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入射辐射的角分布
- B.入射辐射的空间分布
- C.入射辐射的辐射能谱
- D.人体受照时的姿势
- E.人体在辐射场内的取向
- A.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 B.质疑的工作态度
- C.严谨的工作方法
- D.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
- E.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 A.1
- B.2
- C.3
- D.4
- E.5
- A.燃料密度大
- B.中子谱硬,可得最大增殖比
- C.热导系数大,燃料中心温度低
- D.热膨胀系数大,有较大负反应性系数,对安全有利
- E.制造较简单
- A.灵敏度较差
- B.对γ射线的能量响应特性较好
- C.电子线路简单
- D.结构结实
- E.适宜做便携式仪器
- A.β粒子
- B.β+粒子
- C.俄歇电子
- D.内转换电子
- E.自由电子
- A.还原
- B.氟化
- C.UF6冷凝收集
- D.氟气回收
- E.尾气处理
- A.法律法令
- B.核安全法规和导则
- C.核安全规程
- D.核安全标准
- E.专业技术标准
- A.直接法
- B.间接法
- C.擦拭法
- D.表面置样检查法
- E.双滤膜法
- A.固定床托盘式干燥
- B.转炉干燥
- C.连续带式干燥
- D.喷雾干燥
- E.流化床干燥
- A.能自动启动和非能动地工作
- B.保证主控制室可居留性
- C.限制电厂选定区域内的温度
- D.可以不依靠厂内和厂外交流电源
- E.可以不依靠操纵员的动作或能动部件
- A.在强有力的安全承诺和坚实的安全文化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
- B.适当的选址
- C.通过良好设计和工程措施提供安全裕度、多样性和冗余性
- D.全面的运行规程和实践
- E.事故管理程序的应用
- A.瞬时剂量率测量仪器
- B.累计剂量测量仪器
- C.直接剂量率测量仪器
- D.间接剂量率测量仪器
- E.γ谱仪
- A.长期无人维护下安全可靠运行
- B.结构简单,方便维修
- C.能提供足够大的转动惯量
- D.过流部件表面材料耐腐蚀
- E.带放射性的冷却剂泄漏小
- A.低能γ(X)放射源(亦称低能光子源)
- B.低活度γ放射源
- C.中等活度γ放射源
- D.高活度γ放射源
- E.强γ放射源
- A.核装置、辐射源和放射源的应用
- B.放射性物质生产
- C.放射性物质运输
- D.放射性废物管理
- E.核设施的设计、建造、退役
- A.采用能够滞留所有放射性裂变产物的TRIS0包覆颗粒的燃料元件
- B.在任何事故工况下燃料元件最大温度不超过1600
- C.在事故期问,对衰变热的载出不需要能动的堆芯冷却系统
- D.反应堆的停堆采用反射层的控制棒
- E.每个燃料元件的铀含量选为7g,保证了在一回路进水的事故下引入的反应性较小
- F.可以通过关闭一回路风机的措施来控制反射层控制棒失效抽出的事故
- G.石墨作为燃料元件和堆芯构件的材料在高温的堆芯内使用
- H.从化学和中子物理观点来看单相惰性气体氦气作为冷却剂,是良好的
- I.不需要反应堆大厅承压和满足密封设计,在事故后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接近反应堆大厅以进行维修J.反应堆堆芯和蒸汽发生器放在各自的钢压力壳中,在一回路失效情况下也不会出现部件因过热而损坏,这种布置还增加了部件维修和修理的可接近性
- A.改变堆内中子吸收
- B.改变中子慢化能力
- C.改变燃料的含量
- D.改变中子泄漏
- E.改变堆的温度
- A.吸入口和出水口接管
- B.泵壳、泵轴、主泵轴承
- C.叶轮
- D.扩压器和导流管
- E.热屏
- A.反应堆本体、冷却剂系统
- B.净化系统
- C.测量及控制保护系统
- D.剂量检测系统
- E.辅助系统和实验设施
- A.核安全1E级
- B.核安全1级
- C.核安全2级
- D.核安全3级
- E.非安全级
- A.泡状流
- B.弹状流
- C.环状流
- D.夹带环状流
- E.滴状流
- A.重水堆核动力厂可以采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
- B.与轻水堆核动力厂相比,重水堆核动力厂更节约天然铀
