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加强管理观念
- B.加强定额和预算管理
- C.完善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
- D.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
- E.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 A.最可行
- B.最经济
- C.最安全
- D.最简易
- E.最可靠
- A.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与划分
- B.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 C.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
- D.临时设施搭设与管理
- E.劳动力管理
- A.均匀
- B.连续
- C.不间断
- D.多层次
- E.缓慢
- A.品种
- B.钢筋长度
- C.规格
- D.加工数量
- E.等级
- A.符合焊接工艺要求
- B.精度等级符合要求
- C.性能稳定可靠
- D.灵敏度可靠
- E.配备相应的操作工
- A.安全检查
- B.验收合格
- C.质量检查
- D.形成文件
- E.保持完好状态
- A.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
- B.以交通功能为主
- C.实现交通连续通行
- D.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 E.以服务功能为主
- A.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
- B.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
- C.必要时放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
- D.增加池体钢筋所占比例
- E.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 A.埋深
- B.施工年限
- C.使用状况
- D.位置
- E.具体产权单位
- A.项目负责人定期组织质检人员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 B.项目技术负责人定期组织具有资质的质检人员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 C.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质量问题,责任人按规定承担责任
- D.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质量问题,依据验证评价的结果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 E.质量控制应实施GB/T l9000族标准的PDCA循环工作方法
- A.施工场地
- B.桩的制作
- C.桩的沉入
- D.桩的吊运
- E.桩的堆放
- A.警告
- B.提示
- C.指示
- D.指令
- E.禁止
- A.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中
- B.将断面分成侧壁导坑、上台阶、下台阶
- C.侧壁导坑宽度不宜超过0.5倍洞宽,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
- D.导坑与台阶的距离以导坑施工和台阶施工不发生干扰为原则
- E.上、下台阶的距离视围岩情况参照短台阶法或超短台阶法拟定
- A.机器人法
- B.密封法
- C.补丁法
- D.胀管法
- E.局部软衬法
- A.后浇缝位置应设于受力和变形较大处
- B.后浇混凝土养护期不应少于28d
- C.后浇混凝土施T-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进行
- D.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 E.两侧混凝土应凿毛、清理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后粘贴遇水膨胀胶条
- A.中压管道
- B.储气罐
- C.低压管道
- D.高压储气罐
- E.次高压管道
- A.工程特点
- B.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 C.工期要求
- D.设计图纸
- E.施工组织条件
- A.强度
- B.严密性
- C.材质
- D.耐腐蚀
- E.可靠性
- A.供汽管
- B.回水管
- C.凝水管
- D.供水管
- E.热水管
- A.高支架
- B.通行管沟
- C.不通行管沟
- D.低支架
- E.半通行管沟
- A.围岩要经多次扰动
- B.在第四纪地层不设或少设锚杆
- C.断面分块多
- D.支护结构形成全断面封闭的时间长
- E.环形开挖进尺较短
- A.蒸汽热网
- B.一级管网
- C.开式系统
- D.热水热网
- E.直埋敷设管网
- A.污水管道
- B.雨污水合流管道
- C.设计无要求时,单口水压试验合格的玻璃钢无压管道
- D.设计无要求时,单口水压试验合格的预应力混凝土无压管道
- E.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
- A.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 B.建立安全防护措施
- C.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机制
- D.应急设备、物资准备
- E.交通导行措施
- A.裂管法
- B.穿插内衬法
- C.均匀缩径法
- D.折叠内衬法
- A.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
- B.中心支柱浇筑
- C.底板分块浇筑
- D.顶板浇筑
- A.15%~20%
- B.20%~25%
- C.25%~30%
- D.30%~35%
- A.10℃
- B.20℃
- C.25℃
- D.30℃
- A.力学性能
- B.焊接性能
- C.化学成分
- D.金相结构
- A.3.5m
- B.3.0m
- C.2.5m
- D.2.0m
- A.土体剪应力
