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文件控制程序
- B.生产过程管理程序
- C.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 D.监督过程等管理程序
- E.服务过程管理程序
- A.门窗口及构件的对角线
- B.踢脚线的垂直度
- C.阴阳角方正
- D.油漆的光滑度
- E.砌体垂直度
- A.综合环境
- B.自然环境
- C.劳动作业环境
- D.管理环境
- E.社会环境
- A.设专门的进度控制工作部门和由符合进度控制岗位资格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工作
- B.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相关的资源需求计划
- C.编制进度控制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
- D.编制施工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
- E.确定有关进度控制的会议组织设计
- A.工程量的调整
- B.工作起止时间的调整
- C.工作关系的调整
- D.材料供应方式的调整
- E.技术方案的调整
- A.业主方编制的
- B.实施性
- C.施工方编制的
- D.控制性
- E.设计方编制的
- A.双代号网络计划
- B.单代号网络计划
-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 D.单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 E.单代号时标搭接网络计划
- A.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进度
- B.设计工作进度
- C.招标工作进度
- D.施工前准备工作进度
- E.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工作进度
- A.企业年度生产计划
- B.施工总进度规划
- C.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 D.项目施工的季度施工计划
- E.项目施工的年度施工计划
- A.实行按月结算的工程,竣工后不需竣工结算
- B.实行分段结算的工程,可以按月预支工程款
- C.实行分段结算的工程,是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结算的
- D.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的工程仅为承包合同价在100万元以下的工程,按双方约定方式结算
- E.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和分段结算工程,当年结算款应与分年度工作量一致
- A.预算成本
- B.统计成本
- C.目标成本
- D.实际成本
- E.业务成本
- A.在运往工地过程中材料的损耗量
- B.直接使用在工程实体上的材料的净用量
- C.在施工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量
- D.在施工现场出现的不合格材料的数量
- E.在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量
- A.通常利用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图进一步扩充而得
- B.除确定完成工作所需时间外,还要确定完成这一工作的成本支出
- C.将按子项目分解的成本计划与按成本构成分解的成本计划相结合
- D.要求同时考虑进度控制和成本支出对项目划分的要求,做到二者兼顾
- E.应考虑进度控制对项目划分要求,不必考虑成本支出对项目划分的要求
- A.完成合同之外的额外工作所花费的人工费用
- B.由于承包商责任的工效降低所增加的人工费用
- C.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加班劳动
- D.法定人工费增长
- E.由于承包商责任工程延期导致的工资上涨费
- A.脚手架费
- B.材料检验试验费
- C.二次搬运费
- D.夜间施工增加费
- E.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
- A.具体情况
- B.偏差分析
- C.预测结果
- D.成本计划
- E.质量要求
- A.规避风险
- B.评估风险
- C.减轻风险
- D.自留风险
- E.转移风险
- A.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额
- B.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率
- C.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额
- D.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率
- E.按分部汇总的各单位工程(或子项目)计划成本指标
- A.桩的静载试验
- B.下水管道的通水试验
- C.防水层的蓄水试验
- D.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
- E.供热管道的压力试验
- A.直接工程费
- B.措施费
- C.杂费
- D.间接费
- E.利润和税金
- A.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
- B.定期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与实际值比较
- C.事前分析可能导致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
- D.针对影响项目目标的各种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 E.当发现目标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 A.安全责任
- B.质量责任
- C.法律责任
- D.道德责任
- E.经济责任
- A.管理措施
- B.技术措施
- C.组织措施
- D.经济措施
- E.结构措施
- A.施工总承包管理方主要进行施工的总体管理和协调
- B.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可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直接签订施工合同
- C.业主方可能会要求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负责整个施工的招标发包工作
- D.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承担对分包方的组织和管理责任
- E.由业主方选定的分包方无须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认可
- A.施工阶段人员控制工作流程图
- B.初步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
