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便于引出引入管道
- B.便于燃料的贮运和灰渣清除
- C.靠近主要负荷中心
- D.宜与主要建筑物相连
- A.平面设计时,应将观众分布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以适应声源的指向性
- B.争取和控制早期反射声
- C.应控制大厅横向长度
- D.在界面上或室内空间布置扩散构件
- A.无量纲
- B.R
- C.%
- D.度
- A.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热水供水温度宜为35~45℃,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25℃,且不宜小于5℃
- B.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热水供水温度宜为25~55℃,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
- C.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热水供水温度宜为35~45℃,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
- D.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热水供水温度宜为40~45℃,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
- A.室外综合温度
- B.最热月室外最高气温
- C.室外气温
- D.最热月室外平均气温
- A.浅槽敷设
- B.排管敷设
- C.直埋敷设
- D.电缆沟敷设
- A.380Ⅴ电动机
- B.380Ⅴ/220Ⅴ照明配电箱
- C.220Ⅴ电动机
- D.220Ⅴ照明
- A.Ⅴ、Ⅱ、Ⅲ、Ⅳ、Ⅰ
- B.Ⅰ、Ⅳ、Ⅲ、Ⅱ、Ⅴ
- C.Ⅱ、Ⅴ、Ⅰ、Ⅳ、Ⅲ
- D.Ⅴ、Ⅱ、Ⅳ、Ⅲ、Ⅰ
- A.2.5m3
- B.3.5m3
- C.1.5m3
- D.4.5m3
- A.20min
- B.30min
- C.10min
- D.90min
- A.0.8
- B.0.6
- C.0.9
- D.0.3
- A.二类
- B.三类
- C.四类
- D.五类
- A.在同样的室内外气温条件下,总热阻R越大,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越少,而内表面温度则越高
- B.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无关
- C.墙体的热阻,随着吹向墙体的风速增大而增大
- D.砖比混凝土容易传热
- A.表面粗糙
- B.具有大量气孔
- C.良好的通气性
- D.具有柔韧性
- A.250
- B.500
- C.125
- D.1000
- A.500lx
- B.750lx
- C.1000lx
- D.1250lx
- A.4.5~5.5
- B.7~10
- C.5~6
- D.<3
- A.加大穿孔率
- B.加大穿孔板背后的空气层厚度
- C.加大孔径
- D.在穿孔板背后加多孔吸声材料
- A.蒸汽渗透系数出现由大变小的界面
- B.导热系数由小变大的界面
- C.蒸汽渗透系数出现由小变大的界面
- D.导热系数由大变小的界面
- A.面积大于1500m2的营业厅
- B.面积大于1500m2的展厅
- C.面积大于200m2的演播室
- D.面积大于5000m2的观众厅
- A.接闪器:接闪针、接闪带、接闪网等直接接受雷击部分,以及用作接闪器的技术屋面和金属构件
- B.接地体:埋入土中或混凝土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 C.防雷装置: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总和
- D.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 A.胶合板(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 B.泡沫塑料
- C.超细玻璃棉
- D.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 A.2db
- B.4db
- C.6db
- D.12db
- A.与电视播放室合并
- B.靠近交通调度室
- C.靠近业务主管部门
- D.靠近消防控制室
- A.基础中单根钢筋其直径不小于10mm
- B.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
- C.基础采用以硅酸盐为基料的水泥
- D.基础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20%
- A.建筑物采用共同接地并加装漏电保护器
- B.将信息设备单独接地
- C.建筑物防雷接地与电气装置分开
- D.采用漏电开关保护
- A.消除镜面反射
- B.采用适当的悬挂高度和必要的保护角
- C.应限制光源亮度小于16sBD降低工作面照度
- A.TN-C-S系统
- B.IT系统
- C.TN-S系统
- D.TT系统
- A.在冬季同样的室内外气温条件下,传热阻R0越大,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越少,而内表面的温度则越高
- B.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无关
- C.墙体的热阻,随着吹向墙体的风速增大而增大
- D.砖比混凝土容易传热
- A.1:2
- B.2:1
- C.1:1
- D.1:4
- A.34
- B.37
- C.43
- D.46
- A.沿地面的周边做局部保温
- B.地面中心部分的保温层应该比其他部分厚
- C.整个地面的保温层应该厚度相同
- D.更换地面的面层材料
- A.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日平均温度的最高值确定
- B.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 C.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最高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 D.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确定
- 34
-
供暖建筑体形系数?
