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反应性控制和功率分布控制系统,或简称为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
- B.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
- C.反应堆冷却剂平均温度调节系统
- D.一回路压力即稳压器压力控制系统
- E.稳压器水位调节系统
- F.蒸汽发生器水位调节系统
- G.蒸汽排放控制系统
- A.计划照射
- B.医疗照射
- C.职业照射
- D.应急照射
- E.持续照射
- A.核电发展初期
- B.核电发展中期
- C.三哩岛事故后
- D.切尔诺贝利事故后
- E.福岛核事故后
- A.压水堆
- B.沸水堆
- C.重水堆
- D.高温气冷堆
- E.快中子堆
- A.慢化能力最强
- B.高强度
- C.高密度
- D.耐辐照
- E.耐高温
- A.原子核核外电子又常称为轨道电子
- B.把电子看成沿一定的轨道运动,不过是一种近似的模型
- C.电子在核外呈一定的概率分布,在一定的“轨道”上的概率大
- D.原子的轨道电子离核的距离是不能取任意值的
- E.电子轨道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彼此分离的壳层
- A.目的
- B.手段
- C.作用
- D.对象
- E.制度
- A.按照核反应堆的运行压力分为高压堆、中压堆和低压堆
- B.按照核反应堆的运行温度分为高温堆和低温堆
- C.按照核反应堆的结构形式划分为压力壳式堆或压力管式堆
- D.按照核燃料的形态划分出固体燃料堆、流态燃料堆和半流态燃料堆
- E.按照核燃料分类还有利用钍资源的钍增殖堆
- A.成本降低
- B.比屏蔽泵效率高
- C.电机部分可以装一只很重的飞轮,提高了泵的惰转性能,从而提高了全厂断电事故时反应堆的安全性
- D.通过轴密封技术能够严格控制泄漏量
- E.维修方便
- A.探测电厂变量已达到整定值
- B.判明需要保护的状况
- C.按正确的次序触发相应安全任务所需要的所有安全动作
- D.保持三道安全屏障的完整性
- E.监测电厂变量并向运行人员显示其数值,供手动启动保护动作之用
- A.226RA
- B.198Au
- C.192Ir
- D.125I
- E.60Co
- A.可能受到辐射照射的人员(工作人员和公众)的数量
- B.他们受到照射的可能性
- C.所接受辐射剂量的量级和分布情况
- D.由不可预见事件引起的辐射危险
- E.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
- A.氯化钠
- B.硝酸钠
- C.硫酸
- D.碳酸铵的酸性溶液
- E.碳酸铵的碱性溶液
- A.不会发生相变
- B.密度较低
- C.导热能力差
- D.循环时消耗的功率大
- E.需要加压运行
- A.冷脆性能
- B.屈服强度
- C.抗拉强度
- D.塑性
- E.冲击韧性
- A.安全壳隔离系统的各种机械设备(如阀门)
- B.余热排出系统的主要部件
- C.化容系统中冷却剂上充部分(若用于堆芯应急冷却)
- D.安全壳喷淋系统的主要部件
- E.安全注射系统的主要部件
- A.(n,p)
- B.(n,d)
- C.(n,α)
- D.(n,2n)
- E.(n,γ)
- A.应急堆芯冷却
- B.安全壳喷淋
- C.蒸汽和给水管道隔离
- D.安全壳隔离
- E.辅助给水
- F.氢气复合
- A.由氙135浓度空间变化而引起空间中子通量和功率的振荡
- B.会造成反应堆内通量形状反复变化
- C.大尺寸高通量的反应堆内有可能出现空间氙振荡
- D.空间氙振荡周期比较长,一般是可以控制的
- E.可能使局部功率上升,从而带来局部燃料元件烧毁的安全问题
- A.APl000
- B.EPR
- C.APWR
- D.APRl400
- E.ESBWR
- A.疑
- B.停
- C.思
- D.行
- E.审
- A.α
- B.β
- C.γ
- D.x
- E.n
- A.政策
- B.组织机构
- C.计划实施
- D.衡量考评
- E.审查与监管
- A.蒸汽参数低、热效率低
- B.蒸汽体积流量大
- C.核汽轮机组多数级工作在湿汽区,影响效率
- D.采用汽水分离再热
- E.甩负荷容易超速
- A.UO2
- B.U3O8
- C.PuO2
- D.ThO2
- E.(Pu,U)O2
- A.只适用于不带电粒子
- B.适用于任何物质
- C.是一个与无限小体积相联系的辐射量
- D.在受照物质中每一点上都有它特定的比释动能数值
- E.在给出比释动能数值时,必须同时指出与该比释动能相联系的物质和该物质的部位
- 27
-
核仪表的特点是()。
- A.简单
- B.快速
- C.安全
- D.不接触被测介质
- E.不破坏测量对象
