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模拟卷八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三)

【背景材料】

   某桥梁工地的简支板梁架设,由专业架梁分包队伍架设。该分包队伍用两台50 t履带吊,以双机抬的吊装方式架设板梁。在架设某跨板梁时,突然一台履带吊倾斜,板梁砸向另一台履带吊驾驶室,将一名吊车驾驶员当场砸死,另有一人受重伤。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做好标识,保护了现场,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告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和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在报告上级以后,项目经理指定技术、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开展调查,企业安全部门和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也赶到现场参加调查,调查中发现下述现象:

   (1)项目部审查了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作出了合格评价。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了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查不到监督、检查记录。

   (2)项目部编制了板梁架设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履带吊下要满铺路基箱板,路基箱板的长边要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垂直,但两台履带吊下铺设的路基箱板,其苌边都几乎与履带吊行进方向平行,而这正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3)查到了项目部向分包队伍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齐全,但查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的交底记录。

   (4)仔细查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没有发现路基箱板铺设方向不正确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威胁和避难措施的详细内容。

   (5)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通过调查,查清了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者,对事故责任者和员工进行了教育,事故责任者受到了处理。

问题:

   1.事故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签报程序规定是什么?

   2.该事故属几级事故?

   3.上述背景资料中哪种现象违反了安全控制要求?

   4.按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还应有哪些人参与调查?

   5.对事故处理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

3

 (一)

   【背景资料】

   某工程公司承建一座采用泥质防渗工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日消纳量800 t。

   (1)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图和技术文件,对工程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发现设计图上垃圾填埋场道路出口的位置与现有道路有偏差,必须扩建一座小桥和将桥头路改造与现有道路接顺,并将此发现以书面报告反馈给设计单位进行协商,接到了补充设计图和资料。为了抢工期,项目经理下令立即动工改道和扩建小桥,以便填埋场开工后可先用作施工用道路。

   (2)项目经理部根据质量计划对确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膨润土,采购部门审查了中标供应商的产品三证和产品试验报告,认为符合要求,决定立即从该供应商进货。

   (3)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单位已圆满完成的多个大型填埋场的经验,认为无需再作施工技术交底,在收到膨润土材料后,立即令各施工队按图开展泥质防渗层施工作业,对本场地土与膨润土掺量的最佳配合比采用上一个同类工程的配合比。

   (4)项目部在泥质防渗层施工过程中实行了分层压实。因当时质检人员少,施工面大,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每两层检验一次压实度。但填埋场投入使用后的渗漏检验结果表明,该填埋场发生了渗滤液渗漏现象。

   问题:

   1.项目经理部在复测以及小桥与桥头路改造问题上的做法,哪些对?哪些不对?

   2.项目经理部在膨润土采购问题上的做法,哪些对?哪些不对?

   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技术交底、配合比确定和压实度检验问题上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

(二)

 【背景材料】

   某A公司承建B市主干道路工程施工,包括雨水、污水、道路内容,同期施工的管线还有热力、燃气、给水、电力等管线,均由甲方指定专业单位承建。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为30 mm改性沥青层;中面层为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为60 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300 m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200 mm级配砂石基层。

   工程于年初3月份开工,合同约定11月底竣工。项目经理部进场后发现原设计雨污水在通过现浇路面无法实施明开槽施工(若开槽施工,开挖深度达8m,需保护管线达10条),拟采用顶管方法施工,受周边管线及邻近建筑物影响,采用锚喷倒挂法施工工作井。

   在路基施工中,由于路基含水量较大,级配砂石基础出现弹软现象,质量部门检查时,发现已成型基层局部达10 mm。受市区交通管理影响,石灰粉煤灰混合料仅在夜间进场,白天机械配合人工摊铺。碾压时发现表面松散、原厚度不均现象。受工期进度影响,道路沥青面层均在冬季施工进行。

 问题:

   1.采用顶管方法施工,项目部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2.针对项目部提出的施工变更,能否变更?合同价款具体程序如何?

   3.级配砂石基层压实存在哪些问题?其具体体系质量要求如何?

   4.混合料碾压产生的问题说明什么?应如何处理?

