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注册机械工程师科目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5

直流电动机主要调速方式的是____。

  • A.改变电枢电阻
  • B.改变电枢电压
  • C.改变磁通
  • D.改变转差率
16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是____。

  • A.基准重合原则
  • B.基准统一原则
  • C.互为基准原则
  • D.自为基准原则
17

机械零件设计中基本的计算包括____。

  • A.强度准则计算
  • B.寿命准则计算
  • C.振动稳定性准则计算
18

钢的整体热处理包括____。

  • A.退火
  • B.正火
  • C.淬火
  • D.回火
19

在加工过程中造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是____。

  • A.残留面积
  • B.塑性变形
  • C.形状不规则
  • D.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20

零件的下列误差中,属于位置误差的是______。

  • A.圆度
  • B.对称度
  • C.平面度
  • D.直线度
21

晶体区别于非晶体的特点是____。

  • A.外形是否规则
  • B.内部原子排列
  • C.熔点
  • D.各向异性
22

液压传动是依靠___来传递运动的。

  • A.油液内部的压力
  • B.密封容积的变化
  • C.活塞的运动
  • D.油液的流动
23

主要用于测定较薄工件和具有较浅硬化层零件的表面硬度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是____。

  • A.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 B.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 C.金属显微硬度试验方法
  • D.金属连续冲击硬度试验方法
24

以下随着碳的质量分数增高,铁碳合金的组织发生变化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

  • A.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 B.共析钢→亚共析钢→纯铁
  • C.过共晶生铁→共晶生铁→亚共晶生铁
  • D.过共析钢→共析钢→亚共晶生铁
25

为保证齿轮副侧隙,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的____。

  • A.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0
  • B.上偏差、下偏差均为正值
  • C.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 D.上偏差、下偏差均为负值
2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采用的“三化”治理原则为____。

  • A.填埋化、覆盖化、和无害化
  • B.全部减量化、全部资源利用化和全部处理无害化原则
  • C.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即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的处理固体废物的原则
  • D.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即实行减少废渗滤液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渗滤液和无害化的处理固体废物的原则
27

传动比大而且准确的传动是____。

  • A.带传动
  • B.齿轮传动
  • C.链传动
  • D.蜗杆传动
29

新标准规定,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____的方向。

  • A.从左到右
  • B.从上到下
  • C.看图的方向
  • D.图纸宽幅的方向
30

两轴中心线夹角变化较大时,应选用____。

  • A.弹性柱销联轴器
  • B.万向联轴器
  • C.膜片联轴器
  • D.齿式联轴器
32

在汽车行业应用最广泛的涂膜干燥方法是____。

  • A.自然干燥
  • B.辐射加热
  • C.热风对流加热
  • D.对流辐射加热
34

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时,常见的英文字母缩写CAM是表示____。

  • A.计算机辅助设计
  • B.集成制造系统
  • C.柔性制造系统
  • D.计算机辅助制造
35

下列形位误差项目中,使用同一公差带符号的是____。

  • A.径向跳动与圆度
  • B.同轴度和径向跳动
  • C.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 D.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37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主要功能之一是____。

  • A.插补运算
  • B.物理运算
  • C.逻辑运算
  • D.模拟运算
38

计算机仿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____。

  • A.系统分析和设计
  • B.制造仿真器硬件
  • C.自动绘图
  • D.建立几何模型
39

焊缝倾角80—90°、焊缝转角0—180°的焊接位置称为____。

  • A.平焊位置
  • B.立焊位置
  • C.横焊位置
  • D.仰焊位置
40

汽车半轴等带法兰的长轴类锻件,批量生产时应采用____。

  • A.锤上模锻
  • B.曲柄压力机模锻
  • C.液压机模锻
  • D.平锻机模锻
41

变频调速的方法适用于____。

  • A.异步电动机
  • B.直流电动机
  • C.同步电动机
  • D.伺服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