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题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其中K14+230~K16+380为填方路基,填料主要来自于邻近路段的路堑挖方碎石土,其石质成分是强~弱风化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0%~70%。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在路基填料区获取相应的土样,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方法来进行击实、塑限、液限试验,对土样的颗粒进行分析,取得土样的塑性指数、液塑限、最大粒径等相关的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事件二:在施工现场的填筑试验中,采用松铺厚度为30cm、40cm分别进行填筑,在每一种松铺厚度进行填筑的时候,在路基的表面设置多个固定的测点,在这些测点上进行高程测量和灌砂法的检测,对其沉降差进行计算,以此获取沉降差、压实度随着压实遍数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松铺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的参数,其中压实的质量采用沉降差≤2mm和压实度来作为其标准。

事件三: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层填筑,局部路段采用混合填筑。土石混填路基的边坡采用码砌施工工艺成型,采用先填筑后码砌的施工方式,即先在超过路基宽度要求的一定范围内将填料摊铺、压实,然后再按照路基宽度要求进行刷坡,最后将边坡码砌好。

问题:

1.K14+230~K16+380可否按土石路基进行填筑控制?说明理由。

2.通过事件一中的试验,还应得出哪些物料力学性质的数据?

3.事件二中还需要获取哪些施工参数?

4.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填筑过程中的错误做法。

4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裂缝病害的原因有(  )。

  • A.石灰剂量低
  • B.土的塑性指数较高
  • C.拌和不均匀
  • D.含水量控制不好
  • E.工程所在地温差大
5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H合同段,其中土方路基绝大部分是借土填方,路堤边坡高度≥20m,地面横坡大于1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在K19+100~K20+100处,本路段主要是粉质土,颗粒组成以小于0.075mm为主,属于细粒土组,是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2)压实机具的选择与操作:本路段选用CA25D和YZT16型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施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开始时土体松散,采用轻压(静压),然后用最大振动力进行振压,压力越大,压实效果越好。先压中间,然后向两边压实,并注意纵向和横向压实时的重叠,确保压实均匀。

(3)试验路段的结果:在K18+100~K18+200处,分别取三种松铺厚度20cm、30cm、40cm进行试验,试验路段测试结果最佳含水量为13.4%,其他指标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铺厚度选用30cm。

施工中施工单位准确放样,认真压实原地基后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方案进行了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每完成一层均检测了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几个项目,依此判断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在施工过程中遇雨,雨后检测填料含水量在15%~17%范围变化,严格按压实质量控制进行施工,仍出现“弹簧”现象,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掺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最后如期完成路基施工进入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1.K19+100~I<;20+100路段的土质分析是否正确?该土质能否直接作为路床填筑材料?

2.填料最佳含水量试验可以用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适用范围。本工程最适宜的方法是什么?

3.在填筑过程中施工方对碾压层做出的合格判断是否合理?为什么?

4.本工程出现弹簧现象的根本原因何在?处理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6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公路工程从业单位包括(  )。

  • A.公路建设单位
  • B.勘察、设计单位
  • C.施工单位
  • D.公路行政主管单位
  • E.监理单位
7

公路机电工程分项二级资质的企业可承担的工程范围有(  )。

  • A.桥梁工程健康监测
  • B.隧道工程健康监测
  • C.二级公路通信系统
  • D.二级公路收费系统
  • E.二级公路中央控制系统
8

适于采用锚杆铁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的情况有(  )。

  • A.坡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
  • B.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
  • C.坡面岩石与基岩分离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
  • D.填方边坡
  • E.软土边坡
9

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因变更引起的价格调整约定有(  )。

  • A.如果取消某项工作,则该项工作的总额价不予支付
  • B.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的,采用该子目的单价
  • C.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但有类似子目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子目的单价,由监理工程师按合同约定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
  • D.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或类似子目的单价,可在综合考虑承包人在投标时所提供的单价分析表的基础上,由监理人按合同约定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
  • E.如果本工程的变更指示是因双方过错或双方责任造成的,则发包人只承担50%这种引起的任何额外费用
10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的地段有(  )。

  • A.地质不良地段
  • B.土质松软地段
  • C.透水性较大地段
  • D.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
  • E.裂隙较少的岩石路段
11

新奥法的核心内容有(  )。

  • A.岩石力学理论
  • B.采用喷锚技术
  • C.临时支护
  • D.监控量测
  • E.激光测量放样
12

下列说法中符合施工现场要求的有(  )。

  • A.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 B.认真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各承包人应接受监督、管理与协调
  • C.施工现场出入口应标有承包人的标示标志
  • D.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防治大气、水土、噪声污染和改善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
  • E.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防护用品,但可以不对一直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再进行培训
13

不属于高填方路基沉降病害的防治措施的是(  )。

  • A.加强对原地面的处理
  • B.避免填筑速度过快
  • C.严格分层填筑,充分压实
  • D.强度高的粗颗粒土填筑路基上部
14

采用填石渗沟的条件有(  )。

  • A.渗流不长的地段&nbsp;
  • B.渗流较长的地段
  • C.纵坡不能小于1%
  • D.纵坡不能大于1%
  • E.纵坡设定为1%
15

路面表面防排水设施由(  )等组成。

  • A.路拱横坡
  • B.盲沟
  • C.路肩坡度
  • D.拦水带
  • E.止水带
17

下列工程任务不得分包的是(  )。

  • A.勘察工作
  • B.设计工作
  • C.施工工作
  • D.监理工作
19

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节段宜采用(  )。

  • A.木模板
  • B.钢模板
  • C.全部土胎
  • D.滑模板
21

施工安全管理程序不包括(  )。

  • A.分析安全管理意义
  • B.确定安全管理目标
  • C.评价安全管理绩效并持续改进
  • D.实施安全措施计划
24

公路工程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函是对主要(  )的承诺。

  • A.人员和设备
  • B.工程质量
  • C.工程进度
  • D.工程报价
25

路面内部排水施工时,以下(  )要求是错误的。

  • A.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渗流路径长度不宜超过45~60m
  • B.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均应大于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量
  • C.下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应低于上游排水设施的泄水能力
  • D.各项排水设施不应被渗流从路面结构、路基或路肩中带来的细料堵塞
28

在动工之前对路基、路面预先进行试验,然后依其试验结果全面指导施工的是(  )。

  • A.工艺试验
  • B.原材料的验证试验
  • C.标准试验
  • D.构(配)件进场验证试验
29

在流沙严重时,一般不能采用的基坑排水方法是(  )。

  • A.井点排水法
  • B.集水坑排水法
  • C.沉井法
  • D.帷幕法
30

(  )作为现场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

  • A.现场施工成本偏差
  • B.现场施工成本降低额
  • C.现场施工计划成本
  • D.现场施工成本降低率
31

S曲线是以时间为横轴,以(  )为纵轴的图表曲线。

  • A.各分部工程&nbsp;
  • B.工作内容
  • C.工程位置
  • D.累计完成的工程费用的百分数
32

在施工中为达到控制物耗的目的,最常用的办法是(  )。

  • A.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 B.推行限额领料制度
  • C.减少材料场外运输损耗
  • D.采用新结构
33

安全生产费用由建设单位根据( )对工程安全生产情况的签字确认进行支付。

  • A.监理工程师
  • B.交通质监站负责人
  • C.注册安全工程师
  • D.业主
34

石笼、抛石和支垛护脚都可以用于(  )。

  • A.堤岸直接防护
  • B.堤岸间接防护
  • C.堤岸支撑加固
  • D.堤岸地基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