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国家级与省级二级
- B.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三级
- C.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二级
- D.整体保护和局部保护二级
- A.《马丘比丘宪章》
- B.《华沙宣言》
- C.《伊斯坦布尔宣言》
- D.《威尼斯宪章》
- A.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 B.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
- C.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
- D.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法
- A.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 B.马赛公寓
- C.朗香教堂
- D.萨伏伊别墅
- A.E·沙里宁
- B.L·沙利文
- C.密斯·凡·德·罗
- D.勒·柯布西耶
- 6
-
76.“建筑师在接受一个有所要求的关于空间的任务前,先要考虑灵感。他应自问:一样东西能使自己杰出于其它东西的关键在于什么?当他感到其中的区别时,他就同形式联系上了,形式启发了设计”。这段话出自谁之口?
- A.阿尔瓦·阿尔托
- B.路易·康
- C.密斯·凡·德·罗
- D.贝聿铭
- A.勒·柯布西耶
- B.安藤忠雄
- C.梁思成
- D.密斯·凡·德·罗
- A.勒·柯布西耶
- B.格罗皮乌斯
- C.查尔斯·詹克斯
- D.贝聿铭
- A.法国、勒·柯布西耶
- B.美国、鲁道夫
- C.英国、史密森夫妇
- D.日本、丹下健三
- A.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
- B.理性主义、历史主义、浪漫主义
- C.文脉主义、引谕主义、装饰主义
- D.文脉主义、地方主义、象征主义
- A.《园冶》
- B.《说园》
- C.《江南园林志》
- D.《营造法式》
- A.沧浪亭
- B.个园
- C.网师园
- D.狮子林
- A.留园、网师园、瞻园
- B.拙政园、寄畅园、豫园
- C.沧浪亭、怡园、网师园
- D.狮子林、寄畅园、艺圃
- A.李渔
- B.李诫
- C.李春
- D.计成
- A.网师园
- B.怡园
- C.狮子林
- D.寄畅园
- A.石质的仓库大门
- B.东汉时的石构墓室的门
- C.一种旧式里弄住宅
- D.贵州黔中、西部布依族典型民居
- A.底层畜圈、储粮;二层厨房、公共活动;三、四层住房
- B.底层厨房、畜圈;二层、三层为住房;顶层储粮
- C.底层为祠堂、公共活动、厨房、畜圈;二层以上为住房
- D.底层厨房、畜圈、杂用;二层储粮;上两层为住房
- A.四川
- B.福建
- C.云南
- D.浙江
- A.北京四合院
- B.徽州明代住宅
- C.苏州住宅
- D.蒙古包
- A.“一颗印”
- B.“吊脚楼”
- C.“碉房”
- D.“干阑式”
- A.托斯干柱式(Toscan)
- B.爱奥尼柱式(10nic)
- C.科林斯柱式(Corinth)
- D.多立克柱式(Doric)
- A.《论建筑》
- B.《建筑四书》
- C.《建筑十书》
- D.《建筑七灯》
- A.圣保罗大教堂
- B.圣彼得大教堂
- C.圣素菲亚大教堂<D)圣马可教堂
- A.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 B.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 C.英国先浪漫主义建筑
- D.英国浪漫主义建筑
- A.金字塔
- B.贵族府邸
- C.皇帝陵墓
- D.太阳神庙
- A.维尼奥拉
- B.伯拉孟特
- C.伯鲁乃列斯基
- D.帕拉第奥
- A.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 B.使用飞券抵抗拱顶的侧推力
- C.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 D.使用帆拱解决在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所造成的形式上的承接过渡问题
- A.须弥福寿庙
- B.普宁寺
- C.普陀宗乘庙
- D.安远庙
- A.唯美主义
- B.手法主义
- C.装饰主义
- D.浪漫主义
- A.西安荐福寺塔
- B.登封法王寺塔
- C.济南神通寺四门塔
- D.北京大正觉寺塔
- A.汉
- B.唐
- C.宋
- D.元
- A.天坛、孔庙、国子监
- B.社稷坛、太庙、中岳庙
- C.先农坛、孔庙、晋祠
- D.地坛、皇史宬,三苏祠
- A.宋
- B.元
- C.明
- D.清
- A.坐斗斗口宽度、材
- B.栱的宽度、材
- C.栱的高度、材
- D.栱的高度、间
- A.斗栱缩小,出檐深度减少
- B.柱子细长、柱的升起、侧脚和卷杀不再采用
- C.装饰走向过分繁琐
- D.粱的断面由5:4改为3:2的比例
- A.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中
- B.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中
- C.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
- D.1978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 A.能源消耗为零的建筑
- B.不使用任何能源的建筑
- C.不使用常规能源的建筑
- D.不浪费能源的建筑
- A.被动系统中建筑物既作为集热器,又作为储热器和散热器
- B.被动系统常用水泵或风机作为储热物质的循环动力
- C.被动系统不需要连接管道
- D.被动系统又可分为间接得热和直接得热系统
- A.加装密封条
- B.减小玻璃面积,增加窗扇数
- C.选用不易变形的材料做为窗框扇材料
- D.及时维修
- A.圆形
- B.正三角形
- C.长宽比悬殊的矩形
- D.长宽比近似的矩形
- A.节能节地
- B.微气候稳定
- C.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好
- D.有利于阻止火灾蔓延
- A.太阳能
- B.液化石油气
- C.煤炭
- D.石油
- A.0~0.45m
- B.0.45~1.20m
- C.1.20~3.60m
- D.3.60~7.60m
- A.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
