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不符合包装物温度要求的或者需要间歇通风的B(U)型货包的装运
- B.不符合包装物温度要求的或者需要间歇通风的B(M)型货包的装运
- C.内装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大于3000A1或3000A2的B(M)型货包的装运
- D.内装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大于10000TBq的B(M)型货包的装运
- E.临界安全指数的总和大于50时,易裂变材料货包的装运
- A.当整个核设施的设计由几个单位共同负责进行时,责任单位必须制订总的设计质量保证大纲,以规定各单位之间必须的协调
- B.每一个设计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组成部门的责任
- C.接口文件的编、审、批、发布、分发和修订的措施
- D.设计接口相关的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变更)交流的方法
- E.资料交流必须用文件记载并予以控制
- A.验证核与辐射设施对环境的实际影响是否处在所控制的范围之内
- B.发现核与辐射设施的异常排放
- C.严重事故时可以判定污染的范围和水平
- D.确定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及水平
- E.改善公共关
- A.气象
- B.沿岸洪水
- C.海岸线稳定性
- D.冰
- E.极端现象
- A.必须对气象变量的极端值,极端气象现象和罕见气象现象,极端气象事件进行调查
- B.调查区域的大小、收集资料的类型以及调查的范围与详细程度应根据厂址所在区域气象和地理环境的特性和复杂性来确定
- C.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可能的气象灾害后果加以关注,并应描述其在核电厂寿期内的可能影响
- D.在任何情况下,收集资料的范围和详细程度以及所进行的调查,对确定防范气象危险的设计基准应是充分的
- E.在核电厂寿期内应连续进行数据收集,包括退役和安全封存期间
- F.应在那些影响安全的各项调查及相关环节中制定质量保证大纲
- A.改进
- B.维护
- C.保养
- D.清点
- E.检查
- A.高标准
- B.严要求
- C.高质量
- D.高稳定性
- E.高可靠性
- A.照射
- B.实践
- C.干预
- D.防护
- E.屏蔽
- A.本应急计划有关的各主要文件、资料
- B.与各级应急组织及外部应急支援单位的协议文件、信件
- C.操作干预水平
- D.应急执行程序
- E.应急计划
- A.轻型缓凝土沥青抹面材料
- B.木墙喷涂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
- C.木墙喷涂聚乙烯或硫酸氧镁水泥
- D.防水水泥砂浆
- E.偏氯乙烯共聚乳液
- A.设计
- B.制造、建造
- C.在役检查
- D.维修
- E.试验
- A.对挖掘不利的条件
- B.矿藏勘探和开采
- C.可用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 D.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利用评价
- E.已有的和计划的地表水体的位置
- A.材料的中子吸收截面较大
- B.材料可以是镉、铟、硼、铪
- C.可以采用几种中子吸收载面不同的材料组成的混合物作为材料
- D.材料应耐辐照、抗腐蚀
- E.材料应易于机械加工
- A.防止发生火灾
- B.及时地探测和扑灭火灾
- C.火灾发生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组织灭火
- D.迅速组织灭火并组织无关人员及时撤离
- E.防止火灾的蔓延
- A.鉴别
- B.起因
- C.影响
- D.经验
- E.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 A.对核设施可能的事故状态(包括严重事故)做出分析
- B.对核设施可能的事故状态(包括严重事故)后果做出分析
- C.对场内应急设施、应急设备和应急撤离路线作出安排
- D.对场外应急设施、应急设备和应急撤离路线作出安排
- E.在初步安全分析报告有关运行管理的章节中,应提出场内应急计划的初步方案
- A.灵敏度
- B.精确度
- C.兼容性
- D.抗干扰性
- E.可运行性
- A.停堆
- B.保持安全停堆状态
- C.排出堆芯余热
- D.控制放射性物质释放
- E.缓解事故后果
- A.防范
- B.处理
- C.处置
- D.决策
- E.响应
- A.违反核动力厂技术规格书的事件
- B.致核电厂安全屏障或重要设备的性能受到严重损害的事件
- C.对核动力厂安全有现实威胁或明显妨碍核电厂值班人员完成安全运行的自然事件和其他外部事件
- D.导致专设安全设施和反应堆保护系统自动或手动触发事件(预先安排的这类试验除外)
- E.任何可能妨害构筑物或系统实现部分安全功能的事件
- F.导致多个独立的具有部分功能的系统、序列或通道同时失效的共因事件
- G.放射性失去控制的事件
- A.避免缓解
- B.缓解避免
- C.防止减少
- D.减少防止
- A.动作
- B.整定值
- C.安全限值
- D.警报
- A.方针
- B.目标
- C.保证
- D.控制
- A.最佳估算
- B.确定论
- C.概率论
- D.随机投点统计法
- A.10-6
- B.10-7
- C.10-8
- D.10-9
- A.运行管理者
- B.营运单位
- C.核设施主管部门
- D.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
- A.主要
- B.首要
- C.管理
- D.领导
- A.1/4
- B.1/3
- C.2/3
- D.1/2
- A.1
- B.2
- C.3
- D.4
- A.审查
- B.资格
- C.分类
- D.阶段
- A.硝基
- B.亚硝基
- C.硫基
- D.亚硫基
- A.影响评价
- B.后果评估
- C.跟踪监测
- D.监督监管
- A.始发事件
- B.事件序列
- C.系统模型
- D.参数估计
- A.正常运行工况
- B.预计运行事件
- C.事故工况
- D.安全分析报告
- A.安全文化
- B.质保体系
- C.质量方针
- D.工作环境
- A.10
- B.20
- C.50
- D.100
- A.原先从事此工作的人员
- B.原先从事此工作的个人或团体
- C.原先从事此工作的人员以外的个人或团体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100m
- B.1.6km
- C.2.4km
- D.3km
- A.II
- B.III
- C.IV
- D.V
- A.280
- B.330
- C.350
- D.370
- A.反应堆卸料
- B.燃料水池卸料
- C.燃料组件的封装与运输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A.单项演习
- B.综合演习
- C.联合演习
- D.A和B
- A.4
- B.8
- C.16
- D.32
- A.确定
- B.随机
- C.实际
- D.潜在
- A.强制执行的法律
- B.强制执行的法规
- C.指导性的法规
- D.指导性的文件
- A.技术、管理、程序措施
- B.技术、管理、程序要求
- C.纵深防御要求
- D.纵深防御原则
- A.85
- B.105
- C.155
- D.205
- A.5
- B.15
- C.20
- D.50
- A.物项
- B.措施
- C.能力
- D.功能
- A.净化设备
- B.贮存容器
- C.输送管道
- D.排放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