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双方的购销合同解除
- B.双方的装饰材料质量争议消灭
- C.人民法院非经法定审判监督程序,不得撤销该判决
- D.建材公司不履行义务时,房屋开发公司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E.二审法院审理后,诉讼程序即告终结
- A.债因履行而消灭
- B.债因抵消而消灭
- C.债因提存而消灭
- D.债因混同而消灭
- E.债因合同到期而消灭
- A.保证
- B.抵押
- C.质押
- D.留置
- E.预付款
- A.《建筑法》
- B.《安全法》
- C.《安全生产法》
- D.《合同法》
- E.《经济法》
- A.行政机关作出吊销某建筑公司资质证书的处罚
- B.工商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处罚
- C.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处罚
- D.交通管理机关作出的暂扣该公司司机驾驶执照的处罚
- E.工商机关作出责令停业整顿的处罚
- 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义务主体是建设单位
-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建设单位审批,不得开工建设
- 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有效期为5年
- D.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E.环境影响的跟踪管理,主要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
- A.要约生效的地点就是合同成立的地点
- B.承诺生效的地点就是合同成立的地点
- C.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订立的合同,收件人电脑所在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 D.双方当事人约定了合同成立地点的就以该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
- E.合同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当事人双方签字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 A.因误解订立的合同
- B.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 C.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 D.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 E.以合法行为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 A.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的
- B.在试用期内的
- C.用人单位濒临破产的
- D.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的
- E.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 A.买卖合同
- B.保管合同
- C.运输合同
- D.加工承揽合同
- E.施工合同
- A.进货检验的义务
- B.保持产品质量的义务
- C.确保标识规范的义务
- D.确保在显著位置清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的义务
- E.确保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的义务
- A.和解应该发生在仲裁、诉讼程序之外
- B.当事人申请仲裁后,达成和解协议的,应撤回仲裁申请
- C.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 D.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如果达成一致意见,就无需仲裁或诉讼
- E.当事人在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
- A.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 B.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危险防范措施
- C.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事故应急措施
- D.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E.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报告安全事故隐患
- 14
-
财产保全的种类有( )。
- A.诉前财产保全
- B.执行财产保全
- C.诉讼财产保全
- D.诉讼合同保全
- E.用益物财产保全
-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 B.仲裁事项
- C.仲裁时间
- D.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 E.选定的仲裁员
- A.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 B.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决定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 C.招标人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 D.经评标委员会评审,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
- E.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 A.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 B.被代理人死亡
- C.代理人死亡
- D.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 E.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 A.李某必须在3年内不改变执业范围
- B.李某申请延续注册时应提交原注册证书
- C.2008年11月李某变更到另一家施工企业,则变更后的注册有效期到2011年11月止
- D.李某的初始注册有效期至2011年5月31日
- E.因增加执业专业,李某申请专业增项注册
- A.发包方同意更换项目负责人
- B.发包方与该注册建造师受聘企业已解除承包合同
- C.该注册建造师的受聘企业聘用了新的项目经理
- D.因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必须更换项目负责人
- E.因发包方原因致使工程项目停工超过100天
-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B.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 C.任何国家机关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 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
- E.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 A.《建筑法》
- B.《环境保护法》
- C.《合同法》
- D.《安全生产法》
- A.甲承担责任
- B.乙承担责任
- C.甲和乙承担连带责任
- D.甲和乙与自己分担责任
- A.和解
- B.调解
- C.诉讼
- D.诉讼与调解相结合
- A.主要负责人
- B.技术负责人
- C.项目负责人
- D.法定代表人
- A.债因履行而消灭
- B.债因提存而消灭
- C.债因转让而消灭
- D.债因免除而消灭
-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合格
-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 A.甲建设单位
- B.乙施工单位
- C.丙施工单位
- D.项目经理部
- A.60天
- B.90天
- C.半年
- D.一年
- A.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 B.给予罚款处理
- C.给予撤职处分
- D.责令限期改正
- A.行政罚款
- B.行政处分
- C.行政拘留
- D.行政通报
- A.国家及法律尽可能尊重合同当事人的意思
- B.合同仅仅是当事人之间的问题
- C.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和自愿原则不矛盾
- D.对于损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国家应当予以干预
- A.尚未履行的义务不随合同效力消灭而丧失履行的基础
- B.合同解除后发生合同效力消灭的效果
- C.已经履行的当事人不得要求恢复原状
- D.已经履行的当事人无权要求赔偿损失
- A.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D.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 A.仲裁机构之间无隶属关系
- B.仲裁机构隶属于行政机构
- C.仲裁庭不受仲裁机构的干涉
- D.仲裁庭不受任何机关的干涉
- A.甲公司
- B.乙招标代理机构
- C.丙行政监督部门
- D.甲与乙共同
- A.基层人民法院
- B.上级人民法院
- C.基层人民政府
- D.上级人民政府
- A.对外联系工作
- B.签约、审批工作
- C.合同谈判工作
- D.主办、协调工作
- A.招标过程公开
- B.评标方式公开
- C.投标单位公开
- D.招标单位公开
- A.扣除成本后的税金、管理费和工程保修费
- B.扣除成本后的管理费和工程保修费
