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物防
- B.人防
- C.技防
- D.风险防范
- A.房间通风要良好
- B.有良好的保护接地线
- C.配置照明灯和220V市电插座
- D.室内净高不小于2.6m,外开门宽不小于2m
- A.与中庭相通的房间的门、窗处
- B.防火分区,防火墙
- C.门洞通道处
- D.过庭通道处
- A.湿热带环境宜选用E级绝缘等级的电动机
- B.环境温度在40℃以上的电动机宜选用F级或B级绝缘等级的电动机
- C.任何环境下都可选用H级绝缘等级的电动机
- D.环境工作温度在40℃以下且在正常环境工作,可选用A级、E级绝缘等级的电动机
- A.三相短路电流冲击值
- B.三相短路电流稳态值
- C.二相短路电流最小值
- D.二相短路电流暂态值
- A.高压、低压配电室内,宜留有适当数量配电装置的备用位置
- B.不带可燃的高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不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 C.有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应设单独的值班室
- D.布置应紧凑合理,便于设备的操作、维修、巡视和搬运
- A.低压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宜设两个出口
- B.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超过15m时尚应增加出口
- C.配电装置长度犬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宜增一个出口
- D.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
- A.短路保护用熔断器
- B.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
- C.操作过电压保护用避雷器
- D.晶闸管变流器
- A.高压汞灯除灯具额定功率外,还应考虑镇流器及变压器功率
- B.气体放电光源除灯具额定功率外,还应考虑镇流器的功率
- C.热辐射光源是指灯具额定功率
- D.高压钠灯除灯具额定功率外,还应考虑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 10
-
会议系统包括( )。
- A.电子表决系统
- B.视频显示系统
- C.同声传译系统
- D.无线触摸屏控制系统
- A.100V
- B.70V
- C.90V
- D.380V
- A.PEN线不宜接入熔断器
- B.PEN线不宜接入开关设备
- C.PEN线不得接入任何开关设备
- D.若需要在PEN线上装设电器时,只可相应断开相线回路
- A.控制挡烟垂壁等防烟设施
- B.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 C.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 D.关闭正压送风口
- A.扁平电缆
- B.双屏蔽电缆
- C.单屏蔽电缆穿金属管敷设
- D.单屏蔽电缆
- A.断相保护器件宜采用断相保护热继电器,也可采用温度保护或专用的断相保护装置
- B.短时工作或断续周期工作的电动机或额定功率不超过3kW的电动机可不装设断相保护
- C.连续运行的三相电动机当采用熔断器保护时,应装设断相保护;当采用低压断路器保护时,宜装设断相保护;低压断路器兼作电动机控制电器时,可不装设断相保护
- D.对于不装设低电压保护或装设延时低电压保护的重要电动机,当电源电压中断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恢复时,其接触器应维持吸合状态或能重新吸合
- A.建筑面积大于800m<SUP>2</SUP>的地下商店
- B.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
- C.图书、文物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
- D.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SUP>2</SUP>的棉、毛、丝、麻、化纤及其织物的库房,占地面积超过500m<SUP>2</SUP>或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m<SUP>2</SUP>的卷烟库房
- A.一个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应在完成直接、间接损失评估和建设、维护投资预测后认真分析综合考虑,做到安全、适用、经济
- B.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不知道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信息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并应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联结板
- C.认真考虑建筑物防雷成本与可能造成危害的比重,考虑经济效益
- D.在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没有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直击雷的防雷措施。在要考虑屏蔽的情况下,防直击雷接闪器宜采用避雷网
- A.接地装置应该互相连通,形成接地网,相邻建筑物不超过30m也应该连通
- B.户外柱上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宜敷设成围绕变压器合的闭合环形
- C.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的配电装置室时,其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等相连