- A.不宜太小
- B.越大越好
- C.不宜太大
- D.与大小无关
- A.45;75
- B.40;75
- C.45;70
- D.40;70
- A.1.6m
- B.1.9m
- C.1.0m
- D.2.1m
- A.10
- B.2
- C.1
- D.0.282
- A.场地平均垂直照度与平均水平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25
- B.场地水平照度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不宜小于0.5
- C.场地垂直照度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不宜小于0.5
- D.观众席前排的垂直照度不宜小于场地垂直照度的0.25
- A.凸曲面
- B.凹曲面
- C.平面
- D.凹凸不平的表面
- A.中频
- B.中、低频
- C.高频
- D.低频
- A.Ⅰ、Ⅳ
- B.Ⅱ、Ⅲ
- C.Ⅰ、Ⅱ
- D.Ⅱ、Ⅲ、Ⅳ
- A.50
- B.100
- C.25
- D.200
- A.隔汽层应布置在采暖房屋保温层内侧
- B.隔汽层应布置在冷库建筑的隔热层外侧
- C.在保温层蒸汽流入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 D.在保温层蒸汽流出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 A.普通型,容重20kg/m3
- B.自熄型,容重20kg/m3
- C.普通型,容重40kg/m3
- D.自熄型,容重12kg/m3
- A.严寒A区
- B.严寒B区
- C.寒冷地区
- D.夏热冬冷地区
- A.灯具效率越高,灯具利用系数越大
- B.工作面与房间其他表面相比的相对尺寸越小,利用系数就越大
- C.直接型灯具的利用系数比其他类型的要高
- D.室内表面的光反射比越高,利用系数越大
- A.消防给水不宜与生产管道系统合并
- B.高层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给水宜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系统
- C.生活给水不宜与消防给水管道系统合并
- D.在任何情况下管道必须采用独立管道系统
- A.材料的蓄热系数是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与外界热作用性质无关
- B.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较大,它的热惰性指标也较大
- C.当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较大时,材料层表面的蓄热系数与材料的蓄热系数近似相等
- D.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影响围护结构的总衰减度,而与总延迟时间无关
- A.64
- B.70
- C.67
- D.58
- A.1/3
- B.1/4
- C.1/2
- D.1/6
- A.低压蒸汽
- B.150~90℃热水
- C.高压蒸汽
- D.75~15℃热水
- A.两个频率和声压级都不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一定不一样响
- B.声音的强度加倍,则人耳也感觉到加倍的响
- C.强度相等而频率不同的两个纯音听起来一定一样响
- D.纯音等响曲线中同一条曲线上的各点,具有相等的响度级
- A.2000Hz
- B.1000Hz
- C.500Hz
- D.250Hz
- A.末端设备冷水管设置三通电动阀
- B.水系统供回水总管之间设置旁通管
- C.末端设备冷水管设置两通电动阀
- D.旁通管上设置电动阀
- A.1/3
- B.2/3
- C.1/4
- D.1/2
- A.半直接型
- B.半间接型
- C.直接型
- D.间接型
- A.Ⅰ
- B.Ⅰ、Ⅱ
- C.Ⅰ、Ⅲ
- D.Ⅰ、Ⅳ
- A.Ⅰ、Ⅲ
- B.Ⅱ、Ⅲ
- C.Ⅰ、Ⅱ
- D.Ⅲ、Ⅳ
- A.充分利用城镇供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 B.设水泵供水
- C.设水箱供水
- D.设水泵水箱联合供水
- A.钢筋混凝土、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水泥砂浆
- B.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钢筋混凝土、水泥砂浆
- C.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
- D.重砂浆烧结普通砖砌体、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
- A.太阳辐射热约占地球热量来源的一半
- B.地面气温的变化是由于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而引起的
- C.地面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反比
- D.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照度的削弱起极大作用
- A.0.32
- B.0.35
- C.0.30
- D.0.40
- A.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房屋的朝向不同而不同
- B.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建筑物的外饰面材料不同而不同
- C.夏季室外综合温度以24h为周期波动
- D.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不同
- A.Ⅲ
- B.Ⅳ
- C.Ⅱ
- D.Ⅴ
- A.在室内布置四台每台产生70dB的设备,结果在室内的噪声级只达到76dB左右
- B.静区布置在夏季上风向位置
- C.为减少室内噪声而在墙壁和天棚上设置穿孔板时,如果在里面不设岩棉或者玻璃棉,就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 D.即使95dB的噪声和80dB的噪声同时存在,其结果还是95dB左右
- A.泡沫玻璃
- B.聚氨酯泡沫塑料
- C.超细玻璃棉
- D.海绵
- A.消防贮备水量
- B.生产事故备用水量
- C.根据调节水量
- D.绿化、洒水、洗车用水量
- A.50m
- B.70m
- C.60m
- D.80m
- A.0.4秒
- B.0.6秒
- C.0.8秒
- D.1.2秒
- A.高支架敷设
- B.无沟敷设
- C.低支架敷设
- D.地沟敷设
- A.8
- B.9
- C.6
- D.12
- A.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 B.机房要有通向走廊、楼梯间的安全出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 C.水源充足,电力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 D.接近强电磁场干扰
- A.防止天窗产生直接眩光
- B.消除一次反射眩光
- C.提高展览墙面照度
- D.消除二次反射眩光
- A.30
- B.40
- C.20
- 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