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人民币以上2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 B.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人民币以上3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 C.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人民币以上5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 D.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人民币以上3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 E.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人民币以上6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 A.若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
- B.抵押权已登记的优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 C.抵押权都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 D.抵押权都未登记的,按照抵押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
- E.若抵押权已登记的,且顺序又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B.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 C.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E.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 A.运输固体废物时,采取了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止污染的措施
- B.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严格限制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
- C.禁止中国境外的同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 D.限制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 E.施工单位及时清运、处置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 A.标准施工工艺
- B.合同约定
- C.施工技术标准
- D.工程设计图纸
- E.口头约定
- A.兑付国债本息请求权
- B.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 C.基于合同关系产生的支付货款请求权
- D.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 E.支付损害赔偿金
- A.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
- B.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
- C.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
- D.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的
- E.知道撤销事由后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
- A.不当得利
- B.无因管理
- C.合同
- D.侵权行为
- E.不可抗力
- A.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 B.违约方支付迟延履行违约金后,另一方仍有权要求继续履行
- C.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及定金条款
- D.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同时适用违约金条款及定金条款
- E.约定的违约金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按实际损失金额调减
- A.建筑材料
- B.周转材料
- C.建筑构配件
- D.设备
- E.商品混凝土
- A.非法挂靠或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
- B.投标时提交假业绩证明或资格文件
- C.投标人以行贿手段谋取中标的
- D.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
- E.假冒法定代表人签名,提交假委托书
- A.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
- B.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
- C.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
- D.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解除主合同的
- E.债权人与其他债务人签订合同的
- A.重大事故
- B.较大事故
- C.一般事故
- 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 E.特别重大事故
- A.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E.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A.物权是财产权
- B.物权是排他权
- C.物权是绝对权
- D.物权是相对权
- E.物权是支配权
- A.招标、投标文件
- B.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
- C.协议书
- D.专用条款
- E.通用条款
- A.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 B.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 C.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 D.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证书
- E.有不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
-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C.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 D.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 E.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 A.拒绝执行违章指挥
- B.拒绝冒险作业
- C.危害生命安全的劳动条件
- D.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A.被告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 B.该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 C.被告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D.该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A.出租
- B.出让
- C.划拨
- D.抵押
- E.转让
- A.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 B.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
- C.向安全生产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D.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 A.200万元和100万元
- B.100万元和50万元
- C.200万元和50万元
- D.300万元和100万元
- A.5
- B.4
- C.3
- D.2
- A.抵押
- B.质押
- C.留置
- D.保证
- A.7日
- B.10日
- C.30日
- D.60日
- A.合法行为,洗车是司机的权利
- B.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防止地表水污染的规定
- C.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防止地下水污染的规定
- D.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A.施工企业在其施工资质许可范围内自建自用的工程
- B.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的工程
- C.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工程
- D.经济适用房工程
- A.由被代理人独自承担责任
- B.由代理人独自承担责任
- C.南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按照约定各自承担赔偿责任