- D.引入配电装置室的每条架空线路安装的阀式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配电装置室的接地装置联结,但在人地处应敷设集中接地装置
- A.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 B.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
- C.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 D.高度超过70m的建筑物应将7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联结
- A.雷直击导线形成的过电压易导致线路绝缘闪络。架设避雷线可有效地减少雷直击导线的概率
- B.因雷击架空线路避雷线、杆顶形成作用于线路绝缘的雷电反击过电压,与雷电参数、杆塔型式、高度和接地电阻等有关,宜适当选取杆塔接地电阻,以减少雷电反击过电压的危害
- C.做好电缆的绝缘保护层
- D.做好线路的接地
- A.35kV及以下线路,一般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
- B.除少雷区外,3~10kV钢筋混凝土杆配电线路,宜采用瓷或其他绝缘材料的横担;如果用铁横担,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线路宜采用高电压等级的绝缘子,并应尽量以较短的时间切除故障,以减少雷击跳闸和断线事故
- C.送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方式,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负荷性质、系统运行方式,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再确定
- D.各级电压的送、配电线路,应尽量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35kV及以下的厂区内的短线路,可按需要确定
- A.阻火墙、阻火隔层和封堵的构成方式,均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件下标准试验的耐火极限时间不高于1h
- B.除通向主控室、厂区围墙或长距离隧道中按通风区段分隔的阻火墙部位应设防火门外,其他情况下,有防止窜燃措施时可不设防火门。
- C.阻火墙的构成,宜采用阻火包、矿棉块等软质材料或防火堵料、耐火隔板等便于增添或更换电缆时不至损伤其他电缆的方式,且在可能经受积水浸泡或鼠害作用下具有稳固性
- D.阻火封堵、阻火隔层的设置,可采用防火墙料、填料或阻火包、耐火隔板等;在楼板竖井孔处,应能承受巡视人员的荷载
- A.当设有后置机时,后置机宜配置数据库和远动规约处理软件,完成实时数据的处理和与调度通信中心的数据通信
- B.数据库的结构应适应分散分布式控制、方式的要求,并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并提供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标准接口
- C.远动遥信设备应配置远传数据库和各级相关调度通信规约,以实现与调度端的远程通信,两套设备应能实现通道故障时,备用通道自动切换
- D.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及界面的友好性等性能指标均应满足系统本期及远景规划要求
- A.斜坡地形处的接头安置应呈水平状
- B.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
- C.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不小于0.5m的净距
- D.对重要回路的电缆接头,宜在其两侧约3000mm开始的局部段,按留有备用量方式敷设电缆
- A.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较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带
- B.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
- C.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
- D.位于城郊或空旷地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5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 A.当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电缆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 B.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Y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 C.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不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 D.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的顺序排列
- A.移动式电气设备等需经常弯移或有较高柔软性要求回路的电缆,应采用橡皮外护层
- B.放射线作用场所的电缆,应具有适合耐受放射线辐照强度的聚氯乙烯、氯丁橡皮、氯磺化聚乙烯等防护外套
- C.在沟渠、不通航小河等不需铠装层承受拉力的电缆,可选用钢带铠装
- D.江河、湖海中电缆,采用的钢丝铠装型式应满足受力条件。当敷设条件有机械损伤等防范需要时,可选用符合防护、耐蚀性增强要求的外护层
