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11keV
- B.662keV
- C.1.17MeV
- D.1.33MeV
- E.2.08MeV
- A.单一故障
- B.冗余性
- C.独立性
- D.故障安全
- E.多样性
- A.筒体
- B.顶盖
- C.底盖
- D.上封头
- E.下封头
- A.蒸汽发生器
- B.汽水分离器
- C.干燥器
- D.汽轮机
- E.喷射泵
- A.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安全作出个体承诺和集体承诺
- B.明确组织结构中不同层面的职责
- C.在安全问题上对各级组织和个人采取问责制
- D.有实施措施,鼓励对安全问题上采取勤学多问的学习态度,防止自满情绪
- E.提倡报告,并挑战不安全的行为
- A.氮氧化物
- B.α气溶胶
- C.铀微尘
- D.氡及氡子体
- E.γ射线
- A.压力容器
- B.蒸汽发生器
- C.主循环泵
- D.稳压器
- E.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压力外壳
- A.三哩岛
- B.切尔诺贝利
- C.温茨凯尔
- D.圣朗
- E.基斯迪姆
- A.能自动触发有关的系统(必要时包括停堆系统)动作
- B.保证发生预期运行事件时时不超过规定的设计限值
- C.能检测到设计基准事故
- D.能触发为把设计基准事故后果限值在设计基准范围内所需的动作
- E.能抑制系统的不安全动作
- A.冶炼钢铁和有色金属
- B.煤的气化
- C.氨和甲醇生产
- D.油页岩干馏、稠油注蒸汽开采、石油精炼
- E.热化学裂解水生产氢
- F.向轻纺、海水淡化、区域供热等需要低温工艺热的部门提供供热
- A.灵敏度高
- B.可进行痕量分析
- C.分析速度快
- D.精度高
- E.可进行多个元素的同时分析
- F.非破坏性分析
- G.可以对化学性质非常相近的元素进行分析
- A.再生热交换器
- B.下泄热交换器
- C.设冷水热交换器
- D.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 E.安全壳喷淋热交换器
- 13
-
中子测井的方法有()。
- A.中子-γ测井
- B.中子-中子测井
- C.中子寿命测井
- D.能谱测井
- E.缓发中子测井
- A.需要剥离排弃大量废石
- B.压占土地较多
- C.受天气影响大
- D.生态环境问题较多
- E.损失、贫化率比较高
- A.物理因素
- B.化学因素
- C.生物因素
- D.遗传因素
- E.辐射因素
- A.保证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的系统
- B.为核动力厂一回路系统在运行和停堆时提供必要冷却的系统
- C.在发生重大失水事故时保证核动力厂反应堆及主厂房安全的系统
- D.控制和处理放射性物质,减少对自然环境放射性排放的系统
- E.一回路其他辅助系统
- A.过滤法
- B.冲击法
- C.擦拭法
- D.射气法
- E.向心分离法
- A.带密封钢衬的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
- B.单层安全壳
- C.双层安全壳
- D.负压安全壳
- E.正压安全壳
- A.选址
- B.设计
- C.建造
- D.调试
- E.运行
- A.反应堆
- B.包容系统
- C.余热导出系统
- D.供电、仪控系统
- E.消防系统
- 21
-
对β放射源的防护要()。
- A.防止最大能量的β粒子
- B.减少韧致辐射的产生
- C.采取措施屏蔽韧致辐射和伴随β衰变的可能的γ辐射
- D.可以采用复合屏蔽的办法
- E.先用低原子序数的吸收体阻止β粒子,然后用高原子序数的吸收体减弱韧致辐射
- A.由于低能β在固体中射程很短,源的活性层表面只能加很薄的保护膜
- B.有的甚至是裸源
- C.只能用做电离源
- D.在电子捕获鉴定器中和电子管中用做放电电离源
- E.主要用于薄层材料测厚
- A.核电厂安全分析中,不考虑其失效
- B.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在极恶劣的环境下也未发生破裂
- C.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含硼酸水介质和高放射性辐照的条件下
- D.属于在核电厂整个寿期内不可更换的设备
- E.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是一个底部焊有半球形封头的圆筒形承压密封容器
- A.传热与传质好
- B.结构简单
- C.单器生产能力大
- D.适于集中控制
- E.操作技术难度大和产品活性低
- A.燃料棒束通道中
- B.蒸汽发生器
- C.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内
- D.凝汽器的传热管内
- E.稳压器的电加热器表面
- A.压水堆本体
- B.一回路系统
- C.汽轮机机组
- D.支持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的辅助系统
- E.保证反应堆安全的辅助系统
- 27
-
反应堆内水腔的存在()。
- A.形成水腔内热中子通量峰
- B.消除了水腔内热中子通量高峰
- C.升高了元件表面的中子通量
- D.降低了元件表面的中子通量
- E.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 A.补偿不同材料之间的热膨胀
- B.补偿燃料的辐照肿胀
- C.改善间隙的传热性能
- D.减小包壳的内外压差
- E.减少锆包壳的腐蚀
