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警告
- B.降级
- C.撤职
- D.开除
- E.罚款
- A.患职业病的
-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 E.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72h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A.施工总承包序列特级资质
- B.施工总承包序列一级资质
- C.水利、交通、信息产业方面的专业承包序列一级资质
- D.劳务分包序列资质
- E.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不分等级资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承包不分等级资质
- A.强制性条款
- B.合同协议书
- C.专用合同条款
- D.通用合同条款
- E.双方相互协作条款
- A.检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
- B.监督工程竣工验收
- C.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 D.进入被检查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 E.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 A.工地的起重机倒塌造成行人黄某被砸伤
- B.施工单位将施工废料倒人邻近鱼塘造成大量鱼苗死亡
- C.施工单位违约造成供货商重大损失
- D.分包商在施工时操作不当造成公用供电设施损坏
- E.施工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项目经理李某的奖金
- A.如甲无过错,则其有权拒绝先行赔付
- B.建设单位可直接要求甲承担12万元
- C.建设单位可直接要求乙承担12万元
- D.建设单位应当要求质量缺陷的过错方承担主要责任
- E.先行赔付的一方,有权就超出50%的部分向另一方追偿
- A.交通运输工具
- B.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 C.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 D.建设用地使用权
- E.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
- A.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 C.处民用建筑项目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
- D.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 E.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A.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
- B.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价值相比,不值得
- C.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
- D.当地投标企业较少
- E.军队建设项目
- A.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恪守职业道德
- B.执行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 C.保证执业成果的质量,并承担相应责任
- D.接受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执业水准
- E.对侵犯本人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述
- A.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 B.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 C.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 D.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 E.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
- A.经营
- B.资本
- C.管理
- D.技术
- E.市场交易信用
- A.担保权
- B.任意撤销权
- C.抗辩权
- D.抵消权
- E.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
- A.违约责任的产生是以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为条件的
- B.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 C.违约责任主要具有惩罚性
- D.违约责任可以由合同当事人约定,但约定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将会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
- E.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
- A.项目负责人
- B.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 C.技术负责人
- D.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E.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
- A.发包人严重拖欠工程价款
- B.发包人提供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 C.发包人坚决要求工程设计变更
- D.项目经理与总监理工程师积怨太深
- E.要求承担保修责任期限过长
- A.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问为2年
- B.给水排水管道为5年
- C.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为2年
- D.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 E.装修工程为2年
- A.交付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
- B.接受发包人有关检查
- C.不得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
- D.自行完成建设工程主体结构施工
- E.及时检查隐蔽工程
- A.应急救援人员
- B.单位主要负责人
- C.从业人员
- D.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E.特种作业人员
- A.1
- B.3
- C.6
- D.12
- A.1
- B.2
- C.3
- D.6
- A.工程总承包
- B.专业分包
- C.专业承包
- D.劳务承包
- A.建设单位发包
- B.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
- C.专业承包企业转包
- D.其他劳务分包企业分包
- A.明示报名参加投标的各施工单位以低价竞标
- B.明示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优化工期
- C.暗示施工单位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合同
- D.暗示施工单位在非承重结构部位使用不合格的水泥
- A.特别重大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A.本人
- B.被代理人
- C.第三人
- D.本人和被代理人共同
- A.高处、高温工作
- B.低温、冷水作业
- C.夜班劳动
- D.矿山井下作业
- A.因为建设单位拖延提供图纸,导致建筑公司未能按合同约定时问开工
- B.因为建筑公司自有设备损坏,导致工期拖延
- C.因为发生洪灾,建筑公司无法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竣工
- D.因为“三通一平”工期拖延,建设单位不能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供施工场地
- A.10
- B.15
- C.25
- D.30
- A.1
- B.2
- C.3
- D.5
- A.施工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
- B.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的50%
- C.墙体保温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
- D.见证人员应由施工企业中具备施工试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 A.企业法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