- C.施工前阶段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
- D.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工作流程图
- E.初步设计阶段人员招聘情况工作流程图
- A.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只负责对现场施工的总体管理和协调,不负责向分包人提供相应的服务
- B.施工总承色管理模式的招标依赖于设计图纸出齐
- C.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只收取总包管理费,不赚总包与分包之间的价差
- D.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只负责管理与协调,对项目目标控制不承担责任
- A.2010年7月12日
- B.2010年8月5日
- C.2010年8月10日
- D.2010年8月20日
- A.减量化
- B.运输化
- C.回收化
- D.填埋化
- A.一般情况下,乙公司的分包合同应与甲公司签订
- B.甲公司负责分包合同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对项目目标控制不承担责任
- C.如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没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但业主不同意更换,则甲公司应认可该分包合同
- D.甲公司只收取总包管理费,不赚总包与分包之间的差价
- A.物理处理
- C.生物处理
- D.热处理
- A. 13天
- C.19天
- D.27天
- A.三家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 B.三家施工单位之间存在直接合同关系
- C.业主负责对三家施工单位的合同管理与组织协调
- D.如甲施工单位阻碍了乙施工单位的施工,乙施工单位应向甲施工单位提出索赔
- A.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 B.质量监督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 C.环境经济责任原则
- 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 A.PDCA动态循环的模式
- B.不断上升的螺旋式运行模式
- C.以人为本、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思想
- D.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A.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别重大事故
- A.“五不走”
- C.“七关”
- D.“五定”
- A.施工项目安全检查
- B.施工项目安全预防
- C.施工项目安全监督
- D.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 A.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B.范围,总要求,方针,实施与运行,管理评审
- C.引用文件(标准),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
- D.术语和定义,方针,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A.项目经理
- B.设计单位代表
- C.监理工程师
- D.施工单位总工程师
- A.合格率95%,优良率80%以上
- B.合格率95%,优良率85%以上
- C.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
- D.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 A. 8%
- B.6%
- C.8%.
- D.6%<SUB>0</SUB>
- A.加固处理
- B.修补处理
- C.返工处理
- D.不作处理
- A.施工安全投入保证体系
- B.施工安全信息保证体系
- C.施工安全制度保证体系
- D.施工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 A.地质条件估计错误
- B.施工企业中标后修改施工方案
- C.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不善而失准
- D.质量控制不健全
- A.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工程的质量均应达到优良
- B.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 C.地基与基础等分项工程抽样检测结果符合有关规定
- D.观感质量验收由建设单位进行最终确认
- A.第一次监督会议
- B.第一次分配监督任务
- C.第一次监督培训
- D.第一次监督检查工作
- A.协商提出解决方法,待意见一致后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 B.由建设单位决定验收结论
- C.由监理单位决定验收结论
- D.将各方意见记录下来,但不需要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 A.分部工程
- B.单位工程
- C.单项工程
- D.分项工程
- A.工序的质量控制
- B.最终产品质量控制
- C.实体质量控制
- D.质量控制点
- A.靠
- B.吊
- C.量
- D.套
- A.现场自然环境因素
- B,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
- C.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 D.方法的因素
- A.影响因素多
- B.不可预见的因素多
- C.工序交接多、隐蔽工程多
- D.质量满足的要求既有明示的、又有隐含的
- A.设备的运行是否满足工程项目投资收益的要求
- B.设备的型号是否与工程施工的要求相符
- C.运营人员是否能够正确使用项目的设备
- D.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安全运行能力
- A.11
- B.12
- C.13
- D.14
- A.事前质量控制
- B.事中质量控制
- C.事后质量控制
- D.系统控制
- A.合理选用构配件、半成品
- B.控制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
- C.控制产品精度、平整度、清洁度、密封性
- D.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优化,分析重点、难点施工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 A.5
- B.6
- C.7
- D.12
- A.计划(Plan)
- B.实施(Do)
- C.检查(Check)
- D.处理(Action)
- A.质量监督机构
- B.业主
- C.监理单位
- D.施工单位