- B.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 C.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 D.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秩序》
- A.简·雅各布
- B.厄斯金
- C.纽曼
- D.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
- A.社会距离、社会距离
- B.社会距离、个人距离
- C.公共距离、个人距离
- D.公共距离、社会距离
- A.结构不合理造成浪费
- B.缺乏私密性
- C.违反了消防规范
- D.不符合规划要求
- A.目前人工照明的光源基本上有三种:白炽灯、荧光灯、碘钨灯
- B.白炽灯和碘钨灯的光色偏冷、荧光灯的光色偏暖
- C.一般荧光灯比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高,耗电小、寿命长
- D.白炽灯、碘钨灯的表面温度比荧光灯高
- A.幕
- B.屏
- C.罩
- D.帷
- A.序列空间
- B.流动空间
- C.“灰”空间
- D.抽象空间
- A.节奏感
- B.层次感
- C.导向感
- D.流动感
- A.人的尺度概念是由人体尺寸所决定的,不会随着时代进步而有所变化
- B.建筑细部尺度对空间尺度有重要影响
- C.人的视觉规律是分析建筑空间尺度的重要因素
- D.建筑空间的尺度感可以通过视觉进行调整
- A.明度高的暖色使人感到距离近,明度低的冷色使人感到距离远
- B.紫色若与橙色放在一起则紫色偏暖,若和蓝色放在一起则紫色偏冷
- C.明度一样时,暖色感觉重,冷色感觉轻
- D.面积一样大的两种色彩,明度高而色浅的有放大的感觉,反之则有缩小的感觉
- A.12层及12层以上
- B.15层及15层以上
- C.18层及18层以上
- D.18层以上
- A.南斯拉夫 IMS
- B.荷兰 SAR
- C.法国 SCOT
- D.英国 POE
- A.经济、方便、安全可靠
- B.方便、经济、安全可靠
- C.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 D.安全可靠、方便、经济
- A.1
- B.1.2
- C.1.5
- D.1.8
- A.200mm,250mm
- B.250mm,220mm
- C.220mm,250mm
- D.220mm,220mm
- A.1.9m,1.5m
- B.2.1m,1.5m
- C.2.4m,2.0m
- D.2.7m,1.8m
- A.大门
- B.壁龛
- C.中庭
- D.卧室
- A.可防卫性强
- B.采用井干式结构
- C.底层不住人
- D.采用木结构
- A.应比新建住宅日照标准更高
- B.与新建住宅、日照标准相同
- C.可比新建住宅日照标准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 D.可不必考虑
- A.功能需要、环境条件、施工技术
- B.通畅感、节奏感、导向感
- C.建筑性质、耐火等级、防火规范
- D.功能需要、防火规定、空间感受
- A.6
- B.8
- C.10
- D.12
- A.随时上下,不必等候,能连续快速疏散大量人流
- B.不需设机房和缓冲坑,占用空间少
- C.运行时使人对环境景观获得视觉的动态享受
- D.便于搬运大件物品,便于老年人或残障人员使用
- A.有效面积系数
- B.使用面积系数
- C.建筑体积系数
- D.建筑面积
- A.二分之一
- B.二倍
- C.四倍
- D.八倍
- A.4
- B.6
- C.8
- D.10
- A. <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a/3269540367bcca219e144a2398e957.pn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99/087287877e670905145780cb38fc20.png" />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15/4702e3bbb6cde95daf3ff91a35c7c3.png" />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d/89cdf9af25ea5edc154ed1caeb1be8.png" />
- A.适当缩小开间,加大进深
- B.利用走道尽端布置较大的房间
- C.在走道尽端布置辅助楼梯
- D.采用庭院式布局
- A.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 B.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
- C.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 D.简支结构、悬索结构、张拉结构
- A.建筑物配色的彩度宜在4以内,小面积的彩度可以较高
- B.较大的色彩面,若其彩度大于5则刺激感过强
- C.彩度与面积大小无关,因此在确定大面积色彩时,可以小块面积的色彩 样板来决定
- D.一块色彩明度高于背景时,这块色彩有扩大感
- 73
-
9. 色光的三原色为:
- A.红、黄、蓝三色
- B.红、黄、绿三色
- C.红、绿、蓝三色
- D.红、橙、绿三色
- A.大空间建筑
- B.高层建筑
- C.水平体量过长的建筑
- D.位于街道转角的建筑
- A.形式美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多样统一”
- B.人们的审美观念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
- C.不同民族因各自文化传统不同,在对待建筑形式的处理上有各自的标准 与尺度
- D.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观念是相同的范畴
- A.学校
- B.医院
- C.展览馆
- D.单身宿舍
- A.凡是对称的形式都是均衡的
- B.凡是非对称的形式都不是均衡的
- C.均衡与稳定体现在各组成部分之间在重量感上的相互制约关系
- D.均衡与稳定的概念合乎力学原理
- A.7m×7m
- B.6m×8m
- C.5m×lOm
- D.4m×12m
- A.较大的形比较小的形容易形成图形
- B.被包围的领域容易形成图形
- C.异质的形较同质的形容易形成图形
- D.曾经有过体验的形容易形成图形
- A.并列关系
- B.序列关系
- C.主从关系
- D.综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