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新建
- B.改建
- C.扩建
- D.规划
- E.建设
- A.能动断层
- B.隐伏断层
- C.发震构造
- D.弥散地震
- E.地质营力
- A.不符合项报告内容是否填写完整、叙述清楚
- B.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有关部门提出的处理意见和结论意见是否叙述清楚,是否合理
- C.对不符合项报告的审评,召开有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的讨论会,对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处理意见和结论意见进行讨论
- D.必要时还要组织专家作进一步的独立计算、分析、检验或试验
- E.最后将得出审评单位的审评意见,报国家核安全局,由国家核安全局给出最终处理意见
- A.假设失去厂外电源
- B.假设最大价值的一组控制棒卡在全抽出位置(卡棒假设)
- C.仅考虑安全级设备的缓解事故的作用
- D.对于非安全级设备仅考虑其对事故的不利的影响
- E.需假设极限的单一故障
- A.通知与报告
- B.启动应急组织
- C.开展评价工作
- D.采取纠正,补救及防护行动的决策
- E.采取纠正,补救及防护行动的执行程序
- A.有效性
- B.完整性
- C.可靠性
- D.准确性
- E.先进性
- A.贯穿件
- B.隔离装置
- C.空气闸门
- D.钢衬里
- E.底板
- A.建立
- B.健全
- C.有效实施
- D.持续改进
- E.定期审核
- A.连续生产
- B.处理量较小
- C.处理量大
- D.工艺比较复杂
- E.熔炉寿命不够长
- A.释放模型
- B.核素迁移模型
- C.剂量效应模型
- D.核素浸出模型
- E.生物圈食物链模型
- A.处于不确定状态
- B.可能有明显降低
- C.有实际的明显降低
- D.有潜在的较大的降低
- E.有实际的较大的降低
- A.正常运行
- B.预计运行事件
- C.设计基准事故
- D.超设计基准事故
- E.严重事故
- A.评价并确认紧急事件,判断应急状态级别
- B.采取适当的应急响应行动,及时恰当地启动应急响应组织
- C.正确执行应急报告制度
- D.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和防护行动
- E.向场外应急组织适时提出防护行动建议
- A.燃料元件
- B.一回路冷却剂
- C.二回路冷却剂
- D.气态排出流
- E.液态排出流
- A.故障树
- B.状态空间
- C.工程评价
- D.演绎分析
- E.GO图
- 16
-
《关于进一步加强商用核动力厂建造阶段核安全管理的通知》(国核安发[2010]11号)规定:核动力厂营运单位必须保证核动力厂建造期间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对总承包单位涉及安全和质量的活动实施()。
- A.控制
- B.监造
- C.监督
- D.检查
- E.验证
- A.安全防护
- B.环保
- C.控制
- D.监管
- E.技术
- A.性质
- B.总量
- C.浓度
- D.排放方式
- E.潜在危险
- A.2
- B.3
- C.4
- D.5
- A.1
- B.2
- C.3
- D.4
- 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利用单位、铀(钍)矿和伴生矿开发利用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
- A.尽量
- B.合理
- C.努力
- D.有效
- A.指导
- B.审评
- C.监督
- D.B和C
- A.铅
- B.钢
- C.混凝土
- D.以上三者均可
- A.例外货包
- B.工业货包
- C.A型货包
- D.B型货包
- A.区域
- B.近区域
- C.厂址附近
- D.厂址地区
- A.单项演习
- B.综合演习
- C.联合演习
- D.示范演习
- A.主管部门
- B.地方政府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
- A.练习
- B.部分演习
- C.检验性演习
- D.示范性演习
- A.异常
- B.严重异常
- C.事故
- D.极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伴有放射性外泄
- A.安全评价
- B.安全检查
- C.设计评价
- D.设计审查
- A.15
- B.20
- C.25
- D.30
- A.措施计划
- B.措施预案
- C.规程计划
- D.规程预案
- A.国务院
- B.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C.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 D.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
- A.准则
- B.范围
- C.源项
- D.响应
- A.反应性失控
- B.燃料熔化
- C.冷却剂丧失
- D.氢爆
- A.措施
- B.计划
- C.方案
- D.办法
- A.调试
- B.首次装料
- C.预运行试验
- D.功率试验
- A.功率
- B.展平
- C.控制
- D.安全
- A.50-C-QA
- B.50-C-QC
- C.50-A-QA
- D.50-A-QC
- A.石灰乳
- B.碳酸钙
- C.氢氧化钠
- D.白矾
- A.1986年12月
- B.1998年9月
- C.2002年10月
- D.2003年6月
- A.尽可能
- B.最优化
- C.合理
- D.最大限度
- A.0.5
- B.5
- C.15
- D.50
- A.一类源的下限活度值
- B.一类源的下限活度值
- C.五类源的下限活度值
- D.五类源的上限活度值
- A.监测
- B.评价
- C.审核
- D.研究
- A.2
- B.3
- C.4
- D.5
- A.1
- B.2
- C.3
- D.4
- A.误操作
- B.误动作
- C.设计缺陷
- D.设备停役