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古希腊崇尚人体美,中国传统是自然美
- B.建筑的比例有合乎材料特性的关系
- C.希腊建筑有"美"的比例,中国建筑有"理"的哲学
- D.文化不同,审美标准不同
- A.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 B.货运道路、客运道路
- C.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 D.主干路、次干路、居住区道路、组团路
- A.兼有交通、邻里交往、户外活动等功能
- B.没有内廊式解决一梯多户的问题显著
- C.每户均可占有建筑的全部进深,立于组织穿堂风
- D.进深不可做太大
- A.≮1.10m,≯0.11m
- B.≮0.90m,≯0.15m
- C.≮1.05m,≯0.10m
- D.≮1.00m,≯0.10m
- A.≮外墙面积的15%
- B.≮外窗面积的30%
- C.≮室内地面面积的10%
- D.≮外窗面积的40%
- A.冷色、暖色、中性色
- B.亮度、纯度、对比度
- C.色相、明度、彩度
- D.对比、调和、渐变
- A.1.6,0.6,16
- B.1.8,0.8,18
- C.1.4,0.4,14
- D.1.2,0.2,12
- A.调研
- B.计划
- C.指标
- D.诊断
- A.4
- B.6
- C.2
- D.8
- A.35m
- B.40m
- C.30m
- D.50m
- A.47;宇文恺
- B.37.5;李春
- C.37;李春
- D.47.5;宇文恺
- A.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应≥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0%
- B.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得小于0.6m
- C.生活、工作房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应≥该房间地板面积的5%
- D.厨房的炉灶两边应安装排除油烟设备,并设排烟通道
- A.雉门
- B.路门
- C.午门
- D.应门
- A.9
- B.10
- C.7
- D.11
- A.城乡统筹、合理布局
- B.节约土地、集约发展
- C.社会公正、公平
- D.先规划后建设
- A.直线
- B.双跑
- C.折线
- D.曲线
- A.减地平钑
- B.剔地起突
- C.压地隐起华
- D.素平
- A.隋唐
- B.汉代
- C.东晋和南朝
- D.唐宋
- A.地热能、风能、水电
- B.太阳能、生物质能、化石能
- C.太阳能、风能、核电
- D.氢能、化石能、潮汐能
- A.城市旧城区保护及更新设计
- B.城市干道和主要商业街的空间设计
- C.城市总体空间设计
- D.城市交通和停车系统
- A.800~1200m,3~4km/km2
- B.600~1000m,2~3km/kM2
- C.1000~1500m,4~5km/km2
- D.500~800m,1~2km/km2
- A.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集中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
- B.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
- C.建筑装修标准高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住宅
- D.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
- A.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属于中等城市
- B.指人口50万以上不足100万的城市属于大城市
- C.一个人口五万的区域属于小城镇
- D.我国所有省级政府所在地都属于特大城市
- A.中型地方支线机场70~200hm
- B.大型干线机场或国际机场200~700hm
- C.小型地方支线机场50~100hm
- D.大型干线机场或国际机场270~700hm
- A.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防火卷帘分隔
- B.中庭每层回廊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C.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 D.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A.弹簧门
- B.推拉门
- C.自动门
- D.折叠门
- A.城市总体规划
- B.修建性详细规划
- C.控制性详细规划
- D.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
- A.双向疏散时不超过60m
- B.走道尽端不超过75m
- C.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门不超过15m
- D.门净宽不小于0.9m和1.4m
- A.建筑的竖向构成
- B.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
- C.原有建筑和名树古木
- D.建筑的平面构成
- A.2.5
- B.3.5
- C.1.5
- D.4.5
- A.使用面积超过500m的展厅
- B.使用面积超过500m的医院
- C.交通枢纽站
- D.超过1000m的餐厅
- A.人工公园
- B.水源保护区
- C.湿地
- D.风景名胜区
- A.避暑山庄
- B.圆明园
- C.颐和园
- D.拙政园
- A.教堂
- B.陵墓
- C.清真寺
- D.宫殿
- A.艺术布局
- B.性质、规模
- C.建设方针
- D.交通、组织
- A.中王国时期
- B.新王国时期
- C.古王国时期
- D.王国后期
- A.春秋战国,周代
- B.汉朝,长安
- C.战国时期,秦代
- D.隋代,洛阳
- A.以平面流线为主,垂直流线为辅
- B.以垂直流线为主,平面流线为辅
- C.主要靠平面方式组织人流
- D.不能完全靠平面方式,还要以立体方式组织人流
- A.贵州侗族
- B.广西壮族
- C.湖南土家族
- D.云南白族
- A.浪漫主义
- B.折中主义
- C.古典复兴
- D.现代主义
- A.5;4
- B.4;3
- C.6;5
- D.3;2
- A.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最少不应小于3级
- B.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和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000mm
- C.楼梯最小净宽以不应少于两股人流标准计算
- D.有儿童经常使用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200m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 A.文化方面的作用
- B.技术方面的作用
- C.经济方面的作用
- D.社会方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