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地下室的防潮应设水平防潮层与垂直防潮层各一道
- B.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200mm只做防潮处理
- C.地下室的内墙为砖墙时,墙身与底板相交处也应做水平防潮层
- D.地下室的防潮,砌体必须用防水砂浆砌筑
- A.200Cm
- B.300Cm
- C.500Cm
- D.700Cm
- A.独立基础常应用于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的建筑物,多为柔性基础
- B.条形基础多用于承重墙和自承重墙下部设置的基础,做法为刚性基础
- C.箱形基础常用于高层建筑以及设一层或多层地下室的建筑中
- D.当地基条件较好或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时,可采用井格基础或筏式基础
- A.柔性基础垫层一般采用C7.5或C10素混凝土,厚度100mm
- B.钢筋混凝土基础由底板及基础墙组成,基础底板的外形一般有锥形和阶梯形两种
- C.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15
- D.条形基础的受力钢筋仅在垂直于槽宽方向放置
- A.灰土基础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或很潮湿的地基上不宜采用
- B.用作基础的砖,其强度等级必须在MU10以上,砂浆一般不低于M5
- C.毛石基础整体性较好,故多应用于有震动的房屋
- D.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基础,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20?%?-----?30?%的毛石,形成毛石混凝土基础
- A.当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
- B.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的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细砂填实
- C.当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高层建筑一侧设置后浇带
- D.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一跨内
- A.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 B.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4-----1/8,其坡度宜小于或等于1?:3
- C.采用筏形基础的地下室,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
- D.采用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地下室底层柱、墙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A.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非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应小于20Cm
- B.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建筑场地,使室外地坪至少高于自然地面600Cm
- C.在强冻胀性和特强冻胀性地基上,其基础结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基础梁
- D.外门斗、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与主体结构断开;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1m,坡度不宜小于3%,其下宜填入非冻胀性材料
- A.P6
- B.P8
- C.P10
- D.P12
- A.54m高的框架结构;
- B.130m高的框架-剪力墙结构
- C.130m高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 D.150m高的筒中筒结构
- A.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确定
- B.基础的埋置深度应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 C.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倾覆要求
- D.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
- A.柱
- B.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和住宅单元之间的墙
- C.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
- D.房间隔墙
- A.5个
- B.6个
- C.7个
- D.3个
- A.1200m2
- B.2500m2
- C.5000m2
- D.2400m2
- A.水平基本模数数列主要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 B.水平扩大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 C.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M~20M
- D.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M~24M
- A.(1)、(2)
- B.(1)、(2)、(3)
- C.(1)、(2)、(4)
- D.(1)、(2)、(3)、(4)
- A.钢化玻璃
- B.夹丝玻璃
- C.中空玻璃
- D.压花玻璃
- A.纵向(顺纹方向)最大
- B.弦向最大
- C.径向最大
- D.各方向同样大
- A.材料的组成和结构II材料的孔隙率?III材料的含水率IV.温度
- B.I、II?、IV
- C.I、II?、III、IV
- D.I、II?、III
- E.II?、III、IV
- A.纤维饱和点
- B.平衡含水率
- C.标准含水率
- D.绝干状态
- A.针入度
- B.延度
- C.塑性
- D.软化点
- A.苯—丙涂料
- B.聚乙烯醇系涂料
- C.过氯乙烯涂料
- D.乙一丙涂料
- A.耐水、耐腐蚀
- B.隔热性好
- C.隔声性差
- D.气密性、水密性好
- A.(1)、(2)、(3)
- B.(1)、(2)、(4)
- C.(2)、(3)、(4)
- D.(1)、(3)、(4)
- A.使钢材产生热脆性的有害元素是硫;使钢材产生冷脆性的有害元素是磷
- B.钢结构设计时,碳素结构钢以屈服强度作为设计计算的依据
- C.碳素结构钢分为4个牌号:Q195,Q215,Q235,Q275,牌号越大含碳量越多,钢的强度与硬度越高,但塑性和韧性越低
- D.检测碳素结构钢时,必须做拉伸、冲击、冷弯及硬度试验
- A.屈服极限
- B.强度极限
- C.疲劳极限
- D.延伸率
- A.弹性模量提高
- B.屈服点大幅度提高
- C.冲击韧性提高
- D.塑性提高
- A.采用汉语拼音字母
- B.采用化学元素符号
- C.采用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
- D.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化学元素符号、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相结合
