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专家预测过关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本工程可以选派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参与合同谈判,认真组织合同评审,加强合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合同索赔管理,用索赔和反索赔弥补和减少项目部的损失,诚信守法,规范建设工程合同行为,防范合同风险。

2.安全技术措施应根据上述风险逐项制定,即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机械操作安全技术措施、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变、配电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压力试验安全技术措施、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单机试车安全技术措施。

结论:施工单位项目部仅针对桥式起重机的吊装制定了较完善的施X-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还有其他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制定,所以项目部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是不完善的。

3.B公司应负的责任是:没有制定相应的设备运输方案,没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可以认为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管理混乱;运输车辆为报废车辆,施工设备严重不合格;用10t半挂车拉25t设备,严重超载,违反了施工设备使用管理的规定;施工现场没有安全员或其他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安全和质量管理不符合要求。B公司对这次施工应负主要责任。

4.A公司负有的责任是:

A公司选择B公司为分包队伍不当,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运输设备不能满足设备运输的需要;B公司的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B公司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极为薄弱,野蛮操作,不懂起码的规则,不具备承担设备运输的能力。

A公司对B公司的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分包队伍没有设备运输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而A公司也没及时检查并令其整改;A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对分包队伍的管理不到位。

2

背景资料:

A施工单位承包了某建设单位扩建工程的一个新建轻烃储存罐区,罐区主体工程为4台2000m3球形储罐。建设单位将球罐区及其附近一块区域划给A施工单位作为施工和办公用地,A施工单位进行了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施工开始后,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进行到第一台球罐开始焊接球罐壳体。进行焊缝清根,电弧气刨火花引燃地面上一处易燃物,火势很快发展,使球罐外的帆布焊接防风棚起火。施工人员一面报警,一面自行救火,但打开临时消防栓,没有水,采用施工用水,水量不足,不能控制火势。消防车赶到时,由于道路被堆放的脚手架和工程用钢管阻塞,无法靠近着火点,只得组织人工清障.在清障完成,消防车到达球罐着火处时,防风棚已基本烧光。

事件2,工程进程将半,建设单位组织供电系统改造。由于施工单位一问现场办公室和一间库房处于原主动力埋地电缆经过位置,必须拆除搬迁。搬迁过程中,库房内材料配件标识被混,以至于尔后出现材料错用现象。事后检查,未查到建设单位提供的该地块的地下设施分布图。

问题:

1.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2.施工临时用水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要求?

3.指出在火灾事件中,在施工总平面图布置中存在的缺陷。

4.事件2中施工单位现场办公室和库房拆除搬迁造成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3

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新建办公大楼,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发包给A公司,合同约定工程材料由A公司采购,工程设备由建设单位自行采购。A公司将智能化工程和虹吸雨排水工程分别进行了专业分包。自有施工队伍按给排水、电气和通风空调三个施工队分别进行施工部署。根据土建施工单位提供的网络计划,项目部召集相关单位和人员召开协调会,明确了主要工序施工时间节点,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排布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分专业拟定了设备、材料进场计划。提交业主和监理单位,获得批准。

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场外预制的空调风管运输途中因汽车开行不慎毁坏庄稼与村民发生矛盾,导致风管无法进场,对给排水和电气专业施工也造成了相应影响。经多方协调,风管得以进场,比原计划进场时间滞后2d;相关专业调整了部分工作,最终将对总工期的延误减少到1d。

事件2,按既定网络计划,土建施工单位通知A公司项目部,空调机组设备基础将于1周后施工,但由于设备品牌和选型迟迟没有确定,设计图纸滞后,地脚螺栓无法定位。经协调,在原定设备基础施工时间5d后拿到了空调机组施工图,相关专业调整了部分工作,最终将对总工期的延误减少到2d。

问题:

1.事件1中,哪些属于内部协调?哪些属于外部协调?

2.针对事件2的协调,分别需要采取何种方式?