   5.冬期摊铺沥青混合料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5

沟槽开挖前,为编制好沟槽开挖方案,下列技术工作必须做的是(   )。

  • A.查明地下水位、土质
  • B.查明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
  • C.土方挖掘机进场验收
  • D.制订土方开挖、调运方案
  • E.制订沟槽降水、支撑
6

填埋场不应设在( )。

  • A.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 B.洪泛区和泄洪道
  • C.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 m以内的地区
  • D.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 m以外的地区
  • E.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
7

城市排水管网中所谓的合流制,系指城市污水和雨水在同一排水管渠系统中输送排放。该排水系统又可分(   )和截流式合流制等。

  • A.半处理   
  • B.直泄式
  • C.截流分流   
  • D.全处理
  • E.雨水、污水分流
8

市政工程沉井下沉由于沉井深度较浅,一般采用(   )等方法。

  • A.人工或风动工具挖土法   
  • B.排水下沉法
  • C.抓斗挖土法   
  • D.不排水下沉法
  • E.水枪冲土法
9

采用顶管施工时,在顶进过程中,发现( )等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A.后背墙有轻度变形
  • B.顶铁发生扭曲现象
  • C.接缝中漏泥浆
  • D.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 E.工具管后方遇到障碍
10

无支护基坑适用条件是(   )。

  • A.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短   
  • B.基坑深度在5m以内
  • C.地下水位低于基底   
  • D.地下水渗透量小,不影响坑壁稳定
  • E.挖基坑时不影响临近建筑物的安全
11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规定进行( )。

  • A.外观检查   
  • B.强度检验
  • C.硬度检验   
  • D.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 E.动载锚固性能试验
12

关于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正确的描述内容有(   )等。

  • A.每层摊铺虚厚不超过250 mm
  • B.碾压应在自然含水量时进行
  • C.先用8t压路机稳压,再用12 t以上压路机碾压
  • D.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碾压分别由两边开始向路中心
  • E.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接处预留300~500 mm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
13

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是(   )、透水性和噪声量。

  • A.平整度   
  • B.承载能力
  • C.抗滑能力   
  • D.温度稳定性
  • E.抗变形能力
14

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具有(   )等优点。

  • A.强度高   
  • B.稳定性好
  • C.抗冻   
  • D.板体性较强
  • E.不用洒水养护
15

当地下水作饮用水源时,地下水中铁、锰的含量超过( )卫生标准时,需要采用自然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等方法除铁、锰。

  • A.生活用水   
  • B.生活杂用水
  • C.工业用水   
  • D.生活饮用水
18

枸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程序应为(   )。

  • A.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 B.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同时测水池内水位→有关资料整理
  • D.根据有关资料→水池注水→蒜发量测定→水池内水位观测→整理测试资料
19

排水泵站溢流井的设置,必须取得当地( )的同意。

  • A.环保主管部门   
  • B.规划主管部门
  • C.卫生主管部门   
  • D.市政主管部门
20

无盖水池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   ),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 A.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前12 h   
  • B.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后12 h
  • C.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   
  • D.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后8h
21

城市轨道交通岛式地面站台的最小宽度为(   )m。

  • A.8   
  • B.7   
  • C.6   
  • D.5
22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承重部位的支架和模板,必要时,应在立模后预压,消除(   )和基础的沉陷。

  • A.非弹性变形   
  • B.弹性变形
  • C.塑性变形   
  • D.支架空隙
24

向隧道管片与洞体之间空隙注浆的主要目的是(   )。

  • A.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
  • B.使管片环及早安定,千斤顶推力能平滑地向地层传递
  • C.使作用于管片的土压力平均,减小管片应力和管片变形,盾构的方向容易控制
  • D.形成有效的防水层
25

弯曲梁板的系吊点位置应(   ),否则就不稳定。

  • A.比梁板的重心低   
  • B.与梁板的重心在同一平面上
  • C.比梁板的重心高   
  • D.与梁板的重心在同一直线上
26

地下连续墙挖槽方式中没有的是(   )。

  • A.抓斗式   
  • B.冲击式
  • C.回转式   
  • D.组合式
27

无支护基坑坑缘边应留有护道,距坑缘不小于( )。

  • A.0.8 m   
  • B.1.0 m   
  • C.1.2 m   
  • D.1.5 m
28

现浇混凝土墩台混凝土分层分段对称浇筑时,各段的浇筑应到距模板上缘(   ) mm处为止。

  • A. 50~100   
  • B.100~150  
  • C.150~200   
  • D.0~50
29

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   )。

  • A.防冻垫层   
  • B.排水垫层
  • C.半刚性垫层   
  • D.刚性垫层
30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宜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联合作业,相邻两幅之间宜重叠(     )mm。

  • A. 200~250   
  • B.150~200   
  • C.100~150   
  • D.50~100
31

大口径(管径≥1000 mm)钢管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竖向变形,不正确的做法是 (  )。

  • A.运输过程应加竖向支撑,不得多层叠放
  • B.回填土前,必须施加竖向支撑
  • C.回填土完毕后就拆除管内支撑
  • D.管道两侧回填土压实度必须大于或等于95%
32

填方路基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 )时,需修成台阶形式。

  • A.1:10   
  • B. 1:8   
  • C.1:7   
  • D.1:5
33

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 m试验段,主要分(   )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 A:试拌、试铺   
  • B.试拌、检测
  • C.协调、试验  
  • D.试运、试铺
34

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的面层常用(   )。

  • A.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 B.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 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 D.砂粒式沥青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