- A.锌
- B.铬
- C.镍
- D.铜
- A.普通黏土烧结砖
- B.烧结空心砖
- C.加气混凝土砌块
- D.石膏空心条板
- A.4
- B.5
- C.6
- D.7
- A.煤矸石半内燃砖、蒸压灰砂砖
- B.花格砖、空心黏土砖
- C.粉煤灰砖、碳化灰砂砖
- D.炉渣砖、煤渣砖
- A.把砖冲洗干净 考试用书
- B.保证砌砖时,砌筑砂浆的稠度
- C.增加砂浆对砖的胶结力
- D.减小砌筑砂浆的用水量
- A.采用较小砂率
- B.增加水泥用量
- C.采用较小的塌落度
- D.掺减水剂
- A.萘系减水剂,早强剂、木钙减水剂、引气剂
- B.木钙减水剂,萘系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
- C.萘系减水剂、木钙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
- D.萘系减水剂,木钙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
- A.普通水泥
- B.矿渣水泥
- C.硅酸盐水泥
- D.矶土水泥
- A.塌落度是表示塑性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指标
- B.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
- C.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不低于100mm
- D.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塌落度不低于150mm
- A.I,II,III
- B.II?,III?,IV
- C.III,IV,V
- D.I,III,V
- 39
-
水泥安定性是指( )。
- A.温度变化时,胀缩能力的大小
- B.冰冻时,抗冻能力的大小
- C.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
- D.拌合物中保水能力的大小
- A.放出大量热且体积大大膨胀
- B.吸收大量热且体积大大膨胀
- C.放出大量热且体积收缩
- D.吸收大量热且体积收缩
- A.石灰、水泥、建筑石膏
- B.水玻璃、水泥、菱苦土
- C.石灰、建筑石膏、菱苦土
- D.沥青、石灰、建筑石膏
- A.CA(OH)2和CAC03
- B.CAO和CAC03
- C.CAO和CA(OH)2
- D.CA(OH)2和CAO
- A.具有良好塑性的材料
- B.具有良好韧性的材料
- C.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
- D.具有良好硬度的材料
- A.不变
- B.提高
- C.降低
- D.不一定
- A.致密结构
- B.多孔结构
- C.微孔结构
- D.纤维结构
- A.钢材 中华考试网
- B.沥青
- C.某些油漆(红丹漆、瓷漆)
- D.石蜡
- A.砖
- B.石材
- C.普通混凝土
- D.木材
- A.设计生产中有大量排灰的厂房时应考虑积灰荷载
- B.设计生产中有大量排灰厂房的邻近厂房时应考虑积灰荷载
- C.设计生产中有大量排灰的厂房时,对于其中具有一定除尘设施和保证清灰制度的厂房可不考虑积灰荷载
- D.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屋面活荷载两者中的较大值同时考虑
- A.应同时考虑屋面均布活荷载和雪荷载
- B.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
- C.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取其中较大者
- D.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取其中较小者
- A.Ⅰ,Ⅱ
- B.Ⅲ,Ⅳ
- C.Ⅰ,Ⅳ
- D.Ⅱ,Ⅲ
- A.标准值;标准值
- B.标准值;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
- C.标准值;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
- D.标准值;准永久值
- A.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而影响使用
- B.构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振动
- C.构件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
- D.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 A.水泥→烧结普通砖→普通混凝土→钢材
- B.木材→水泥→砂→普通混凝土
- C.木材→烧结普通砖→水泥→石灰岩
- D.水泥→烧结普通砖→石灰岩→钢材
- A.致密结构
- B.多孔结构
- C.微孔结构
- D.纤维结构
- A.建筑物的体型
- B.屋面坡度
- C.建筑物所处地面的粗糙程度
- D.建筑面积
- A.I,Ⅱ
- B.Ⅲ,Ⅳ
- C.Ⅰ,Ⅲ
- D.Ⅱ,Ⅳ
- A.拱架与拱脚作成铰接
- B.减小矢高
- C.加大矢高
- D.对拱施加预应力
- A.标准值大于设计值
- B.标准值小于设计值
- C.标准值与设计值大小关系不定
- D.标准值等于设计值
- A.三合土垫层是用石灰、粘土、砂石或炉渣、碎砖等填料拌合铺设而成
- B.菱苦土(MgO)是制作硅酸盐混凝土及其制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 C.菱苦土一般用Mg(OH)2溶液调拌
- D.菱苦土与植物纤维能很好粘结,但碱性较强,会腐蚀纤维
- A.加水后凝结硬化快,且凝结时像石灰一样,出现明显的体积收缩
- B.加水硬化后有很强的吸湿性,耐水性与抗冻性均较差
- C.制品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但不宜长期靠近65℃以上的高温部位
- D.适用于室内装饰、绝热、保温、吸声等
- A.材料的抗弯强度与试件的受力情况、截面形状及支承条件等无关
- B.强度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性能指标
- C.金属可用压痕法测定其硬度
- D.石英矿物可用磨耗法测其硬度
- A.粘土砖
- B.硅酸盐制品
- C.水泥混凝土
- D.石膏制品
- A.磨成细粉、烘干后用密度瓶测定其体积
- B.度量尺寸,计算其体积
- C.破碎后放在广口瓶中浸水饱和测定其体积
- D.破碎后放在已知容积的容器中测定其体积
- A.放出大量热且体积大大膨胀
- B.吸收大量热且体积大大膨胀
- C.放出大量热且体积收缩
- D.吸收大量热且体积收缩
- A.熟铁
- B.生铁
- C.合金铁
- D.马口铁
- A.铁
- B.铝
- C.铜
- D.钙
- A.石灰、水泥、建筑石膏
- B.水玻璃、水泥、菱苦土
- C.石灰、建筑石膏、菱苦土
- D.沥青、石灰、建筑石膏
- A.保水性
- B.流动性
- C.粘结力
- D.变形
- A.250万元
- B.350万元
- C.450万元
- D.500万元至600万元
- A.非金属材料
- B.无机材料
- C.高分子材料
- D.复合材料
- A.Ⅰ、Ⅱ、Ⅲ
- B.Ⅱ、Ⅲ、Ⅳ
- C.Ⅰ、Ⅱ、Ⅳ
- D.Ⅰ、Ⅱ、Ⅳ
- A.混凝土
- B.石材
- C.砖
- D.木材
- A.布瓦
- B.小青瓦
- C.琉璃瓦
- D.黏土瓦
- A.外墙涂料
- B.内墙涂料
- C.地面涂料
- D.屋面涂料
- A.流动性
- B.保水性
- C.砂浆强度
- D.砂浆粘结力
- A.明框幕墙
- B.半隐框幕墙
- C.隐框幕墙
- D.全玻璃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