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二级建造师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模拟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背景资料】

某工业项目三期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由三个单位工程构成,分别为筒中筒结构塔体、13个连体筒仓和附属建筑,建(构)筑物最大高度为60m,其中塔体最大开挖深度6m,基坑面积19mX 16.5m。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层(平均层厚约0·5m)、淤泥质地层(平均层厚约9m,夹杂不均匀的细砂)、细砂层(平均层厚约1m)、粗砂层(平均层厚约3m),地下水位~1.5m。工程开工后,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确定了采用钢板桩支护,复合水泥搅拌桩做止帷帏幕的支护方案。选用12m长钢板桩,桩脚进入粗砂层。选择角撑型型钢内支撑,共两层。

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施工自夜间开始。在第二天早晨上班时,技术负责人发现,紧临基坑2m的马路路面开裂、路基下沉。此时基坑已开挖至-4.0m标高,技术负责人便立即要求对基坑顶进行变形观测。变形观测的结果是,顶部向坑中心方向偏移15cm,钢板桩变形较大,超出规范允许要求。项目部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处理,共花去费用30万元。经查,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施工程序颠倒,一次下挖深度过大(方案规定2.5m,实际挖4m)。当时无管理人员跟班检查,基坑施工是班组长组织的,工长未向班组交底(公司规定班组级交底由工长进行)。整个过程中没有监理旁站。

事件二:基坑成型后,基底淤泥逐渐隆起,基坑变形较大,经查,是由于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没有达到施工方案中要求的粗砂层,导致基坑隆起,项目部立即采取了向坑内堆载(砂石),控制了坑底隆起,然后将钢板桩重新复打到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事件三;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第3天,工厂的生产废水管道破裂,大量废水涌至基坑周边的截水沟内,造成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立即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了处理。

【问题】

1.造成事件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妥当吗?还需进一步做什么样的处理?基坑支护破坏(失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种)?

3.事件三中项目部应如何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背景资料】

某大型工程,由于技术难度大,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要求比较高,而且对工期的要求比较紧迫。业主在对有关单位和在建工程考察的基础上,邀请了3家国有一级施工企业投标,通过正规的开标评标后,择优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中标单位,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工作范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和装修工程。该工程共15层,采用框架结构,开工日期为2011年4月1日,合同工期为18个月。

在施工过程,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2011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甲方提供的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二:2011年5月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扩大基础地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事件三:2011年8月份,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天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事件四:2012年2月份,在主体砌筑工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事件五:外墙装修抹灰阶段,一抹灰工在五层贴抹灰用的分格条时,脚手板滑脱发生坠落事故,坠落过程中将首层兜网系结点冲开,撞在一层脚手架小横杆上,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六:室内装修进行墙面涂料粉刷前,在检查装饰面基层时,发现墙面抹灰有大面积空鼓现象。

上述事件中,除第三项外,其他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

【问题】

1.该工程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且仅邀请三家施工单位投标,是否违反有关规定?为什么?

2.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事件四可否索赔?为什么?

3.如果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于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所发生的维修费用该如何处理?

4.事件五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可定为哪种等级的重大事故?依据是什么?

5.对事件六中质量事故的处理应遵循什么程序?

4

关于施工中砌筑砂浆稠度的选择,正确的做法有( )。

  • A.雨期施工,砂浆的稠度值应适当增加
  • B.冬期施工,砂浆的稠度值应适当增加
  • C.当在干热条件下砌筑时,应选用较大稠度值的砂浆
  • D.当在湿冷条件下砌筑时,应选用较小稠度值的砂浆
  • E.当砌筑材料为粗糙多孔且吸水率较大的块料时,应选用较小稠度值的砂浆
5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由12层主楼和3层辅楼组成。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承建该办公楼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41周。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天奖励(或罚款)2500元。乙方提交了粗略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得到甲方的批准。

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1.jpg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乙方配合地质复查,配合用工10个工日。根据批准的地基处理方案,乙方增加直接费5万元。因地基复查使基础施工工期延长3天,人工窝工15个工日。

事件二:辅楼施工时,因某处设计尺寸不当,甲方要求拆除已施工部分并重新施工,因此造成增加用工30个工日,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计2万元,辅楼主体工作拖延1周。

事件三:在主楼主体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工人窝工8个工日,该工作工期延长4天。

事件四:因乙方购买的室外工程管线材料质量不合格,甲方令乙方重新购买,因此造成该项工作多用人工8个工日,该项工作工期延长4天,材料损失费1万元。

事件五:鉴于工期较紧,经甲方同意,乙方在装饰装修时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措施,使得该项工作缩短了1周,该项技术组织措施费0.6万元。

其余各项工作实际作业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

1.该网络计划中哪些工作是主要控制对象(关键工作)?计划工期是多少?