- A.效率比轴封泵低
- B.屏蔽电动机造价昂贵
- C.容量小
- D.不宜安装飞轮,因而转动惯量小
- E.维修不便
- A.适应性较差,对原料要求严格
- B.生产中无水HF的过剩量较大
- C.由于设备磨损和腐蚀会给产品带来杂质,而且纯化作用较差
- D.所需工序较多
- E.生产成本高
- A.标准化
- B.系列化
- C.规模化
- D.工业化
- E.模块化
- A.1×10-4
- B.1×10-5
- C.1×10-6
- D.1×10-7
- A.2
- B.2-3
- C.2-4
- D.4
- A.钢
- B.钢筋混凝土
- C.预应力混凝土
- D.B和C
- A.设施
- B.人员
- C.活动
- D.A和C
- A.铀-233
- B.铀-235
- C.铀-238
- D.钚-239
- A.最高级别安全水平
- B.最高级别安全措施
- C.最有效的安全水平
- D.最有效的安全措施
- A.30
- B.40
- C.50
- D.60
- A.政府
- B.许可证持有者
- C.运行管理者
- D.监管部门
- A.高能γ射线
- B.韧致辐射
- C.中子射线
- D.A或B
- A.沉淀剂
- B.萃取剂
- C.絮凝剂
- D.解析剂
- A.6
- B.8
- C.10
- D.12
- A.0.511keV
- B.0.511MeV
- C.0.208keV
- D.0.208MeV
- A.设施和活动的正当性
- B.防护的最优化
- C.限制对个人造成的危险
- D.保护当代和后代
- A.修正
- B.补充
- C.评价
- D.分析
- A.2
- B.3
- C.4
- D.5
- 47
-
1mCi=()Ci。
- A.10-2
- B.10-3
- C.10-6
- D.10-9
- A.温度探测器
- B.压力探测器
- C.中子探测器
- D.A与C
- A.4
- B.8
- C.12
- D.16
- A.1
- B.2
- C.1-2
- D.3
- A.单位本身
- B.单位主管部门
- C.监管部门
- D.IAEA核安全文化评价组
- A.200-300
- B.300-400
- C.400-500
- D.500-600
- A.2005
- B.2006
- C.2007
- D.2008
- A.预防和避免
- B.预防和排除
- C.减少或预防
- D.减少或避免
- A.面积
- B.体积
- C.质量
- D.厚度
- A.4-5
- B.6-7
- C.40-50
- D.60-70
- A.400200
- B.1000500
- C.1500600
- D.2100900
- A.扩散
- B.碳化物析出
- C.相变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入射粒子
- B.靶核
- C.出射粒子
- D.剩余核
- A.3
- B.4
- C.5
- D.6
- A.2.31×1010
- B.2.31×1011
- C.2.31×1012
- D.2.31×1013
- A.燃料元件
- B.球床堆芯
- C.石墨基体
- D.反射层
- A.配备专职辐射安全人员
- B.设置相应的辐射安全机构
- C.设置辐射安全委员会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5-65.37
- B.5-67.35
- C.6-75.37
- D.6-77.35
- A.《核动力厂用户要求》
- B.《核动力厂基本安全原则》
- C.《核动力厂安全规定》
- D.《核安全公约》
- A.3
- B.4
- C.5
- D.6
- A.λ金属>λ液>λ气
- B.λ金属>λ气>λ液
- C.λ气>λ金属>λ液
- D.λ气>λ液>λ金属
- A.97±1.0
- B.97±1.5
- C.95±1.0
- D.95±1.5
- A.安全限值
- B.设计限值
- C.整定值
- D.触发值
- A.燃料区
- B.增殖再生区
- C.燃料区、增殖再生区
- D.以上都不正确
- A.两道O密封
- B.三道O密封
- C.两道Ω密封
- D.三道Ω密封
- A.正当性
- B.合理性
- C.有效性
- D.安全性
- A.1806
- B.1605
- C.1404
- D.1203
- 74
-
非密封放射源的特点()。
- A.使用的都是非密封容器
- B.放射源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形式
- C.在使用或操作过程中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变化
- D.非密封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小于10Ci
- A.1
- B.2
- C.3
- D.4
- A.低温、低压的重水慢化剂
- B.高温、高压的重水慢化剂
- C.低温、低压的重水冷却剂
- D.高温、高压的重水冷却剂
- A.最佳实践
- B.安全绩效
- C.安全事物
- D.自我评价
- A.3天
- B.5天
- C.一周
- D.10天
- A.2.7
- B.3.9
- C.4.3
- D.5.5
- A.100keV
- B.1MeV
- C.10MeV
- D.100MeV
- A.2-4
- B.4-6
- C.4-8
- D.6-8
- A.MA
- B.MB
- C.MC
- D.MD
- A.安全性
- B.有效性
- C.可靠性
- D.合理性
- A.毒物分布均匀
- B.减化堆芯
- C.反应性引入速率大
- D.易于调节
- A.剂量约束在任何一年里
- B.剂量约束年平均
- C.管理限值在任何一年里
- D.管理限值年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