- C.扣除成本后的税金和管理费
- D.扣除成本后的管理费
- A.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 B.重大涉外案件
- C.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 D.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 A.10月15日
- B.10月22日
- C.11月14日
- D.12月14日
- A.财产保全只能发生在诉讼过程中
- B.财产保全只能发生在提起诉讼前
- C.财产保全可以由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 D.财产保全是由人民法院依据职权作出裁定
- A.审判程序是产生裁判书的过程
- B.执行程序是实现裁判书内容的过程
- C.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是并列的独立程序
- D.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是前后的关联程序
- A.甲建筑公司
- B.乙建筑设备租赁公司
- C.沈某
- D.沈某、李某与乙建筑设备租赁公司
- A.郭某享有工程设计图的署名权,该公司享有著作权的其他权利
- B.郭某享有工程设计图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该公司享有著作权的其他权利
- C.郭某享有工程设计图的所有权利,但该公司在其业务范围内可以优先使用
- D.该公司有工程设计图著作权的所有权利,但应当给予郭某相应的奖励
- A.地域管辖是划分同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 B.专属管辖是排他性管辖
- C.最高人民法院为终审法院,因此只受理二审案件
- D.房地产的纠纷属于专属管辖
- A.7月19日
- B.8月19日
- C.9月19日
- D.12月19日
- A.因侵权行为B。因土地使用权转让纠纷
- B.因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 C.因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 A.民事诉讼代理人可分为法定诉讼代理人与委托诉讼代理人
- B.法定诉讼代理人适用于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
- C.委托人可以是法定代理人
- D.委托诉讼代理人不能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 A.企业内部承包
- B.分包
- C.转包
- D.雇佣
- A.公权性B。和解性
- B.民间性
- C.强制性
- A.施工单位执行《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应由政府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故法律、法规不是工程监理依据
- B.监理施工单位“照图施工”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作为监理依据
- C.工程进度应由施工承包单位监督检查,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的进度条款不属于监理依据
- D.工程款支付是建设单位的权利,工程承包合同中的工程款支付条款不属于监理依据
- 53
-
甲、乙两家公司联合投标某一工程,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前,甲公司拟承担另一项目而退出该联合体,并推荐具有相同能力和资格条件的丙公司与乙公司重新组成联合体。该联合体被招标人拒绝,拒绝的理由应是( )。
- A.变化后的联合体削弱了竞争
- B.丙公司事先未经过资格预审
- C.新联合体组成的时间过晚
- D.新联合体的资质低于规定的最低标准
- A.约定性
- B.法定性
- C.赔偿性
- D.惩罚性
- A.要约人接到承诺通知前发出要约撤销通知
- B.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收到要约撤销的通知
- C.要约人发出的要约通知中已明确规定了承诺期限
- D.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的同时,收到要约撤销的通知
- A.矿山企业
- B.水泥生产企业
- C.建筑施工企业
- D.危险物品生产企业
- A.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
- B.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投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
- C.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
- D.评标委员会成员拒绝在评标报告上签字且不陈述其不同意见和理由的,视为同意评标结论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B.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 C.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 D.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 A.简易程序
- B.一般程序
- C.普通程序
- D.听证
- A.按甲的意见作出
- B.按乙或丙的意见作出
- C.请示仲裁委员会主任并按其意见作出
- D.重新组成仲裁庭经评议后作出
- A.施工企业负有取得该鉴定的举证义务
- B.人民法院应该自行调取该鉴定
- C.法院应该推定施工企业的主张成立
- D.建设单位必须提供该鉴定结论
- A.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概算
- B.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估算
- C.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概算
- D.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算
- A.保证
- B.质押
- C.留置
- D.抵押
- A.投入保证其安全生产条件所需的资金
- B.决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工程技术人员兼任
- C.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 D.特种作业人员具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A.2012年1月22日
- B.2012年1月25日
- C.2012年1月30日
- D.2012年2月15日
- A.10月20日前,乙不得向甲主张违约责任,因为履行期限没有届满,不构成违约
- B.10月20 日前,乙不得向甲主张违约责任,因为房屋所有权尚未转移,甲仍需履行
- C.10月20日前,乙得向甲主张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合同因标的不能而无效
- D.10月20日前,乙得向甲主张默示预期违约的责任
- A.120
- B.150
- C.165
- D.215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建筑材料公司不得扣减李某的工资
- B.由于在试用期内,所以甲建筑材料公司的做法是符合《劳动合同法》的
- C.甲公司可以扣发李某的工资,但是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D.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
- A.2011年11月2日
- B.2011年5月1日
- C.2012年11月1日
- D.2013年11月1日
- A.要求买房人继续按合同约定履行
- B.撤销该合同
- C.要求开发商降低价格销售
- D.要求买房人以开发商优惠价格购买
- A.从合同
- B.不要式合同
- C.诺成合同
- D.实践合同
- A.要式合同
- B.不要式合同
- C.无名合同
- D.从合同
- A.房地产主管部门
- B.法院或仲裁机构
- C.开发公司
- D.消费者协会
- A.直接故意
- B.间接故意
- C.过于自信的过失
- D.疏忽大意的过失
- A.内墙皮脱落
- B.地面墙瓷砖空鼓
- C.横梁裂缝超过规范规定
- D.自来水管爆裂
- A.由于在试用期内,甲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 B.由于李某不能胜任工作,甲公司应提前30日通知李某,解除劳动合同
- C.甲公司可以支付李某i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 D.由于李某在怀孕期间,所以甲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A.因为实行一裁终局原则,所以劳动仲裁裁决书一经做出即刻生效
- B.仲裁庭制作的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 C.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0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D.裁决书做出后,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机构强制执行
- A.责令停止施工
- B.责令停止使用
- C.罚款
- D.责令停产停业
- A.李四和王五对张三的同一处分行为不能同时行使撤销权
- B.李四可以撤销张三90万元房产的处分行为,其中40万元用于清偿自己债权、剩下的50万元用来清偿王五的债权
- C.李四只能撤销张三40万元财产的处分行为并对该40万元财产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 D.王五可以撤销张三90万元房产的处分行为,其中50万元用于清偿自己债权、剩下的40万元用来清偿李四的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