- A.在一般情况下,动力和照明不宜共用变压器
- B.多层或高层主体建筑内变电所,宜选用不燃或难燃型变压器
- C.变压器台数应根据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进行选择
- D.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场所,应选用防尘型或防腐型变压器
- A.系统的电压等级
- B.是否加装限流电抗器
- C.主接线形式以及主接线的运行方式
- D.系统损耗
- A.冰雪
- B.温度
- C.风速
- D.泥石流
- A.第二电源不能满足二级负荷的条件时
- B.设置自备电源较从电力系统取得第二电源经济合理时
- C.所在地区偏僻,远离电力系统,设置自备电源经济合理时
- D.需要设置自备电源作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应急电源时
- A.缩短供电半径
- B.增加变压级数
- C.合理选择线路导线截面
- D.企业变配电所的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
- A.当计算的回收年限小于5年时,变压器应立即更新为宜
- B.当计算的回收年限大于10年时,不应当考虑更新
- C.当计算的回收年限为5~10年时,应酌情考虑,并以大修时更新为宜
- D.当计算的回收年限小于10年时,不应当考虑更新
- A.减少变压器的铜损
- B.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增加发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 C.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线路损耗
- D.增加线路及变压器的电压损失
- A.为避免爆炸危险场所因电位差产生电火花时
- B.为满足浴室、游泳池、医院手术室等场所对防电击的特殊要求时
- C.由TN系统同一配电箱供电给固定式和手持式、移动式两种电气设备,而固定式设备保护电气切断电源时间不能满足手持式、移动式设备防电击要求时
- D.当电源网络阻抗过小,使自动切断电源时间过短,不能满足防电击要求时
- A.在易沉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的露天环境,设置变压器或配电装置时应采用密闭型的
- B.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的、霉菌及风沙等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
- C.在火灾危险环境内,正常运行时有火花的和外壳表面温度较高的电气设备,应远离可燃物质
- D.处在火灾危险环境内,宜使用电热器。
- A.电气线路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墙外敷设
- B.当易燃物质比空气重时,在管道下方;比空气轻时,在管道的上方
- C.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 D.当易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在较高敷设或直接埋地;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设施
- A.监视器
- B.硬盘录像机
- C.矩阵切换器
- D.电源模块
- A.响应时间
- B.部件质量
- C.内存大小
- D.运算速度
- A.星型一树型降压启动
- B.晶闸管降压软启动
- C.电抗器降压启动
- D.电阻降压启动
- A.模拟控制
- B.复合控制
- C.闭环控制
- D.开环控制
- A.存储器
- B.电源模块
- C.调压器
- D.输入、输出接口模块
- A.馈电数量
- B.供电距离
- C.用电负荷的分布
- D.配电所面积
- A.采用两台按均衡充电方式、一台按考虑经常负荷的浮充电方式选择不同的容量
- B.两台按考虑经常负荷的浮充电方式选择、一台按均衡充电方式选择不同的容量
- C.按考虑经常负荷的浮充电方式和均衡充电方式、取大值,选用相同的容量
- D.对于规模较大的、重要的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和中小型发电厂,当设置两组蓄电池时,一般配置相应的两套相同容量的充电装置。
- A.风速
- B.污秽
- C.日照
- D.环境温度
- A.支持软件
- B.应用软件
- C.实用软件
- D.系统软件
- A.I<SUB>c</SUB>≤I<SUB>r</SUB>≤I<SUB>z</SUB>或I<SUB>c</SUB>≤I<SUB>set1</SUB>≤I<SUB>z </SUB>B.I<SUB>c</SUB>≤I<SUB>set1</SUB>
- C.I<SUB>2</SUB>≤1.45I<SUB>z </SUB>D.I<SUB>c</SUB>≥I<SUB>r</SUB>≥I<SUB>z </SUB>
- A.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地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 B.在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用穿管敷设
- C.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用穿管
- D.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不可用穿管敷设
- A.低压电器在户内使用时,其温度升高,将影响其载流量
- B.低压电器在户外使用时,如受雷暴、雨、盐雾的袭击,将影响其绝缘强度
- C.由于空气高温、高湿、凝露及霉菌等作用,电器的金属件及绝缘材料容易腐蚀、老化、绝缘性能降低、外观受损
- D.由于日温差大和强烈日照的影响,密封材料产生变形开裂,熔化流失,导致密封结构的泄漏,绝缘油等介质受潮劣化
