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押题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背景资料

某工业项目三期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2万m2,由三个单位工程构成,分别为筒中筒结构塔体、13个连体筒仓和附属建筑,建(构)筑物最大高度为60m,其中塔体最大开挖深度6m,基坑面积19mX 16.5m。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层(平均层厚约0.5m)、淤泥质地层(平均层厚约9m,夹杂不均匀的细砂)、细砂层(平均层厚约1m)、粗砂层(平均层厚约3m),地下水位一1.5m。工程开工后,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确定了采用钢板桩支护,复合水泥搅拌桩做止水帏幕的支护方案。选用12m长钢板桩,桩脚进入粗砂层。选择角撑型型钢内支撑,共两层。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施工自夜间开始。在第二天早晨上班时,技术负责人发现,紧临基坑2m的马路路面开裂、路基下沉。此时基坑已开挖至一4.Om标高,技术负责人便立即要求对基坑顶进行变形观测。变形观测的结果是,顶部向坑中心方向偏移15cm,钢板桩变形较大,超出规范允许要求。项目部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处理,共花去费用30万元。经查,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施工程序颠倒,一次下挖深度过大(方案规定2.5m,实际挖4m)造成的,当时无管理人员跟班检查,基坑施工是班组长组织,工长未向班组交底(公司规定班组级交底由工长进行)。整个过程中没有监理旁站。

事件二:基坑成型后,基底淤泥逐渐隆起,基坑变形较大,经查,是由于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没有达到施工方案中要求的粗砂层,导致基坑隆起,项目部立即采取了向坑内堆载(砂石),控制了坑底隆起,然后将钢板桩重新复打到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事件三: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第3天,工厂的生产废水管道破裂,大量废水涌至基坑周边的截水沟内,造成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立即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了处理。

问题:

1.造成事件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妥当吗?还需进一步作什么样的处理?基坑支护破坏(失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至少答出3种)?

3.事件三中项目部应如何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背景资料

某投资公司建造一幢办公楼,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和投标保证金的截止时间为2009年5月30日。该投资公司于2009年3月6日发出招标公告,共有5家建筑施工单位参加了投标。第5家施工单位于2009年6月2日提交了投标保证金。开标会于2009年6月3日由该省建委主持。第4家施工单位在开标前向投资公司要求撤回投标文件和退还投标保证金。经过综合评选,最终确定第2家施工单位中标。投资公司(甲方)与中标单位(乙方)双方按规定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为2009年8月16日。工程开工后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因拆迁工作拖延,甲方于2009年8月18日才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导致乙方A、B两项工作延误了2d,并分别造成人工窝工6个和8个工日,但乙方C项工作未受影响。

事件二:乙方与机械设备租赁商约定,D项工作施工用的某机械应于2009年8月28日进场。但因出租方原因推迟到当月29日才进场,造成D工作延误1d和人工窝工7个工日。 

事件三:因甲方设计变更,乙方在E项工作施工时,导致人工增加14个工日,相关费用增加了1.5万元,并使施工时间增加了2d。

事件四:在F项工作施工时,因甲方供材出现质量缺陷,乙方施工增加用工6个工日,其他费用1000元,并使H项工作时间延长1d,人工窝工24个工日。上述事件中,A、D、H三项工作均为关键工作,没有机动时间,其余工作均有足够的机动时间。

问题:

1.第5家施工单位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时间对其投标文件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2.第4家施工单位撤回投标文件,招标方对其投标保证金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3.上述招标投标过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4.乙方能否就上述每项事件向甲方提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请说明理由。

5.合同约定人工费标准为30元/工日,应由甲方给予补偿的窝工人工费标准为18元/工日;施工管理费、利润等均不予以补偿。在该工程中,乙方可得到的合理费用索赔有哪几项?费用索赔额是多少?

5

严寒地区的露天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  )。

  • A.硅酸盐水泥
  • B.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 C.普通硅酸盐水泥
  • D.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 E.矿渣硅酸盐水泥
6

钢结构是目前新兴的建筑结构,逐渐有取代传统砌体结构的趋势。但传统的砌体结构也有其自身的优点,主要包括(  )。

  • A.砌体材料抗压性能好
  • B.保温、耐火、耐久性好
  • C.自重较小
  • D.材料经济
  • E.施工方便
7

混凝土中掺人减水剂可带来以下技术经济效益(  )。

  • A.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
  • B.提高强度
  • C.节省水泥
  • D.缩短拌合物凝结时间
  • E.提高水泥水化放热速度
8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有(  )。

  • A.劳动生产率指标
  • B.三大材料节约指标
  • C.安全指标
  • D.工期指标
  • E.全员劳动生产率
9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有(  )。

  • A.千砌法
  • B.“三一”砌砖法
  • C.挤浆法
  • D.刮浆法
  • E.满口灰法
10

填方土料一般可以选用(  )。

  • A.淤泥质土
  • B.砂土
  • C.膨胀土
  • D.黏性土
  • E.碎石土
11

模板工程施工前,对模板的设计资料进行审查验证的项目主要包括(  )。

  • A.审核手续是否齐全
  • B.模板选型是否符合工程实际
  • C.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 D.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 E.设计是否安全合理
12

混凝土的非荷载型变形包括(  )。

  • A.化学收缩
  • B.碳化收缩
  • C.于湿变形
  • D.温度变形
  • E.光合变形
13

项目经理部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  )的原则。

  • A.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 B.事故整改完成时间不确定不放过
  • C.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
  • D.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 E.员工及事故责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
14

下列属于起重吊装的“十不吊”规定的有(  )。

  • A.吊物上有人不吊
  • B.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 C.五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 D.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 E.视线不清不吊
16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单位体积用水量
  • B.砂率
  • C.水泥用量
  • D.水泥品种和集料特性
17

关于引起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含有过多游离氧化钙
  • B.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含有过多游离氧化钾
  • C.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含有过多游离氧化镁
  • D.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25

热熔法铺贴屋面卷材的技术要求是(  )。

  • A.厚度小于3mm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采用热熔法施工
  • B.厚度小于3mm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 C.卷材表面热熔后不得立即滚铺卷材,应控制一定的间隔时间
  • D.采用条粘法施工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的粘结面至少应有一条,宽度不应小于150mm
27

钢结构中永久性普通螺栓的紧固质量,可采用(  )检查。

  • A.扭矩法
  • B.转角法
  • C.张拉法
  • D.锤击法
28

选用(  ),就可避免混凝土遭受碱性骨料反应而破坏。

  • A.碱性小的骨料
  • B.碱性大的骨料
  • C.活性骨料
  • D.非活性骨料
29

壁纸、壁布裱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阳角处应设有对接缝
  • B.阴角处应设有对接缝
  • C.阴阳角均应有对接缝
  • D.阴阳角均不能有对接缝
30

砖基础一般应做成(  )。

  • A.矩形
  • B.阶梯形
  • C.梯形
  • D.锥形
31

主体结构工程应由(  )组织进行验收。

  • A.项目经理
  • B.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
  • C.设计负责人
  • D.总监理工程师
32

基坑验槽的内容不包括(  )。

  • A.检查验槽人员的资质
  • B.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 C.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
  • D.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
33

关于缓凝剂的应用,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 A.缓凝剂主要用于高温季节混凝土
  • B.缓凝剂不宜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
  • C.缓凝剂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 D.缓凝剂有利于远距离商品混凝土的运输
34

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方向为(  )。

  • A.宜平行屋脊铺贴
  • B.应垂直屋脊铺贴
  • C.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 D.宜与屋脊称45。方向铺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