3.分别说明两起事件是否能够得到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原因。

4.在现场组装轴流风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

自动化仪表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应有(  )。

  • A.防火措施
  • B.防雨措施
  • C.防烟措施
  • D.防水措施
  • E.封堵措施
6

空调风管的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应检查线圈和阀体间的要求有(  )。

  • A.最小电阻
  • B.供电电压
  • C.额定电流
  • D.输出信号
  • E.输入信号
7

建筑电气材料到达施工现场验收的内容有(  )。

  • A.外观检查
  • B.型号核对
  • C.规格检查
  • D.耐压试验
  • E.绝缘测试
8

根据机电工程注册建造师签章文件类别要求,属于安全管理签章文件的有(  )。

  • A.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书
  • B.分包安全管理协议书
  • C.工程人身设备保险委托书
  • D.现场临时用电申请书
  • E.大型施工机具使用检查表
9

符合球形罐焊后整体热处理测温点的布置要求有(  )。

  • A.在球壳外表面均匀布置
  • B.相邻测温点间距小于4.5m
  • C.上、下人孔法兰各设置1个测温点
  • D.柱脚板各设置1个测温点
  • E.产品焊接试板设置1个测温点
10

起重机械失稳的主要原因有(  )。

  • A.机械故障
  • B.超载
  • C.吊臂偏心过大
  • D.行走速度过快
  • E.支腿不稳定
11

保冷结构的具体组成有(  )。

  • A.保冷层
  • B.防潮层
  • C.保护层
  • D.防锈层
  • E.识别层
14

垂直埋设的金属接地体一般采用(  )等。

  • A.镀锌角钢
  • B.镀锌钢管
  • C.镀锌圆钢
  • D.镀锌扁钢
  • E.镀锌槽钢
15

可以通电检验的条件包括(  )。

  • A.建筑物全部装修完成 
  • B.受电系统二次回路试验合格
  • C.保护定值按设计要求整定完毕
  • D.受电系统的设备和电缆等绝缘良好
  • E.消防设施已布置到位
16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单位通过系统(  )后即可进入竣工验收。

  • A.测试合格
  • B.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整
  • C.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 D.综合效能测定及调整
18

电梯安装自检试运行结束后,由(  )负责进行校验和调试。

  • A.电梯安装单位
  • B.电梯制造单位
  • C.电梯监理单位
  • D.质量监督单位
20

大跨越档距的测量,通常采用(  )。

  • A.电磁波测距法
  • B.激光测距法
  • C.三角测量法
  • D.水平测距法
21

常用于高温炉墙的保温层的施工方法是(  )。

  • A.捆扎法
  • B.拼砌法
  • C.浇注法
  • D.充填法
22

大型储罐罐底焊缝的致密性,应采用(  )方法进行检查。

  • A.真空箱试验
  • B.氨气试验
  • C.充水试验
  • D.煤油渗漏试验
23

拱和拱顶必须从(  )砌筑,严禁将拱砖的大小头倒置。

  • A.热端向冷端
  • B.冷端向热端
  • C.两侧拱脚同时向中心对称
  • D.两侧向中心
24

下列设备中,不属于用电设备的是(  )。

  • A.低压配电柜
  • B.电动机
  • C.电加热器
  • D.照明灯具
26

高层建筑采暖管道安装工艺流程为: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卡架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采暖器具安装→(  )→凋试。

  • A.冲洗→防腐→试压→保温
  • B.试压→防腐→保温→冲洗
  • C.试压→冲洗→防腐→保温
  • D.冲洗→试压→保温→防腐
27

锅炉受热面施工中横卧式组合方式的缺点是(  )。

  • A.钢材耗用量大
  • B.可能造成设备变形
  • C.不便于组件的吊装
  • D.安全状况较差
28

设备安装纵横向基准线是根据施工图,按照(  )来确定的。

  • A.建筑物定位轴线
  • B.土建提交的纵横向轴线
  • C.设备底座地脚螺栓孔的位置
  • D.平面控制网
30

下列不符合电力设施与其他设施互相妨碍处理基本原则的是(  )。

  • A.协商原则
  • B.在先原则
  • C.多次补偿原则
  • D.避免损失原则
31

用砖板作防腐衬里一般采用(  ),从而达到耐腐蚀、耐热、耐磨的良好保护效果。

  • A.胶泥砌衬施工法
  • B.模压施工法
  • C.缠绕施工法
  • D.粘贴施工法
32

锅炉本体受热面安装程序中的试验是(  )。

  • A.压力试验
  • B.泄漏性试验
  • C.灌水试验
  • D.通球试验
33

根据流动式起重机的幅度和臂长,查特性曲线能确定其(  )

  • A.被吊设备高度
  • B.额定起重量
  • C.索吊具重量
  • D.站位位置
34

电梯轿厢组装应在(  )完成的。

  • A.电梯制造厂
  • B.电梯井道
  • C.电梯厅内
  • D.电梯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