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5~50km
- B.10~30km
- C.10~15km
- D.20~40km
- A.5.7m
- B.6~8m
- C.4.6m
- D.7~9m
- A.Ⅰ、Ⅱ、Ⅲ
- B.Ⅱ、Ⅲ、Ⅳ、Ⅴ
- C.Ⅰ、Ⅱ
- D.Ⅰ、Ⅱ、Ⅲ、Ⅴ
- A.2h
- B.3h
- C.1h
- D.4h
- A.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
- B.能据以进行施工网设计,但不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以及准备材料
- C.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
- D.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
- A.0.2%
- B.0.3%
- C.0.1%
- D.0.1%~0.3%
- A.设置水体作为声障或种一排树
- B.提供大尺度景观作为屏障
- C.减少私人小汽车的数量
- D.增加噪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
- A.400m
- B.500m
- C.300m
- D.1000m
- A.120°00'39°57'
- B.116°19'23°00'
- C.116°19'39°57'
- D.113°13'23°00'
- A.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
- B.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大寒日不少于3h的日照标准
- C.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且应符合日照标准
- D.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 A.1.7
- B.0.3
- C.0.45
- D.1.0
- A.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 C.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机动车道最大纵坡≤8%,L(坡长)≤2.0m
- 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 A.不得占用耕地
- B.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 C.应尽量使用耕地,以节约投资
- D.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可任选用地
- A.为方便居民出行,小区内应考虑过境车辆的顺畅通行
- B.应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 C.应使居住区内外联系通畅、安全,避免往返迂回
- D.应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垃圾车和公共交通车辆的通行
- A.
- B.
- C.
- D.
- A.选择吸声材料,对设备进行吸声处理
- B.选择隔声罩,对设备进行隔声处理
- C.选择隔声材料,对建筑进行隔声处理
- D.首先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 A.医院:m/床
- B.剧场:m/座
- C.旅馆:m/套
- D.学校:m/学生
- A.小区路、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计入道路用地指标
- B.当宅间设有小路时,宅间小路也应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 C.居住区(级)的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计入道路用地指标
- D.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应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 A.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场地
- B.通水、通电、通信,平整场地
- C.通水、通电、通气,平整场地
- D.通水、通电、通车,平整场地
- A.微风相当风速为3.5~5.4m/s,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飘展
- B.烈风相当风速为17.2~20.7m/s,屋瓦吹落,稍有破坏
- C.无风相当风速为0~0.2m/s,炊烟直上,树叶不动
- D.飓风相当风速为32.6m/s以上,摧毁力极大,陆地极少见
- A.11级
- B.12级
- C.10级
- D.13级
- A.岩石地段
- B.山坡冲刷严重地段
- C.沟易堵塞地段
- D.普通居住区地段
- A.两班倒,冬期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 B.省略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批准后,立即做施工图设计
- C.增加设计力量,压缩设计周期
- D.实行平行流水作业,多工种交叉施工
- A.Ⅰ、Ⅱ、Ⅲ、Ⅳ、Ⅴ
- B.Ⅱ、Ⅲ、Ⅳ、Ⅴ
- C.Ⅱ、Ⅲ、Ⅳ、Ⅴ、Ⅵ
- D.Ⅰ、Ⅱ、Ⅲ、Ⅳ
- A.应避开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 B.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不得在企业基地内有污染影响的地段内建造
- C.应选在交通和通信方便的地段
- D.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 A.托儿所、幼儿园应设有集中绿化园地
- B.托儿所、幼儿园应设置各班专用活动场地
- C.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 D.活动室、寝室的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 A.编写"项目建议书"
- B.拟制项目评估报告
- C.建设项目的总概算
- D.进行预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
- A.地下水的纯净度
- B.地下水位的高度