- B.土体抗剪强度
- C.土体拉应力
- D.坡度
- A.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 B.结构强度和使用功能
- C.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
- D.结构稳定和环境保护
- A.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
- B.基坑平面尺寸、深度
- C.基坑深度、周边环境要求
- D.基坑深度、降排水要求
- A.交工
- B.时间
- C.阶段
- D.专业
- A.2mm
- B.2.5mm
- C.3mm
- D.3.5ram
- A.围檩→支撑→围护墙
- B.围护墙→支撑→围檩
- C.围护墙→围檩→支撑
- D.支撑→围护墙→围檩
- A.路基工程
- B.桥涵工程
- C.轨道铺设
- D.地上车站
- A.控制
- B.分析
- C.识别
- D.评估
- A.阀门
- B.排水器
- C.放散管
- D.补偿器
- A.必须有足够承载力
- B.严禁被水浸泡
- C.必须满铺钢板
- D.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冻胀措施
- A.配水井
- B.混凝沉淀池
- C.反应池
- D.生物塘
- A.0.2
- B.0.3
- C.0.4
- D.0.5
- A.经井点降水后的软土
- B.中密砂土
- C.硬塑黏土
- D.硬塑粉土
- A.先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再由下而上建造主体结构
- B.先建临时结构顶板,再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由下而上建造主体结构
- C.先建临时结构顶板,根据主体结构层数,自上而下分层挖土与建造主体结构
- D.分块建筑临时结构顶板,再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由下而上建造主体结构
- A.监理工程师
- B.业主代表
- C.项目负责人
- D.企业负责人
- A.C级
- B.D级
- C.A级
- D.B级
- A.0.1m
- B.0.15m
- C.0.20m
- D.0.25m
- A.从动轮
- B.驱动轮
- C.小轮
- D.大轮
- A.利用微生物的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的固体污染物
- B.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
- C.利用投加药剂后的化学反应作用,使污水中溶解性物质生成沉淀物、络合物
- D.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不溶性有机污染物
- A.1/2
- B.1/3
- C.1/4
- D.1/5
- A.1.1~1.3
- B.1.3~1.5
- C.1.5~2
- D.2~2.5
- A.2.0m
- B.2.5m
- C.3.0m
- D.4.0m
- A.无身份证
- B.无劳动合同
- C.无居住证
- D.无岗位证书
- A.绿化规划
- B.园林绿化
- C.绿化管理
- D.绿化行政主管
- A.某工程施工总公司
- B.某工程项目经理部
- C.某工程施工子公司
- D.某工程施工分公司
- A.1.0m
- B.1.5m
- C.2.0m
- D.2.5m
- A.0.5m
- B.0.4m
- C.0.3m
- D.0.2m
- A.15
- B.10
- C.7
- D.5
- A.分包企业
- B.担任总包项目负责人
- C.担任分包企业质量负责人
- D.担任总包项目质量负责人
- A.允不允许渗滤液进入土层
- B.允不允许空气进入渗滤液收集排出系统
- C.填埋供氧方式不同
- D.物料流动形式不同
- A.开挖方法
- B.边坡防护措施
- C.边坡坡度
- D.开挖机具
- A.原材料、预制构件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
- B.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抗渗、抗冻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严重质量缺陷
- C.预制构件试拼装经检验合格,进水孔、预留孔及预埋件位置正确
- D.进水孔、进水管口的中心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无变形、裂缝、歪斜
- A.粘接
- B.叠接
- C.热接
- D.咬接
- A.振捣
- B.冲击
- C.风力
- D.水力
- A.有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的焊接设备且性能稳定可靠
- B.有精度等级符合要求、灵敏度可靠的焊接检验设备
- C.有保证焊接工程安全达到标准的措施
- D.焊工应持有效合格证,并应在合格证准予的范围内焊接
- A.混凝土从出料到铺筑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施组规定
- B.混凝土从出料到铺筑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规范规定
- C.混凝土从出料到碾压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施组规定
- D.混凝土从出料到碾压完成的时间不能超过规范规定
- A.平均
- B.最高
- C.最低
- D.管材要求的
- A.统计制度
- B.责任制度
- C.考核制度
- D.会计制度
- A.0.2m
- B.0.3m
- C.0.4m
- D.0.5m
- A.书面形式
- B.书面形式并签字确认
- C.电子文档
- D.口头协议
- A.抗弯性能
- B.稳定性能
- C.抗剪性能
- D.抗扭性能
- A.1.0m
- B.1.2m
- C.1.5m
- D.1.8m
- A.集中力量,全面开花,快速施工
- B.坚持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
- C.填土路基应按2%~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
- D.因雨翻浆地段,用重型压路机重新压实
- A.模板支架
- B.结构
- C.防水混凝土
- D.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