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居民用水和小区公共建筑用水
- B.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 C.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
- D.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
- A.居民生活用水
-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 C.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 A.生产设备
- B.生产工艺
- C.生产原料
- D.产量
- A.循环用水量在总用水中
- B.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中
- C.补充水量在总用水中
- D.重复用水量在总损耗水中
- A.均匀
- B.分级
- C.按泵站到水塔的输水量
- D.定时
- A.直流或复用
- B.直流或循环
- C.复用或循环
- D.直流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大于或小于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以上都不对
- A.最大一级
- B.最小一级
- C.泵站到水塔的输水量
- D.以上都不对
- A.最高日
- B.平均日
- C.最高日最高时
- D.最高日平均时
- A.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
- B.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
- C.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及输水管(渠)漏损水量I).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及输水管(渠)和管网漏损水量
- A.8m;12m;4m
- B.8m;12m;2m
- C.10m;12m;2m
- D.10m;12m;4m
- A.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
- B.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 C.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 D.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
- A.25~35L/(人/班);2.5~3.0
- B.30~50L/(人/班);2.5~3.0
- C.25~35L/(人/班);1.5~2.5
- D.30~50L/(人/班);1.5~2.5
- A.25~35L/(人/次);1.5h
- B.40~60L/(人/次);2h
- C.40~60L/(人/次);1h
- D.25~35L/(人/次);1h
- A.1.3~1.6和1.1~1.5
- B.1.2~1.6和1.1~1.5
- C.1.3~1.5和1.1~1.3
- D.1.2~1.5和1.1~1.3
- A.某一年中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 B.设计规定年限内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 C.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 D.今后将出现的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 A.10%~15%
- B.10%~12%
- C.8%~12%
- D.8%~10%
- 19
-
时变化系数是指( )。
- A.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 B.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D.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A.1/4
- B.1/3
- C.1/2
- D.2/3
- A.在混凝土浇筑后尽快抽管
- B.初凝前抽管
- C.初凝后、终凝前抽管
- D.尽量不抽管
- A.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 B.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 C.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 D.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 A.成倍的
- B.成比例的
- C.相同的
- D.接近的
- A.冷拉
- B.预热
- C.超张拉
- D.加固
- A.居民生活用水
-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 C.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 A.木模板
- B.大模板
- C.永久式模板
- D.爬升模板
- A.生产设备
- B.生产工艺
- C.生产原料
- D.产量
- 28
-
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
- A.居民用水和小区公共建筑用水
- B.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 C.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
- D.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
- A.循环用水量在总用水中
- B.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中
- C.补充水量在总用水中
- D.重复用水量在总损耗水中
- A.直流或复用
- B.直流或循环
- C.复用或循环
- D.直流
- A.构筑物最多
- B.最先建设
- C.最后建设
- D.投资最大
- A.统一给水系统造价低,应用最广泛
- B.分质给水系统水处理费用低,管网的造价低
- C.分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型号单一,长期运行电费较高
- D.分区给水系统应用最广
- A.5~10年和10~20年
- B.5~10年和10~15年
- C.10~20年和20~30年
- D.10~20年和20~50年
- A.城市给水、工业给水
- B.城市给水、工业给水、循环给水
- C.循环给水、复用给水
- D.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
- A.重力、水泵、混合
- B.自流、重力、压力
- C.水泵、压力、混合
- D.重力、水泵、压力
- A.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的5 min的出水量
- B.不应小于任何一台水泵的5 min的m水量
- C.不应小于最小一台水泵的10 min的出水量
- D.可等于最大一台水泵的5 min的出水量
- A.150
- B.200
- C.300
- D.400
- A.1/3
- B.2/3
- C.2/5
- D.3/4
- A.共代谢
- B.内源呼吸
- C.合成代谢
- D.异养氧化
- A.55%-65%
- B.65%-75%
- C.75%-85%
- D.85%-95%
- A.150 000
- B.100 000
- C.60 000
- D.225 000
- A.水封井内上游管中心至水封井水面距离
- B.水封井内上游管内顶至水封井水面距离
- C.水封井内下游管中心至水封井水面距离
- D.水封井内下游管内顶至水封井水面距离
- A.2
- B.4
- C.5
- D.6
- A.1 700 m3/D和98.0%
- B.1 600 m3/D和98.2%
- C.1 400 m3/D和98.8%
- D.1 500 m3/D和99.0%
- A.沉淀时间90 min,有效水深3.2 m,长宽比取5,长深比取20
- B.沉淀时间45 min,有效水深3.2 m,长宽比取5,长深比取20
- C.沉淀时间90 min,有效水深2.5 m,长宽比取5,长深比取10
- D.沉淀时间4h,有效水深4.5 m,长宽比取5,长深比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