- A.35~110kV屋外配电装置一般采用油浸绝缘结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 B.35~110kV屋外配电装置一般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
- C.6~35kV电压互感器在高压开关柜中或在布置地位狭窄的地方,可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
- D.6~35kY电压互感器在高压开关柜中或在布置地位狭窄的地方,可采用油浸绝缘结构
- A.屋内支柱绝缘子一般采用棒式支柱绝缘子
- B.屋外支柱绝缘子一般采用联合胶装的多棱式支柱绝缘子
- C.在污秽地区,应尽量选用防污盘形悬式绝缘子
- D.穿墙套管一般采用铝导体穿墙套管,对铝有明显腐蚀的地区如沿海地区可以例外
- A.品字形布置
- B.双列式布置
- C.水平布置
- D.垂直布置
- A.频率
- B.相对湿度
- C.正常运行电流
- D.中性点位移电压
- A.变压器类的基础台面宜适当加宽
- B.变压器类宜取消滚轮及其轨道,并应固定在基础上
- C.变压器类本体上的油枕、潜油泵、冷却器及其连接管道等附件以及集中布置的冷却器与本体间连接管道,应符合抗震要求
- D.变压器类的基础台面宜适当变窄
- A.110kV有效接地系统不低于0.6U<SUB>M </SUB>B.中性点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对3~20kV发电机,不低于0.64倍发电机最高运行电压
- C.3kV及以上具有发电机的系统不低于1.1倍发电机最高运行电压
- D.3~10kV和35kY、66kV系统分别不低于1.1U<SUB>m</SUB>和U<SUB>m </SUB>
- 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 B.额定短路分断能力
- C.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
- D.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
- A.大容量
- B.结构简单
- C.使用经济
- D.可控制
- A.循环变流器
- B.交—直—交变频器
- C.炼钢电弧炉
- D.固体放电灯
- A.TN—S
- B.TN—C—S
- C.TN—C
- D.TN—G
- A.防止过大对地泄漏电流带来的危险
- B.防止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出现过高的接触电压,并保证设备和邻近金属物体和其他设备之间在正常情况和故障情况下的等电位联结的有效性
- C.保证用作接地故障保护的过电流保护器对过电流保护的有效性
- D.提高PE线的机械强度
- A.4%
- B.3%
- C.2%
- D.1%
- A.中、高、低
- B.低、中、高
- C.高、中、低
- D.中、低、高
- A.变频启动
- B.星—三角启动
- C.全压启动
- D.转子串频敏变阻器启动
- A.中、高、低
- B.高、中、低
- C.中、低、高
- D.低、中、高
- A.单相短路
- B.二相短路
- C.三相短路
- D.单相接地
- A.400kVA
- B.350kVA
- C.315kVA
- D.215kVA
- A.应
- B.必须
- C.宜
- D.严禁
- A.不应
- B.必须
- C.不宜
- D.严禁
- A.15s
- B.20s
- C.25s
- D.30s
- A.并列运行
- B.分列运行
- C.单独运行
- D.各自独立运行
- A.大型金融中心(银行)防盗报警系统
- B.中型百货商店(场)营业厅照明
- C.大型百货商店(场)经营管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
- D.重要图书馆(藏书上百万册)检索用电子计算机
- A.特别重要负荷
- B.三级负荷
- C.二级负荷
- D.一级负荷
- A.3区
- B.2区
- C.0区
- D.1区
- A.一级负荷
- B.二级负荷
- C.三级负荷
- D.四级负荷
- A.50%~80%
- B.50%~60%
- C.40%~50%
- D.25%~60%
- A.1.1倍
- B.1.2倍
- C.1.25倍
- D.1.3倍
- A.48个信息插座配2芯光纤
- B.36个信息插座配2芯光纤
- C.24个信息插座配2芯光纤
- D.12个信息插座配2芯光纤
- A.34dB
- B.40dB
- C.44dB
- D.54dB
- A.室外扩声系统
- B.公共音响系统
- C.室内扩声系统
- D.流动演出系统
- A.2.5~5m
- B.2.5~10m
- C.3.5~5m
- D.4.5~10m
- A.无金属增强丝的光缆
- B.有金属增强丝的光缆
- C.单屏蔽同轴电缆
- D.双屏蔽同轴电缆
- A.1/10
- B.1/20
- C.1/30
- D.1/40
- A.EPS供电
- B.蓄电池供电
- C.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互投
- D.UPS装置供电
- A.10m
- B.20m
- C.30m
- D.40m
- A.60℃
- B.70℃
- C.80℃
- D.90℃
- A.4m<SUP>2 </SUP>B.5m<SUP>2</SUP>
- C.6m<SUP>2 </SUP>D.7m<SUP>2</SUP>
- A.指电动机的转速可以平滑地调节
- B.它的转速只有有限的几级,调速范围有限且不易实现调速自动化
- C.电动机未作调速时的固有转速,通常即为电动机额定负载时的额定转速,也称为基本转速或基速。
- D.在基速方向降低转速的调速,调速的极限即最低转速,主要受转速稳定性的限制
- A.±1%
- B.±2%
- C.±3%
- D.±4%
- A.60%
- B.70%
- C.80%
- D.90%
-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 A.电动机、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3部分
- B.汞弧整流器装置、普通晶闸管装置和新型自关断器件装置