- B.企业法人包括行政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
- C.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其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 D.企业法人分立、合并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并公告
- A.发包人以装饰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主张索赔的,应予支持
- B.承包人应当在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责任
- C.凡不符合合同约定或者验收规范的工程质量问题,承包人应当承担责任
- D.承包人的保修责任可以免除
- A.建设单位
- B.总承包单位
- C.分包单位
- D.监理单位
- A.地方性法规
- B.部门规章
- C.行政法规
- D.地方政府规章
- A.工程造价
- B.建设工期
- C.双方相互协作
- D.拨款和结算
- A.建设单位的代理人签订合同时超越了代理权
- B.该合同的履行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C.施工单位投标时与其他投标人恶意串通
- D.施工单位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建设单位利益
- A.乙可以向法院另行起诉
- B.乙可以申请法院恢复执行
- C.该执行已经终结
- D.乙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 A.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
- B.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得拨付工程款
- C.隐蔽工程验收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 D.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进行竣工验收
- A.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B.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A.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 B.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 A.与合同计划工期一致
- B.自施工企业进场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
- C.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 D.自施工企业进场之日起至施工企业退场之日止
- A.5
- B.10
- C.15
- D.25
- A.合同
- B.不当得利
- C.无因管理
- D.侵权
- A.乙承担损失
- B.甲可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接收
- C.甲拒绝接受,应承担违约责任
- D.双方合同已变更,乙送货构成违约
- A.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 B.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 C.要求施工单位改正
- D.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
- A.5
- B.10
- C.15
- D.20
- A.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 B.职务作品的作者是公民个人
- C.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 D.职务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 A.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
- B.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浇筑任务分包给某公司
- C.分包单位将部分工程分包给某公司
- D.分包商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而以他人名义承接分包工程
- A.土地承包经营权
- B.建设用地使用权
- C.土地所有权
- D.地役权
-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C.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
- D.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 A.占有权
- B.使用权
- C.收益权
- D.处分权
- A.1
- B.2
- C.3
- D.4
- A.1
- B.2
- C.3
- D.6
- A.3
- B.5
- C.7
- D.10
- 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 B.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监理工程师
- C.发包人代表或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站
- D.发包人代表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 A.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
- B.投标人发生合并、分立、破产等重大变化的,应当撤回投标
- C.投标人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
- D.投标人不再具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或者其投标影响招标公正性的,其投标无效
- A.10
- B.15
- C.20
- D.25
- A.5
- B.10
- C.15
- D.20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工程质量检测单位
- A.施工合同履约保证金
- B.施工投标保证金
- C.工程款支付担保
- D.预付款担保
- A.只能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 B.只能由人民法院
- C.可以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
- D.可以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
- A.1%以上2%以下
- B.2%以上5%以下
- C.1%以上10%以下
- D.5%以上15%以下
- A.证人只提交书面证词无须出庭作证
- B.证人有义务出庭作证
- C.证人在庭审时应当旁听
- D.数个证人证明同一事实时,可以同时接受询问
- A.施工企业应同意建设单位自行采购
- B.设计单位提出此要求,施工企业就必须接受
- C.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要求,施工企业就必须接受
- D.施工企业可拒绝建设单位的要求
- A.必须在合同中有此约定,才可作为结算依据
- B.这是法定的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的情形
- C.即使合同通用条款中有此约定,也不能作为结算依据
- D.此约定即使写入合同中,也属无效合同条款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勘察单位
- D.设计单位
- A.建设单位独自所有
- B.建设单位和甲设计师共同所有
- C.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所有
- D.设计单位和甲设计师共同所有
- A.国务院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A.特别重大
- B.重大
- C.较大
- D.一般
- A.2
- B.3
- C.4
- D.6
- A.法律
- B.地方性法规
- C.行政法规
- D.单行条例
- A.应按照建设单位提出的计价标准予以补偿
- B.应按照施工企业提出的计价标准予以补偿
- C.合同总价款不予调整
- D.协商不成,可以参照签订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计价标准确定
-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D.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A.推荐性
- B.国家
- C.强制性
- D.行业
- A.10%
- B.20%
- C.30%
- D.50%
- A.10
- B.20
- C.30
- 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