- D.被代理人要向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 A.无害化
- B.减轻污染的
- C.再生利用
- D.消除污染的
- A.3 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 B.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确定施工单位前
- B.住宅小区工程开工前
- C.确定监理单位前
- D.住宅小区工程竣工验收前
- A.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 B.建设工程发包方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
- C.建设单位不得任意压缩合同工期
- D.涉及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施工前,只能委托原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
- A.建设单位
- B.总承包单位
- C.分包单位
- D.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共同
- A.2015年3月9日
- B.2015年3月11日
- C.2015年3月17日
- D.2018年3月17日
- A.30日
- B.60日
- C.15日
- D.90日
- A.应按合同约定的价格4 000元/吨结算
- B.应按国家确定的最新价格3 400元/吨结算
- C.应当按新旧价格的平均值结算
- D.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应当解除合同
- A.买卖合同生效
- B.转移登记
- C.交付
- D.买方占有
- A.质权人
- B.第三人
- C.抵押人
- D.债务人
- A.责令其提交
- B.维持该具体行政行为
- C.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 D.驳回复议申请
- A.联合体承包工程其成员之间的连带责任属约定连带责任
- B.如果分包单位是经业主认可的,总包单位对其过失不负连带责任
- C.工程总分包单位之间的连带责任是法定连带责任
- D.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部分债务的义务
- A.该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
- B.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
- C.该合同为有效合同
- D.该合同为无效合同
- A.2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甲公司负主要责任
- B.乙公司负主要责任
- C.乙公司负全部责任
- D.监理公司负主要责任
- A.由于是甲公司的原因导致,故建设单位只能向甲公司主张权利
- B.因约定各自承担50%,故乙公司只应对建设单位承担10万元的赔偿责任
- C.如果建设单位向乙公司主张,则乙公司应先对20万元索赔额承担责任
- D.只有甲公司无力承担,乙公司才应先承担全部责任
- A.5
- B.7
- C.15
- D.30
- A.保证、定金、抵押
- B.保证、订金、质押
- C.违约金、留置、保证
- D.留置、定金、罚款
- A.拒绝权
- B.建议权
- C.紧急避险权
- D.批评权
- A.施工企业的总经理
- B.施工项目的负责人
- C.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
- D.施工企业的董事
- A.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1名仲裁员组成,南3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 B.由若干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不设首席仲裁员
- C.仲裁庭由2名仲裁员组成,当事人双方各选定1名
- D.仲裁庭由当事人各方选定2名仲裁员组成
- A.移人地
- B.移出地
- C.途经地
- D.接受地
- A.6个月
- B.12个月
- C.36个月
- D.60个月
- A.民事纠纷
- B.行政纠纷
- C.刑事附带民事纠纷
- D.程序纠纷
- A.建筑企业集团公司可以允许所属法人公司以其名义承揽工程
- B.建筑企业可以在其资质等级之上承揽工程
- C.联合体共同承包的,按照资质等级高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 D.施工企业不允许将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
- A.责令改正
- B.责令停业整顿
- C.降低资质等级
- D.吊销资质证书
- A.开庭审理前
- B.法庭辩论前
- C.终审判决前
- D.举证期限届满前
- A.10
- B.15
- C.20
- D.30
- A.没收财产
- B.拘役
- C.罚金
- D.剥夺政治权利
- A.政府采购法
- B.公司法
- C.招标投标法
- D.劳动法
- A.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
- B.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延期
- C.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 D.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三个月内,重新办理施工许可证
- A.与招标代理机构串通
- B.提供虚假资质证明
- C.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
- D.向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
- A.货物验收地
- B.交货地点
- C.货物到达地
- D.货物调试安装地
- A.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 B.有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 C.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 D.向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 A.将承包的工程全部转让给他人完成的
- B.将有关专业工程发包给了业主推荐的分包人的
- C.将承包的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全部转让给他人完成的
- D.将分包的工程发包后未设立项目管理机构进行组织管理的
- A.施工需要并按规定通过审查
- B.施工需要并通过监理单位审查
- C.该开发公司的要求
- D.施工单位的要求
- A.委托勘察、设计单位制订技术加固措施
- B.委托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进行加固、维修和补强
- C.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鉴定
- D.申请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鉴定
- A.2
- B.3
- C.4
- D.5
- A.企业工会代表企业职工
- B.企业每一名职工
- C.企业10名以上职工
- D.企业绝大部分职工
- A.质量保修书
- B.质量保证书
- C.质量维修书
- D.质量保函
- A.定金须于合同履行前交付,而违约金只能在发生违约行为以后交付
- B.定金一般是约定的,而违约金一般是法定的
- C.定金有证约和预先给付的作用,而违约金没有
- D.定金主要起担保作用,而违约金主要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形式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 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 C.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 D.以其他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
- A.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 B.被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
- C.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
- D.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 A.不当得利
- B.无因管理
- C.合同
- D.侵权
- A.业主现场代表
- B.总监理工程师
- C.项目经理
- D.专业监理工程师
- A.0.5%以上1%以下
- B.1%以上2%以下
- C.2%以上4%以下
- D.3%以上6%以下
- A.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 B.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 C.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 D.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3年
- A.20
- B.30
- C.60
- D.90
- A.违约责任
- B.不当得利
- C.侵权行为
- D.无因管理
- 79
-
行政处分的方式是( )。
- A.没收非法财产
- B.吊销营业执照
- C.行政拘留
- D.记过、撤职、开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