- C.母线供电装置、机组变流装置及电力电子变流装置3大类
- D.整流装置、交流调压装置、变频装置3部分
- 92
-
接触电压的概念是( )。
- A.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大地表面形成分布电位,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为0.8m处与沿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8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 B.人们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
- C.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 D.接地网外的地面上水平距离0.3m处对接地网边缘接地体的电位差
- 93
-
应急照明的概念是( )。
- A.因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而启用的照明
- B.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地辨认而使用的照明
- C.用于确保正常活动正常进行的照明
- D.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照明
- A.1.5mm
- B.2.5mm
- C.4mm
- D.6mm
- A.1m
- B.2m
- C.3m
- D.5m
- A.4mm
- B.3mm
- C.2mm
- D.1mm
- A.3000Ω·m
- B.2000Ω·m
- C.1000Ω·m,
- D.500Ω·m
- A.10倍
- B.5倍
- C.3倍
- D.2倍
- A.宜采用具有过负荷标度尺仪表
- B.留有适当的过负荷裕度
- C.具有双向标度尺的仪表
- D.采用以电量变送器组成的选测系统
- A.1.5~2倍
- B.1.5~1.8倍
- C.1.2~2倍
- D.1.4~2倍
- A.700mm
- B.600mm
- C.500mm
- D.400mm
- A.一、二
- B.三、
- C.二、三
- D.三、四
- A.0.80
- B.0.60
- C.0.85
- D.0.75
- A.1.3,1.05
- B.1.67,4
- C.2.5,1.67
- D.4,2.5
- A.电压、电流、频率、机械荷载
- B.分合小电流、旁路电流和母线环流
- C.对地和断口间的绝缘水平、泄漏比距
- D.动稳定电流、热稳定电流和持续时间
- A.应用开断电流代替断流容量
- B.一般取断路器经验开断时间的短路电流作为校验条件
- C.装有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断路器,应考虑重合闸对额定开断电流的影响
- D.在110kV及以下的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则应取首相开断系数为的额定开断电流
- A.1倍
- B.1.5倍
- C.2倍
- D.2.5倍
- A.10
- B.20
- C.30
- D.50
- A.22kW
- B.21.05kW
- C.19.55kW
- D.20.55kW
- A.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
- B.一级负荷
- C.二级负荷
- D.三级负荷
- A.一级负荷
- B.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
- C.二级负荷
- D.三级负荷
- A.20min
- B.30min
- C.60min
- D.90min
- A.设备功率
- B.需要功率
- C.计算功率
- D.线间负荷和相负荷
- A.效率计算法
- B.损耗计算法
- C.单耗计算法
- D.节能率计算法
- A.采用高效率灯具
- B.严格控制照明用电指标
- C.优选光通利用系数较高的照明设计方案
- D.降低推荐照度来节能
- A.10mA
- B.15mA
- C.20mA
- D.30mA
- A.110kV
- B.380kY
- C.35kV
- D.10kY
- A.特级
- B.一级
- C.二级
- D.三级
- A.出入停车场
- B.公用停车场
- C.综合停车场
- D.内部停车场
- A.公用
- B.开放
- C.独立
- D.封闭
- A.10kV
- B.20kV
- C.30kV
- D.40kV
- A.1/2
- B.1/3
- C.1/4
- D.1/5
- A.1
- B.2
- C.3
- D.4
- A.65%
- B.75%
- C.85%
- D.95%
- A.TN—S
- B.TN—C
- C.TT—S
- D.TN—C—S
- A.7mA
- B.8mA
- C.9mA
- D.10mA
- A.0.4~0.8
- B.0.4~0.5
- C.0.4~0.6
- D.0.5~0.8
- A.40mm×2mm
- B.30mm×4mm
- C.20mm×4mm
- D.40mm×4mm
- A.1h
- B.2h
- C.3h
- D.4h
- A.1.1~1.2倍
- B.1.3~1.6倍
- C.1.1~1.6倍
- D.2.3~2.6倍
- A.30%
- B.71%
- C.75%
- D.95%
- A.10%
- B.30%
- C.50%
- D.70%
- A.80%
- B.60%
- C.40%
- D.20%
- A.必须
- B.可以
- C.不应
- D.严禁
- A.一类建筑物
- B.二类建筑物
- C.三类建筑物
- D.四类建筑物
- A.400mm
- B.500mm
- C.600mm
- D.700mm
- A.1kV
- B.2kV
- C.3Kv
- D.4kV
- A.0.90
- B.0.95
- C.0.80
- D.0.85
- A.0.1A
- B.0.5A
- C.1A
- D.1.5A
- A.100m
- B.150m
- C.200m
- D.1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