2.针对上述每一事件,分别简述乙方能否向甲方提出工期及费用索赔的理由。

3.该工程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是多少?

4.合同约定人工费标准是3(   )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是18元/工日,该项工程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综合取费率为30%。在工程清算时,乙方应得到的索赔款是多少?

6

混凝土的结构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 )等条件进行设计。

  • A.结构形式
  • B.荷载大小
  • C.混凝土种类
  • D.地基土类别
  • E.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同属于危险源
  • B.危险因素属于危险源,危害因素不属于危险源
  • C.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 D.建筑施工主要职业危害来自粉尘的危害、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噪声的危害、振动的危害、紫外线的危害和环境条件危害等
  • E.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8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可采用( )等方法铺贴卷材。

  • A.冷粘法
  • B.热熔法
  • C.热粘法
  • D.自粘法
  • E.热风焊接
9

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 )协调处理。

  • A.工程监理单位
  • B.合同约定的仲裁机构
  • C.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E.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
10

模板工程施工前,对模板的设计资料进行审查验证的项目主要包括( )。

  • A.审核手续是否齐全
  • B.模板选型是否符合工程实际
  • C.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 D.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 E.设计是否安全合理
11

玻璃幕墙应使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部位有( )。

  • A.隐框玻璃幕墙玻璃面板与铝框的连接
  • B.全玻幕墙玻璃面板与玻璃肋的连接
  • C.点支承玻璃幕墙玻璃面板之间的连接
  • D.隐框玻璃幕墙用中空玻璃两片玻璃之间的第二道密封
  • E.明框玻璃幕墙玻璃面板与铝框的连接
12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是指导( )。

  • A.工程投标
  • B.签订承包合同
  • C.施工准备
  • D.施工全过程
  • E.从设计开始,到竣工结束全过程工作
1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下列关于环境温度及所铺设材料温度的控制要求正确的是( )

  • A.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 B.采用石灰拌合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 C.采用水泥拌合料铺设时,不应低于5℃
  • D.采用石油沥青胶结料时,不应低于5℃
  • E.采用有机胶粘剂贴时,不宜低于10℃
14

钢结构二级焊缝不得有( )缺陷。

  • A.气孔
  • B.根部收缩
  • C.贴边
  • D.弧坑裂纹
  • E.夹渣
15

土方施工中,按(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 A.土石的天然密度
  • B.土石的干密度
  • C.开挖的难易程度
  • D.压实的难易程度
19

石灰不宜单独使用,是因为( )。

  • A.石灰强度低
  • B.石灰硬化慢
  • C.石灰易受潮
  • D.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20

下列关于基坑(槽)土方开挖与回填的说法,错误的做法是( )。

  • A.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时,要距坑边Im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m
  • B.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
  • C.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在土方开挖前,坑内应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坑底标高以下0.3m
  • D.拆除护壁支撑时,应按照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
21

砖基础墙的防潮层位置宜在室内地面标高( )处。

  • A.以下一皮砖
  • B.以下二皮砖
  • C.以上一皮砖
  • D.以上二皮砖
22

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 )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 A.二次振捣
  • B.二次抹面
  • C.外部降温
  • D.内部冷却
24

室内防水宜选用( )。

  • A.沥青类防水卷材隔离层
  • B.水泥类材料防水隔离层
  • C.涂料防水隔离层
  • D.刚性防水隔离层
26

项目经理应当履行( )的职责。

  • A.主持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 B.主持制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 C.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 D.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27

屋面卷材铺贴应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 )。

  • A.顺流水方向搭接
  • B.垂直于流水方向搭接
  • C.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 D.垂直于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28

砌体结构房屋中,钢筋混凝土梁端下的墙上,有时设置垫块,其目的是( )。

  • A.解决墙的承载能力
  • B.解决墙体局部压应力过大问题
  • C.解决高厚比过大问题
  • D.加强房屋的整体性
29

以轻钢龙骨为龙骨体系的骨架隔墙,当在轻钢龙骨上安装纸面石膏板时应用自攻螺钉固定。下列关于自改螺钉固定钉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板中钉间距宜为400~600mm
  • B.板中钉间距应小于或等于300mm
  • C.螺钉与板边距离应为10~15mm
  • D.沿石膏板周边钉间距不得大于200mm
32

基坑土方开挖前,应先进行( )。

  • A.测量定位,抄平放线
  • B.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 C.边坡的临时性支撑加固
  • D.边坡坡度的复测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