- A.那些被监察的部门是否认为监察部门的监察人员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
- B.经理们是否表示支持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监察
- C.经理们是否为对本部门进行监察作了说明
- D.经理们是否安排出时问对监察人员作简要介绍
- E.监察报告是否通报了被监察部门有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那些主要参与的工作人员
- F.监察人员确认的纠正行动是否交给被监察部门有关的工作人员认真讨论过,如已被通过,是否被积极地采纳了
- G.监察人员是否肯定了一些良好的工作实践,这些肯定的意见是否被传达了
- A.秦山第一
- B.秦山第三
- C.山东海阳
- D.大亚湾
- E.岭澳
- A.B
- B.C
- C.D
- D.E
- E.F
- A.屏蔽材料密度
- B.屏蔽材料原子序数
- C.屏蔽材料的宏观分析截面
- D.减弱倍数
- E.半厚度值
- A.良好的核安全绩效成为单位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
- B.不必简单依靠来自外部监管的要求和压力,单位也会主动地将核安全绩效作为要的要求,列为实现的目标之一重
- C.在实现该目标的安全管理中,只是把技术和规程作为解决的办法
- D.虽然也认识到员工的行为的重要性,却还没有把员工的行为问题列入其中
- E.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尚未得到较好的发挥,因此达到一定的核安全绩效后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
- A.辐照生长
- B.辐照肿胀
- C.辐照蠕变
- D.辐照硬化
- E.辐照脆化
- A.反应堆本体、堆芯冷却系统、中子慢化剂系统
- B.反应堆安全保护、控制及仪表系统
- C.辐射屏蔽系统
- D.放射性监控及净化系统
- E.中子辐照应用系统
- A.质子
- B.中子
- C.原子核
- D.自由电子
- E.核外电子
- A.使用时应考虑β外照射的防护
- B.β粒子穿过周围物质时产生轫致辐射,其穿透能力比β粒子强得多
- C.在使用β放射源时不能忽视γ光子的防护
- D.即使是纯β发射体,也要注意减少轫致辐射的影响
- E.屏蔽β射线应选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以减少轫致辐射,外面再用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屏蔽轫致辐射和其他γ光子
- A.主循环泵轴密封水系统
- B.硼回收系统
- C.补给水系统
- D.取样系统及分析室
- E.去污清洗系统
- A.国际间基本协议
- B.联邦法规
- C.总统令
- D.政府决定
- E.核能利用方面的几个部门间协议
- A.具体
- B.多变
- C.易逝
- D.无处不在
- E.无以言状
- A.核设施
- B.辐照装置
- C.铀矿开采等某些采矿设施和原料加工设施
- D.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
- E.其规模需要考虑防护和安全的生产、加工、使用、处理、贮存或处置放射性物质(或安装有辐射发生器)的任何其他场所
- A.碳
- B.硫
- C.磷
- D.硅
- A.单AP1000
- B.单EPR
- C.双AP1000
- D.双EPR
- A.25
- B.50
- C.75
- D.100
- A.10
- B.20
- C.30
- D.40
- A.5
- B.6
- C.7
- D.8
- A.空气
- B.水
- C.固体
- D.生物体
- A.在正常工况下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输送净化水、泄漏补充水和主泵轴封水
- B.在换料时,对系统充水
- C.事故工况下可作为高*压安注泵向冷却剂系统进行安全注入
- D.以上三者均正确
- A.142
- B.163
- C.174
- D.185
- A.UO2
- B.UO3
- C.U3O8
- D.U2O7
- A.热解碳和碳化硅包覆层
- B.燃料元件外层的石墨包壳
- C.一回路压力边界
- D.一回路舱室
- A.后处理模式
- B.“一次通过”模式
- C.“等着瞧”模式
- D.“DUPIC”模式
- A.三碳酸铀酸铵((NH4)4UO2(CO3)3)
- B.重铀酸铵((NH4)2U2O7)
- C.重铀酸钠(Na2U2O7)
- D.B和C
- A.离心浇铸
- B.压力铸造
- C.熔模铸造
- D.砂箱静力铸造
- A.空泡效应
- B.棒弯曲效应
- C.压力效应
- D.孔道效应
- A.UO2HF酸溶液
- B.UO2HNO3和F2