- C.重水堆可以不停堆更换核燃料
- D.重水堆的功率密度低,堆芯体积大
- E.重水费用占基建投资比重大
- F.轻水堆失水事故的后果可能比重水堆严重
- A.设计、制造、安装
- B.试验
- C.运行、维修
- D.在役检查
- E.退役
- A.在正常运行时监测安全壳内大气中的氢浓度
- B.在设计基准事故后监测安全壳内大气中的氢浓度
- C.在设计基准LOCA事故后,限制和降低安全壳内的整体氢浓度
- D.在严重事故后,为防止氢燃烧或爆炸提供纵深防御
- E.在堆芯发生恶化或熔化情况时或之后,采用就地点燃释放出来的氢气的方法,防止安全壳内氢整体浓度达到可燃限值
- A.工艺复杂
- B.资源回收率较低
- C.对矿井大气污染较高
- D.综合经济效益差
- E.井下布液浸出及终采后堆积废渣对地下水可能产生影响
- A.干式充填
- B.水砂充填
- C.水充填
- D.气体充填
- E.胶结充填
- A.出入控制
- B.工厂的一般状况
- C.厂房管理
- D.防护设备的使用
- E.控制室工作人员
- F.规章和手册的可用性
- A.法国
- B.德国
- C.英国
- D.意大利
- E.瑞士
- A.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加工处理各种类型的铀矿石
- B.浸出率高
- C.总回收率高
- D.工艺流程长
- E.加工费用高
- A.控制氟化温度
- B.控制F2浓度
- C.蒸馏
- D.吸附
- E.沉淀
- A.单位是MeV/Nu,Nu代表核子
- B.物理意义是原子核拆散成自由核子时外界对每个核子所做的最小的平均功
- C.表示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一个核子所释放的能量
- D.表征了原子核结合的松紧程度
- E.ε大则核结合紧,稳定性高;ε小则核结合松,稳定性差
- 33
-
安全壳按结构分有()。
- A.单层壳
- B.双层壳
- C.三层壳
- D.复合壳
- E.掩体壳
- 34
-
贵重金属是指()。
- A.铂
- B.金
- C.银
- D.铀
- E.稀有金属
- A.能细化晶粒
- B.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
- C.降低钢的回火脆性、提高强度
- D.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
- E.可改善焊接性能
- 36
-
对于β-衰变的核()。
- A.质量数不变
- B.电荷数加1
- C.电荷数减1
- D.在元素周期表中向后移一个位置
- 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不变
- A.水
- B.塑料
- C.石蜡
- D.铍
- E.石墨
- A.低能γ(X)放射源
- B.低能光子源
- C.中等活度γ放射源
- D.强γ放射源
- A.石墨氧化镁
- B.石墨氧化铝
- C.不锈钢氧化镁
- D.不锈钢氧化铝
- A.全厂巡视
- B.文件检查
- C.个别访谈
- D.A和B
- A.73%
- B.84%
- C.90%
- D.95%
- A.燃料元件
- B.燃料棒
- C.燃料组件
- D.冷却剂
- A.串联
- B.并联
- C.串联和并联
- D.串联或并联
- A.2.70×1018
- B.2.70×1019
- C.2.70×1020
- D.2.70×1021
- A.辐射反应
- B.辐射吸收能力
- C.辐射敏感性
- D.自我修复能力
- A.热容量
- B.换热系统
- C.冷却系统
- D.空调系统
- A.中子能量分布形式
- B.中子通量的大小
- C.中子产生的方式
- D.中子能谱
- A.2
- B.3
- C.4
- D.5
- A.263
- B.264
- C.265
- D.266
- A.Cr12MoV高合金钢
- B.Cr4W2MoV中合金钢
- C.Si-Mn-Mo低合金钢
- D.Mn-Ni-Mo低合金钢
- A.类型
- B.电荷数
- C.质量
- D.能量
- A.中子通量分布
- B.功率密度分布
- C.正负反应性
- D.有效倍增因子
- A.147Pm
- B.240Tl
- C.85Kr
- D.90Sr
- A.6.58min
- B.65.8min
- C.6.58h
- D.65.8h
- A.3
- B.4
- C.5
- D.6
- A.慢中子
- B.中速中子
- C.快中子
- D.热中子
- A.单位面积内单个原子核