- C.地下水对基础有无腐蚀
- D.蓄水层水量
- A.Ⅰ、Ⅱ、Ⅳ
- B.Ⅰ、Ⅲ、Ⅳ
- C.Ⅰ、Ⅱ、Ⅲ、Ⅳ
- D.Ⅳ、Ⅰ
- A.Ⅱ、Ⅲ、Ⅳ
- B.Ⅰ、Ⅲ、Ⅳ
- C.Ⅰ、Ⅱ、Ⅲ
- D.Ⅰ、Ⅱ、Ⅲ、Ⅳ、Ⅴ
- A.北京市--寒冷地区
- B.郑州市--寒冷地区
- C.长春市--严寒地区
- D.广州市--夏热冬冷地区
- A.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 B.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 C.合营双方签约
- D.招收新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 A.环境安静、场地干燥、排水通畅
- B.注意日照及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得到良好的朝向
- C.地点适中,交通方便,公共图书馆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要求
- D.中、小型图书馆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大型图书馆则不必预留
- A.等高距
- B.等高间距
- C.等高线间距
- D.等高线距
- A.游人集中场所,在游人活动范围内不宜选用大规格苗木
- B.公园的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
- C.园内的古树名木严禁砍伐,但可以移植
- D.方便残疾人使用的路面范围内,乔、灌木枝下净空不得低于2m
- A.30m
- B.35m
- C.25m
- D.50m
- A.2.0%
- B.2.5%
- C.1.5%
- D.1.2%
- A.Ⅱ、Ⅲ
- B.Ⅱ、Ⅳ
- C.Ⅰ、Ⅱ
- D.Ⅰ、Ⅳ
- A.0.8%
- B.1%
- C.0.5%
- D.1.2%
- A.不应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 B.交通方便,宜面临一条城市道路
- C.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散
- D.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 A.2.5
- B.1.8
- C.1.5
- D.1.2
- A.汽车进出站口的宽度不宜小于3.5m
- B.汽车进出站口应与旅客出入口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 C.一、二级站汽车进出站口必须分别独立设置
- D.汽车进出站口应设置必要的引道
- A.临时避震疏散场所
- B.紧急避震疏散场所
- C.固定避震疏散场所
- D.中心避震疏散场所
- A.0.2%,8%,1%~2%
- B.1%,10%,1%~5%
- C.0.5%,8%,1.5%~2.5%
- D.1%,8%,1%~5%
- A.18层
- B.15层
- C.20层
- D.13层
- A.1:2000的地形图中为1.25m
- B.1:1000的地形图中为1.0m
- C.1:5000的地形图中为1.5m
- D.1:500的地形图中为0.75m
- A.地下管线的相互位置发生矛盾时,自流的管线应当让有压力的管线
- B.管线宜与建筑物或道路平行布置
- C.地下管线布置,宜接管线敷设深度,自建筑物向道路由浅到深排列
- D.主干管线应布置在靠近主要用户较多的一侧
- A.8m
- B.7m
- C.9m
- D.6m
- A.2.5~3.0
- B.3.0~5.0
- C.4.0~5.5
- D.1.2~2.5
- A.2.0m
- B.1.8m
- C.2.5m
- D.1.5m
- A.Ⅰ、Ⅱ、Ⅲ、Ⅳ、Ⅴ
- B.Ⅱ、Ⅲ、Ⅳ
- C.Ⅰ、Ⅲ、Ⅴ
- D.Ⅰ、Ⅱ、Ⅲ、Ⅴ
- A.在急诊入口附近可设置车辆停放场地,但在门诊部入口附近不得设置车辆停放场地
- B.在门诊部附近可设置辆停放场地,但在急诊部入口附近不得设置车辆停放场地
- C.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均不得设置车辆停放场地
- D.在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都应设置车辆停放场地
- A.6m
- B.7m
- C.5m
- D.8m
- A.Ⅱ、Ⅲ
- B.Ⅲ、Ⅳ
- C.Ⅰ、Ⅱ
- D.Ⅰ、Ⅳ
- A.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等设施
- B.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城市规模不大于200万人口的城市),其道路支路的密度应在6~8km/hm之间
- C.在地震设防的城市中,位于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5~9m
- D.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不宜设置在主干道两侧
- A.400m
- B.450m
- C.350m
- D.500m
- A.环境卫生车辆通往该设施的倒车距离不应大于30m
- B.通往该设施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m
- C.在该设施前应有120m的空地以便环卫车辆调头作业
- D.通往该设施通道的道路载重应在2t以上
- A.≥0.4%
- B.≥0.5%
- C.≥0.3%
- D.≥0.2%
- A.职责
- B.职称
- C.资格
- D.职务
- A.建筑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设备,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 B.工程设计的修改由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负责
- C.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行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 D.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 A.工程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 B.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 C.建筑设计抗震规范
- D.中国地震烈度表
- A.Ⅰ、Ⅱ、Ⅳ
- B.Ⅰ、Ⅱ
- C.Ⅰ、Ⅱ、Ⅲ
- D.Ⅱ、Ⅳ
- A.
