宽限期内的施工许可证仍有效
- A. 2011年7月2日至8月6日间诉讼时效中止
- B.2011年7月2日至8月6日间诉讼时效中断
- C.2011年12月1日起诉讼时效中止
- D.2011年12月1日起诉讼时效中断
- A.所有权
- B.抵押权
- C.质权
- D.留置权
- A. 12吨
- B.10吨
- C.6吨
- D.2吨
- A.甲
- B.乙
- C.丙
- D.甲、乙、丙分担
- A.判决退货.因为甲在购买项链时是未成年人
- B.判决退货,因为甲在购买项链时缺乏相应的行为能力
- C.判决不退货,因为甲与A商场在买卖项链时均为自愿
- D判决不退货,因为甲在购买项链时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A.《建筑法》
- B.《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C.《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 D.《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 A.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
- B.公民享有休息权
- C.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 D.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要求赔偿的权利
- A.张某可以担任所有本专业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
- B.张某可以担任所有中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
- C.张某只能担任所有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
- D.张某可以担任本专业大中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