- A.10
- B.12
- C.14
- D.17
- A.对A、B两项工作的代号加以区分
- B.A、B两项工作不能同时结束
- C.工作A完成后、工作B才能开始
- D.A、B两项工作必须同时结束
- A.合同文件
- B.技术文件
- C.施工文件
- D.设计文件
- A.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B.编制总进度纲要
- C.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相关的资源需求计划
- D.编制多个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
- A. 75. 60万元
- B.94. 50万元
- C.102. 90万元
- D.103. 74万元
- A.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 B.某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大值
- C.网络中间某个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
- D.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 A.月(季)度成本分析
- B.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 c.年度成本分析
- D.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
- A.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 B.一个起点节点和多个终点节点
- C.多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 D.多个起点节点和多个终点节点
- A.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并运用最广的传统的计划方法
- B.横道图用于小型项目或大型项目上,或用于计算资源需要量
- C.横道图的另一种可能的形式是将工作简要说明直接放在横道上
- D.因为有许多新的计划技术,所以横道图在建设领域中的应用不是很普遍
- A.费用与进度上均是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的
- B.费用与进度上均没有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
- C.费用上是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的
- D.进度上是按预定计划目标进行的
- A.每个建设工程项目施工
- B.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施工
- C.整个施工企业
- D.每个施工企业
- A.工程设计费用
- B.工程监理费用
- C.业主建设管理成本
- D.工程分包费用
- 72
-
( )是进度控制的依据.
- A.施工进度目标
- B.施工进度计划
- C.施工的总体部署
- D.实现进度目标的里程碑事件的进度目标
- A.工程承包人
- B.工程承包人和分包人共同
- C.劳务分包人
- D.保险人
- A.开工日期前10天
- B.约定预付时间10天后
- C.开工日期前7天
- D.约定预付时间7天后
- A.因素分析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 B.差额分析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 C.构成比率法能够分析该项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 D.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法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
- A.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
- B.从招标到竣工的全过程
- C.从投标到竣工的全过程
- D.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
- A.426. 67
- C.4266. 67
- D.4444.44
- A.比较
- B.分析
- C.纠偏
- D.检查
- A.在砌筑过程中工人必要的休息时间
- B.砂浆没有按时运抵工作面而引起的停工时间
- C.工人对经检验不合格的部位重新砌筑使用的时间
- D.由于工地停水使砌筑施工无法进行所消耗的时间
- A.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B.降低企业的资质等级,吊销企业的资质证书
- C.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 D.有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和行政处罚
- A,成本预测
- C.成本概算
- D.成本核算
- A.组织
- B.工程环境
- C.经济与管理
- D.技术风险
- A.工程竣工验收日
- B.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人认可
- C.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D.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 A.竞争性成本计划
- C.实施性成本计划
- D.目标性成本计划
- A.施工成本规划中的相应成本项
- B.工程合同价中的相应成本项
- C.工程投标价中的相应成本项
- D.工程款支付中的相应成本项
- A.业主代表
- C.监理工程师
- D.项目经理
- A.施工规划
- C.施工组织总设计
- D.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A.按照成本控制的要求收集施工成本的实际值
- B.找出偏差,采取纠偏措施
- C.施工成本目标的逐层分解
- D.定期对施工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
- A.咨询单位
- B.施工总承包单位
- C.业主
- D.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
- A.施工规划
-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施工组织总设计
- D.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A.矩阵组织结构
- B.虚拟组织结构
- C.线性组织结构
- D.事业部结构
- A.固定总价合同
- B.变动总价合同
- C.固定单价合同
- D.变动单价合同
- A.单向箭头
- C.直线
- D.虚线
- A.业主方
- B.施工方
- C.总承包方
- D.分包方
- A.矛盾
- B.关联
- C.统一
- D.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