- B.
- C.
- D.
- A.交通分区
- B.清污分区
- C.闹静分区
- D.功能分区
- A.30~35m2
- B.25~30m2
- C.30~40m2
- D.20~25m2
- A.场地用地要充裕和卫生条件良好
- B.对居民区有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生活区污染系数的最大方位侧
- C.不占良田,尽量利用荒山和山坡
- D.尽量靠近城市,以利用城市已有的公共设施
- A.与风频和风速成反比
- B.与风频成正比,与风速成反比
- C.与风频和风速成正比
- D.与风频成反比,与风速成正比
- A.1.0m
- B.0.9m
- C.1.1m
- D.0.85m
- A.编制项目建议书
- B.收集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
- C.有关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地市规划、专业规划的基础资料
- D.编制建设项目总预算
- A.方案阶段
- B.初步设计阶段
- C.项目建议书阶段
- D.可行性研究阶段
- A.3级
- B.4级
- C.2级
- D.5级
- A.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 B.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 C.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60%
- D.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 A.土地开发费
- B.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C.土地补偿费
- D.土地征用费
- A.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四类
- B.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纪念性广场与商业广场等五类
- C.市政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息及娱乐广场、纪念广场、集散广场等六类
- D.市政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娱乐广场、纪念广场、宗教广场、集散广场等七类
- A.汞离子
- B.砷离子
- C.钠离子
- D.氯离子
- A.1m
- B.2m
- C.0.5m
- D.5m
- A.小学的环形跑道长度:200m
- B.中学的环形跑道长度:250~400m
- C.小学的直跑道长度:一组60m
- D.中学的直跑道长度:二组100m
- A.土地使用权划拔方式、无限期
- B.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有限期
- C.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无限期
- D.土地使用权划拔方式、有限期
- A.客车进出口应用文字和灯光分别标明进站口和出站口
- B.停车场内车辆宜分组停放,每组停车数量不宜超过100辆
- C.停车总数不超过50辆时,可设一个出入口
- D.站场停车超过50辆时,应按组分设汽车水箱供水点
- A.5min
- B.7min
- C.3min
- D.10min
- A.30°斜列式
- B.60°斜列式
- C.平行式
- D.垂直式
- A.应留有宽度不小于4m的疏散通道
- B.车辆停放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0.8m
- C.应满足驻站车辆停放及进出车要求
- D.停车数量不超过60辆时,可设一个出入口
- A.排水管
- B.电力电缆
- C.热力管
- D.电信电缆
- A.地下水位高度
- B.含水层厚度
- C.水温
- D.地下水矿化度及硬度
- A.山西、甘肃的大部分地区
- B.河南西部和宁夏、青海、河北的部分地区
- C.四川、贵州和江西的部分地区
- D.陕西的大部分地区
- A.亚热带地区的室外管线
- B.7度以上地震区的室外管线
- C.多年冻土区的室外管线
- D.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室外管线
- A.银行、环保、劳动
- B.建设单位、接管单位、设计单位
- C.银行、物资、环保、劳动、统计
- D.建设单位、接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 A.宜在高层建筑外设置
- B.当受条件限制需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 C.当受条件限制时可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
- D.当常压或负压燃气锅炉房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4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
- A.用地全部计入住宅用地
- B.住宅用地与公建用地各占一半
- C.用地全部计入公建用地
- D.住宅用地与公建用地按各自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分摊
- A.有关部门和单位可以总结经验教训
- B.建设单位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可以及时移交
- C.是为了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保证正常生产
- D.及时测算出开发单位在该项目中的盈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