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植物
- B.顺坝
- C.砌石
- D.挡土墙
- E.改移河道
- A.低温施工,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大于等于350 m时,宜设一道胀缝
- B.邻近构造物、平曲线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的胀缝应按规定设置
- C.集料温缩系数或年温差较大,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大于或等于300 m时,宜设一道中间胀缝
- D.高温施工,宜设一道胀缝
- E.常温施工,集料温缩系数和年温差较大时,可不设胀缝
- A.煤沥青
- B.页岩沥青
- C.木沥青
- D.天然沥青
- E.石油沥青
- A.安全第一的原则
- B.预防为主的原则
- C.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 D.“一票否决”的原则
- E.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 A.提高机械作业的生产率
- B.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 C.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D.降低机械运转费用
- E.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 A.粗集料含量6%~10%
- B.矿粉6%~10%
- C.粗集料含量69%~78%
- D.油石比5%左右
- E.矿粉69%~78%
- A.俯斜式
- B.仰斜式
- C.垂直式
- D.凹折式
- E.衡重式
- A.适应性
- B.先进性
- C.安全性
- D.通用性
- E.专用性
- A.业主、监理、社会往来文件
- B.材料价格调整申请表
- C.项目财务报表
- D.交工工程报告
- E.现场文明施工报批单
- A.10~20
- B.10~40
- C.20~40
- D.20~30
- A.偏角法
- B.切线支距法
- C.坐标法
- D.皮尺法
- E.抬杆法
- A.10
- B.15
- C.28
- D.30
- A.0.5%
- B.1%
- C.2%
- D.5%
- A.0.12
- B.0.35
- C.1.2
- D.3.5
- A.梁式桥
- B.拱桥
- C.刚架桥
- D.悬索桥
- A.组织措施
- B.经济措施
- C.技术措施
- D.行政措施
- A.枕木
- B.脚手架
- C.安全网
- D.塔吊轨
- A.60%
- B.70%
- C.80%
- D.90%
- A.分项工程评分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
- B.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小于80分者为合格
- C.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合格
- D.合同段和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合部合格,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 A.现场文明施工报批单
- B.总体施工工程进度计划表
- C.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D.廉政合同
- A.扬弃爆破
- B.抛掷爆破
- C.稳定的加强抛掷爆破
- D.斜坡地形半路堑的抛坍爆破
- A.500
- B.700
- C.900
- D.1100
- A.施工总体部署
- B.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 C.施工进度计划
- D.各项资源需求计划
- A.水泥混凝土可就地取材
- B.水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高、韧性好、体积稳定
- C.水泥混凝土具有可浇性、经济、耐用、能耗低、原料丰富等优点
- D.用于公路工程施工的混凝土主要有桥涵水泥混凝土和道路水泥混凝土
- A.交通运输部
- B.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 C.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 D.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 A.测定墩、台中线的位置
- B.补充施工需要的基准点
- C.补充施工需要的桥涵中线桩
- D.测定桥涵锥坡的位置
- A.隧道穿过含裂隙水的岩层
- B.隧道穿过可溶性地层与充水的溶槽相连通时
- C.曾在雨期进行隧道施工
- D.原建隧道衬砌防水、排水设施不全
- A.0.2%
- B.0.3%
- C.0.5%
- D.1%
- A.集水坑排水法
- B.井点排水法
- C.沉井排水法
- D.水泥灌浆法
- A.因行走为履带式而得名,变换工作装置,具有多种使用功能
- B.允许短距离吊物行走,但重物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70%
- C.一般要求起重臂仰角不得超过78°
- D.当接近满负荷吊物时,起重臂应逆履带方向起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