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承台的尺寸
- B. 机械尺寸
- C. 支模及操作的要求
- D. 设置排水沟的需要
- E. 坑壁加固需求
- A. 滑坡和高边坡处理
- B. 爆破
- C. 桥梁、码头的加固与拆除
- D. 小型临时工程中的小型支架、模板、便桥的架设与拆除
- E. 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
- A. 调整万能机上两个可移动支座,对准试验机下距离压头中心点两侧各225mm的位置
- B. 将抗折试件放在支座上,且正面朝上
- C. 位置对准后,先慢慢施加一个初始荷载,大约10kN
- D. 以0.5~0.7MPa/s的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荷载
- E. 当断面出现在加荷点外侧时,则试验结果无效
- A. 施工前,应根据±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
- B. 土石路堤不得倾填
- C. 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 D. 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宜分层或分段填筑
- E. 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宜纵向分幅填筑
- A. 倒虹吸管只采用混凝土或混凝土圆管
- B. 施工时管节接头及进出水口砌缝应特别严格,不漏水
- C. 填土覆盖前应做灌水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填土
- D. 倒虹吸管如需在冰冻期施工时,也可按夏季要求施工进行
- E. 倒虹吸管的进出水口应在竣工后及时盖上
- A. 吊机塔架
- B. 吊机钻架
- C. 钻机钻架
- D. 灌注塔架
- E. 钻机塔架
- A. 导管应进行水密试验
- B. 导管应进行抗剪试验一
- C. 导管应居中稳步安放
- D. 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 E. 施工时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
- A.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预防为主的原则
- B. 静态管理原则
- C. 计划性、系统性原则和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 D.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原则
- E. 坚持“五同时”原则和“一票否决”原则
- A. 长隧道
- B. 连拱隧道
- C. 单洞分层隧道
- D. 小净距隧道
- E. 分离式隧道
- A. 盾构法
- B. 新奥法
- C. 矿山法
- D. 侧壁导坑法
- A. 砖涵
- B. 石涵
- C. 钢筋混凝土涵
- D. 混凝土涵
- E.土涵
- A. 10
- B. 20
- C. 30
- D. 40
- A. 倾填法
- B. 碾压法
- C. 冲击压实法
- D. 强力夯实法
- A. 2~3
- B. 3~5
- C. 3~6
- D. 5~8
- A. 围岩稳定
- B. 围岩充分稳定
- C. 地下水流干
- D. 第一层衬砌变形
- A. 竖向填筑法(倾填法)
- B. 分层压实法(碾压法)
- C. 分段压实法
- D. 强力夯实法
- A. 重粉质黏土
- B. 腐殖土
- C. 细砂
- D. 膨胀土
- A. 铺筑碎石过渡层
- B. 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
- C. 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 D. 分层铺筑可减少新铺层的裂缝
- A. 贝克曼梁法
- B. 落锤弯沉仪法
- C. 自动弯沉仪法
- D. 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 A. 路基两侧有滞水,可能渗入路面结构内
- B. 严重冰冻地区,路基由粉性土组成的潮湿、过湿路段
- C. 现有路面改建或改善工程,需排除积滞在路面结构内的水分
- D. 路基两侧有大量积雪
- A. 硬土
- B. 黏土
- C. 盐渍土
- D. 软土
- A. 10
- B. 20
- C. 30
- D. 40
- A. 俯斜式
- B. 仰斜式
- C. 水平式
- D. 衡重式
- A. 10 m
- B. 8 m
- C. 7.5m
- D. 6 m
- A. 一般分包合同
- B. 指定分包合同
- C. 供货合同
- D. 劳务合同
- A. 拱涵
- B. 明涵
- C. 石涵
- D. 无压力涵
- A. 植物防护
- B. 直接防护
- C. 圬工防护
- D. 土工织物防护
- A. 组合式拱架
- B. 生牛拱胎
- C. 组合钢模板
- D. 铝合金模板
- A. 水准测量方法
- B. 直角坐标法
- C. 切线支距法
- D. 偏角法
- A. 盖板涵
- B. 暗涵
- C. 深涵
- D. 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