- C.U3O8HF酸溶液
- D.U3O8HNO3和F2
- A.排管
- B.压力管
- C.燃料管
- D.定位管
- A.塑性变形
- B.非塑性变形
- C.断裂
- D.A和C
- A.核电发展初期
- B.三哩岛事故前
- C.三哩岛事故后
- D.切尔诺贝利事故前
- A.15随机性
- B.15确定性
- C.20随机性
- D.20确定性
- A.启动保护
- B.核功率保护
- C.堆芯保护
- D.停堆保护
- A.137Csγ10mCi
- B.137Csγ50mCi
- C.Am-Be中子10mCi
- D.Am-Be中子50mCi
- A.5
- B.10
- C.15
- D.20
- A.10
- B.1
- C.0.1
- D.0.01
- A.1
- B.2
- C.3
- D.B和C
- A.3
- B.4
- C.5
- D.6
- A.单相流体的强迫对流
- B.单相流体的自然对流
- C.两相流体的强迫对流
- D.两相流体的自然对流
- A.3
- B.4
- C.5
- D.6
- 68
-
慢化剂的慢化比为()。
- A.宏观散射截面/吸收截面
- B.宏观散射截面×吸收截面
- C.慢化能力/吸收截面
- D.慢化能力×吸收截面
- A.了解
- B.理解
- C.掌握
- D.要求
- A.措施
- B.保护
- C.纵深防御
- D.干预
- A.压力容器
- B.蒸汽发生器
- C.主泵
- D.稳压器
- A.半球形
- B.椭球形
- C.平板形
- D.草帽形
- A.2
- B.3
- C.4
- D.5
- A.压力管
- B.排管
- C.水管
- D.排管容器
- A.6μm
- B.6mm
- C.6cm
- D.0.6m
- A.226RA
- B.198Au
- C.125I
- D.60Co
- A.在线或在役
- B.定期
- C.特殊工况下
- D.连续
- A.0.1
- B.0.2
- C.0.3
- D.0.4
- A.850550
- B.750450
- C.650350
- D.550250
- A.比能耗低
- B.单机浓缩系数大
- C.技术发展潜力大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1台100%
- B.2台100%
- C.2台50%
- D.4台50%
- A.300-400UN4UF5
- B.300-400UN4UF3
- C.400-500UN4UF5
- D.400-500UN4UF3
- A.10-20nm
- B.10-20μm
- C.10-20mm
- D.10-20cm
- A.核安全设备制造单位
- B.核动力厂营运单位
- C.核动力厂设计单位
-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A.排出物测量与生物测量
- B.排出物测量与甲状腺检查
- C.甲状腺检查与体外直接测量
- D.生物检验与体外直接测量
- A.40
- B.50
- C.60
- D.70
- A.处在低能级的电子有可能被激发到较高的能级上
- B.处在高能级的电子有可能被激发到较低的能级上
- C.电子被电离到原子的壳层之外
- D.电子脱离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 A.300
- B.400
- C.500
- D.600
- 89
-
利用(),可制成中子源。
- A.重核自发裂变
- B.α粒子与轻元素(如铍)的(α,n)反应
- C.高能γ射线与铍(或氘)的(γ,n)反应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96
- B.97
- C.98
- D.99
- A.不锈钢2%670
- B.不锈钢3%690
- C.锆合金2%670
- D.锆合金3%690
- A.1
- B.15
- C.30
- D.50
- A.低能区
- B.中能区
- C.高能区
- D.快中子区
- A.全密封泵
- B.轴封泵
- C.背叶片密封泵
- D.副叶轮密封泵
- A.评价报告计划
- B.评价报告策略
- C.调查结果计划
- D.调查结果策略
- A.10-4
- B.10-5
- C.10-6
- D.10-7
- A.8×10-5
- B.8×10-6
- C.8×10-7
- D.8×10-8
- A.毒性大小
- B.操作量多少
- C.操作方式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
- B.受照射的人数
- C.受照射的可能性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820氢气
- B.1800氢气
- C.820过氧化氢
- D.1800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