- B.单位面积内所有原子核
- C.单位体积内单个原子核
- D.单位体积内所有原子核
- A.1
- B.2
- C.4
- D.2-4
- A.设计压力
- B.经济性
- C.设备装卸的空间
- D.满足能量释放所需的净自由容积
- A.1
- B.2
- C.3
- D.全部
- A.热
- B.低能
- C.中能
- D.高能
- A.3.0
- B.3.2
- C.3.89
- D.4.45
- A.经监测符合国家标准
- B.经审管部门批准
- C.经监测符合国家标准或经审管部门批准
- D.经监测符合国家标准并经审管部门批准
- A.是稳定核素
- B.发射α粒子
- C.发射β粒子
- D.发射α、β粒子
- A.单层钢制负压
- B.双层钢制负压
- C.带密封钢衬里的单层预应力混凝土
- D.带密封钢衬里的双层预应力混凝土
- A.3008-9
- B.2806-7
- C.2605-4
- D.2403-4
- A.剩余反应性
- B.补偿反应性
- C.停堆余量
- D.停堆深度
- A.99.13
- B.99.28
- C.99.34
- D.99.43
- A.混凝土
- B.钢筋
- C.安全壳钢衬里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94
- B.95
- C.96
- D.97
- A.安全注入系统
- B.安全壳喷淋系统
- C.安全壳隔离系统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铅
- B.贫铀
- C.铸铁
- D.A或B
- A.入射粒子的能量
- B.入射粒子的种类
- C.出射粒子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自动钨极氩弧焊封底和自动电弧焊填充
- B.自动电弧焊填充封底和自动钨极氩弧焊封底
- C.手工钨极氩弧焊封底和手工电弧焊填充
- D.手工电弧焊填充封底和手工钨极氩弧焊封底
- A.20
- B.50
- C.70
- D.100
- A.0.15
- B.0.20
- C.0.50
- D.0.75
- A.居里夫妇
- B.卢瑟福
- C.查德威克
- D.海森堡
- A.40
- B.50
- C.60
- D.70
- A.由于流化床中的UF4藏量大,因而操作裕度很大,即使F2浓度发生较大的波动,也能提供过量的UF4,从而确保了对F2的有效净化
- B.床层的热容量大,传热好,可使因F2浓度周期性波动对操作造成的影响减至最低
- C.反应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修,运行周期长
- D.当床温为370~400、进气中F2,浓度为5%~30%时,氟的回收率大于99%
- A.及时
- B.正确
- C.自动
- D.安全
- A.燃料芯块燃料元件
- B.燃料芯块慢化剂
- C.冷却剂慢化剂
- D.慢化剂冷却剂
- A.平调节特性或中间调节特性
- B.过调节特性或中间调节特性
- C.平调节特性或过调节特性
- D.平调节特性、过调节特性或中间调节特性
- A.1直立U形管
- B.1直立倒U形管
- C.2直立U形管
- D.2直立倒U形管
- A.原子核衰变
- B.加速器
- C.同位素源
- D.核反应
- A.10-11
- B.10-12
- C.10-14
- D.10-15
- A.一回路
- B.二回路
- C.中间热交换器
- D.蒸汽发生器
- A.原则
- B.标准
- C.导则
- D.规范
- A.受控
- B.有效
- C.秘密
- D.非密
- 89
-
通常称()为控制元件。
- A.控制毒物
- B.可燃毒物
- C.控制棒
- D.中子吸收体
- A.压力排水储水箱
- B.重力排水储水箱
- C.压力与重力排水储水箱
- D.压力排水储水箱或重力排水储水箱
- A.2管式
- B.2板式
- C.4管式
- D.4板式
- A.整定
- B.安全
- C.非安全
- D.保护
- A.累积反应性
- B.补偿反应性
- C.后备反应性
- D.燃耗反应性
- A.反应堆厂房
- B.反应堆压力容器
- C.干阱
- D.湿阱
- A.能量分辨率高,探测效率较高
- B.能量分辨率高,探测效率较低
- C.能量分辨率低,探测效率较低
- D.能量分辨率低,探测效率较高
- A.迅速球床堆芯
- B.迅速反射层
- C.自由球床堆芯
- D.自由反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